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双边疆范式”:“主辅线现代化范式”的中国形式
对于笔者更为关注的边疆研究而言,无论是“革命史范式”,还是“现代化范式”,其应用空间如何,尚需理论探讨,而宗藩体制、藩属体制、藩封体制作为既有的疆域理论构建形成的三大话语体系(其实就是主观研究“范式”),其间“差异的来源”则是笔者中国边疆研究的立足点。笔者认为,只有把罗荣渠先生的“一元”命题具体化,才能把“一元(生产力)多线历史发展观”(又称“一元多线现代化范式”)应用于边疆研究。这里的首要问题是,“一元”不是“一个”,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塑本身就预示着“一元”本身的“多元性”,也就是多个生产力要素、多种生产方式尤其是农耕与游牧两大生产方式之间的互竞共生关系。
可以看到,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阶级斗争“金线论”,他指出:唯物史观、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理论,都有不可分的关系,而阶级竞争学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325]毛泽东1948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在进城以后,更必须时刻牢记阶级立场,时刻不忘阶级斗争。一切文件、文章,凡讲到阶级问题的,都是深刻的;凡没有讲到或讲清楚这个问题的,都叫作肤浅。[326]应该说,这与李大钊的“金线论”是一脉相承的,更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强调要把阶级斗争贯穿于党的“一切文件、文章”之中。与此不同,恩格斯认为贯穿于党的“一切文献”的“一条红线”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原理”、“这个基本观点”。[327]在这里,恩格斯实际上最早提出了一个理解唯物史观的“红线论”,直到逝世前的一封晚年书信中仍然坚持认为:“经济发展的轴线”“构成一条贯彻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328]
魏光奇教授《承继黑格尔: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理论的深层结构》[329]一文,认为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人类历史存在两个主体的思想,提出马克思的历史观既非“单线论”,也非“多线论”,而是单线论与多线论的统一,单线的主体是“世界”的“社会经济形态”,多线的主体是“民族”的“生产方式”,前者是唯一的,后者是多元的。在笔者看来,此论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有别于“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新范式。只不过他本人没有提出命名,或许这样做本身就是有违他的“历史哲学”诉求的:“我平时对于18世纪以来被称为‘历史哲学’那类历史理论有相当的兴趣。”[330]笔者为研究之方便,姑且名之“主辅线范式”。利用恩格斯和李大钊更为形象的说法,这种历史观可以称为“世界历史民族红金主辅线发展观”。而一旦考之于边疆实际,就会发现,更为抽象的“金线”和“红线”,就更为具象地在地图上勾勒出来,前者是卡伦线、军事线,后者是长城线、经济线。基于此,笔者提出“主辅线现代化范式”作为“一元多线现代化范式”在中国的具体应用,而拉铁摩尔的中国边疆研究则可以改造、提升为一种中国边疆研究范式——“双边疆范式”。
对于中国古代边疆、边界的层级结构问题,吕一燃先生在《驳柳条边“国界”说》(1987年)、《俄国东侵与伊犁索伦营卡伦的变迁》(1992年)[331]等一系列有关清代领土与边界的考证论辩文章中都有涉及,但似乎尚没有自觉地以之作为论述主题。对此,马大正先生从研究视野的角度,有了更为明确的申论。他首先在《世界视野与清史纂修工程》[332]一文中强调了“世界视野”之于清史研究的重要性,后来在《我与中国边疆学》一文中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强调中国边疆研究要运用“中国视野”和“世界视野”这“两大视野”,透视中国古代疆域的边疆由“内边”与“外边”构成这种“双边界”层级结构特点:“古代中国疆域之边有‘内边’、‘外边’之分。统一时期的边疆治理,通常是指中央政权对控制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防范和治理措施;分裂时期的边疆治理,通常是指在政权与政权之间的对峙地区和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防范措施。古代中国历史疆域内的大小政权的‘边’,可视之‘内边’。明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明代的倭寇延续了近200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东来,17世纪以降,荷兰侵占台湾,俄罗斯侵入黑龙江流域。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一些边疆省区和沿海地区外患日益突出,出现了边疆全面危机的严重局面。殖民主义入侵,可称之为‘外边’之患。应该说,明代以降,特别是近代,在中国内边防务依然存在的同时,现代意义的边防即外边防务问题日益突显。可是清朝统治者面对边疆防务这种变化的形势,仍沉迷于治理‘内边’的传统边疆政策而不思防备外患之策,致使清朝前期边疆政策的成功与辉煌很快成了明日黄花,清后期边疆政策的全面破产,是清朝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一个重要因素。”他的结论是:“以清代边疆政策研究而言,只有具备了世界视野,能认识到清代的边疆治理未能正确应对由内边防务到外边防务为主的根本性转变,这是清代边疆政策由成功到失败的主要原因。”[333]仅就“内边”和“外边”的区分来说,西欧早有类似的“内部疆界”和“外部疆界”的分野,并且有“内部疆界”外部化与“外部疆界”内部化的实践乃至理论。[334]笔者认为,要实现“由内边防务到外边防务为主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着由“内边疆”到“外边疆”的观念变迁,很多危机恐怕潜伏在“清朝前期边疆政策的成功与辉煌”之中。这就需要爬梳最辉煌的乾隆时代的边疆观,以之作为边疆形态近代转型的考察起点。
[1] 黑格尔:《历史哲学》(Philosophie der Weltgeschichte),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德文书名中的“世界历史”英译本即改为“历史”(History),汉译本译自英译本,尽管译者请友人依德文原本校阅过,但“历史”依然没有改回“世界历史”,也是翻译界值得注意之事。
[2] 宋培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与“世界历史民族”思想及其中国边疆研究意义——从“生产方式”的三种含义说起》,《文史哲》2015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之《历史学》2015年第6期全文转载。
[3] 江湄:《重新将“中国史”置于“世界史”之中——全球史与中国史研究的新方向》,《全球史评论》2014年第7辑,将“重新”上溯到拉铁摩尔著《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
[4]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352~353页。
[5]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Werke 12,Vorlesungen ueber die 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Suhrkamp,1989,S. 413-414.感谢袁剑老师协助查对此处德文。
[6]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2页。Marx,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Dietz Verlag,Berlin,1953,S.5-6.
[7]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353页。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Werke 12,Vorlesungen ueber die Philosophie der Geschichte,Suhrkamp,1989,S.414.
[8]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6、190页。
[9]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2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und Schriften 1858-1861,Berlin,1980,S.251,252.
[10] “historisch”是形容词,是从英语中的 history变来的,在德语中比较常见。德语也有名词“Historie”,但此词已经比较陈旧,更多的不是指“历史”,而是“历史著述”、“历史学”。德语特有的“历史”单词是“Geschichte”,相应的形容词是“geschichtlich”。感谢景德祥、王宏波、黄艳红老师对相关德文、法文的指点。
[11] 恩格斯指出:“对经济学的批判,即使按照已经得到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按照历史或者按照逻辑。”查德文原文是:“Die Kritik der Oekonomie,selbst nach gewonnener Methode,konnte noch auf zweierlei Weise angelegt werden:historisch oder logisch.”所谓“按照历史或者按照逻辑”,其实是说“按照历史的方式或者按照逻辑的方式”,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通常说的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辩证法,“历史”字眼的翻译要特别斟酌才能与德文对应。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1859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3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und Schriften 1858-1861,Berlin,1980,S.252,253.
[12] 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三稿]》(1881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476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56、157页。
[14]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第129页。
[15] 参见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汪晖代序言《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
[16]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25页。
[17]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357~358页。
[18] 《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第495页。《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88页。
[19] 黄玉顺:《生活儒学关键词语之诠释与翻译》,《现代哲学》2012年第1期,第120页提到训诂学有“浑言之”与“析言之”之分。
[20]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93页。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2、226页。
[2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2~33页。Marx Engels Werke,Band 13,Dietz Verlag,Berlin,1972,S.8-9.
[22]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Seitenzahlen verweisen auf: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 Dietz Verlag,Berlin. Band 4,6. Auflage 1972,unveränderter Nachdruck der 1. Auflage 1959,Berlin/DDR. S. 459-493.http://www.mlwerke.de/me/default.htm. “Die Bourgeoisie hat in ihrer kaum hundertjährigen Klassenherrschaft massenhaftere und kolossalere Produktionskräfte geschaffen als alle vergangenen Generationen zusammen. Unterjochung der Naturkräfte,Maschinerie,Anwendung der Chemie auf Industrie und Ackerbau,Dampfschiffahrt,Eisenbahnen,elektrische Telegraphen,Urbarmachung ganzer Weltteile,Schiffbarmachung der Flüsse,ganze aus dem Boden hervorgestampfte Bevölkerungen-welches frühere Jahrhundert ahnte,daβ solche Produktionskräfte im Schoβ der gesellschaftlichen Arbeit schlummerten.”
[2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7页。
[24]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6页。
[2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67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1,Berlin,1976,S.227.
[2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62页。姜海波:《〈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概念》,韩立新主编、姜海波副主编《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211页。
[27] Vorabpulikation,Bd.I/5 der MEGA2,S.380,332.姜海波:《〈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概念》,韩立新主编、姜海波副主编《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212页。
[28] 姜海波:《〈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概念》,韩立新主编、姜海波副主编《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216~217页。
[29] Karl Marx,Capital: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Volume I,Chicogo,Charies H. Kerr & Company,1926,p.31.
[30]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London,1888,p.11,21.
[31] Manifeste du Parti Communiste,Paris,1953,p.65,95.
[3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9页。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Dietz Verlag,Berlin,1955,S.51. Karl Marx,Capital: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Volume I,Chicogo,Charies H. Kerr & Company,1926,pp.53,54.
[33] 李国强:《中国海疆史话语体系构建的思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年第4期。
[34]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第911页。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II,Dietz Verlag,Berlin,1956,S.858.
[3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74、475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387-388.
[36]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40、312页。
[37]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48、320页。
[38] 渡边宪正:《共同体和共同社会理论》,韩立新主编、姜海波副主编《新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第374、376~378页。
[3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84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Band 1,Teil 2,Berlin,1981,S.396.
[40] 《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第495、505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Band 1,Teil 2,Berlin,1981,S.399,405.
[41] Eric Hobsbawn,Nations and Nationlism since 1780:Programme,Myth and Reality,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37.该书认为中国与英国、法国同属一类,都是“历史性国家”,以与东欧、非洲、拉丁美洲的人为创建起来的“现代国家”(modern nations)相区分。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在“How the Qing Became China”一文中不同意此说,他把“汉族”英译为“ethnic chinese (or han) people”,把“游牧民族(部族)”英译为“nomadic people”,似乎对“历史”概念没有德文意义上的两分法,参见Joseph Eshrick,Hasan Kayah,Eric Van Yong ed.,Empire to nation: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2006,pp.230-231。
[42]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of 10 December 1982),http://www.gsfzb.gov.cn/FLFG/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400,第76条大陆架的定义:“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二百海里,则扩展到二百海里的距离。”第77条规定:“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注意此处“陆地领土”的概念,中国法律中也有运用。例如,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和毗连区法》第2条规定的“陆地领土”就不包括“领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
[4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83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394,395.
[44] 〔美〕巴菲尔德(Barfield,T.):《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袁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译者的话》第1页。
[45] 《清世祖实录》卷40,顺治五年八月壬子。
[46] 《清世祖实录》卷126,顺治十六年五月辛巳。
[47] 《清实录》第7册《世宗宪皇帝实录》(一)卷65,雍正六年正月,中华书局,1985,第1001页。
[48] 韩国学文献研究所:《俞莘焕全集·凤栖集》卷三《序·送尹侍读穉沃堉如燕序》,亚细亚文化社,1983,第148页。
[49] 潘先林:《家国情怀、书生本色:方国瑜先生的西南边疆史地研究》,周平、李大龙主编《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第468~470页对“学科角度有偏差”有高度的自觉,并且进一步指出:“在中国边疆的研究历程中,似乎存在着中华思想体系上边界谈判中‘舍实求名’文化与‘边疆视角’两大系统的影响”,前者张启雄《中华思想下的“外蒙谈判”——民初陆库北京会议》,《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2年第21期有很好的揭示,后者以方国瑜先生表示“死不瞑目”的对《中国历史地图集》云南部分的争论所体现的历史学研究视角为代表。
[50] 周俊华:《历史上纳西族中国认同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51] 方国瑜:《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学术研究》1963年第9期。
[52] 姚大力:《多民族背景下的中国边陲》,周平、李大龙主编《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第319、306、326页。
[53] 姚大力:《多民族背景下的中国边陲》,周平、李大龙主编《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第306、305页。
[54] 姚大力:《多民族背景下的中国边陲》,周平、李大龙主编《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第307、308页。
[55] 雍正帝撰《大义觉迷录》,《清史资料》第4辑,中华书局,1983,第7~8页。参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6辑,文海出版社,1966,第1~10页。
[56] 姚大力:《多民族背景下的中国边陲》,周平、李大龙主编《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第329页。
[57] 姚大力:《多民族背景下的中国边陲》,周平、李大龙主编《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第300页。
[58] 方国瑜:《彝族史稿》,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第12页。
[59] Joseph Eshrick,Hasan Kayah,Eric Van Yong eds.,Empire to nation: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Lanham,Md.:Rowman & Littlefield,2006.
[60] 纳日碧力戈:《边疆无界:万象共生的人类观》,《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61] 白寿彝:《论历史上祖国国土问题的处理》,《光明日报》1951年5月5日,后收入《中国民族关系史论文集》上,民族出版社,1982。
[62]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
[63] 刘宏煊:《中国疆域史》,武汉出版社,1995,《绪论》第4~5页。
[64] 邢玉林:《1989~1998年中国古代疆域理论问题研究综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1期。
[65] 陈连开:《中国历史上的疆域与民族》,《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66] 张世明:《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第二卷《边疆民族》,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第765页。
[67] 《宋书》卷6孝武帝大明七年(463),程尼娜:《“高句丽”改称“高丽”再考论》,《东北史地》2014年第4期,第24页。
[68]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8,第349页。
[69] 李大龙:《由解明之死看高句丽五部的形成与变迁——以桂娄部为中心》,《东北史地》2009年第3期。
[70] 李大龙:《视角、资料与方法——对深化高句丽研究的几点认识》,《东北史地》2014年第4期,第20、22页。
[71] 李大龙:《视角、资料与方法——对深化高句丽研究的几点认识》,《东北史地》2014年第4期,第20、22页。
[72] 李大龙:《转型与“臣民”(国民)塑造:清朝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努力》,《学习与探索》第9期。
[73] 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刘梦溪主编,顾潮、顾洪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74] 张世明:《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第二卷《边疆民族》,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第766~788页。
[75] 〔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Owen Lattimore,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Capitol Publishing CO.,Inc. and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New York,1951.
[76] 〔美〕赖德懋:《中国的边疆》,赵敏求译,重庆正中书局,1941,《引言》第1页。曹聚仁著、曹雷编《天一阁人物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450~452页。转引自张世明等主编《空间、法律与学术话语:西方边疆理论经典文献》,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导论》第2页。
[77] 曹聚仁:《谈边疆学——答一读者》,《曹聚仁杂文集》,三联书店,1994,第528~532页。
[78] Owen Lattimore,“The Frontier in History”(1955),Studies in Frontier History:Collected Papers,1928-1958,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pp.486-487.
[79] 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第34、35、55页。
[80] 吴文藻:《边政学发凡》,《边政公论》1942年第一卷第五、六期合刊。
[81] 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第107页。
[82] 李云泉:《话语、视角与方法:近年来明清朝贡体制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2期。
[83] 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第144、145、139、140页。
[84] 宋培军:《世界历史的“主辅线”和中国历史的“双边疆”——中国边疆的体用观、层级论及其近代转型》,《烟台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2期,第72~73页以《马克思“主辅线历史研究范式”在中国边疆学中的应用》为题转载。
[85] 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第18页。
[86] 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第17~18页。
[87] 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第17页。
[8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2~33页。
[89] 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第177页。
[90]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23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379,395.
[91] 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马雍、傅正元译,三联书店,1958,第68页。
[92] 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214页。
[93] 魏源:《海国图志后叙》,魏源全集编辑委员会编《魏源全集》第4册,岳麓书社,2004,《叙》第7~8页。
[94]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303页。
[95]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40、312页。
[9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37页。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Band 27,Dietz Verlag,Berlin,1963,S. 457.
[9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2页。
[9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652页注释45。
[99]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und Schriften 1858-1861,Berlin,1980,S.249.
[100]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7~39页。
[10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91页。“Bedarf es tiefer Einsicht,um zu begreifen,daß mit den Lebensverhältnissen der Menschen,mit ihren gesellschaftlichen Beziehungen,mit ihrem gesellschaftlichen Dasein,auch ihre Vorstellungen,Anschauungen und Begriffe,mit einem Worte auch ihr Bewusstsein sich ändert?”赵敦华:《“意识形态”概念的多重描述定义——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7期,第9页认为“社会意识形式”、“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们的意识”不等于“意识形态的形式”,把“社会生活”划入“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笔者认为,这种划分和认识都是值得商榷、需要分析的。从马克思的行文看,“意识形态的形式”包括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哲学的形式,前两者对应“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只能是后三者,“人们的意识”势必要等于“意识形态的形式”。“社会生活过程”的德文是soziale Lebensprozess,“社会”是狭义的,而“社会存在(gesellschaftliches Sein)”中的“社会”是广义的,狭义的“社会”(S)包含于广义的“社会”(G)之中,并且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而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第15页1848年2月德文第一版、第44页中文“社会存在”表述为gesellschaftliches Dasein,45页中文谈到社会意识,德文见15页gesellschaftliches Bewusstsein,德文14页、中文第42页“社会(Gesellschaft)决定”教育,显然其不包括教育在内。
[102] 杨尚昆等:《我所知道的胡乔木》,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第214页,胡乔木1990年12月23日出席人民出版社建社40周年讲话谈道“我们对于历史或是现实(实践、实际)或各部门科学的理论都下了功夫”,可见他把“实践”等同于“现实”或“实际”。魏小萍:《关于唯物史观理论的再认识——根据对〈德意志意识形态〉(MEGA2试行版)的重新解读》,《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25页把“社会存在决定论”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论”视为唯物史观“核心内容”的“两个方面”。魏小萍:《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新历史观的解读——以历史考证版为基础》,《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第69页认为“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包括政治生活(交往关系、国家)和经济生活(生产关系、市民社会)”。
[103] Marx,Early Political Writings,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Joseph O’Malley with Richard A.Dav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137.
[104]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0、224页。
[105]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0、224页。
[106]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93页。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2、226页。Karl Marx & Engels,The German Ideology,R.Pascal,ed.,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47,pp.28-30.
[107]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2、226页。
[108]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92~93页。Karl Marx & Engels,The German Ideology,R.Pascal,ed.,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47,pp.28-30.
[109] 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301页。
[1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37页。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Band 27,Dietz Verlag,Berlin,1963,S.457.
[1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32、533页。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Band 27,Dietz Verlag,Berlin,1963,S.452,453. Marx Engels Selected Correspondence,Moscow:Foreign Language Publishing House,1953,pp.40-41. First Published:in full in the French original in M.M. Stasyulevich i yego sovremenniki v ikh perepiske,Vol Ⅲ,1912.
[112]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23页。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30、302页,第130页第二个“交往形式”没有译出,容易造成对象理解错乱。Karl Marx & Engels,The German Ideology,R.Pascal,ed.,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47,p.70.
[1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18页。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Dietz Verlag,Berlin,1955,S.379.
[1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57页。
[115]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204页。
[116]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0、224页。
[11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页。Marx,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Dietz Verlag,Berlin,1953,S.29. “生产力[Produktivkraft](生产资料[Produktionsmittel])的概念和生产关系的概念的辩证法,这样一种辩证法,它的界限应该确定,它不抹杀现实差别。”
[11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2~33页。Marx Engels Werke,Band 13,Dietz Verlag,Berlin,1972,S.8-9. Marx,“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Preface”,Terrell Carver,ed.,Marx Later Political Writing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p.159-161.
[119] 魏小萍:《通向〈资本论〉之路:前〈资本论〉时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探索轨迹及分析——以MEGA2为基础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第254~255页。
[12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79页。
[121] 参看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28、300页,尤其是关于“不认为这些条件对于创造它们的个人来说(diese Bedingungen für die sie schaffenden Individuen)是无机的”的论述。
[122] 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II,Dietz Verlag,Berlin,1956,S.940.
[123] K.Marx,Capital,vol.III,London,1979,Lawrence & Wishart eds.,pp.883-884.S.H.Rigby,Marxism and history:A critical introduction,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7,p.44. 〔英〕里格比(Rigby,S.H.):《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种批判性的研究》,吴英译,译林出版社,2012,第57页。
[124]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999页。
[125]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42、314页。
[126]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页。Marx,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Dietz Verlag,Berlin,1953,S.11-12.
[1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第492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396.
[1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79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392.
[12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000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第1000页。
[13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页。Marx,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Dietz Verlag,Berlin,1953,S.29.
[131] 《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第495、505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399,405.《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88页,“主观的生产力(subjective)”、“客观的生产力(objective)”被译为“主体的生产力”、“客体的生产力”,恐怕不能与第497页“物质的(因而还有精神的)生产力”对应。
[132] 《资本论》第1卷指出:“我们把劳动力(Arbeitskraft)或劳动能力(Arbeitsvermögen),理解为一个人(Menschen)的身体即活的人体(Persönlichkeit)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physischen und geistigen Fähigkeiten)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95页。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Dietz Verlag,Berlin,1955,S.17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195页。“一个人的”似乎不如“人的”准确。
[133]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999页。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II,Dietz Verlag,Berlin,1956,S.940.
[13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38~539页。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Band 27,Dietz Verlag,Berlin,1963,S.459. Marx Engels Collected Works,Vol. 38,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5. Marx Engels Selected Correspondence,Moscow:Foreign Language Publishing House,1953.
[135]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41~142页。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Band 4,Dietz Verlag,Berlin,1959,S.130.
[13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1~52页。Marx and Engels,Collected works,Vol.28,http://www.Marxists.org.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1,Berlin,1976,S.90-9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第103~104页。
[137]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93页。“Das Proletariat wird seine politische Herrschaft dazu benutzen,der Bourgeoisie nach und nach alles Kapital zu entreißen,alle Produktionsinstrumente in den Händen des Staats,d.h.des als herrschende Klasse organisierten Proletariats,zu zentralisieren und die Masse der Produktionskräfte möglichst rasch zu vermehren.”
[138] Karl Marx,Capital: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Volume I,Chicogo,Charies H. Kerr & Company,1926,p.53.
[13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9页。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Dietz Verlag,Berlin,1955,S.51.
[140] 马克思:《资本论》(根据作者修订的法文版第一卷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第22页。
[14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0页。Karl Marx & Engels,The German Ideology,R.Pascal,ed.,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47,p.18.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6、200页。
[142] 马克思:《资本论》(根据作者修订的法文版第一卷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第16页。
[14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3页。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Dietz Verlag,Berlin,1955,S.44.
[144] Karl Marx,Capital: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VolumeⅠ,Chicogo,Charies H. Kerr & Company,1926,p.47.
[14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59页。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Dietz Verlag,Berlin,1955,S.51. Karl Marx,Capital: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Volume Ⅰ,Chicogo,Charies H. Kerr & Company,1926,pp.53,54.
[146]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第912页。Karl Marx,Das Kapital,BuchⅢ,Dietz Verlag,Berlin,1956,S.859.
[147]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40、312页。日耳曼土著居民由于没有参加蛮族即异族人的民族(Völker)大迁徙,因而也就缺乏由于种族杂交才产生的个人能力(Persönliche Energie),造成“白痴式的”状态。
[148]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第919页。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II,Dietz Verlag,Berlin,1956,S.865.
[149]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页。Marx,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Dietz Verlag,Berlin,1953,S.11-12.
[150] Marx Engels,Ausgewählte Schriften,BandⅡ,Dietz Verlag,Berlin,1960,S.11.
[151]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98页。
[152]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8、192页。
[153] 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日知译,人民出版社,1956,第49~50页谈到“具有活的劳动力的大众”,第50页编者注说:马克思第一次使用“劳动力”这个名词来代替以前用的“活的劳动”(其实应该只是“劳动”,不包括“活的”字眼——笔者注)或“劳动的能力”。其实,《德意志意识形态》已有“完全适合于现代经济学家下的定义,即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Arbeitskraft)的支配”的说法,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34、208页。
[154]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Seitenzahlen verweisen auf: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 Dietz Verlag,Berlin,Band 4,6. Auflage 1972,unveränderter Nachdruck der 1. Auflage 1959,Berlin/DDR. S. 459-493.http://www.mlwerke.de/me/default.htm.
[155]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7页。
[156]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6页。
[157] 鲁品越:《资本逻辑与人的发展悖论》,《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2期,第4~5页认为“社会劳动里蕴藏”的东西或力量是“《资本论》再三提到的‘总体工人’的力量,马克思称之为‘社会劳动的自然力’”,笔者认为,鲁先生解释的是“社会劳动”的内涵,而不是《宣言》说的“在社会劳动里蕴藏……的生产力(Produktionskräfte)”,前者作为生产力(Produktivkräfte)之一种即“社会生产力”,与“个人生产力”(“人的自然力”、“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相对。鲁先生虽然注意到前者“发展出”后者,恐怕没有注意到《宣言》此处“生产力”在德文中有不同的形式和内涵。
[15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67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1,Berlin,1976,S.227.
[15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93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402.
[1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91、505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401,412.
[16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36页。
[16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版,1995,第345页。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Band 6,Dietz Verlag,Berlin,1959,S.408.
[16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94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403.
[164]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99页。
[165] 《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891~892页。
[166] 《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925页。
[16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32页。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Band 27,Dietz Verlag,Berlin,1963,S.452.
[168]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2页注释2。Marx and Engels,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London,1888,p.7.
[169] 《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695~696页。Marx Engels Werke,Band 37,Dietz Verlag,Berlin,1967,S.463.
[170] 《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00~701页。
[171] 恩格斯:《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31页。Marx Engels Werke,Band 39,Dietz Verlag,Berlin,1968,S.205. Marx Engels Selected Correspondence,Moscow:Foreign Language Publishing House,1953,p.548.
[1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33页。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Band 27,Dietz Verlag,Berlin,1963,S.453. Marx Engels Selected Correspondence,Moscow:Foreign Language Publishing House,1953,p.41.
[17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57页。
[174] Marx and Engels,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London,1888,Preface,p.5.
[17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Marx,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Dietz Verlag,Berlin,1953,S.29. “战争比和平发达得早;某些经济关系,如雇佣劳动、机器等等,怎样在战争和军队等等中比在资产阶级社会内部发展得早。生产力和交往关系的关系在军队中也特别显著。”
[17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00页注释。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Dietz Verlag,Berlin,1955,S.88.
[177] Karl Marx,Capital: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Volume I,Chicogo,Charies H. Kerr & Company,1926,p.94.
[178]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80、252页。
[179] 马克思:《资本主义以前各形态》,日知译,人民出版社,1956,第27页。
[180]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25页。
[181] 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83页。
[182]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395.
[183]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399.
[184]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403.
[185]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412.
[186]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Band 27,Dietz Verlag,Berlin,1963,S.456.
[18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35页。参见薛永英:《生产力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第276页。Marx Engels Selected Correspondence,Moscow:Foreign Language Publishing House,1953,p.44.
[188]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41~142页。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Band 4,Dietz Verlag,Berlin. 1959,S.130.
[189]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6页。Marx,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Dietz Verlag,Berlin,1953,S.19.
[190]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0页。参见Karl Marx & Engels,The German Ideology,R.Pascal,ed.,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47,pp.7,18。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6、200页。
[191] 《顾准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第442页。
[192] 张一兵:《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追述吴恩裕教授〈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第22页。他依据的版本是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4,第24页,令人奇怪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采用经过自己审定、似乎更为准确的同段论述。
[193] 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第67页。张一兵:《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追述吴恩裕教授〈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第21页。
[194] 张一兵:《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追述吴恩裕教授〈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第21页。
[195] 吴恩裕:《马克斯(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46~53页,2008年版第61~89页。
[196] 张一兵:《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追述吴恩裕教授〈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第18、21页。
[197] 张一兵:《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追述吴恩裕教授〈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第15页。
[198] 张一兵、张琳:《不以他人的名义言说——关于构境论的对话》,《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6期,第124页。
[199] 张一兵、张琳:《不以他人的名义言说——关于构境论的对话》,《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6期,第125页。
[200] 杨乔喻:《探寻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生成的原初语境》,《哲学研究》2013年第5期。
[201]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Seitenzahlen verweisen auf: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Werke. Dietz Verlag,Berlin,Band 4,6. Auflage 1972,unveränderter Nachdruck der 1. Auflage 1959,Berlin/DDR. S.459-493.http://www.mlwerke.de/me/default.htm.
[20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7页。
[203]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24、296页。
[204] 《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第495~496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399.参见何顺果《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考辨》,《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1期。
[20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376~377页。
[206]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2、226页。
[207] 马克思:《所谓原始积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66页。参见罗荣渠《略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与终极原因的内在关系》(On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Great Motive Force and the Ultimate 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
[20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27页。
[209] 《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05页。Marx Engels Werke,Band 37,Dietz Verlag,Berlin,1967,S.493.
[2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09页。
[2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10页。
[2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15页。
[2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14页。
[2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17页。
[2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10页。
[2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78、468、487页。
[217]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1853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62、765页。
[218] “在古代人[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工业已被认为是有害的职业(是释放的奴隶、被保护人、外地人干的事情)等等。生产劳动的这种发展(即这种劳动作为只是为农业和战争服务的自由人的家庭劳动,或者作为为宗教祭祀和共同体服务的工业……而从单纯从属于农业的状况摆脱出来),是必然要完成的……这种发展使……生产方式发生解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第495页。
[219] 赵家祥:《关于五形态理论和三形态理论的讨论——与段忠桥、奚兆永二教授商榷》,《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杨文圣:《“奴隶社会”概念的马克思文本考察》,《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2期。
[2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4页。
[2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5页。
[2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63~164页。
[2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908页。
[22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08~109页。
[22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第468页。
[22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96页。Marx,Das Kapital,Erster Band,Dietz Verlag,Berlin,1955,S.85.
[227] 项观奇:《论马克思心目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文史哲》1986年第1期,第11页。
[2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194~195页《资本论》第一卷法文马克思修订版。
[229] 马克思:《资本论》(根据作者修订的法文版第一卷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第59页。
[230]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82、254页。
[231] “如果所有一般生产条件,如道路、运河等等,不管它们是使流通易于进行,还是只有它们才使流通成为可能,或者是使生产力(Productivkraft)增长(例如在亚洲的水利工程,以及欧洲由政府修建的水利工程等等),都是由资本而不是由代表共同体本身的政府来兴建,那就首先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有极高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29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430.
[232]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第911页。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II,Dietz Verlag,Berlin,1956,S.858.
[23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388页。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Dietz Verlag,Berlin,1955,S.350.
[234] 转引自《顾准笔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第247页。
[23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97页写作“两千五百余年”、第113页写作“2500年”。
[23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22~525页。
[23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57页。
[238] 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42~44页。
[239]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9、193页。
[240]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36、308页。
[241] 马克思语,参见郝镇华编《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第9~10页。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42页,“奴隶占有制的”一语译为“奴隶制的”,恐不确切。
[242]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352~353页。参见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三联书店,1956,第387~388页。
[243]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90页。
[244]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附录一重要词语对照表》第520页。
[245]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18~19页。
[246]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178、179页。
[247]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第110~116页。
[248] 魏光奇:《承继黑格尔: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理论的深层结构》,《河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76页。
[249] Fritz Ken,Kingship and Law in the Middle Ages,New York,1970,p.87.
[250] 侯建新:《欧洲文明不是古典文明的简单延伸》,《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2期,第5页。
[251]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44、218页。
[252] 班固《汉书》:“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253] 《史记》卷123《大宛列传》。“贪汉物”字眼另见《汉书》卷61《张骞传》。最极端的莫过于近代中国“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254] 琼斯:《时空背景下的边界概念》(1959年),张世明等主编《空间、法律与学术话语:西方边疆理论经典文献》,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第330~331页。
[255] Owen Lattimore,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Capitol Publishing CO.,Inc. and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New York,1951,p.450. 〔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309页。
[256] Owen Lattimore,“Inner Asian Frontiers:Defensive Empires and Conquest Empires”(1957),Studies in Frontier History:Collected Papers,1928-1958,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p.504.
[257] Owen Lattimore,“Inner Asian Frontiers:Defensive Empires and Conquest Empires”(1957),Studies in Frontier History:Collected Papers,1928-1958,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p.501.
[258] 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刘锋译,三联书店,1997,第17~18页。
[259] Owen Lattimore,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Capitol Publishing CO.,Inc. and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New York,1951,p.21. 〔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16页。
[260] 陈伟主编,何有祖、鲁家亮、凡国栋撰著《里耶秦简校释文(第一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第157页。
[261] 游逸飞:《里耶秦简8-455号木方选释》,《简帛》(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第100~101页。
[262] 王绵厚:《燕秦汉“辽东故塞”诸问题考论——从对〈史记〉一段文字的释读谈起》,《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7期,第230页指出今朝鲜大宁江长城即《汉书·地理志》所谓“沛水出塞外”之“塞”。
[263] 《史记》卷115《朝鲜列传》。李大龙:《汉唐藩属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67页。
[264] 《国闻周报》第10卷第5期载《内田康哉在日本第64次议会之外交演说》(1933年1月)指出:“满蒙与中国系以长城为境界者,由历史而言,亦无议论之余地。尤以热河省之属于满洲国之一部者,征诸该国建国之经纬,当可明了。”参见金以林:《论长城抗战》,《团结》2005年增刊。
[265] 狄宇宙:《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贺严、高书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第371页。
[266] 《清太宗实录》卷61,第3页。转引自张杰、张丹卉:《清代东北边疆的满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第2页。
[267] 王文光:《二十五史中的海外民族史志与中国的文化边疆、政治边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4期。笔者的问题在于主权边疆、政治边疆、文化边疆三分法与拉铁摩尔的行政边疆与政治边疆二分法是什么关系,王文光教授把政治边疆与文化边疆都用来说明唐代的昭武九姓,这样的概念区分似乎意义不大。
[268] 王德权:《“核心集团与核心区”理论的检讨——关于古代中国国家权力形成的一点思考》,《政治大学历史学报》(台北)第25期,2006年5月,第148页。
[269] 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吴友三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131页。
[270]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80、252页。
[271] 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中国行政区划沿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第57页。
[272] 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中国行政区划沿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第58~59页;李鸿宾:《唐朝北部疆域的变迁——兼论疆域问题的本质与属性》,《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2期。
[273] 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中国行政区划沿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第5页。
[274] 李鸿宾:《“二元制构造”下的唐朝华夷观及其变化》,陈尚胜主编《儒家文明与中国传统对外关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第118~128页。
[275] 张世明等主编《空间、法律与学术话语:西方边疆理论经典文献》,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导论》第6~10页。
[276] 安史之乱后,吐蕃越过昆仑山北进,侵占了西域大部。唐以后,中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当宋人开始将指南针等先进科技用于航海时,海上丝路迎来了发展的绝佳机遇。当历史步入14世纪——中国称其为“明清小冰期”的开端后,西域地区脊背上却很多变得不再适合居住生活,西北丝路东端自此几乎荒废。明初郑和七下西洋,首站往往选取南海沿岸部族、国家,虽然盛举难续,但“历史性水域”之观念隐然奠定。西风东渐,东风消长,新加坡小岛上留学英伦归来的李光耀才得自况“最后一个维多利亚人”。
[277] 李大龙:《汉唐藩属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序论》第10页把汉代藩属体制归结为藩臣、外臣、敌国三种类型,《序论》第13页把唐代藩属体制归结为藩臣、舅甥国、敌国三种类型,《序论》第10页以及正文第64页把汉代藩臣与外臣同样算作“第一个层次”,而唐代舅甥国、敌国则同样列入属国层次,第308~333页把唐代天下体系分为如下三层:核心区、藩臣(羁縻府州)、属国(舅甥国、敌国)。
[27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83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395.
[279] 张士尊教授提示说草原是公有的财产,所有游牧转入农耕之际,往往采取平分土地的制度,俄国农村公社就是如此。范恩实博士提示中国唐代缺乏直接文献证据。
[280] 参见李大龙《游牧行国的内涵及其特点——多民族国家视角下游牧和农耕族群互动研究》,《烟台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第96页。
[281] 刘精诚:《论北魏均田制的产生》,《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戴卫红老师指示线索。
[282] 张金龙:《北魏均田制颁布时间再议》,《烟台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第112页。
[283] 唐长孺:《北魏均田制中的几个问题》,《魏晋南北朝史论论丛续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第18~20页。
[284] 《魏书》卷7下《高祖纪下》,中华书局,1974,第166页。
[285]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第4页。
[286]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第4页。
[287] 蒋大椿:《孙中山民生史观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第194页。
[288] 蒋大椿:《历史的内容及其前进的动力》,《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4期,第208页。蒋大椿:《经典作家关于人类历史及其内容表述的综合考察》,《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8期,第8页。
[289] 蒋大椿:《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17页。
[290] 蒋大椿:《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安徽史学》2004年第1期,第32页。
[291]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9、193页。
[29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7页。
[293]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6、190页。
[294]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5页。
[295]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0、194页。
[296]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8页。
[297]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8页。
[298] 吴英:《关于现代化的含义、模式和规律——对〈现代化新论〉几个理论观点的评析》,《天津师大学报》2001年第5期,第4页。
[299] 董正华:《从历史发展多样性到史学范式多样化——围绕“以一元多线论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的讨论》,《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第7页。
[300]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年10月11日),《新青年》第6卷第5、6号,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27页:“基础构造的变动,乃以其内部促他自己进化的最高动因,就是生产力为主动。”
[301]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99、70页。
[30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92~93页。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50、224页。Karl Marx & Engels,The German Ideology,R.Pascal,ed.,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47,pp.28-30.
[303]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48、249页。“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
[304]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und Schriften 1858-1861,Berlin,1980,S.249.
[30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2003,第495~496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399.
[306] Karl Marx,Capital: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Volume I,Chicogo,Charies H. Kerr & Company,1926,p.91.
[30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96~97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97页。Karl Marx,Das Kapital,BuchI,Dietz Verlag,Berlin,1955,S.85.
[30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第492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396.
[309] 庞卓恒:《生产能力决定论》,《史学集刊》2002年第3期,第9页。
[31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0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1,Berlin,1976,S.37.
[311] 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张一兵审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00、272页。
[312] 王晓升:《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重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第310页。
[313] 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62页。
[3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06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58,Teil 2,Berlin,1981,S.335.
[31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116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Werke,Ergänzungsband Schriften Bis 1844,Erster Tell,Berlin,1973,S.533.
[316]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1849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44页。
[31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7页。Marx,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Dietz Verlag,Berlin,1953,S.29.
[318] 马克思:《马克思致恩格斯》(1857年9月25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49页。《亚当·斯密在北京》中文版没有采用此译文。
[319] 〔意〕乔万尼·阿里吉:《亚当·斯密在北京:21世纪的谱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267~268页。Giovanni Arrighi,Adam Smith in Beijing:Lineag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Verso Press,2007。
[320]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59页。
[321] 《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3,第14~15页。
[322] 何顺果:《资本主义首先产生于农业领域还是工业领域——兼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第62~63、58页。
[323] 宋培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与“世界历史民族”思想及其中国边疆研究意义——从“生产方式”的三种含义说起》,《文史哲》2015年第2期。
[324] 王晓升:《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重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序言》第10~11页。
[325]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年10月11日),《新青年》第6卷第5、6号,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第19页。
[326] 《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的插话》(1948年9月),转引自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第406页。
[327]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1859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9页。
[328]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1894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33、732页。
[329] 魏光奇:《承继黑格尔: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理论的深层结构》,《河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72~77页。
[330] 魏光奇:《有法与无法——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商务印书馆,2010,自序第2页。
[331] 吕一燃:《中国边疆史地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第3~85页。
[332] 马大正:《世界视野与清史纂修工程》,《清史论集》上册,人民出版社,2006。
[333] 马大正:《我与中国边疆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年第4期,第24页。
[334] 拉策尔:《作为有机体的边疆》,张世明等主编《空间、法律与学术话语:西方边疆理论经典文献》,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第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