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与琥珀的相遇:中波文学关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影响研究和接受美学视域下的中波文学关系

波兰是文学大国,先后诞生了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文学作为中东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和独特的民族个性,得到世界文学界的高度认可。中国文学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从四书五经到诸子百家思想典籍,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和四大名著,发展到近现代和当代文学,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

中波两国相隔万里,但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中波文学交流在两国文化交往的框架下历经数百年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中波文学交流的研究在我国和波兰尚属新兴领域。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有学者研究鲁迅对波兰文学的接受,鲁迅创作与波兰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最早对波兰文学在中国的译介进行梳理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友贵教授,他于2007年撰写论文《波兰文学汉译调查:1949~1999》,较为系统地介绍了20世纪波兰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发展特点。著名波兰文学翻译家易丽君教授于2010年用波兰语撰文《波兰文学在中国的接受》(Recepcja literatury polskiej w Chinach[6]

在总结波兰文学汉译成果的基础上对译作进行大胆评价,引发波兰学术界强烈兴趣。赵刚、乌兰、李怡楠等波兰语学者对显克维奇、雷沙德·卡普钦斯基(Ryszard kapuściński,1932—2007)、舒尔茨、密茨凯维奇等波兰作家在中国的接受进行过研究和分析。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孟竹以《显克微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1906—1949)》为题完成了一篇学位论文,在梳理和分析译介情况的同时,探寻周作人、王鲁彦、施蛰存三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翻译显克维奇作品的原因,从而挖掘翻译文学与政治之间的联系。2017年,李怡楠用波兰语撰写的专著《波兰文学在中国》(Literatura polska w Chinach)在波兰出版,引发波兰学界强烈关注,获得了2019年波兰科哈诺夫斯基文学奖(Nagroda im.Jana Kochanowskiego)提名。该书以波兰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历史和现状为研究对象,介绍波兰文学作品汉译的整体情况,并依托中国文学批评界对波兰文学作品的接受情况,分析中国人接受波兰文学的特点。李怡楠还在2009—2020年期间,用中、波文发表了十数篇波兰文学接受领域的论文。

反观波兰,鲜有汉学家对中国文学在波兰的接受进行过系统梳理。2013年,爱娃·帕希尼克(Ewa Paśnik)在波兰著名汉学杂志《亚太研究》(Azja-Pacyfik)上发表论文《历史和翻译理论角度下的中国文学翻译》(Tłumaczenia chińskiego piśmiennictwa na język polski w ujęciu historycznym i w świetle teorii przekładu),约略介绍了当代波兰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部分情况,但更多着墨于翻译评价和翻译策略分析。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波兰籍学生娜塔莉亚·乌杰拉(Natalia Udziela)撰写硕士论文《中国文学在波兰的译介(1948—2015)》,介绍了现当代波兰对中国文学翻译的概况。中国学者对中国文学在波兰译介的情况亦有所研究。1989年,易丽君在论文《波兰汉学的源流》中从研究翻译活动主体的角度出发,集中介绍了20世纪活跃在波兰汉学界的汉学家们的成就。2018年,陈立峰发表了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波兰的译介与传播》的论文,对波兰译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策略、成就及其原因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另外,中国对中波文学关系的研究,常常被纳入中国—中东欧文学关系的范畴之中。中国比较文学专家丁超、宋炳辉完成的鸿篇巨制《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中东欧卷》对中波文学之间的互译互鉴做了大量述评,是研究中波文学关系的重要参考。

《中外文学交流史》总主编钱林森说过:“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就学科本质属性而言,属实证范畴,从比较文学研究传统内部分类和研究范式来看,归于‘影响研究’,所以重‘事实’和‘材料’的梳理。”[7]提出影响研究的法国学派代表人物梵·第根(Paul VanTieghem,1871—1948)在《比较文学论》中强调“精细和准确考据”的研究方法,将文学关系研究的视点集中在作品之上。对中波文学关系的研究,也应基于对两国文学译介发展的史料进行整理与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文化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文史哲之间一直存在着相互交织和融通,并无严格区分。[8]中国的四书五经、古代思想典籍即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也是其思想根基。波兰早期(从古代到二战结束)汉学家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乃至地理、历史的研究,是波兰人理解中国文学文化的基础,因此这些文献均应纳入研究范畴。当然,无论角度和外延如何变化,中波文学关系的研究最终应当回到文学主题。因此从两国以较大规模、较为成熟的模式译介对方文学之后(在波兰是二战结束后,在中国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研究对象逐渐集中到文学作品上来。本书所采用的史料从古代(17世纪)到当前,除了传统的图书馆检索和网络资源搜集,研究者还关注动态、鲜活资料的收集整理,比如对资深翻译家、波兰汉学家、中国波兰语学者的访谈。史料数据库主要按译介资源、文学批评资源分类,每类再根据具体内容和特点的不同分若干子项。

中波文学关系研究,目的不仅是为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波兰文学、波兰文化、波兰国情提供可资借鉴的翔实文献资料,还着眼于找到两国文学及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基本规律,为我国公共外交策略,特别是对波交流合作提供坚实、有效的文化史料,为中波两国如何开展文学交往、加强文学交流献计献策。为实现上述目标,有必要引入接受美学理论,以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野对中波文化相互认知、中波文学相互接受的历程进行双向梳理和现代阐释。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德国学者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1926—2007)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倡导改变文学批评范式,用译介和接受美学替代生产和创作美学,把读者放在研究的中心,并将研究方向从文本研究转向读者研究。姚斯所创的“期待视野”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本身带有并希望实现他的一系列历史性、社会性、文化性假设,根据这个观点,作品的审美含义和思想价值与读者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有着紧密联系。接受者在阅读作品并将其具像化之前,他在自己的意识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包袱”,经验上有了因审美和生活经历而形成的某种期待,所以在不同的读者身上会出现不同的接受方式。这一理论对于解释中波两国的文学接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中波文学关系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知,也就是从阅读文学文本来获取有关某国国家历史、现实的知识;品味,即文学作品对于读者在精神愉悦方面的艺术吸引力;文化价值阐释,涉及风俗习惯、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宗教学和哲学等方面;交流传播,即读者与作者,与书中人物、自然、社会和人性本质的交流。研究应着眼于对发送者(作者)与接受者进行双向互动关系的研究,将接受者置于研究的中心地位,强调以信息接受方的主体为立足点,考评中波文学在两个民族的相互接受,同时从文学创作发生的角度阐发外来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探寻这些资源在文学和文化创生中所发挥的作用。

中波文学关系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复杂过程。本书研究以文学译介史自身的发展演进为经,以名家名作、译家译作评析为纬,力求纵横相连;以译作在民族文学与文化场域内的流转为面,通过纵横两轴、线面结合,展示特定时期文学接受史的全貌。研究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作家(包括翻译家和原作家)、作品(包括译作)和事件(不局限于文学翻译,还包括译作在译入国的传播、接受和影响等)。全书书写以翻译事件为发展线索,按时间顺序进行编排,对文学翻译的发展、演进做历时性把握,分作家、作品对译作在民族文学与文化场域内的影响和接受情况进行说明,并在时代语境中进行文化阐释。

译介学、形象学和传播学构成研究的三个层面:

翻译作为促成不同民族文学间发生影响的媒介方式之一被看作一种跨文化的创造性实践,可谓国际文学关系中最具体、最普遍的体现。通过阐释中波文学互译的发展规律进而分析其政治、历史和文化背景,解释某种接受选择的成因。译介学层面研究中波文学译本,分为纵横两个方向:纵向研究关注文学翻译行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不同历史时期翻译成果的特点,寻找文学翻译与社会历史发展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横向研究则试图通过回答“哪些作品被翻译”“谁来翻译”等问题,来概括中波文学互译的基本样貌,进而探究接受者主体(包括读者和译者)对他国文学的兴趣分布。

“异国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异国文化在本国的传播、影响和阐释、接受情况。中波文学在特定的国际关系中转型、发生和发展,构建起该国在异国文化场域中的形象。形象学层面通过对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学批评文本的研读和分析,考察中波文学作品在他国被接受的情况。可以看出,同一位作家在不同时代存在不同解读,同一时代对不同类型的作家和不同题材、体裁的作品亦存在迥异的关注度。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力图概括出文学译本在文学接受者心中构建的他国文学、文化、国家和民族形象。

文学传播是实现文学价值的社会中介,研究文学作品如何在他国文化场域中获得有效接受,译本选择、译者培养、推广平台的使用等,是研究的现实意义之所在。传播学层面分析中波文学交流史的特点,从而归纳出两国文学关系的基本规律。在对中波文学对外传播渠道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两国文学推广策略的异同,为中国进行对外文学文化推广提出建设性意见。


[1] 亚当·扎莫伊斯基:《波兰史》,郭大成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9,波兰共和国外交部部长亚采克·卡普托维奇(Jacek Kaputowicz)所作序言第1—2页。

[2] 易丽君:《波兰文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第61页。

[3] 易丽君:《波兰文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第71页。

[4] 易丽君:《波兰文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第171页。

[5] 扬·德乌戈什是15世纪波兰外交官、历史学家及编年史家。他同时也是神职人员、地理学家。出版过多本历史著作,以1455—1480年间编写的《波兰通史》(Annales seu cronici incliti regni Poloniae)最为知名,记载了波兰从创始至1480年间的历史。

[6] 此文发表于波兰西里西亚大学出版的学术论文集《波兰文学在世界》第三卷(Literatura polska w świecie.Tom III)。

[7] 钱林森、周宁:《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中东欧卷》,丁超、宋炳辉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总序》第4页。

[8] 丁超:《中罗文学关系史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