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8 18:24:17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理解中国》丛书编委会
出版前言
序
导言
(一)投隙抵时、应事无方的中国智慧
(二)中国政治智慧的多维向度、综合特色与基本教诲
一 天下为公,法天合德
(一)天下不治,人主不德
(二)城邦与天下:中西政治思维理路的差异
(三)“天下”观念的基本内涵
(四)天下为公:中国人的大公政制理想
(五)法天合德:中国人的公共性政治智慧
(六)谁之天下?谁是盗贼?
二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一)天下治安与民生安危
(二)民本思想的先声
(三)先秦儒、墨两家的民本思想
(四)回声与反响: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延续
(五)民本思想的实质与启示
三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一)“浑沌”之死
(二)天人关系思想的萌发
(三)时代的变乱与自然无为思想的演生发展
(四)无为思想的政治实践与现代启示
四 为政以德,王道仁政
(一)国家之宝,在德不在险
(二)中国传统德政思想的发端与起源
(三)先秦儒家对德治仁政思想的系统阐发
(四)儒家德政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
(五)历代对德政思想的实践
五 纳言听谏,君道天职
(一)进谏受赏,战胜于朝廷
(二)人人可谏:上古三代的政治遗风
(三)中国古代的谏议理论
(四)谏议的制度化及其对治国理政的作用和影响
(五)受谏则治,拒谏则乱
六 选贤与能,科举取士
(一)贤士能臣才是国之重宝
(二)上古三代的选贤授能制与尚贤观念的雏形
(三)先秦儒、墨两家的尚贤思想
(四)科举取士: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
七 礼法合治,德主刑辅
(一)教化不行,闭门思过
(二)礼乐教化的核心传统
(三)法辅礼治:重法贵公的法制理念
(四)礼法合治:教善惩恶的综合治理之道
八 公正廉明,官品政德
(一)畏四知,去三惑
(二)中国廉政文化的思想渊源
(三)中国廉政文化的官箴政德与为官之道
(四)中国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
九 以史为鉴,居安思危
(一)创业难,守成更难
(二)中国源远流长的史官文化
(三)中国人居安思危的政治忧患意识
(四)中国历史上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的史例
十 持中贵和,有容乃大
(一)礼以制中,谦和辞让
(二)以和为贵、允执厥中的古老传统
(三)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儒家智慧
(四)敷教在宽、有容乃大的政治精神
(五)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追寻与创建
十一 文明以止,天下大同
(一)什么是真正的文明
(二)“文明以止”:中华文明的精神特性
(三)贵和尚文:中华文明的价值理念
(四)协和万邦、天下大同:中华文明的社会政治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