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日本新闻侵略的萌芽及东北新闻界的反帝意识(1903—1912.1)
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东北自17世纪中期起即被实行了封禁政策,成为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这里的居民以满人为主,汉人被禁止进入,由此也便有了“满洲”这一具有地理名词和民族名称双重意义的表述。清朝的这一发祥地一度与内地相隔绝,以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邻国朝鲜与俄国远东地区以及全国其他各地都相继出版了报纸之后,东三省仍“多不知报纸为何物”[1]。
伴随着俄日两国的入侵,报刊作为文明的产物也逐步在东北立足,成为一种强大的外力,型塑着东北的媒介生态。但与东南沿海宣传基督教义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国人头脑的宗教性报刊,以及寻找发财机会创办的商业性报刊不同,最早登陆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外报却有着明显的侵略意图——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
据考证,近代东北“第一报”为《新边疆报》(Новый край),它诞生于1899年,由沙俄在旅顺设立的总督府创办。不久以后,随着俄日两大帝国对东北利益的竞相角逐,一些俄文及日文报刊相继在旅顺、哈尔滨、奉天(今沈阳)和大连等地出现,并且这些俄文、日文报刊绝大多数是以强化侵略统治为目的的军政机关报刊。与沙俄相比,日本在东北创办的报刊虽然略晚几年,但其气焰却明显更强,势头也明显更加猛烈。
俄日两国对东北的入侵无疑成为近代东北地区国人报业生长的催化剂。1905年12月21日,由国人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报纸《东三省公报》的出现,标志着外国人垄断中国东北地区报业时代的结束,同时也开启了东北新闻业的反帝传统。这种反帝思想始终浸润在东北新闻界有识之士的血液中,并且随着俄日两大帝国侵略东北的铁蹄践踏范围及节奏而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