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和类型
产业集群是存在经济关联、产业合作的不同规模的企业以及居间起到促进作用的各种机构等行为主体,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上集结形成的一种网络形态的市场中间型组织,是“企业外部化”和“市场内部化”的产物,是对企业科层组织和纯市场组织的一种效率补充,形成产业集群的内在动力,是专业分工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经济发展实践,均表明产业集群在提升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改善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机是一样的,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路径却各有不同,不同的产业集群的自身效率范围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探索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区分产业集群的类型,确立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一)影响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产业集群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普遍现象,其表现形式是大量的企业和经济部门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上聚集,这种现象导致生产要素得以优化配置,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从产业组织角度来看,产业集群促进了向产业上游和下游衍生,拓展了产业链的深度,也促进产业集群横向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的广度,并且聚合大量的与本产业具有经济关联的经济部门,实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产业集群的形成,是集群内部和外部环境交互作用推动所致,是集群内外环境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产业集群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
1.自然资源禀赋
自然资源禀赋状况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资源禀赋高的地方,更容易吸引企业进入,形成企业集聚,从而形成规模效应。自然资源禀赋对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很大推动作用,但仅仅依靠自然资源禀赋来维持产业集群,就容易使得产业集群的发展难以维持。当自然资源丰富、社会对此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的时候,产业集群就能够以产业聚集的模式持续存在,当自然资源日渐减少以及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被其他资源替代的时候,产业集群就会衰退没落。例如,我国很多资源型城市,曾经企业云集,产业聚集而生,经济蓬勃生机,但随着自然资源的衰竭,产业集群也随之退化没落,逐渐由经济发达地区演变为经济落后地区。
2.社会资源因素
社会资源因素是指在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非自然性质、非天然性质的资源,主要包括当地的人力资源、知识技术水平、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等。区域内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充足的较高专业技术素养的人力资源,以及区域内的人力资源之间交流频繁,都能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如果集群发展速度快,专业素养的人力资源培育速度快,则会发生累积效应,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源聚集其中;如果产业集群发展速度慢,经济绩效不明显,难以提供较高的或者合理的薪资,则会使得人才流失,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区域内的知识技术发展水平是影响产业集群发展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专业知识技术高的区域,可以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先进的产品工艺和优化的生产流程,能够有效研制出引领产业市场发展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这在高新技术产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表现得尤为显著。反之,知识技术水平落后的产业集群,可能因为工艺简单、研发不足而导致产业进入门槛低、容易复制,最终被其他地区替代,被竞争对手超越。
3.公共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和产业政策
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水平高、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大的地方,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升企业投资回报率,更容易吸引企业进入,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由政府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主导建设的产业园区,能够提供相对完善的产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还得由市场的力量支配,是市场化选择的结果。如果政府过度干预,对于整个产业市场而言,会扭曲产业市场的价格引导机制,扭曲产业市场发展路径,本地化的产业集群发展容易陷入饮鸩止渴的尴尬局面。对本地产业集群内部而言,政府过度干预,会诱发资源分配不均、不公的现象。而且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会有很强的滞后性,既可能加剧市场波动的风险,也可能会产生逆市场规律操作的现象,无法及时满足集群内企业发展的需要。
4.产业市场容量与外部投资规模
市场对产业集群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量,是这个产业集群的市场容量,市场容量大的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有利于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源,更容易开拓潜在的市场,更容易吸引专业人力资源。此外,产业资本流动频率和流动规模,会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若进入产业集群的外来资本,特别是初始的外来资本规模大,影响力强,会对其他产业资本的进入速度和规模带来示范效应,从而形成产业聚集,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5.其他因素
对产业集群产生影响的内部环境因素包括技术进步水平、生产要素状况、专业性辅助、中介和既往的发展路径等因素。
(1)产业技术。
产业技术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改善产品功能和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经营效率,扩展利润空间,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能够给企业经营带来不菲的收益,企业的超高收益回报激励企业不断提升知识技术水平,但企业独立进行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大、周期长、成本大、风险高。使得中小型企业没有能力和意愿从事知识技术的研发。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最理性的做法,就是嵌入浓厚的技术氛围,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彼此促进,相互学习,通过干中学的路径,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满足市场不断提升的产品效能和质量需求。企业离群索居,独居一隅,难以及时获得产业最新信息和产业技术研发的最新成果,容易被产业市场所淘汰。如果企业位于产业集群内,可以通过员工交往和流动、企业间的正式和非正式交流活动,使得集群内的新知识技术、管理经验、产业信息等得以传播分享。正如马歇尔所言,从事同样的需要技能的行业的人,从相互间接触交往中获得的收益是很大的。在交流来往中,人们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秘密的东西,行业秘密逐渐演变为公开的秘密。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技术进步能够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随着产业集群内的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对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提升,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得到增强,对产业区外的劳动力、企业自然资源都能产生吸引力,吸引它们流入产业集群中,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力,直接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速度。
(2)生产要素组合状况。
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必备品,地理空间上的这些生产要素状况是企业在生产经营选址时重点考虑的内容。劳动力包括体力劳动力和脑力劳动力,劳动力对产业集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招聘成本、使用成本和职业素质上,劳动力获得成本和使用成本低,职业素质高,能够有效降低区域内企业的劳动力使用成本,提升劳动力使用效率,吸引其他地区的企业转移到产业集群中来。资本和土地丰富意味着资金成本和土地成本低,土地成本和资金成本高的地方,企业建厂、扩建或搬迁的成本就相应地提高,削弱企业的师承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如果把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看作有形要素,还有一类无形要素,包括知识、管理、网络、制度等。无形要素与有形要素的区别在于,对有形要素的研究是从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着手,以边际报酬为标准来确定生产要素的投入标准,而无形要素研究起点是资源的无限性和丰裕性,从边际报酬递增角度来衡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无形要素可以渗透进有形要素,使得有形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的临界点后移。在产业集群形成的初始阶段,企业之间的聚集动机是为了方便、有效利用有形要素,且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可以减少彼此对有形要素的搜索成本,共享产业市场信息,这对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很大推动力。随着产业集群的成长,无形要素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能够不断渗透到有形要素中,使集群能够获得集聚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复合)所带来的优势,当众多的无形要素嵌入到有形要素中,有形要素的边际收益曲线递增部分会得以延长,投入规模的边际报酬临界点会得以提升。
(3)路径依赖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事物的形成和发展,一旦选择了某种模式或体制,形成发展路径,并沿着这个路径成长壮大,产生了既定的规模经济效应、学习效应和协调效应,对其发展方向和态势形成适应性预期以及产生既得利益约束,使得该发展模式和发展体制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得以自我强化,形成事物发展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Paul的《技术选择、创新和经济增长》一书中,以QWERTY键盘的历史发展为例:1868年,“打字机之父”——美国人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获得打字机模型专利并取得经营权,又于几年后设计出现代打字机的实用形式,开创性地设计了键盘结构模式,即当前的“QWERTY”键盘。QWERTY的键盘按键布局方式非常缺乏效率。比如,排在键盘中间的字母,被使用的频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量的30%左右,这就引发一个现象:在打字过程中,为了打出一个字或者单词,时常要上下左右反复移动手指;再如,人们在打字过程中,习惯性地使用右手打字,但在QWERTY键盘设计上,左手却承担了打字过程中57%的工作量。虽然键盘结构布局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但键盘设计的初创者开创这个模式,并使得整个模式被广泛地推广使用,历史的偶然性就这样决定了键盘的布局,由于存在路径依赖,打字机的键盘布局被继承到了计算机键盘上,一直沿袭至今,成为键盘生产和设计的标准,难以变更。路径依赖利用技术的相关性、规模经济和投资的不可逆性解释了路径依赖的存在,认为路径依赖是一种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事件不管随机与否,都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路径依赖会产生很强的嵌入效果,形成根植性,产业集群一旦形成根植性,会带来各种锁定效应,包括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和政治性锁定,锁定效应导致集群陷入僵化和衰退。对于根植性在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国内外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述。Todtling通过对奥地利斯太尔地区冶金工业集群的研究指出,这些老工业基地路径依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制度僵化”的影响下,逐渐成为过去成功的牺牲品。这些过去成功所带来的荣耀往往会在整个区域的社会心理上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学学者王缉慈教授也指出,路径依赖是造成一些地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也有学者从组织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指出,在资源型的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路径依赖是造成区域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只有在条件充分具备后才得以发生。只有当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市场环境、产业知识技术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促成产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大致要经历萌芽阶段、形成与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在萌芽阶段,地理区域充分积累了内部、外部条件后,扩张产业优势,不断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推动集群由初始自发形成状态向成熟状态发展。处于成熟阶段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集群内的组织之间关联度高,配套设施齐备,分工明确精细,各企业之间既合作,又紧密分工,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密切相关的产业关系网络。产业集群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更为广阔的市场,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影响力量。具体来讲,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政策和产业规划的支撑。积极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和产业规划,会推动形成一系列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与规则,逐步引导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向产业集群流动。产业集群内的规范化经营,通过经济政策和产业规划,为产业集群提供充分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一定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推进产业集群的快速、优质发展。
其次,关键产业要素聚合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初始原因。产业集群之所以在某一个地理空间上产生,而不形成于其他区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一些产业关键要素的主导下形成的。这些产业关键要素大致包括三种:①特定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工人、资本资源或者技术等资源优势;②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企业经营氛围,吸引产业内的企业迁移于此,如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良好的政企关系、完备的基础设施、投资政策、政策优惠、产业规划等);③当地具有充足的市场需求,具有充足的市场容量。在持续的区域优势、市场需求、适合企业运营的环境因素等众多因素的合成作用下,相互关联、产品配套、相互竞争的众多小企业集中到某一区域,形成一定的企业聚集效应,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初始阶段,聚集于此的企业大多数是为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而来。
再次,专业化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产业集群初始阶段,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在部分关键要素主导下,在空间上进行聚拢。随着聚集程度提升,企业之间的合作加深,出于对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应的追求,就会转向专业化分工,形成一体化的分工合作系统。许多企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通过内部扩张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再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而是寻求与别的企业分工合作,专注于产业链条中的某一环节,或者某一环节中的某些工序,形成了两种模式的聚集:一是与同类企业聚集;二是与产业链上各环节的企业聚集。同类产品生产上的协作使得整个产业集群内的生产规模扩大,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产业链各环节上的专业化分工的企业,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相互之间合作更为紧密和有效。两类聚集模式,共同组合形成完整的地方化生产系统,既可以实现规模化的单一产品生产,也可以在范围经济内实现多样化的产品生产。产业集群内协作分工的企业数量越多,正的外部经济性就越明显,越能吸引更多的外来企业入驻,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的规模。从交易成本角度来看,产业集群规模扩大和专业分工进一步强化,能够有效节约交易费用。此外,产业集群中众多的中小企业,分布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不同工序,基于地理位置毗邻、业务流程衔接、相互信任等因素,使得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寻找零件、中间产品以及相关服务快捷可靠,大大节约了市场搜寻、谈判、讨价还价等环节的交易费用。
最后,成熟的产业网络和治理机制,促进产业集群的稳定发展。产业集群形成后,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在横向关系上,逐步形成多元化合作体系;在纵向关系上,逐步形成纵向垂直一体化的分工体系,形成纵横交错而又分工明确的产业网络,部分取代作为大型企业的封闭式的纵向一体化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机构间的产业交往频繁,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还能够因为密切接触和交往,促进产业知识技术和市场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促进产业技术扩散,有利于产业知识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创新活动。当产业集群内的分工合作体系日渐完善、经济主体的行动规则逐步取得一致时,就意味着产业集群的内部治理机制基本形成了。产业集群的内部治理机制具有很强的根植性和网络性特征,产业集群内部治理机制的根植性和网络性,是产业集群成熟和稳定的标志。产业集群进入成熟稳定期后,必须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广泛汲取更为前沿的产业技术知识和产业信息,开拓更为广泛的市场空间,寻求更大的突破,否则,产业集群可能会因为某些关键产业要素的变化而失去市场竞争力,如劳动力成本提升、本地自然资源禀赋消失、市场需求变化等,都能导致产业集群急剧变化,失去产业集群的优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纷纷外移流失,产业集群进入衰退期,产业集群聚集规模缩减,甚至消失。
(三)产业集群的类型
对产业集群类型的探讨和界定,更能有助于认识和了解产业集群,有助于探究科学合理的产业集群治理模式。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和模式各有不同,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划分,划分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美国学者马库森(Markusen)在1996年出版的《光滑空间中的黏着点:产业区的分类》一书中,将产业集群划分为四类:①马歇尔式产业区(Marshallian District)。由历史与自然共同限定的产业聚集区域,规模经济相对较小,大量产业贸易在产业集群内进行,与区外企业的联系和合作程度低。如美国硅谷、意大利产业区等产业集群属于这一类型。②轮轴式工业区(Hub-and-spoke District)。指在某一特定产业内互相联系、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其中有一些企业对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主导能力,是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对产业集群中的其他企业和机构具有很强的支配能力。在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的交易活动范围非常宽广,除了在集群内部与配套企业进行交易外,还与集群外的竞争者、顾客和供应商保持密切的交易活动。③卫星平台式工业区(Satellite Platform District)。该类型的产业集群主要由区域外的大型企业分支机构组成,这类产业区往往是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选择一定的区域开发兴建而成,其显著特点是与外部企业,尤其是母公司保持密切的联系。产业区内贸易规模不大,频率不高。马库森认为,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缺乏足够的内部联系,缺少内部的联系网络,难以共担风险,核心企业中途转移的可能性高,会威胁本区域的增长,所以建议利用平台设施所集合的资源培植多样化部门,以增加区域的稳定性,保持集群对本区域的黏性。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科技园区、巴西的马纳斯等属于这类产业集群模式。④政府主导式工业区(State-centered District)。主要由公共或非营利的实体支配,如军事基地、军工企业、大学或集中的政府机构等。在实践中,上述四种产业园区可能独立存在,也可能混合存在,或者是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由其中的某一种形态的产业园区转化成另外一种形态的产业园区。
迈克尔·波特根据产业集群间的产业关系联系,把产业集群划分为横向联系(Horizontal Dimension)的产业集群和纵向联系(Vertical Dimension)的产业集群。横向联系的产业集群主要由处于产业链相近或者相同位置的产商聚合而成。纵向联系的产业集群由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企业以及供应商、服务商和客户,通过产业交互关系,聚合在一起而形成。Philip Mccann、Tomokazu Arita和Ian R. Gordon等(2002)从交易成本角度将产业集群分为单纯集聚体、产业综合体和社会关系网络,它们各自的特征见表1-1。
表1-1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产业集群类型及其特征
在中国,产业集群的实践要早于产业集群的理论。20世纪50年代,从平衡布局和国防建设需要出发,我国对国防工业、重点项目企业进行政府主导型的布点,由此而形成的工业区和工业城镇(市),实际上就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对成熟的西方产业集群理论传入国内,受该理论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以该理论为指引,批判性地采纳运用到政策制定和决策中,构建各种类型的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等,这些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在本质上是产业集群。在此背景下,产业集群如雨后春笋般地形成和发展,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热点地区,高等级、高水平、高质量的产业集群竞相出现。在借鉴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伴随产业集群实践的兴起,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热点,使产业集群研究向更深、更广的大方向拓展。由于不同产业集群的形式对区域经济的推动机制各不相同,对产业集群进行划分并选择合适的运用,非常有必要。在国内,仇保兴是对产业集群较早进行研究的学者,他从集群内企业间的关系角度出发,将产业集群划分为:①市场型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以水平的联系来完成产业协作生产,集群企业之间更多的是依靠市场规则来界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较少产生主导型和附属型的企业关系;②锥形产业集群,也称为中心卫星型,以大型企业为核心,众多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配套服务而形成的产业集群;③混合网络型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间的产业联系,主要是以网络信息而非物质联系为主,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产业群落。王缉慈在考察新产业区形成路径的基础上,把我国产业集群分为五种类型,具体划分及其特征见表1-2。从创新视角来考察产业集群,可以发现产业集群有两种差异明显的发展路径:一是高端路径和创新型集群,这类集群以欧洲成功的产业区为典型,以创新、高质量、功能的灵活性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特征,企业间的合作具有规范的规则、制度、惯例可遵循,相互间的合作平等互利、默契自觉。二是低端道路和低成本产业集群,企业聚集于此,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优势也是低成本,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集群,多数以此为特征。
表1-2 我国产业集群主要类型
在2009年发布的《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中,以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为划分依据,将我国的产业集群分为资源驱动型、贸易驱动型、FDI型(外资直接投资企业)、科技资源衍生型、大企业裂变型、产业转移型六种。六种类型的产业集群普遍存在于我国不同地区和行业之中,呈现出各自的特征,发挥不同的作用。
(1)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有的地区某些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资源要丰裕一点。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禀赋丰裕的背景下,在挖掘和开发本地自然资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优势的、独特的产业专业化条件和商业氛围,在内生型社会资本积累的推动下,有效激励民间微观经济主体的自发创新,将本地具有的丰裕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价值提炼出来、生产出来和发挥出来,并在市场上实现这些价值。随着这些资源价值的挖掘、生产和实现,借助市场的催生力量,逐渐生成产业集群。以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是自然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多数是以石油、矿物质开采、特定的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为加工对象而形成的产业集群;以社会资源禀赋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为社会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交通便捷,与外界联系广泛,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市场文明契合的工商业文化习俗,能够对工商业企业产生有效的聚合效应,形成产业集群。
(2)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此类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兴起,大多数是缘于当地一些企业家在国内外市场中捕捉到一定的商业机会,从单个家庭式或者小微企业创业开始,赢得商机带来的收益,由此逐步扩大,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同类型的企业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并会产生相应的配套企业,最终产生以国内外贸易为纽带的产业集群。与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相比,二者共同的地方在于都是自发形成,最大的区别则在于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本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基础上的,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地方特色;而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商业机会为契机,没有相应的产业基础,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众多、从众多到优势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当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时,前所未有的贸易机会、市场机会大量出现,催生了大量的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是我国现有产业集群的主要形态之一,占很大比重,广泛分布在纺织行业、机电产业、家私家具行业等技术含量比较低的日用消费品和耐用品行业中,这类产业集群多数分布在对外开放比较活跃的地区,如广东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
(3)FDI型产业集群。与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相似,外资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的兴起也是源于对外开放带来的商机,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偏重于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捕捉市场机会,在满足市场供需平衡过程中创业,并聚集成群。外资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也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一些地区占有区位优势,以优惠的投资政策、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在地方政府的招商政策刺激下,一些外资企业逐步进入该地区从事投资经营活动,在此带动下,通过当地政府基于经济增长目的的市场培育、出于盈利逐力目的的企业创造性模仿和处于企业家精神激励的创新创业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以外商投资企业为纽带的产业集群。根据形成类型来区分,外商投资型产业集群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围绕单个外商投资企业而形成的众多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如深圳富士康产业集群;二是以世界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的产业集群,如为大型外商企业提供代工生产、贴牌生产等众多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处于产业链相同位置众多企业聚集的产业集群。
(4)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这类产业集群是以科研机构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受科研资源聚集的影响,众多企业以科研资源为依托,将科技创新作为市场竞争优势的资源,以技术推广和运用为经营内容,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产品和服务,以此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5)大企业裂变型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是以一家大型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为基础形成的,这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一种特殊表现。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以往的大而全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组合、专业化分工、剥离非核心业务等改革手段,使得以往的大而全的国有企业逐步分裂形成众多的企业群落,这些企业群落,或者以控股与被控股、投资与被投资、配套与被配套、合作与协同等多种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市场竞争中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大企业专注于产业中某一环节的能力建设,缩减或者外包自身不擅长的业务,分化形成或者吸引众多的中小企业承接相关的业务,这些众多的中小企业依附大企业,为之配套,通过产业合作,提供产业服务,从而形成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大企业分裂后所形成的众多企业以及吸引来的企业与原有的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分裂后的相互之间的联系与以往的相互之间联系最大的区别在于,以往的联系是一个组织体系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组织分工,其联系的基础是科层体系和计划体系,裂变以后的联系基础是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的市场体系。
(6)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随着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相对低下的产业转移到土地租金相对低廉、劳动力供给较为丰裕的地区,那些在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地区,出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考虑,会积极主动地、有计划地承接较为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形成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主要以劳动力需求量大、土地资源依赖程度高为主要特征。
对产业集群的分类,基于不同学科的视角以及研究主旨,分类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分类方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实践中则会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果。有鉴于此,产业集群的分类,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现实性原则,从促进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视角出发,重视集群分类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避免坐而论道,为研究而研究,华而不实。二是客观性原则,客观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带来的经济效应,不能把不属于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强行纳入产业集群范畴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