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学家对话全球经济:CCER-NBER十五次经济学年会实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的劳动力问题

理查德·弗里曼(Richard Freeman)

过去20年中,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劳动力配置方法可能是世界上最僵化的体制,每个人的工作都由国家安排,企业和个人没有丝毫的自主权。现在,中国许多地方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企业和个人可以自主选择,而这一切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但是,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新兴的劳动力市场和传统僵化的制度不配套,中国的劳动力体制很有可能是中国改革进程中发展最缓慢的地方,也许政府有他自己的考虑,因为在一个劳动力供给过剩、农业人口众多的经济里,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会带来很多问题。

弗里曼教授没有多谈农村劳动力的问题,讨论主要集中于城市。目前对城市劳动力谈论最多的问题就是劳动报酬不平等的问题,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了研究。但是,作为中国改革的局外人,弗里曼教授指出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渐过渡,人为设置的工资体系依然发挥一定作用,因此,名义收入差距不可能很大,但是其他的一些因素可能造成人们实际可支配的收入差距拉大,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引起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从1995年以来,国有企业吸收就业能力的持续下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在一些地区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关于劳动力的另一个问题是工资、福利等劳动力报酬的拖欠,这个问题在西北地区尤为突出。那些失去工作的人并没有得到他们在被解雇时被许诺得到的应有补偿,这是目前造成劳动力不满情绪(labor protest)的主要原因。弗里曼教授谈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关工作条件恶劣的问题。在南方的私营企业中,工人主要是外地来打工的妇女,她们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这方面有许多案例。所用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事故率和死亡率。弗里曼教授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潜在原因是政府没能严格地实施劳动法,而这也与过时僵化的制度有关。

从数据可以看出,基尼系数从1978年开始逐年升高,1999年已经达到了0.45。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其他一些指标也反映出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另一方面,不应该忽视的进步是随着经济增长,中国的贫困率逐年下降,农村贫困率从1978年的33%下降到6%,城市贫困率从22%下降到不到5%,这里没有考虑农村税收和教育费用等负担,所以这些数字的效用可能打一些折扣,但基本上能反映变化的趋势。从1995年到1999年,国有企业的就业减少了2 600万,其中的一部分可能进入了新兴的私人企业,但是很明显,城市的就业率下降了,官方报告的失业率为3.5%,而一些学者的估算达到了8%—9%的水平,下岗的总人数大约有1 420万人,这部分人被认为仍能得到原来工资的70%左右,因此官方的统计没有包括这部分没有工作的人。但是实际上,下岗工人并不能按时拿到那些许诺给他们的报酬,工人们的不满情绪非常强烈。下岗职工也给国有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弗里曼教授估算,因为负担下岗工人的生活保障,国有企业的成本提高了34%,这同时削弱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在其他的经济体制下,这部分多出来的负担应该由政府税收或社会福利体系承担,但在中国,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下岗就成为企业的负担。现在,不仅下岗工人的工资存在拖欠问题,甚至仍然工作的工人工资也得不到保障,据中华全国总工会估计,中国国有企业25%存在工资拖欠问题,11%的工人(不包括下岗)的工资被拖欠,拖欠的平均时间为4个月,67%的下岗工人只能靠借债生活。接下来看工作条件的问题。一些案例表明,中国的一些企业,尤其是南方的某些私营企业中,工人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但报酬非常低,而对迟到、请假的惩罚措施却相当严厉。但是在这方面缺乏全国的统一数据,只能通过工作中的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工人工作条件中存在的问题。从90年代的数据看,在采矿类企业中,中国的死亡率为每10万人133,美国为24,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字为50;从全国范围看,中国企业的平均死亡率为每10万人12,美国是4,发展中国家最高的是18,最低的是1。

上述的问题将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隐患,2001年中国国内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在中国,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和反对意见日趋升温,并且这种情绪正逐渐从农民、退休工人向在岗工人扩散,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是引起这种不满的主要原因,政府官员的腐败则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如果中国依然不对其僵化落后的劳动力制度进行改革的话,劳动力的问题很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近年来,有关劳动力问题的纠纷越来越多,官方的统计数字1992年这类纠纷只有8150起,而1999年上升到12 0191起,据香港地区一些机构的估计,2000年这一数字达到30 0000以上;集体的纠纷和抗议行动也越来越多,人们采用游行、静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弗里曼教授对西方媒体报道的发生在1997—2002年的79件集体抗议的案例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同类事件发生的频率在2001—2002年明显上升,其中46起因为工资拖欠,18起因为失业,9起因为腐败,另外7起因为工作环境问题。

腐败问题是引起人们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工人认为,是腐败的厂长经理拿走了他们应得的利益。根据世界银行有关腐败的调查,中国在91个国家中排名57,腐败指数为3.5,尼日利亚最低(腐败程度最高)为1,美国为7.6,而中国的商业行贿问题在19个被调查国家中是最严重的。在中国对广大居民的调查中,腐败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为了进一步研究上述出现的问题对社会稳定性的影响,弗里曼教授运用一个冲击响应模型来考察不同类型的因素影响社会稳定的程度。在模型中存在两类当事人——居民和政府,当事人都根据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自己的行为。居民的行为有两类——抗议和保持沉默,抗议的收益是有可能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而成本是被镇压;政府在面临抗议时有两种政策选择:增加给居民的补贴,或者增加警察的力量用来镇压抗议,两种政策都要付出成本,政府的收益是最终保留在政府手中的净收益,而整个模型的稳定性依赖于两种当事人的互动。在这个模型中,居民的视界(vision)是有界的,因此,居民行为彼此的相关性很弱。换句话说,抗议行为的发生是区域性的,当一些全局性的因素发生变化,比如腐败问题加重,信息交流的方便程度提高,出现严重经济危机的概率和爆发银行危机的概率提高,居民同时选择抗议行为的机率就会增加,社会就变得不稳定。当劳动力的问题加剧时,政府用于处理这部分问题的投入就会增加,这将削弱政府在其他方面的投入,由此会增加社会不稳定的可能性。弗里曼教授对改革劳动力制度的影响作了分析,发现改革劳动力制度可以明显地降低出现社会动荡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