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东方战争:公元前42年至公元前40年
安东尼的军事实力体现在三头之间新的职责和权力划分上。他将肩负起组建东方的重任,继续领有外高卢地区以及原属于雷必达的那波嫩西斯地区;他失去的只有已经变成意大利领土的山南高卢。意大利本身在名义上没有被考虑其中,但由于屋大维承担了艰巨的、不受欢迎的在意大利诸城安置老兵的任务,所以他很快将使自己成为那里的主人;他还要继续进行与绥克斯图·庞培的战争;他将继续领有撒丁岛,还将以牺牲雷必达为代价获得西班牙的两个行省。雷必达本人只被允许领有非洲,人们对此存有一些疑惑。[15]其实,雷必达遭到两位同党的排斥已经是不争事实。安东尼依然统领了罗马军团的大部分兵力。大多数士兵在东方战争中度过了他们的服役期,并且将被遣散;余下的兵力,包括刚从卡西乌斯和布鲁图那里投诚来的军队,将被重组为11个军团。安东尼统率6个军团,屋大维统率5个军团;屋大维还打算再借给安东尼2个军团。关于西部地区罗马军团的境况更加模糊不清,但安东尼的将领们在那里所掌控的军团几乎与屋大维的同样多。[16]安东尼承诺,他正在向屋大维借的两个军团将由卡莱努斯在意大利的两个军团作为抵偿:可是,这些承诺都只是一纸空文。两个军团继续握在卡莱努斯手里。
在安东尼生活的时代里,有两员大将从他们各自的行省成功地进攻过意大利。一位是苏拉,从东方攻入;一位是恺撒,从高卢攻入。现在无论是高卢还是东方都将落在安东尼的掌控之中,这种威胁一目了然。高卢的情况尤其引人注目,不管怎样,在过去两年间所发生的多场战斗和外交活动都是围绕高卢展开的:这一行省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一目了然。[17]我们以后见之明,总是把安东尼与东方联系在一起;屋大维的宣传也在竭力地夸大安东尼在东方的一些堕落行为。然而,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安东尼计划要延长在东方的期限。不用说,他看中的是东方的富庶和声望,当然,他“或许”不得不重演苏拉的角色;但更有可能,他将和平地返回罗马,就像庞培在60年代面对西部的新势力、新权威返回罗马时一样。在那种情况下,倘若三头之间最终发生冲突,高卢将起到生死攸关的作用:即将上任的高卢总督是卡莱努斯,他统率了11个军团——他是安东尼可以依靠的力量。严格说来,即便山南高卢作为意大利的一部分,但还是没有脱离安东尼的控制;波利奥就在那里,并且还有经验丰富的老兵听从他的指挥;值得信任的文提狄乌斯(Ventidius)也会在西部地区发挥积极作用——或许在高卢,或许在意大利。[18]但是,安东尼对高卢的控制却最终化为乌有,因为,随着卡莱努斯于公元前40年去世,屋大维兵不血刃地接管了高卢。这一偶然的历史事件非常重要,它将促使安东尼果断地转向东方。不过,就目前而言,屋大维拥有了高卢就拥有了所有重要事情的自由选择权。
转向东方成为首要大事。对东方的管理将是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一项颇有收益的任务,并且还为罗马提供了与帕提亚(Parthia)开战的可能性。国王奥罗德(Orodes)曾经帮助过卡西乌斯和布鲁图。[19]复仇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的确,共和派将领拉比埃努斯(Labienus)仍然逗留在帕提亚王宫。还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不过,无论帕提亚人是否再度进攻罗马属下的小亚细亚,一位罗马将军终归要向帕提亚发起进攻的,他要为克拉苏的失败复仇,从而激发罗马人的想象力,提升他本人的威望。如果一切如愿进行,他甚至可能会成为“第二个亚历山大”——这对罗马人的幻想来说总是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安东尼在希腊度过了公元前42—前41年的冬季,在那里他组织了一场游行来展示其亲希腊情怀。[20]公元前41年春,他越海向亚洲进军。在他返回爱琴海沿岸之前,似乎访问了卑斯尼亚(Bithynia),可能还访问了本都(Pontus)。[21]实际上,在亚洲行省的首府以弗所(Ephesus),人们像敬神一样地向他欢呼致意——现在这样的欢呼在东方早已司空见惯了。[22]但是,当安东尼向来自亚洲各个城市的代表发表演说并向他们通告他的财政需要时,这种热烈的场面很快便消退了。东方再一次发现,它不得不向罗马内战中的双方提供资金:这一次数额巨大,用于满足罗马军团的需求——假如应允的资金全部支付——大约是15万塔兰特。[23]这笔巨额支出远远超出东方的财力,特别是经历了多拉贝拉(Dolabella)的掠夺,紧接着就是卡西乌斯和布鲁图的勒索。最终,安东尼向亚洲行省索要了9年的贡税并要求在两年内付清,[24]如果这个行省能设法支付,他将是幸运的。亚洲行省每年正常的赋税大约不超过2000塔兰特。[25]即使考虑到东部其他省份的贡金,以及向附属国王和自由城市索要的额外款项,[26]安东尼也很难指望获得2万以上塔兰特——这是苏拉在米特利达提战争(Mithridatic War)之后通过类似的征集手段获得的总额。并不是所有征得的款项都能花在军队的报酬上。例如安东尼的军队及其军官们的日常花销;需要建造一支舰队,以应对穆尔库斯、阿赫诺巴尔布斯和绥克斯图的仍然令人生畏的海上势力;[27]还需要做好与帕提亚开战的准备工作。况且,一年以后军人的薪饷又待发放。[28]
不过,在安东尼的东方政策中也有不失慷慨之处。他只是惩罚了那些参与诛杀暴君行动的人,除此之外,他几乎赦免了布鲁图和卡西乌斯所有的支持者,这比许多人预料的要仁慈得多。[29]在“解放者”那里饱受苦难的城邦——利西亚和罗德岛——被免除了税金;后来,安东尼又以同样的仁慈对待劳迪西亚(Laodicea)和塔尔苏斯。事实上,罗德岛还获得了一些新领土——安德罗斯(Andros)、特诺斯(Tenos)、纳克索斯(Naxos)和米恩杜斯(Myndus)。[30]希腊本土的雅典人很快派来了使节,并且还获得了一些优待:雅典人获得了几座岛屿的控制权,其中包括埃伊那(Aegina)。安东尼对这些伟大的文化中心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如此招摇过市的亲希腊做法,无疑是出于安东尼的本意,但也可能证明有其政治价值:不仅局限在罗马城特定的圈子里,在东方,君主们通过向那些昔日辉煌的城市施以恩惠来表达他们的热情早已成为潮流。因此,当安东尼表现出类似的偏爱时,这些东方城市可能会为他鼓掌喝彩。还有可能的是,他现在根据同样的文化政策,授予了“世界各地节日竞技获胜者协会”以各种特权和免税权,这似乎是一个包括了艺术家、诗人和运动员的协会。[31]在公元前41年夏季余下的时间里,安东尼是在游历东方诸省的旅途中度过的,他进一步征收赋税,并着手重组战后混乱的行政管理局面:安东尼本人可能提到了,亚洲需要从“巨大的伤痛”中恢复过来。[32]他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与涉及范围的广泛性最终给人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但到目前为止,仅有的时间只够采取一些零散的措施。最优先考虑的一定是东部最远的地区,因为一旦与帕提亚发生战争,这些地区将起到关键作用。叙利亚是特别容易受到影响的地区,这里的城市曾经对卡西乌斯表现出极大的热忱,令人不安的是,卡西乌斯曾经支持过那些对帕提亚有所同情的僭主们(据说是这样):[33]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肯定还会这样做。推罗(Tyre,即提尔)的僭主马里翁(Marion)可能会这样做。[34]犹地亚的希律王(Herod)同样由于支持过卡西乌斯而做出了妥协,但是,安东尼在这里运用的手段要比那些反罗马的贵族高明得多。他承认希律和他的兄弟法赛尔(Phasael)作为“分封王”(tetrarchs),犹地亚甚至恢复了曾经被腓尼基诸城占据的一些领土。[35]至于埃及及其全部财富必然引起了安东尼的重视。因此,安东尼召唤埃及女王前来奇里乞亚觐见他。
普鲁塔克和莎士比亚描述了这场著名的塞德纳斯(Cydnus)会晤,并使其名垂千古:那是一艘装饰豪华、扬起紫色风帆的镀金驳船,克莱奥帕特拉装扮成希腊爱与美之神阿弗洛狄特的样子,而且令人欣慰是,他们的大部分描述可能是真实的。[36]女王与安东尼之间的亲密关系很快就超越了外交层面:仅仅一年,他们的孪生子女便出生了;安东尼与克莱奥帕特拉在亚历山大里亚度过了公元前41年至前40年的冬天——整个冬天他们都在恣意纵乐,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故事。[37]然而,歌舞升平中亦隐藏着血腥杀意。克莱奥帕特拉的王位在她姐姐阿尔西诺埃(Arsinoe)的觊觎下仍然岌岌可危;安东尼从以弗所的圣殿里将阿尔西诺埃拖了出来,并杀害了她。推罗被迫交出了塞拉皮翁(Serapion),这位舰队统帅曾经向卡西乌斯和布鲁图出卖过克莱奥帕特拉的舰队;阿拉多斯被迫放弃了觊觎埃及王位的想法。后来的作家们都自然而然地强调了,安东尼对女王的这种迷恋变得如此可怖;但是,安东尼可以合理地认为,他以这种方式偏袒克莱奥帕特拉在政治上是有道理的。他通常倾向于那些强大且有才能的统治者,例如,本都的波莱摩(Polemo)、犹地亚的希律等人,他将他们视为可以依靠的对象;他确实可以依赖克莱奥帕特拉。对她的所有迷恋都在安东尼清醒的掌控之中;至少,目前是这样。公元前40年春天,他离开了克莱奥帕特拉,在将近四年的时光里,他没有再回到埃及。
到这一年春季,安东尼不能再待在亚历山大里亚了。令人担忧的是,从意大利不断传来发生暴乱的消息,而且目前的小亚细亚本身也存在着更为紧迫的威胁。在公元前41年期间,安东尼可能一直在准备对帕提亚发动一场“进攻性”(offensive)战争——到这一季节结束时,他确实占领了叙利亚的边境城镇帕尔米拉(Palmyra)。帕提亚似乎是很自然地在美索不达米亚集结了一支军队来应对这场明显的威胁。然而,在安东尼已经动身去亚历山大里亚过冬之后,帕提亚人决定抓住这次机遇并向罗马统治的小亚细亚发起进攻;[38]安东尼非但没有发动一场光荣的复仇战争,反而不得不抓紧时间尽其所能地进行防御。帕提亚军队由两位将军统率,一位是王储帕科鲁斯(Pacorus);一位是Q.拉比埃努斯(Q.Labienus)本人,他是恺撒手下那位著名的军事将领——在内战一开始便投靠了庞培——的儿子。布鲁图和卡西乌斯曾派他向奥罗德王寻求援助,当腓力比战役的消息传来的那一刻,他仍然在帕提亚王宫。他明智地意识到,他应该待在那里,并且我们不需要怀疑他在规劝奥罗德王发起这次进攻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当时他正确地判断出安东尼的军队可能虚弱可击。人们会轻易地但不公平地将拉比埃努斯等同于现代版的科利奥兰纳斯(Coriolanus),即一个因愤怒转而反对祖国的叛逆者。事实上,长期以来共和派一直在争取帕提亚方面的支持。庞培就曾经寻求与奥罗德结盟共同反对过恺撒;[39]几年之后,帕提亚人一直在帮助由Q.凯奇利乌斯·巴苏斯(Q.Caecilius Bassus)指挥的共和派军队反对叙利亚的恺撒派成员(Caesarians);[40]帕提亚的特遣队甚至参与了腓力比战役。[41]在整个西部世界,人们同样嘲笑在罗马内战中利用高卢贵族的见解,难道他们没有表现出比罗马人更值得尊敬的自由捍卫者的品质吗?[42]毫无疑问,在这些傲慢的语句中有虚伪的成分,但这不仅限于对拉比埃努斯而言。在叙利亚,他确实深受罗马驻军的欢迎,[43]显然在亚洲亦是如此。[44]
这场战役是在公元前40年初春开始的。拉比埃努斯[现在的身份是“帕提亚军事统帅拉比埃努斯”(Q.LABIENUS PARTHICUS IMPERATOR)][45]和帕科鲁斯迅速蹂躏了叙利亚:在安东尼赶到推罗之前,叙利亚沦陷了;不管怎样,这时他觉察到了向西航行回到意大利的必要性。帕提亚人的胜利在继续,帕科鲁斯占领了巴勒斯坦,将觊觎权位的安提戈努斯(the pretender Antigonus)扶上了王位;法赛尔沦为阶下囚,接着被逼自杀身亡;希律逃到罗马。与此同时,拉比埃努斯迅速穿越奇里乞亚,向爱奥尼亚海岸进军。阿拉班达(Alabanda)和米拉萨(Mylasa)地区的卡利亚诸城向其归降,斯特拉托尼凯亚(Stratoniceia)和阿弗洛蒂西亚(Aphrodisias)显然处于极度恐怖之中;[46]也许米利都(Miletus)遭受了同样的苦难;[47]吕底亚(Lydia)也被洗劫一空。[48]直到公元前39年,拉比埃努斯始终没有遭遇到强烈的抵抗,此时小亚细亚北部也感觉到了他的威力;他的官员甚至从卑斯尼亚征集钱款。[49]
对此,安东尼一筹莫展。到目前为止,从意大利传来的消息更加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