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选妃

按照宫内规制,未开府的皇子在六岁开始都居住在皇子所,接受正经的皇家教育。

当然,只有皇帝的儿子有这个福利,毕竟王爷的儿子不能叫皇子。

不过王爷的孩子们也不用担心,翰林院会选派一批翰林学士去担任王府的侍讲学士,侍讲学士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教育王爷和他的子女们。

皇子们上五天学就休息两天,可去探视各自的母妃,或者干些别的事情,但不许出宫。

连现代都搞996制度,没想到这大夏朝的皇子居然有双休日,非常人性化。

明昀在皇子所内表现非常中庸,他当然可以更出色,毕竟在皇子所里面对的都是一帮贪玩的小屁孩。

但是有时候展露聪明才智是一种罪过,其他皇妃可不希望某个皇子成为神童。

所以在危机四伏的皇宫内,中庸是最好的选择。

要开府了,按例明昀可去见母妃。母子两人吃个饭,道个别什么的。

等开府了,就不可随意进宫了。除非有诏书,否则每月只有一次探视母妃的机会。

当然,亲王基本没有这个限制。

“七爷,到了。”

小栓子的声音把明昀从胡思乱想中拉了回来,明昀一抬头,就看见母妃在外面等着他。

“儿臣给母妃请安!”明昀赶紧行礼。

“你这孩子,这可没那么多规矩。”母妃宁贵人拉着明昀的手就往里走去。

“今天我可是叫膳房做了你爱吃的菜,你可要多吃点。”

“是!”

唯有到母妃这里,明昀才能感觉到放松。

母子俩说说笑笑的,朝着宫内走去。

“嗯,好吃……”明昀快速消灭面前的食物,嘴巴鼓鼓的。

宁贵人满脸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她吃的不多,此时已经放下碗筷看着明昀吃。

岁月在这位宫装妇人的脸上留下了痕迹,眼角已经开始有鱼尾纹。

皮肤不可避免的开始松弛,不复年轻时候的丝滑弹嫩。

不过还是能依稀窥见年轻时候的模样,想必也是娇俏美丽的女子。

想来也是,能进王府做女官的,首先在容貌上就得是上佳之选。这关乎皇家颜面,礼部和内廷可不敢马虎。

而宁贵人这种走狗屎运生下皇子,伺候的主子恰巧又登上皇位,那更是一飞冲天,过上人人羡慕的皇帝妃子的生活。

只不过有苦自知,不善奉迎的宁贵人竞争不过后宫的那些狐媚子,自然等不来皇帝的回眸。

好在她还有一个儿子,还有指望,所以一颗心思都放在抚育儿子上。

在危机四伏的后宫,终于把明昀抚育成人。

只是如今明昀按规制就要出宫了,宁贵人一时有些黯然神伤。

明昀饭饱,放下了碗筷,自然有宫女上来收拾,并奉上茶水,一并上些瓜果茶点什么的。

宁贵人询问明昀被皇帝召见的情况,明昀答道:“父皇已经命礼部挑选封号了,王府也有着落。

父皇此前召我前去,命我辅皇兄们,熟悉政务。”

宁贵人听完这才放心,又叮嘱道:“阿瞒,到了外面你可要听你父皇的话,遇事不要和你几个哥哥抢,做个闲散王爷就好。”

阿瞒是明昀的小名,宁贵人给取的。

取这个小名的意思,是让明昀能瞒过宫中的重重危险,平顺健康的长大,和同样叫阿瞒的曹操没什么关系。

明昀表示清楚:“请母妃安心,我知道分寸的。”

宁贵人这才放心,又说道:“皇后娘娘已经找过我了,她给你挑选了一个王妃,样貌品性想来都是极好的。”

明昀心中一动,忙问道:“敢问母妃,是哪家的女儿?”

宁贵人回忆一下才答道:“似是工部营缮司郎中秦业之女,这官位虽小,倒也安心。”

“营缮司郎中秦业?”

明昀咀嚼着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感觉很熟悉。

此时坤宁宫中,隆安帝正和宋皇后用晚饭。

宋皇后在王府的时候就已经为隆安帝诞下二皇子明延和三皇女明薇,父亲是已故南京工部尚书宋玉庭。

隆安帝即位后,追赠宋玉庭为太子太保,几乎明牌宣告了宋皇后所出之二皇子将成为太子人选。

只是我朝自允许皇子观政之后,诸皇子争位越来越激烈,太子之位成为烫手山芋。

为了避免明延成为众矢之的,隆安帝迟迟未册立太子。

不过这也引起了一定的恶果,诸皇子觉得这是皇帝释放的信号,斗争更加激烈。

好在太上皇和隆安帝都在,这种斗争并没有扩大化,还在一个可控范围内。

虽然二皇子明延没有受封太子,但不影响宋皇后地位稳固。帝后伉俪情深,羡煞旁人。

用过饭,隆安帝和宋皇后闲聊:“马上就到了小七出宫的日子了,梓童给他挑了哪个媳妇?”

私底下说话,隆安帝并没有很正式,保持着家常的口吻,仿佛和宋皇后是夫妻闲聊一般。

宋皇后笑着为隆安帝一边添茶,一边说道:“工部营缮司郎中秦业之女待字闺中,我着人看过了,样貌品性都是极好的。”

隆安帝一怔,骤然听到工部营缮司郎中这个官名,他有些惊讶。

宋皇后看隆安帝发呆,遂问道:“皇上,可是对人选不满?若是觉得不合适,还可以再议。”

隆安帝回过神来,摆手道:“既然梓童已经决定了,那就秦业之女吧!可曾下旨?”

“还没有。

”宋皇后掩嘴一笑:“和皇上商议过后,臣妾才敢下旨。”

“既如此,就不必麻烦了。”

隆安帝喊道:“戴权,即刻着人拟旨。”

“皇上?”宋皇后一愣。

按大夏朝惯例,皇子选王妃,一般由中宫皇后给选中之家下懿旨,皇帝很少插手。

隆安帝突然插手下旨,让宋皇后很是惊诧。

不过看隆安帝的样子,宋皇后很识趣的没有继续问下去。

宁寿宫内,一老者身穿明黄色锦袍,拿着一鱼竿,坐在湖边老神在在的钓鱼。

这老者乃太上皇武康帝,退位之后迁居至此,并改名宁寿宫,开启自己的退休养老生活。

“皇爷,七皇子的婚事定下了。”

“哦?是京中哪家,有如此福气?”

“听说是工部营缮司郎中秦业之女,皇帝已经下旨。”

武康帝抖抖手里的鱼竿,嗤笑道:“当真小气,居然找一五品小官之女,这是怕七皇子对她的孩子有威胁吗?”

夏守忠不敢回答,他乃太上皇心腹太监,不过天家内事,还是谨慎为好。

武康帝眯着眼睛,盯着湖面。鱼都咬钩了,他也不收杆,好像在思索着什么。

良久,武康帝把鱼竿一甩,站起来。

“既然他不疼自己的儿子,朕来疼。去,传旨,让甄妃携贾府那女官来见朕。”

“奴婢遵旨。”夏守忠一溜烟的跑去传旨。

朝局不明朗,天下不太平,借着七皇子的婚事,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