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选择、生存能力及企业绩效
林毅夫
人们都清楚企业的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绩效,在这个报告中,林毅夫教授指出,企业的绩效同时取决于产业的选择和技术的选择,并且他以中国的数据检验了技术选择、产业选择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
首先,林毅夫教授定义了一个概念:生存能力(viability)。生存能力指的是如果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当中,一个企业在正常的管理之下,可以获得一个正常的利润水平,就称这个企业有生存能力。他指出,假设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环境中,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它的生存成本就应该是它的最低成本,高于这个最低成本,它就会被淘汰。那么给定一个行业各个产品的等产值曲线及每个行业的等产值线,追求成本最小化的厂商就会在等成本线和等产值线的切点进行生产,否则它就不会有生存能力了。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发展的产业都将由该国的资源禀赋内生决定。比如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相对丰富,这就意味着劳动力的价格相对较低,那么在一个竞争、开放的环境中,企业从自生能力角度考虑,会最终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和产业以使成本最小化。
在上述微观理论基础之上,林毅夫教授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待检验的推论:企业的最优产业选择和技术选择是经济中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价格决定的,偏离最优的产业选择或技术选择将降低企业绩效,因为偏离最优产业或技术选择就意味着这个企业没有自生能力,那么其绩效必定是低下的。他以(K/L)/(w/r)作为技术选择指数(technology choice index,简称TCI)衡量该国的技术选择情况,其中K衡量资本额,L衡量劳动力,w衡量工人的工资水平,r衡量利率水平。假设最优的TCI为TCI*,则(TCI-TCI*)2衡量着该国技术选择状况和最优技术选择状况的偏离。那么根据前面的理论,这个值应该与企业的利润率成反比,也就是说技术选择的偏离越远,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差。将(TCI-TCI*)2展开,假设TCI*2为常数,如果以TCI和TCI2为解释变量,企业的利润率为被解释变量,则TCI的系数应该是正值,TCI2的系数为负值。
林毅夫教授使用1995年中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数据包括了30个省、372个行业的信息。企业的利润率用两种指标衡量,一种是税前利润与资本总额的比值(计为PTRTA),另一种情况是税前利润中减去资本的机会成本再与资本总额的比值(计为PETRTA),林教授对这两种指标都分别进行了回归,同时在回归式的右端又加入几个解释变量:生产性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中的比例,计为PFAR,由于许多中国的国有企业都有着许多的学校、医院、托儿所等福利设施,因此PFAR这个变量衡量了企业的社会负担(social burden);每一个企业资本的平均规模,计为ASC,它衡量着企业的规模效应;销售额与生产总值的比值,计为RSO,这个变量衡量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固定资产净值和固定资产总值的比值,计为AFA,最后这个变量衡量着企业资本的现代化程度,如果资本的现代化程度高,则企业的生产水平也就可能越高。回归发现,无论在PTRTA的情况下还是在PETRTA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正如理论所预见的那样,TCI的系数显著的为正,TCI2的系数显著的为负。这就表明,除了管理水平,企业的技术选择对利润率也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