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把握沟通的尺度
沟通其实是个很抽象的名词,它的内涵要比我们在字典中看到的解释深奥得多。当我们与他人沟通时,要与对方互相传达信息、表达感情,或者展示自己的某种特长、爱好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关系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就不能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但同时我们又看到,在沟通时,总会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这些情绪与我们对现实的感觉是密切相关的。比如抱怨,当我们对一些人或事感到不满时,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马上去与对方进行深入沟通,或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先找人抱怨一番。
不知大家看没看过A.A.米尔恩的《小熊维尼》这套书?书中有一头名叫屹耳的灰色小毛驴,虽然它有不少朋友,但它总是不快乐,每天都觉得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比如,它觉得朋友们都不记得它的生日;但如果大家记得了,并且为它举办了生日派对,它又会想方设法地不去参加派对。此外,野餐时下雨,生活中出现问题,都会让屹耳感到悲观,也都要跟朋友抱怨一番。
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他们看到的总是事情坏的一面,动不动就牢骚满腹,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一有机会就要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比如:“我已经告诉你了,让你在我的面包上涂果酱,可你却给我涂了奶酪!你总是这样,什么都做不好!”“你又把房间弄乱了,为什么每次都要把房间弄乱?”“你为什么不在适当的时候给我打电话?”……
抱怨的主语是“你”,所以抱怨也就是在指责别人的不是。从主观上来看,抱怨似乎在维护自己的自尊,是一种自我保护,与其让自己体验痛苦、自责、焦虑等负面情绪,不如将矛头指向别人。但事实上,抱怨也是一种暴力沟通,它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重复消极的心理暗示,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给别人,让沟通更加不畅。
我有个朋友,体形很瘦,但他妻子有点胖,经常说要减肥。有一天晚上,朋友下班刚回到家,妻子就跟他说:“咱们今天就不吃晚饭了吧,反正我正在减肥。”意思就是她不吃晚饭,所以就不想做饭了。但我朋友很瘦啊,他又不想减肥,而且上了一天班肚子早就很饿了,听妻子这么一说,他感到很生气。
随后,朋友给我打电话抱怨:“你说这像话吗?她不吃饭就不做饭了,难道不知道我要吃吗?”
我说:“那你可以提出你的要求啊!”
朋友说:“我提了呀!”
我问他:“你是怎么提的?”
朋友说:“我就说你得好好做饭,不能天天这样混日子。”
结果呢?他妻子也很生气,说:“我怎么不好好做饭了?我不是给你煮方便面了吗?你可以吃啊!”因为他妻子认为煮方便面也是好好做饭。
大家看,朋友有不满情绪,不论是在跟我的沟通中,还是在跟妻子的沟通中,都充满了抱怨,但抱怨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要想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就要停止这种抱怨式的暴力沟通,用有效的方式与对方进行沟通。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几种方法作为参考。
表达感受,提出诉求
感受是体验的一部分,在正式沟通之前,不论你是想加薪,还是想获得他人的关注,都要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转而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男朋友忘了你的生日,你可以对他说:“在生日那天,我没有收到你的祝福,我感到很伤心。”而不是说:“你怎么连我的生日都不记得?你肯定不爱我!”
当然,在表达感受时,要多使用“我”,少使用“你”,这样就能更好地避免暴力沟通的发生,像“我感觉……”“我认为……”等,都是在陈述自己的情绪状态,为接下来的沟通打开了一扇门。
随后,你就可以提出你的核心诉求了,也就是你想通过此次沟通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你在沟通时要达成的目标。要注意,你的诉求一定要具体、清晰、准确,像案例中我那位朋友提出的诉求就过于模糊,而每个人对于模糊的词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建议他在向妻子提出诉求时一定要具体,比如:“我们可以每周有三晚在家做饭,每顿晚饭应该荤素搭配、三菜一汤。”这样才是具体要求,对方才能领会到你的真正需要。
阐述诉求的原因
我们不但要提出自己的具体诉求,必要时还要阐述清楚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诉求。再拿我朋友的案例来说,当他向妻子提出每周有三晚在家做饭、每顿饭应该有什么菜时,要向妻子说明原因,如“如果每天晚上都不吃晚饭的话,我会很饿,而我又不需要减肥”“荤素搭配才能满足身体所需”,等等。
很多人在描述问题时,往往会不经意地带进个人评价,导致诉求和对现状的描述混为一谈,影响沟通,这一点要尽量避免。
向对方提出你的建议
在向别人表达感受、提出诉求后,你的诉求可能会被拒绝,对方不愿意满足你提出的要求,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切记不要用抱怨的方式来沟通,否则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式的沟通之中。你可以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每周的三次晚饭我们分工合作,你做饭,我洗碗”或“我们可以轮流做,你做一次,我做一次”。
总之,我们在进行沟通之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一开口就抱怨连连,使沟通还没开始就陷入无效状态。不抱怨、不诋毁才是健康的沟通方式,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