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装备管理概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基本原理与方法

1.2.1 基本原理

雷达装备管理的基本原理,是系统理论和管理一般理论与雷达装备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雷达装备工作内在客观规律认识的科学概括。

1.2.1.1 整体性原理

系统不是其各组成要素的简单叠加,其具有单个组成要素所不能具备的、由系统特有结构及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实现的特定功能。系统的整体性原理就是不片面地追求单个组成要素的最佳,而是通过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的优化,统一协调控制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使系统达到最佳的整体效能。

在雷达装备管理中,整体性原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装备体系的整体性

装备体系的整体性体现在:一是不刻意追求某个型号雷达装备系统的先进性,而是致力于整个预警监视装备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互补性;二是雷达装备建设必须适应现代信息化战争军事需求,以及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国家空天安全和军队信息化战略转型的需要,又要考虑国家经济和科技条件的制约。

2.装备系统的自身整体性

现代雷达装备通常包括一次雷达、二次雷达(含敌我识别器)、电站、雷达诱饵和告警等主要设备,配属天线罩、检测仪表、维修平台、避雷系统等附属设备,以及专用车辆、工程车辆等特种设备,可分为主装备和配套保障装备两类。装备系统的自身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主装备与配套保障装备并重,不能片面强调单方面发展,更不能有所偏废;二是装备内部各部件或子系统的互相匹配与相容性。

3.装备全寿命周期的整体性

雷达装备的全寿命周期发展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尤其是装备在其全寿命周期前期的状态,对装备的战技性能、全寿命费用及综合保障能力等综合指标起着决定性作用,即装备的前期状态对其后期状态有着强烈的因果性。因此,装备全寿命周期的整体性就是要着眼于这种因果性,在装备的论证、方案和科研生产阶段,应分析、权衡、优化包括全寿命费用和综合保障在内的全寿命周期整体综合指标。

1.2.1.2 层次性原理

层次性是系统的普遍特性。装备系统本身由若干分系统组成,而每个分系统又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又由若干部件、构件和零件组成。系统正是通过这种层次结构使系统组成要素能够有序、协调地工作,完成各部分的指定功能。雷达装备管理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组织结构的层次性

雷达装备管理的组织结构是按照军种、战区、雷达部队这样的层次结构进行组织领导的。每个层次,根据工作职能又可划分为若干业务部门。每个层次所管理的范围和重点各不相同。层次越高,管理的范围越宽,层次越低,管理的范围越窄;与此同时,层次越高,管理的粒度越粗,越偏重于宏观特征的把握,层次越低,管理的粒度越细,越偏重于微观特征的把握。

2.管理对象的层次性

雷达装备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对象不同,对象的规模、组成要素、环境和结构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对于雷达装备建设的宏观管理与对雷达装备个体全寿命的微观管理,从组织机构到运行机制都应该分开,即应该把雷达装备建设的发展战略、规划计划的宏观管理与装备个体全寿命周期阶段管理分开。

3.装备项目管理的层次性

装备项目也是一个系统,也存在层次结构。因此,应该根据装备系统的层次结构,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其研制发展工作及投入费用进行结构分解(分别称之为工作分解结构和费用分解结构),并运用装备系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综合、权衡、优化,对雷达装备项目实施科学的系统管理。

1.2.1.3 军事需求牵引原理

任何系统都具有其特定功能,系统的特定功能是为了达到目的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系统各组成要素组合的基础和前提。雷达装备建设的目的就是满足预警监视情报来源的需求,因此,系统工程中的目的性原理在雷达装备建设中就成为军事需求牵引原理。

雷达装备的建设和发展,就是要满足国家战略预警框架下的空天目标监视的军事需求,而且必然会受到国家军事需求的强烈牵引。

军事需求牵引原理在雷达装备管理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该根据国家战略预警所确定的空天目标监视的军事需求,对雷达装备建设进行宏观谋划,力求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能够满足需求、结构优化的雷达装备体系。

(2)在雷达装备体系框架内,各装备系统都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作战使命任务。所以,军事需求的不可替代性将成为雷达装备立项论证和审查立项的基本依据。

(3)建立国家预警监视军事需求生成系统,该系统的任务就是把对空天目标的预警监视能力和作战能力的需求,转化为对雷达装备的技术要求、使用要求和保障要求。

(4)在满足军事需求的前提下,寻求雷达装备的性能、进度、费用和综合保障的最佳匹配是雷达装备管理的基本目标。

(5)应该把能否完成预定的作战使命任务,作为雷达装备管理考核的基本标准。

1.2.1.4 科学技术推动原理

科学技术推动原理可以表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一旦为军事应用提供了发展机会,就会立即反映在装备的建设发展上,甚至直接产生新型装备。当存在迫切的军事需求(如低、慢、小及隐身目标的探测),强烈需要有相应特种装备时,为了支持这些特殊装备的研制生产,相应的科学技术领域必然会迅速发展。雷达装备管理的科学技术推动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重视科学技术在雷达装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预研、增加国防科技积累,把夺取军事技术优势作为雷达装备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的重要目标。

(2)必须妥善处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兼顾雷达装备当前发展需求及长远发展后劲的基础上,加强军事科技的前沿探索。

(3)要在加强技术储备和鼓励技术创新上加大力度,处理好引进、消化和创新的关系。

(4)贯彻前瞻性的“三步棋”思想,即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对于发展新型装备所必需的关键技术领域,必须加大投资和人才引进力度。

1.2.1.5 开放性发展原理

任何一个系统都必须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不断提高系统内部的有序性和环境适应性,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否则系统就会不断由有序向无序退化,逐渐走向衰亡;同时,系统必然受到系统环境的约束,在与环境的相互关联、相互约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这就是系统的开放性发展原理。雷达装备管理的开放性发展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对雷达装备建设的约束性

雷达装备建设必然受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的约束。因此,雷达装备建设必须适应我国国情和军情,不能企求超越国家经济与科技支撑实力的发展,否则,即使个别型号暂时有所突破,也不能保持健康的、持续的发展。

2.装备技术发展的开放性

雷达装备技术发展不能自我封闭,一方面要广泛吸取国内外一切先进的技术成果,重视对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民用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另一方面必须妥善处理军用科技和民用科技的关系,提倡“军民两用”的联合开发和行业渗透,并积极推广先进的军用科技成果在国民经济生产建设中的应用,达到军用科技和民用科技的良性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装备体系建设的开放性

当前,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政策,雷达装备体系建设的开放性体现为实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建设方针。要正确处理“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关系。我国雷达装备发展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以加速我军雷达装备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4.装备寿命周期过程的开放性

新型装备的设计研制过程就是一个“设计-试验-修改-再试验”不断完善的过程;使用保障过程也是不断认识、不断改进的过程;旧型装备的退役报废意味着新型装备寿命周期的开始。

1.2.1.6 反馈控制原理

系统的反馈控制原理是关于系统稳定和有序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规律。当系统的行为偏离其发展目标值,或者由于系统外部环境条件引起系统目标值变化时,系统行为的偏差信息反馈给管理控制系统;管理控制系统通过调整影响系统行为的参数,使系统行为恢复正常发展状态或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个过程就是系统的反馈控制过程。显然,反馈控制是系统维持其发展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属性,而迅速准确的信息反馈和灵活有效的管理控制机制则是保证系统稳定发展的追求目标。反馈控制原理对于雷达装备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方面是部队在装备使用保障阶段的实践中发现新的需求和装备的薄弱环节,分别反馈到论证、方案和研制生产阶段,导致新型装备的论证、装备的改型方案或生产技术的改进;另一方面则是在后续阶段的工作中应注意发现前期工作及决策的缺陷和失误,及时通过阶段评审和决策,给予补充和修正,甚至要求重新返回前期阶段。例如,通过方案预演检验论证指标的合理性,设计开发时发现方案的缺陷和不足,生产过程中发现设计的失误等,都应及时反馈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