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1-17 14:45:20
封面
版权信息
新版序 自救,先从动手开始
2015年版序
前言 推拿按摩,开启人体自愈力
1 推拿按摩的功效
中医治“人”、重预防
按摩推拿为什么有效?
按摩、推拿,如何操作更高效?
2 头、面、五官
头痛、头重:头痛需辨证,按对穴位能舒缓
面部肌肉痉挛:对症穴位速解面部抽筋痛苦
三叉神经痛:疲劳、受寒、脱水是病因
视疲劳:穴位护眼、延缓老化
视力减退:穴位按摩能预防
耳鸣、重听:经穴治疗、鸣天鼓可有效应对
鼻塞:按摩、煎熏、热敷,可有效改善
鼻炎、鼻窦炎:长期经穴按摩可有效缓解
过敏性鼻炎:季节因素和药食不当均会导致过敏
牙痛:按摩应对疲劳性牙痛,效果显著
牙龈肿痛:缓解牙周病要清洁、按摩双管齐下
口腔炎:穴位按摩配合艾灸
3 颈肩、腰背、四肢
落枕:颈背气血凝滞引发落枕
肩膀酸痛:三大妙招消除上班族困扰
五十肩:50岁前后要多加注意
颈椎病:可导致肩、背、手的酸痛麻痹
手肘疼:过度使用引发肘关节发炎
肋间神经痛:局部温灸缓解慢性疼痛
背部疼痛:运动伤害、脊椎老化是元凶
腰扭伤:受伤后立即俯卧,保持腰椎正常位置
腰痛(含腰椎病):姿势不良、机体老化导致腰痛
坐骨神经痛:注意辨别疼痛部位
急性损伤引起膝关节痛:先冰敷,再就医
膝关节痛:体操强化肌力,按摩放松肌肉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不及时治疗会逐渐恶化
小腿痉挛(抽筋):按摩小腿、涂抹姜汁、垫枕头
4 内脏、消化
感冒:可能是寒气入侵或感染病毒
喉咙痛:精神压力过大可能是病因
咳嗽、痰多:经穴疗法减轻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穴位疗法促进排痰
支气管哮喘:应避开过敏原、增强体质
胃积食、泛酸:穴位按摩缓解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按摩放松神经、缓解胃痛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情绪配合穴位,调节改善溃疡症状
心悸、呼吸急促:按摩放松,增强心脏收缩能力
高血压:按摩降压安全又有效
低血压:以改善体质、提高机能为本
肝炎:面色和眼睛变化是感染信号
胆囊炎、胆结石:按摩缓解急性疼痛
浮肿:指压肾俞穴调节代谢,排除多余水分
排尿困难:经穴疗法改善排尿问题
尿频:温热百会、摩腹都有效
糖尿病:按摩、心理、饮食同步走
痛风:三多三少,防治代谢性疾病
腹泻:经穴疗法主治压力引起的神经性腹泻
腹痛:急性剧烈腹痛是危险信号
便秘:穴位按摩帮助润肠通便
痔疮:便秘、孕产、饮酒、久坐是罪魁祸首
5 男性、女性症状
阳痿:放松心情、排除焦虑
前列腺肥大:按摩、医诊并行,改善排尿困难
虚寒证:阳池穴,身体自带的发热器
贫血:肝经上的穴位多是养血大将
痛经、月经不调、闭经:按压穴位改善症状
不孕:穴位按摩帮助排卵周期变规律
妊娠反应:按压穴位调整全身机能
乳汁分泌不良:按压肩颈、乳房,促进乳汁分泌
更年期综合征:洗头、摩面、摩耳、摩腹
尿失禁:按摩调节膀胱功能和肾气
6 神经系统
焦虑、压力大、歇斯底里:平衡自主神经能解压
神经官能症:身累心也累,按摩可舒缓
自主神经失调:增强体质、改善环境最重要
入睡困难、浅眠:试试安眠穴
嗜睡:穴位刺激帮助头脑清醒
身体困倦:按摩穴位、唤醒身体
精力减退:按摩、运动、导引三管齐下
眩晕:曲差穴治疗效果好
7 皮肤、体重
瘦身、减脂:节制饮食、适度运动、按压穴位
褐斑、雀斑、青春痘:调整气血,让皮肤白净
掉发、斑秃:按摩穴位刺激头皮
8 小毛病的应急方法
晕车:按对穴位强化平衡感
宿醉:解酒穴——醒酒除醉有强效
打嗝:找对穴位轻松治打嗝
附录 中国源远流长的导引术
马王堆导引图溯源千年养生史
导引功法 八段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