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京中事
扬州,旧称广陵,又称为吴州。
从大运河建成以来,扬州作为大运河的转运中心迎来了巨大的发展。
扬州的漆器、玉器、铜器、竹木器具和刺绣品、甚至胭脂水粉都闻名天下,远销海外。
只是近百年以来大夏朝为防止前朝远遁海外的余孽复辟,实施海禁,导致这些备受番邦蛮夷欢迎的商品只能通过走私才能卖出去。
这也造成了沿海倭寇猖獗,时不时的袭扰海疆,让沿海居民不堪其扰。
官兵多次围剿倭寇,未见成效。
扬州是淮盐重要的集散中心,造就了很多富甲一方的盐商。盐政关系国本,为历朝历代君主所重视。
当今隆安帝也不例外,隆安二年,他派自己信任的臣子,督察院经历林海到任扬州。
担任巡盐御史,监察盐道。
这林海,字如海,祖上曾为开国功臣。到林如海这一代,便是从科第出身,考中探花,被隆安帝看重。
林如海又娶了荣国府贾代善与史老太君之女贾敏,春风得意。
如今林如海到任一年有余,清查盐务,使得今年盐税较比去年大为增长。
隆安帝大为赞赏,手书国之干臣四字送给林如海,以示嘉勉。又得知林如海之妻贾敏过世,还有一女名黛玉。
隆安帝便追赠贾敏为三品淑人,并且让黛玉进京做公主伴读。
林如海上表谢恩,只言小女仍在孝期,且身娇体弱,恐冲撞了公主,因此婉拒。
不过隆安帝皇恩浩荡,再次下旨召黛玉为公主伴读,并传太医给黛玉看病。正巧京中贾府来信,欲接黛玉去京中。
林如海千恩万谢接旨,感动不已。
“小女黛玉到京中也算有个依靠了,此番皇恩浩荡,召小女为公主伴读,又有岳家照顾,吾无忧矣。”
黛玉有一西席,姓贾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旁人多以其号称呼。
他曾任过一任知府,但因为其贪酷,恃才傲物,得罪了上司,被罢了官。
之后来到扬州,经人介绍,在林府做一西席先生,教书已有一年。
只是因为黛玉守孝,贾雨村欲辞西席。
林如海极力挽留,贾雨村这才留了下来。
黛玉守孝,无课可教,贾雨村时常趁着天清气朗,饭后出门闲步。
这日,贾雨村行至扬州城外一破败庙宇,名智通寺。寺内有一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答非所问。
贾雨村不耐,出了智通寺,寻得一村肆沽饮三杯,以助野趣。
不想在此村肆中碰到京中一熟人,乃京中一古董商人,贾府大管家周瑞家的女婿冷子兴。
两人去岁曾在京中相识,不曾想在扬州能遇到。
熟人见面,自有一番话语。当即让店家整上酒菜,推杯换盏,叙一些别后之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贾雨村问道:“近日京中可有趣闻?”
冷子兴道:“倒还真有两则趣闻,不知雨村兄想听哪个?”
“哦?”贾雨村好奇:“且细细说来。”
说罢,叫过店家,再上一壶好酒,几盘下酒菜。
冷子兴也不卖关子,给贾雨村道了第一件奇事。
一言荣国府二房贾政之妻王氏生一男婴,此男婴生下来嘴里便含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上有四字叫通灵宝玉,因此取名叫宝玉。
如今宝玉也已七岁有余,却不精学业,加得史老太君疼爱,整日混在脂粉堆里,惹得贾政大怒。
只是宝玉仗着史老太君疼爱,屡教不改,让贾政无可奈何。
贾雨村听后笑道:“此子倒是不同凡人,我自革职以来,游历各省,也曾遇到两个这样的孩子。
所以你方才一说这宝玉,我想必是这一派的人物。”
又说起贾家女儿之事,贾政长女元春日前入宫做女史去了。
另有贾赦之妾所出二小姐迎春,贾政之妾所出探春,以及宁国府贾珍之胞妹惜春待字闺中。
冷子兴又道:“说起宫中,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宫中舒嫔所出五皇子,日前已加封瑞郡王,往户部观政。
舒嫔父亲舒老太公乃天下名儒,虽已致仕,但老太公桃李满天下,当今次辅荀宣亦是他的得意门生,清流党魁。
五皇子还未开府,就在士林中饱受赞誉,如今更是朝中清流寄予厚望之主。”
本朝太祖几个儿子都是有本事的,为防止皇子们互相争位,太祖规定除太子外,诸皇子禁止参与国事。
传至顺宗朝,顺宗在位两年未能留下子嗣。
大臣们不得已从太宗子嗣中迎立一位登基为帝,是为平宗。
只是平宗无太祖太宗之治国本事,又贪花好色,偏爱指手画脚,把朝政弄得一团糟。
一个平字,不足以概括一个无能皇帝掌控权力后对国家的危害
太上皇即位后,为防平宗朝之事,开始允许皇子们观政学习,学习如何治理国家。
但皇子身份特殊,不免有心人想做从龙之臣,皇子夺嫡之争开始就愈演愈烈。
太上皇在位后期,出于平衡朝局的考虑,已经默许皇子深度参与朝政,由此形成了一个个皇子党。
因此每当有皇子开府,便是朝野瞩目的大事。
听闻此事,贾雨村道:“这倒是大事,只是如今我如闲云野鹤一般。此等大事,与我如今无甚瓜葛。”
冷子兴笑道:“兄台勿妄自菲薄,兄之才干,我亦有了解。朝廷不会忘记如兄台这般能臣,不久必起复于你。”
“坦能如此,甚好。”
贾雨村听了高兴,和冷子兴碰过一杯,又问道:“五皇子之后,哪位皇子该出府了?”
冷子兴道:“乃宫中宁贵人所出之七皇子明昀,只是七皇子母妃乃以一女官,因诞下子嗣才受封贵人。
如无母族支持,怕无法在朝中建立根基。”
冷子兴言下之意,七皇子并无势力,且离开府还有几年,恐怕没有竞争皇位的能力。
因为皇子参与朝政,加之宫中嫔妃多来自大臣勋贵之女,自从唐宋以来渐渐衰落的外戚势力又开始抬头。
外戚以皇子为中心,成为文官,勋贵之外朝中第三股势力。不过这股势力并不团结,只是形成一个个小圈子。
在诸皇子还未开府之前,其母族就会广交群臣,制造声势,为皇子们打下名声。
所以五皇子明台还未出府,就已经成为朝野皆知的博学皇子,很得一批清流臣子的支持。
若背后无母族支持,就会像七皇子明昀一样,无人关注,自然也无人烧其冷灶了。
贾雨村与冷子兴聊至傍晚,唯恐城门关闭,欲进了城寻一酒肆再聊。
只是刚要走时,忽闻后面有一人叫道:“雨村兄,恭喜了。”
贾雨村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当日同僚张如圭,两人一同被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