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生:柱子哥的抗癌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如何制定中长期可持续战略?

在某些人生痛点和心理软肋场域里,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一类恐惧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病人。

比如陷入过去、害怕未知、失去价值感的迷失。

我在确诊那个时点,想到的中长期假设是:假如我治疗顺利,不小心活两年以上该怎么规划人生?

在这个假设前提下,最重要的4个支点是:回归正常生活、回归正常身体状态、做出人生选择和重建亲密关系。就像打麻将一样,我知道牌局的无数种可能性,但是要有个最基本的麻将桌的支撑,才能开始打。

关于回归正常生活,我更想强调的是一种舒适的、接纳自己的、不作为病人身份的生活状态,重点考虑以下3点:

(1)不能工作的话,有什么事可以让每天稍微有点目标感,像海上一条长长的浮标,每个小浮标就是每天的目标,让人有所期待。

(2)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取悦自己的事情,重建满足感,不要吝惜用小的成本维系和刺激自己的好心情。取悦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哪怕是别人看起来不必要的仪式感,自己觉得开心就好。我自己的话,明明是枯燥重复的每一天,都会坚持录小视频、给每顿化疗饮食拍照、彻底在微博放飞自我、订花、每个月固定时间美甲美睫、每晚固定时间踩慢跑机看剧,等等。

(3)坚持部分本来生活里的控制感。我很清楚自己是个曾靠控制感支撑的人,我知道这不对,但是一定要慢慢抽去、慢慢替代,而不是一下子釜底抽薪,有些事情还是可以继续坚持去做,直到有一天,那个蜕皮的自己可以长出新的皮肤、适应新的环境。

有了这样的目标感、满足感和控制感之后,内心才有根基,才能让自己不断适应正常生活的节奏,自然地衔接新生活。

关于回归正常身体状态,我非常清楚体感其实是非常影响心情的,无数不适的、痛的、难受的瞬间都会如黑洞般把自己身上甚至别人身上的热情、正能量吸收进去,整个人也成为只被身体感受支配的僵尸。虽然大家在恢复期有不同的锻炼方式,身体感受也千差万别,但是有几点是共通的:

(1)遵医嘱,关注身体的感觉,不做体力勉强、强度太大的运动;

(2)坚持好好吃饭,而不是偏执性地忌口、看朋友圈伪科学定菜谱;

(3)适当散步,对于化疗后心肺功能恢复还是有意义的;

(4)多和病友沟通,了解、记录自己身体的变化。

除此之外,中长期战略的最重要一块其实是想清楚:处境不同,人生选择也流动变化,要不要新开一条故事线?

在我确诊的时候,了解到其他病友的人生变化的时候,我确实看到了很多停滞、下坡的状态,我知道自己也许没有足够能力在这段“如临深渊”的人生中做孤独的攀岩者,一直往上走甚至比以前的人生更上一层楼,但是我一直在给自己心理暗示,积极探索以下几件事:

(1)脱离本来的生活轨迹也不要害怕。虽然28岁以前的人生是陀螺,只要被惯性、被随大流的鞭子抽一下就能一直没有自我旋转不停,可是,我也希望自己接受,也许我可以不做陀螺,做个嘎拉哈(9)?如果说人生总要面对变化和失去,为什么不是今天?尤记得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写道:曾经拥有的东西被夺走,不代表就会回到原来没有那种东西的时候。

(2)虽然在死亡线上插队了,医生还是愿意拉我一把,那我就当提前退休一阵子。在上海求学、工作的10年我几乎都没有大块的休息时间,每年可怜的几天年假也用得紧巴巴,现在索性当作休息一年,同事经常安慰我“就当休产假了”。我有个40岁左右的病友,他总跟我说同一类话,总结起来就是“不能治愈是心结,我们要是能治愈活到70岁就好了”,我跟他说:“活到70岁你还会有70岁的不甘心,除了真心求死的人外,其他普通人,哪怕苦点累点也都是舍不得当下的。毕竟一睡不醒,是真的失去所有可能性了。”

(3)我不是只有做金融民工一个选择。从前全职上班的时候,自己的时间太紧,休息时间就想放轻松,甚至也没有什么爱好,看看书看看剧,自己设计衣服挑面料算是不错了,终于因为生病换来的空窗期其实可能是人生中唯一一段不用循规蹈矩、不用东拼西凑时间、不用排队、不用优先让位工作的时间。很多从前想做的事情,都可以戒掉借口,尽情尝试了。一年真的可以做很多事情,无论是认识新人接触新事物,还是形成新的习惯,去新的城市,都是可能的。哪怕体感不好,困于医院,但凡思绪还正常,病床上也仍可以读书看剧,做不到完全放空的话就会胡思乱想。在更差的境遇里,合理化自己的选择;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最后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4)看看自己是不是还有其他擅长的事情可以做?生病这件事也是一块磨刀石,磨出一个人的本色材质——钢材越磨越锋利,木材削尖落木屑。人在困境中被激发出的潜能有可能完全跳脱原本的认知体系。比如我自己,我在金融行业工作,写专业报告也是磨炼了几年才有起色,可读性很差,后来写公众号和其他新媒体文章时我才发现,不同题材下每个人的写作能力的优缺点是被不同程度放大的。那么对于谋生技能,也许我还有未知的可以变现养活自己的点?

关于中长期战略里的“重建亲密关系”部分,我会在第四章用很大的篇幅来讲,但是在确诊初期我规划的思维导图中,比较迫切的是对核心亲密关系的交代和安抚,我做了几件事:

(1)及时分享自己的近况和好的状态,不让父母担心,也不要让他们因为不能照顾我而内疚。虽然10年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每年聚少离多,但是父母总归心疼子女,不能贴身照顾、把女儿托付给亲家,心里万般滋味里也多是内疚、心痛。所以,哪怕我不能全部给予安慰,也希望能够慢慢疏解他们的情绪,帮他们接受现实。

(2)对照顾自己的公婆表示感谢,适当表达一些病中护理的需求和生活注意事项。要知道,虽然是在一个屋檐下一起生活多年的人,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甚至对医学的认知都是差异巨大的。于我来讲,血液疾病在治疗期间的血象很差,白细胞水平低导致的易感染风险是不容忽视的,剩饭剩菜、未经消毒的餐具、感冒、不通风的空气都会给我造成极大的风险。可是生病又不是可以强行科普、强制要求别人理解的事情,只能用“一边嘴甜感谢,一边提要求”的方式温和沟通。

(3)对老公表达感激,讲出内心感动的细节和心理需求、心理变化。不知道别的伴侣是怎样的,我倾向于把老公当成战友而不是依靠,两个人是基于契约关系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无条件兜底的血缘至亲。大多数人都是需要正向激励的,如果以病人的身份要挟对方超出关系范围的付出和忍耐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还是很警惕夫妻的边界感,哪怕是夫妻,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利益共同体之上还是有各自人生的个人。我不指望对方作为一个健康人完全给予我共情,相反,我把他当作一个挚友,只是相比其他的好朋友多了些陪伴和亲眼见证的经验。如果对对方有期待、有要求,那么不妨分享自己的需求和心理变化,用感激代替抱怨,“拉拢”好过“推远”的沟通方式。

后文的一切,甚至中长期的一切计划细节执行,都要首先有这4点支撑:回归正常生活、回归正常身体状态、做出人生选择和重建亲密关系。调子定了,再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情况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