012 大承气汤
经典的阳明病方,传统的峻下热结方,具有通大便、除腹满、除谵语的功效。现代研究提示能兴奋肠管、促进肠蠕动、增加肠容积和肠血流量、保护肠黏膜屏障、防治内毒素血症和多器官功能损害等,常用于发热性疾病或危重外伤后的极期,也用于以脘痞、腹满、舌燥、便秘、神昏为特征的多种内伤杂病。
【经典配方】 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伤寒论》《金匮要略》)
【经典方证】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手足濈然汗出者。(208)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241)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24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2)阳明病,发热汗多者。(253)发汗不解,腹满痛者。(254)腹满不减,减不足言。(255)下利……脉滑而数者。(256)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320)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321)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322)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二)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十七)下利,脉迟而滑者。(十七)下利,脉反滑者。(十七)
【推荐处方】 生大黄20g,厚朴30g,枳实20g,枳壳30g,芒硝10g。以水1100mL,先煮枳实、枳壳、厚朴,取汤液500mL;入大黄,再煎煮取汤液300~ 400mL;将芒硝倒入,搅至融化,分2次温服。大便畅通后停服。
【方证提要】 腹满痛、不大便、谵语神昏、或烦躁不安或头剧痛、发热多汗、脉滑数、口干燥者。
【适用人群】 全腹部高度胀满,用手按压有明显的抵抗感及肌卫现象;大便秘结,有数日不解者,放屁极为臭秽,或泻下物臭秽稀水或黏液便;高热或潮热、手足汗出湿透;昏睡或昏迷,说胡话,或烦躁不安,其病势多危重;舌红起芒刺或裂纹、舌苔黄厚而干燥,或腻浊,或者焦黑如锅巴状者;脉象沉实有力,或滑数,或脉数而软。
【适用病症】 首先推荐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使用本方,亦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辨病使用本方:
(1)以腹部高度胀满疼痛、大便不通为表现的急性病,包括:①急腹症,如粘连型肠梗阻[210]、蛔虫性肠梗阻、粪石性肠梗阻、动力型肠梗阻[211]、十二指肠壅积症(B)[212]、术后胃肠功能障碍(A)[213]、急性胰腺炎(A)[214]、急性胆管炎(A)[215];②其他重症,如急性肺炎、肺心病失代偿期胃肠功能衰竭(B)[216]、肠伤寒、流感、麻疹、脑炎等高热不退(B)[21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218][219]、肝昏迷(A)[220]、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等。
(2)以烦躁、大便不通为表现的杂病,如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B)[221]、高血压、柯兴综合征、肥胖症、消化不良、牙痛、头痛、面肌痉挛[222]、破伤风、Fisher 综合征[223]等。
【注意事项】
(1)服用注意点:①只能服用头煎。如再次煎煮,汤液会变得苦涩,不利排便。②必须空腹服用。服后1小时内不宜进食,否则影响泻下效果。③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2)煎法要点:①先煮枳、朴;②后下大黄;③芒硝溶服。这是因芒硝、大黄煎煮过久,会减缓泻下作用。
(3)舌苔或薄白,提示肠道内无积滞,大黄要慎用。
(4)此方虽属攻下剂,但不拘泥于大便干结,有的病人可以泻下稀水甚至黏液,但并不影响用本方。关键是看腹证。
(5)孕妇忌用或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