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多事之夏

贾雨村忙问道:“何喜之有?”

张如圭一脸喜色:“我革职之后在家中闲居,日前打听到朝中打算起复旧员,如今正四下里寻找门路。

雨村兄,如今机会难得,何不走动走动,未尝不能官复原职啊!”

贾雨村闻言,和张如圭细聊了两句,便将朝廷起复旧员的消息告诉冷子兴。

冷子兴献计道:“盐道林如海大人乃贾府之女婿,兄台乃贾府之远亲,何不找林大人帮帮忙?”

贾雨村大喜,遂与冷子兴辞别,回到林府,求林如海帮忙。

“此事我已知晓,我会修书一封,转托内兄务必周全。”

林如海知晓贾雨村来意:“天缘凑巧,因拙荆去世,圣上怜惜召黛玉为公主伴读。

京中岳母又念及小女无人照顾,已经遣了船只来接。

雨村兄顺路,烦劳照顾小女,陪同进京。”

林如海叮嘱贾雨村,进京之后去寻二内兄贾政贾存周。

贾政现任工部员外郎,为人谦恭厚道,有祖父遗风,必不负所托之情。

贾雨村一一应下,林如海又命人置办一些扬州本地布匹特产,一并托贾雨村带进京城做打点之用。

林黛玉身体方才痊愈,不忍与父亲分离。

林如海叹道:“痴儿啊!为父年已年过四十,再无续弦之意。你体弱多病,上无亲母照顾,下无姊妹弟兄扶持。

如随雨村先生进京,有外祖母以及舅舅家的姊妹弟兄照顾,正好一扫我后顾之忧。”

黛玉听了落泪,请林如海上堂,自己恭恭敬敬的磕头,以全孝道。

林如海又叮嘱道:“入宫当公主伴读,须谨记,万万不可冲撞公主,凡事以礼为先。”

黛玉垂泪:“玉儿记下了。”

次日,林黛玉泪别父亲,带奶娘王嬷嬷并丫鬟雪雁,随荣国府管家,贾雨村一同进了京。

光阴如梭,林黛玉在荣国府渐渐长大,与那贾宝玉渐有青梅竹马之势。

加之其公主伴读的身份,又有贾母疼爱,林黛玉的荣国府生活还算顺遂。

贾宝玉甚是喜爱黛玉妹妹,还给黛玉妹妹取字颦颦,甚至曾闹着要和黛玉妹妹睡在一间屋子里。

此事传到贾政耳里,贾政大怒,抓着宝玉痛打一顿。若非王夫人求情,贾母护着,宝玉怕是讨不了好。

自此,宝玉再也不敢提和林妹妹睡在一起了。

但那宝玉乃是记吃不记打的浑物,仍每天厮混于黛玉房中。

亏得黛玉守身己正,又有伴读的差事,和宝玉相处时间并不算多。

饶是如此,宝二爷成日厮混女人堆中,不免引来非议。贾母打发了几个多嘴的长舌妇和小厮丫鬟,众人这才止了议论。

就这样,黛玉进京四年有余。

隆安七年三月,黄河决堤,受灾州县甚广,成千里泽国之势。

这次决堤并非往年同一时间,因此坊间传言这是因为今上德行不修,以至于上天降下灾祸。

流言四起,内阁不得不下令,严禁散播流言。

与此同时,太上皇和隆安帝与内阁大臣,六部九卿一同商议赈灾事宜,并派户部左侍郎王甫为钦差大臣,前去救灾。

王甫处置得当,到了当地之后,立马召集郎中,防治瘟疫。又和河道总督王从安提出以工代赈,修整河堤。

防止洪水泛滥,产生次生灾害,效果显著。

只可惜如此国之干臣好命不长,因为劳心劳力,积劳成疾,竟一命呜呼。

消息传到京城,太上皇和隆安帝颇为叹息。一边下诏勉励王甫家人,恩荫其子,一面命内阁重新商议钦差大臣人选。

礼部右侍郎郑必成接过此任,郑必成到任后,虽保留前任王甫之政策。但其人只会夸夸其谈,不通俗务,乃一清流。

幸得河道官员靳川等人用心,沿岸百姓用命,终于止住水患。

郑必成于四月中办结赈灾事宜,被朝廷召回。

随后,各地灾情汇总上报朝廷,此次黄河决堤涉及多个州县,共数十万百姓受灾。地方官员来报,百姓们都已经妥善安置,正陆续返回家园。

太上皇龙颜大悦,虽隆安帝提出异议,认为应该核查灾情处置情况。但奈何太上皇金口已开,加官进爵的诏书就像不要钱一样发了下去。

郑必成此次立下大功,更进一步成为礼部左侍郎。只待礼部尚书方准致仕,便能登上礼部尚书之位,甚至有望入阁。

其余地方地方官员升官的升官,授勋的授勋,还获得了不少赏赐,一副欣欣向荣的局面。

殊不知,更大的灾祸正在悄然酝酿当中。

四月的大夏朝并不太平,北边的鞑靼袭扰边疆,九边防线骤然紧张。

南边倭寇时常侵扰海疆,当地镇守官兵居然抵抗不住。

现如今,百十余人的倭寇就敢深入内陆数十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令朝廷震怒。

只是黄河决堤之事刚了结,朝中太上皇和隆安帝明争暗斗,诸皇子野心勃勃。值此多事之秋,倭寇之乱在朝廷看来如疥癣之患,自然无瑕处置。

而就在这个四月底,当今隆安帝第七子明昀,也到了开府的日子了。

“七哥,你在想什么?为什么仰望天空?”

十皇子明毅好奇的看着七皇子明昀,明昀正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他也跟着一起做着同样的动作,但除了一片阴雨绵绵的天空,啥也看不见。

明昀被打断幻想,不耐烦道:“去去去,没看我正烦着呢!”

明毅笑道:“七哥是为出府后,前往哪里观政而烦恼吧?

要我说,七哥最好去兵部,或者去大都督府任职。”

“为什么要去这两个地方?”明昀问道。

“很简单,”

明毅眼里流露出一丝兴奋:“因为能够带兵打仗。”

明昀翻了翻白眼,明毅从小的愿望就是当一个大将军,去打仗。可是皇子身份特殊,尽管能参与朝政,但军权可是一个敏感的东西。

太上皇在位时期戾太子就是因为掌有军权产生了野心,继而发动宫变,否则也轮不到当今隆安帝登上帝位。

看到明昀的白眼,明毅好奇问道:“七哥,既然不想去兵部或者大都督府,那你想去哪?”

“想去哪里?”

明昀叹口气道:“想去哪里可由不得我啊!”

他母妃宁贵人乃一掌灯女官出身,当初在王府时,因当今隆安帝一时酒醉,便要了她。

谁想到宁贵人运气好,一击即中,怀上龙种。

隆安帝登基之后,大封王府嫔妃。宁贵人因生下明昀有功,被封为贵人。

因为皇帝嫔妃多出自大臣甚至勋贵之女,她们所生之皇子天然就能得到母族政治势力的支持。

而宁家不凑巧,宁贵人入王府做女官时,其父亲不过一县丞。

待到其成为宁贵人了,宁父才被隆安帝提拔为一府知府。后以南京兵部右侍郎衔致仕,隆安帝赐其一宅邸和田庄养老,恩荫其一子为通判。

没有母族政治势力的支持,没有根基的明昀只能任由皇帝安排。

多事之夏,明毅正吐槽着京城的细雨绵绵,明昀思考着未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