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 关于方言

“方言”一词是颇为宽泛的说法,包含多种解释,带有某种不确定的意味。英语中与“方言”相关的说法有:土语,语言变体,非标准语,这些用法的倾向性各有不同。土语与文学语言相对,指人们日常的通俗表达。因为土语流行于民间,往往地方色彩很浓,所以有些土语也就是方言词语,两者很难截然分开。

方言、语言变体和非标准语是社会语言学常见的术语。这几个术语的区别也是社会语言学中老生常谈的话题。传统意义上的方言指的是地理位置变化而引起的语言变化,而语言和方言的区分是由历史、政治、社会因素决定的(Federici, 2011: 9)。非标准语的说法,是相对标准语而言的。非标准语和标准语之间的区别常常不只是语言学层面上的,还涉及政治和语言权力的因素。相对而言,语言变体一词的含义更为中性。语言学家通常拒绝使用传统意义上的方言含义,更倾向于用方言来表示语言变体。然而语言变体一词本身也是相对标准语而言的,因此仍然隐含着语言层次的区别(Federici, 2011: 3),而且语言变体的范围可以非常广泛,不同文体、正式程度都会形成不同的变体。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客观中性的词语来诠释“方言”,“方言”这一概念也包含了多重意思。

在方言学里,“方言”指语法、词汇及语音不同于其他语言变体的语言变体(Chambers&Trudgill, 1998; Leech, 2007: 134),常与说话者的社会或地域背景相关。本书讨论的方言翻译,将沿用方言学中“方言”的概念,但又有所不同,是指以文学或影视作品为载体,出于人物塑造或情节叙述需要而使用的非标准语[1],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