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集群的理论渊源
在某一区域内,众多相互关联的市场主体集合在一起,围绕相关产业进行市场分工,形成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集合体,是为产业集群。虽然产业集群这个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提出来,但蕴含产业集群这个内涵的相关术语以及相关研究,要久远得多。特别是这些围绕产业集群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换言之,是先有了产业集群这种现象,才有了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针对产业集群现象,理论界和学界进行了多维度、多角度的分析、探讨和研究,衍生出各自的研究模型,形成各自的理论观点,这些研究视角和模型,或偏生一隅,管中窥豹,或放之四海而皆准。最终形成的研究结论,或殊途同归,或大相径庭。可以说,纷繁多异的产业集群实践现象,催生了各式各样的理论研究,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富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反过来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引导和推动的作用。
(一)产业区位理论
对产业集群进行系统论述和研究的,当属产业区位理论,在产业区位理论的早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美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德国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做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以马歇尔在192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和韦伯192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两本著作为标志,开创了传统区位理论体系。
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把大量种类相似、相关的中小型企业在特定区域的现象称为产业区,他认为产业区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通过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区,能够获得自身难以提供的经营辅助,或者可以获得比自己提供时所支付的成本少得多的经营辅助,由此发现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联。他认为产业区的本质是把性质相同的或者相似的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围绕共同的产业进行各阶段、各流程、各环节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实现了只有大型企业才具有的规模经济生产特征。在获得大型企业才具有的规模经济效益时,又能免除大型企业为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而支付的管理成本。这种因为中小企业聚集而产生的外部收益和便利,马歇尔将之称为外部经济,外部经济效应的产生,能够低成本获得经营辅助,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企业聚集,可以形成共同分享的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位于产业区的中小企业,可以便捷地获得专业性的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同类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使得产业工人在区域上聚集,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的劳动力供给市场。企业聚集同时会使得产业工人的需求集中,形成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当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存在于相同场域时,容易形成规模化的专业性劳动力需求市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够很快地找到它们需要的产业工人,产业工人也能迅速地找到他们满意的雇主。由于劳动供给与需求在某一空间上的聚集,又会反过来促进产业组织的扎堆出现,在路径依赖效应的推动下,强化企业聚集,形成产业区。历史经验表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聚集,是早期产业区形成重要的原因。二是通过企业聚集,在产业区内能够形成体系化的、完整的产业链条。从纵向来看,上下游企业的集中,可以有效地获得供应商的要素供给,快速有效地向客户销售自己的产品。通过产业聚集,在产业区内能够形成专业化的中间产品市场,降低中间品的采购与供应的成本。三是通过产业聚集,能够形成有效的产业技术与信息流通的市场,及时把握产业发展动态,获取产业前沿技术,有利于创造新的产业知识,形成新的产业技术。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的传播和运用。“行业秘密变得不再是秘密,而成了众所周知的事件……对于机械流程和企业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进,因其所取得的成绩,将迅速地为他人所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新思想,就会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又成为新思想之源泉”。企业聚集导致产业知识的快速传播和吸纳,把这些产业知识糅合运用到实践中,既有利于提升既有的生产效率,又有利于产生新的产业知识。如此反复循环,产生出协同创新的产业氛围,促进产业区内的经济持续增长,吸引和激励更多的企业迁移至此地,加入其中,促进产业区的规模扩大化发展。
对产业聚集形成产业区的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还有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他是经济史上完整系统地提出产业区位理论的学者,比较早地对产业区进行规范性研究。在产业区形成过程中,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因素有四个:第一个因素是技术设备的发展,生产设备和技术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相互之间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促进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激发企业在选址上对地理空间的相互毗邻的要求,偏向选择产业聚集程度较高,或者有利于产业聚集的地方。对选址的共同偏好,导致产业聚集于某一共同区域,形成产业区,也就是后来所定义的产业集群。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因素,韦伯把能够在劳动力和厂商之间充分发挥调节作用的劳动力组织看作具有专业化性质的设施,甚至是设备。劳动力组织的专业化运作,有效地推动了产业聚集。第三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这是形成产业聚集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产业聚集区域内,容易形成规模化的经营,规模化的经营产生大批量的采购、生产、出售,与小批量的经营相比较,规模化的经营所支付的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更为低廉。在规模化的经营中,还可以降低信用成本,减少流通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第四个因素是企业聚集能够带来经常性开支成本的降低,经常性开支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环境,如交通设施、电力设施、水电煤供应设施等,与产业分散比较,集中在同一区域,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外部设施的使用成本。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具有相互关联、交往密切的厂商,在地理位置上进行聚集,形成产业集群。
根据产业聚集的模式和聚集程度,将产业聚集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厂商自身简单规模扩张,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扩大经营规模,随着规模经营的扩大化,厂商的内部结构会变得多而庞大,随着这些内部机构的增加和复杂化,它们的运转会变得越来越专业化,部门拥有的自主运营权限也逐步扩大,当规模和运营权限扩大到一定程度时,能够获取更多的权限,乃至从原厂商分立出来,成为理性的选择。于是,产业聚集因为厂商的追求大规模经营收益的动机而形成。第二个阶段是众多厂商聚集而形成产业聚集。当大型企业的运营规范化、经营设施流程化、经营成本低下时,会吸引更多的同类厂商,这时,就由单个厂商规模化经营引发的大规模生产效应,演变为众多企业聚集而形成地理空间性聚集效应。
以马歇尔和韦伯为代表的产业区理论,构成产业集群研究的传统产业区理论,在传统产业区理论基础上,产生了新产业区理论。代表性人物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巴格尼斯克(Bagnasco),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率先提出新产业区的概念。新产业区理论认为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和企业,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上结合在一起,形成“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是一个社会属性和地域属性相结合的实体组织。产业区,首先是人的组织,产业区内的人的专业技术能力、职业素养和生活习俗对产业区的社会属性,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其次,产业区附属于地理空间而存在,所以产业区的自然属性和地域特征取决于该地理空间的特征,当人的社会属性和地域的地理空间属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地方特征的生产交往的本地化网络,产业区内的行为主体之间的正式合作关系以及长期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非正式的,但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非正式交往关系成为产业区本地化网络的主要内容。
产业区一经形成,便产生了地方特色,塑造了特定产业员工,使得该产业区难以被模仿和复制。产业区的难以复制和模仿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区内的特定产业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使得产业区内的企业、劳动力、中间组织以及相关的软硬环境设施,浑然成为一体。一旦某一个体离开产业区,其价值或者其所能发挥的功能便会降低,甚至消失。二是产业区依赖于特定区域而产生,具有本地结网的特征,这是新产业区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产业区内,各行业为主体,包括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产业中间组织、劳动力、政府机构等,在共同地理空间上,围绕产业发展的内容,开展长期的交往,形成特定的交往模式、交往规则和交往渠道,有的是以明晰的规则确定下来,成为正式制度;有的是以惯例等非正式规则确定下来。无论是明文的制度,还是非正式的惯例,对产业区内的各个主体都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一旦违背这些规则,就会遭受相应的损失,直至被产业区淘汰出局,由此在产业区内形成广泛而又稳定的交往关系,这种交往关系成为支撑产业区发展的要素,使得产业区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本地网络特征,即使其他地方有模仿和复制的欲望,有构建产业发展体系的人、空间和设施,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复制和模仿产业区内的产业交往关系体系。三是嵌入性。所谓嵌入,是产业区内的各个主体以及相互之间的交往模式,不仅取决于世界和国家层面的宏观环境,更取决于产业区所在的地理空间中的地方环境,产业区的各项经济活动,深深地植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政治与经济环境之中,一旦脱离这一特定的环境,产业区就难以存在和发展。四是产业区的各个主体关系是建立在市场关系基础上的,相互之间是围绕产业而进行的专业分工,无论规模大小、技术先进和落后,也无论是从事生产还是从事中介服务,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利的,不是依附与被依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产业区内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特点是分工协作、平等互利。
新产业区的概念形成于巴格尼斯克,但让这个术语引起学界关注的是经济学家皮埃尔(Piore)和赛伯(Sabel),这两位经济学家在合著的《第二次产业分工》一书中,对19世纪欧洲出现的产业区现象进行另辟蹊径的考察和解读,他认为,与既往的产业区不同,新产业区能够产生柔性化与专精化(Flexibility Plus Specialization),所谓柔性化和专精化,是指在产业区内,厂商运用具有专业素养的员工和复杂全能型的设备,进行任意的组合,进行专业化或者综合化的生产,也可以进行批量化或者个性化的生产。其中,根据市场需求、产品设计和客户的个性化要求,进行生产要素的各种组合,称为柔性。柔性化的生产,对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经营具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对闲置的生产要素可以迅速地临时配置,取得收益,最终达到速度快、成本低、周期短、产品优的目的。专精化是指具有专业的劳动力、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生产要素可供组合选择,精细分工,快速组合。柔性化和专精化是高技术条件下出现的专业化分工形式,有别于以往产业区内的生产经营的批量生产、标准化生产时代的刚性专业化。以往产业区形成的根本诱因在于分工协作基础上的规模经济收益,而新产业区的形成诱因是在高技术条件下的专业分工基础上,从精细、快速、个性化中寻求收益。新产业区内的经济主体分工协作,包括产业链上厂商间的横向竞争性合作、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的共利性的协同合作、产业区内不同类型经济主体之间的配套性合作等。新产业区生产运营具有的优势包括技术和设备的专业化、组织结构调整的柔性化、劳动力供给的弹性化,其中,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和弹性化的劳动力雇用,使得聚集于产业区的企业能够有效应对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可以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而做出快速反应。产业区内的相互合作、协同发展促进区内产业链上某个环节的创新,某一环节的创新会迅速带动整个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创新,产业区内的产业创新,既有主动性创新,也有被动型创新,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互配套,引发产业区这个弹性生产综合体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具体来讲,新产业区的形成是以柔性化和专精化为基础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柔性化和专业化,柔性化表现在对生产的产品、人员、技术、设备、组织结构等多种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可以实现快速、专业和精准配置。二是新产业区的进入壁垒比较高,实行准入制度。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进入新产业区的市场主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必须是本产业内的或者与本产业密切相关的活动。其次是进入新产业区的市场主体从事产业活动时,享有产业区外的市场主体所难以享有的政策、制度、服务、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优势。三是鼓励创新,抑制不正当竞争和过度竞争。不正当竞争和过度竞争会抑制创新,影响新产业区的正常运作秩序,如过度提升的工作报酬、相互之间的产品价格战、相互之间的信息封锁等,都会造成新产业区的运行障碍。
产业区理论从初始的分工协作基础上的规模经济效益的解释论,发展到后来的强调柔性专精化的创新收益的解释论,反映了新技术革命对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和沟通的趋向于低成本,乃至零成本,使得市场理性得到高度提升,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快速变化和精细化,使得产业区的发展逐步脱离规模经济模式,过渡到以专业化、精细化、柔性化为特征的创新收益模式。新产业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这个潮流,新产业区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产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正式进入现代产业集群理论范畴。
(二)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是增长极理论的开创者,1950年他在发表的《经济空间:理论运用》著作中,提出增长极这一术语,后来被广泛运用于相关研究中。根据增长极的概念来考察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具备增长极的特征,是增长极的一种表现形式。增长及理论的研究和进展,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具有引导和借鉴的意义。
在产业区理论中,把在地理空间上产生聚集效应的产业区看作经济交往的结合,不仅是交换的网络,更是一个类似于物理学意义上的“力场”的空间网络,在这个空间网络中,主导这个力场形成、发展和发挥作用的是推动单位(Propulsive Unit)。所谓推动单位,就是在经济空间中起着支配作用的经济单位,当经济单位发生增长或者创新时,能够诱发其他经济单位的增长和创新。推动单位可以是经济实体,是一家企业或者一个具有稳定的合作关系的企业群体,也可以是一个产业或者相互关联的产业群体。如果存在一个能带动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经济空间区域,该经济空间区域就是力场,而位于该“力场”中的推动单位就被称作增长极。“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在佩鲁首次提出增长极概念之后,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J.R. Boudeville)将增长极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化,将增长极概念由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衍生,按照空间在经济上的作用和表现的不同,他把经济空间区分为三种类型:①处于相同地理空间的各家单位都有自身的运营计划,不同单位的计划相互之间产生联系和相互影响,以这些计划为纽带而形成的计划网络关系结构,称之为计划空间;②处于相同地理空间的单位、组织,对聚合现象,既可能产生向心力的作用,也可能产生离心力的作用,这些向心力和离心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分别形成相应的向心力群体聚集群体或者离心力群体聚集群体,不同聚集群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系,这些关系体系就是极化空间。③处于相同地理区域的同类型经济主体,面临的市场环境、基础设施、价格体系等因素相同或者相似,就形成了均匀空间。换言之,均匀空间是指同类型的经济主体所面临的相同或者相似的市场环境、基础设施和价格等因素构成的组合。在布代维尔的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中的推动性产业能够带来两种增长效应,一是列昂惕夫效应,表现为经济空间中现有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交往行为,产生较强的外部效应,带动周边的经济体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经济空间呈现出膨胀发展的现象。在此情况下,增长极扮演了一个扩散中心(Diffosion Centers)的角色,通过产业区规模扩张,使得周边空间被裹挟其中,从而带动周边的经济增长,改善经济状况。二是极化效应,随着推动产业生产能力增加而导致区外的其他资源被吸纳其中,增长极扮演了一个吸引中心(Attractioncenters)的角色,把区域外的经济资源吸引到中心来,促进了该经济空间的发展速度,强化了经济增长能力。但是,另一方面,经济资源流出的地方,资源更加匮乏,经济增长更加困难,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无论增长极扮演的是扩散中心还是吸收中心的角色,其本质是把经济资源,尤其是稀缺性的经济资源,配置到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且发展潜力大的部门和地区,这种配置既可以是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然,也可以是外部人为作用使然。资源聚集配置,强化了增长极的经济实力,并通过市场经济体系的传导机制,引领更大空间范围的经济发展。增长极理论提出以后,受到高度关注,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实践。例如,意大利南部区的卡塔尼亚—锡拉库扎、卡利亚里、卡塞塔—那不勒斯、巴里—塔兰托—布林迪西增长极的组建,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增长极战略,法国的八大平衡城市和14个增长极,英国英格兰东北部和苏格兰中部增长区规划,联邦德国提出的“联邦增长极方案”,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增长中心规划,非洲农村增长中心实践、拉丁美洲次级增长中心的建立,等等。
在增长极概念基础上发展而形成增长极理论,其研究主旨在于确定推动性产业,然后探索推动性产业的作用发挥机制,形成产业聚集,促进经济增长。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集聚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增长。按照这个理论逻辑,政府如果以经济增长为政策目标选择,可以明确经济推动力量,打造经济增长极,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目的。这在客观上解释了产业集群的产生、演变和作用机制,构成产业集群理论来源之一。
(三)新经济地理理论
经济地理理论是以地域系统为基础,探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形成和演变,从中摸索出地理空间上的经济发展规律。其研究的经济活动地域体系,既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将自然、技术、经济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具有综合性特征。随着20世纪80年代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的兴起,该理论体系对产业内贸易、专业化和经济增长方面的验证和解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兴的贸易理论和增长理论的内在逻辑体系与传统经济地理理论具有相似性,特别是与传统经济地理对经济要素在空间聚集效应的研究,相互之间产生融合效应,具有殊途同归的意蕴,使得这三个理论产生了交集,相互影响,由此而产生了新经济地理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吸收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等产业组织理论观点,大量采用数学定量分析方法,将现实中的现象抽象化、模型化,构建大量的分析模型,包括区域专业化模型、中心—外围模型、产业扩散模型等,聚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集聚现象,力图构建“空间经济”的理论体系。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主要研究“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即市场和地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其主要观点为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性是“报酬递增”的结果。现实经济生活中“报酬递增”现象广泛存在,而且可以应用到多个领域。举例来说,如果把一家企业孤立地建在大荒原上,没有竞争对手、没有合作伙伴、没有相关的产业辅助,无论它如何努力地做大做强,最终也避免不了“规模报酬递减”的结局。但如果将之建在经济要素和经济体聚集区域,它对原辅材料的要求、修订编制的生产工艺标准,就能够在经济要素和经济体高度集中的区域内快速而广泛地得到满足,在城市这个空间范围内得到满足。伴随着企业扩张和区域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会越来越高,收益也随之提高,这样就可以实现“报酬递增”,促进产业聚集。
新经济地理理论开创者,当首推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他运用“核心—外围”模型,分析地域空间内部形成产业集聚的原因。假若资源不可流动,为了使得运输成本最小化以及获取报酬递增效应收益,生产总会聚集在最大的市场。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某种力量积累的历史过程使然,中心—外围理论成功地解释并预测空间经济体中经济地理模式的渐进化过程:在初始状态,一个地理区位由于自然演化或者人为因素,具备了某种优势,继而吸引其他地区生产商进入,甚至是全部迁移至此空间,强化了该空间的规模和优势,逐渐形成地理集中。如果某个地理区位率先形成产业聚集,就会形成先发效应,该地区的聚集经济就容易迅速发展起来,容易获得地区垄断竞争优势。新经济地理理论对产业集群的理论贡献在于从收益递增角度,探讨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即使自然资源禀赋相同的两个地区,也可能因为某些偶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使得其中某一地区率先形成经济优势,导致产业开始在此聚集,产生产业集群。当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转移成本,低于产业集聚区域内的规模收益部分时,则会形成统一的经济要素市场,经济要素会向生产聚集区流动。具体而言,新经济地理理论阐述产业聚集,提出诱发产业聚集的三个重要因素,即生产要素、中间投入和技术知识的使用。这三个重要的因素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带来很强的外部经济性,外部经济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要素的聚集,尤其是劳动力生产要素的聚集,有利于形成劳动力市场,发挥劳动力,尤其是专业性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能够导致劳动力聚集的原因在于,同一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聚集,必然要招募和吸引大量的技术工人,对技术工人产生吸引力。劳动力在位置上的聚集,形成劳动力的“蓄水池”,劳动力“蓄水池”规模扩大,面对大量的劳动力聚集,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需要,适时调整用工规模,既不会因为业务扩大而无法招募合适员工,也不会因为业务规模短期缩减而不得不保留大量的储备劳动,以避免业务扩大后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蓄水池”的存在,有利于企业规避市场上的种种不确定性,加上规模经济的因素,报酬递增效应就会随之产生。第二,中间投入品效应。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并延续,能够对为此产业提供特定投入的中间产品商、服务商以及其他相关的专业化服务产生吸引力,进而迁移其中,成为聚集的一分子,乃至紧密融合,成为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共同作用下,产业聚集的规模越来越大,产业聚集能力越来越得到强化。第三,技术溢出效应是强化产业聚集的重要因素。在产业集群中,专业性的厂商、服务商、劳动力等经济主体聚合在一起,对专业性的生产工艺、新产品技术、新设备等知识的传播,比非聚集的情况下要来得快速、有效,而且成本较低。换言之,处于聚集区的经济体,能够更有效地、成本低下地、快速地获得专业性知识,这就是聚集而产生的正外部性。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地理经济学家,以经济聚集作为研究对象,以垄断竞争模型为理论支柱,着眼于空间上的交通运输成本考察,为空间经济活动的分析,构建了一个符合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理论框架,通过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收益递增效应较好地解释了经济聚集现象,为探索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新地理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把具有经济活动聚集的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考察这个整体的聚集形成,没有对经济活动聚集的空间内部构成及内部构成的各部分相互之间的运行机制进行探讨,没有深入到经济聚集现象的内部运行体系,也未能深入剖析企业规模报酬效应、收益递增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的来源。
(四)交易成本理论
在对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分析中,交易成本理论从交易费用这一分析工具着手,把在地理空间上聚集的企业之间的交往模式,看作一系列长期有效的契约组合,这一系列的产业契约组合就是产业集群。在交易成本理论中,把交易费用产生的根源归因于分工,有了分工,就形成了相互之间的依赖与合作,因而产生交易,有了交易,就会因为达成交易支付费用,从这一角度来理解产业集群,就是产业集群中的每一个组织,都是一个分工单元,也是一个交易单元,相互集中在一起,能够有效分工、有效交易,分工能带来效率,交易能以低成本进行。亚当·斯密最早对分工进行探究,他在《国富论》中论述了分工能够带来的好处,分工最大的好处能带来效率。但同时,分工越细,对合作的要求就越高,交易成本也就越高。分工程度取决于交易成本与分工收益的比较。
分工与交易,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存在没有交易的分工,也不存在没有分工的交易。同时,只要有分工,就会产生分工收益的分配和争夺,就必然会产生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概念,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Coase. R)在其1937年发表的《厂商的性质》中开创性地提出,分工产生市场,市场缺少不了交易,分工越发达,交易越频繁,产生的交易费用就越多,“市场上的自利行为交互作用形成最重要的冲突,是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分工越发达,则交易成本越高”。交易成本是维护“市场运行机制”的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进行理性决策而获取市场信息所支付的成本。企业在理性决策之前,为收集交易对象、交易时间、交易地点、交易方式、市场价格等相关信息,必须支付相关的费用。二是交易各方为达成契约而进行的谈判和监督契约履行所支付的费用。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是把由市场价格引导的交易行为演变为组织内部以权力主导的管理行为,以管理费用替代交易费用。企业替代市场,或者市场替代企业的边界在于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比较。以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组织边界问题,可以发现企业的大小、产业集群的形成和规模大小,取决于交易费用与管理费用的比较。当边际交易费用大于边际管理费用时,企业取代市场,扩大企业规模;相反,当边际交易费用小于边际管理费用时,市场取代企业,会增加交易数量,缩小企业规模。继科斯之后,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和斯科特(Scott)等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更为深入的发展和完善。威廉姆森于1975年和1985年分别出版的《市场与科层》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两本著作中,从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三个维度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组织结构形成机理,该理论体系将企业的界限划分标准进行重新界定,不再以企业为单元来划分,而是以其业务为单元来划分,如果企业的某项业务在企业内以管理方式完成所支付的管理成本,要高于以市场交易方式完成所支付的交易成本,企业则会将此业务的经营让渡到市场中。企业或其他组织作为市场交易的单位,可以把若干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换,能够减少市场交易者单位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由此形成了介于纯粹的市场组织和纯粹的科层组织之间的另外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可称之为中间型体制组织。
中间型体制组织的存在,解决了科层组织的协调成本过高导致的规模不经济问题,也有效避免了市场不确定性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产业集群就是这样的一种中间型组织结构,介于纯粹的市场和纯粹的企业组织之间,运行体系比市场稳定,规避了市场不确定性,比科层组织灵活,减少协调环节,有效应对市场变化。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信息交流与沟通,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当然,从市场经济中的分工模式来看,产业集群和大企业制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分工协调模式。产业集群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来提高分工水平,企业则是通过企业内的分工来提高分工水平的。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和其生产产品的高度相关性,使其交易成本降至极低,从而使产业集群变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可以无限发展的‘大企业’。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分工协作和支持性的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存在,使得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据此,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可以把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认为是解决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一种组织形态,当分散的企业各自独立进行经营行为时,企业与市场具有相对明确的界限,当众多企业聚集时,特别是具有业务关系、分工协作关系的企业聚集起来时,企业与市场的明确边界被打破,众多企业跨越企业组织边界,把原本属于管理范畴的业务结合在一起,同时把原本属于市场交易的经营行为结合在一起,前者是避免科层体系的管理成本,后者是降低市场体系的交易成本,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即产业集群。它比市场稳定,但比企业的约束力要低,其运行主要靠信任关系、分工关系来支撑。产业集群的出现与成长,本质上是一种产(企)业间交易或联系形式的创新,是节约交易费用的需要,或者说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
(五)新竞争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于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学界和实践界对产业聚集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产业聚集概念被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所取代,成为学界新宠。产业集群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也称为“产业簇群”“竞争性集群”“波特集群”。其含义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它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并且产业集群还应该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此后,其他学者也给出了相似的产业集群定义,如Gary Anderson(1994)将之定义为一个厂商群体以地理接近性为前提,相互之间彼此依赖、彼此互动、彼此协同,以增进各自的生产效率,强化各自的市场竞争能力。其他学者也给出了相似的概念,如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产品在产业链上的地理集中,以及与其产品相关的机构的集中,将产业集群看作联系紧密、相互依赖的生产企业在增值价值链中彼此联系的经济活动网络,包括相关企业的战略联盟,如技术研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咨询机构及客户。学者Hill和Brennan(2000)从竞争性角度,将产业集群看作同一产业内可以与区域中的其他产业之间建立频繁交易关系的厂商。厂商可以运用相同的技术或者分享专业化的劳动力,从而获得比其他地区相同产业更强的竞争优势。
新竞争理论体系从经济竞争优势来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该理论认为产业集群的产生源于竞争力优势,产业集群产生以后,能够在保持竞争力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形成更为优势的竞争力以及通过竞争力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是产业集群的本质。产业集群源于竞争优势并能发挥竞争优势,在三个方面对竞争优势产生影响:首先,企业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市场竞争优势。而产业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创新的要素,或者说,产业集群内存在企业创新所需要的多种要素,如专业化的产业知识、产业人才、中间产品、产业信息、产业知识研发机构等,并且能以较低的成本供应这些要素。其次,产业集群不仅能够促进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创新,自身也能够成为创新中心。当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以创新为手段取得市场竞争优势时,众多企业聚集形成的集合体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机构。最后,产业集群以创新求得生存和发展,带动和激发新的企业产生,从而扩大产业集群的聚集规模和创新能力。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创新上存在合作与协同性需求,而在经营上存在竞争关系,当大量同一产业的企业、机构集中在相同地理空间上时,相互之间的竞争必不可少。竞争是创新的动力,创新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产业集群就是将竞争和创新融合于一体的机制,能够有效解决因为竞争导致的冲突,能够提供创新所需要的协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建是以企业的创新和竞争为基础,经营环境的优势最终表现为产业集群对企业竞争的规范和创新要素的有效供给。新竞争理论从企业竞争力角度来阐述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竞争力来源于竞争和创新,而产业集就是有效提供竞争和创新的最佳场所,为产业集群的形成逻辑和运行机制提供了一种解释。
(六)其他相关理论
对产业集群现象的形成和运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除了前面较为详细阐述的理论以外,还有很多理论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运行产生了影响。其中包括社会经济学和区域创新理论等。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的嵌入性、社会网络和社会制度等主题,将社会结构纳入产业集群现象的分析中,对产业集群的现象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产业集群是在经济收益诱导下形成的,产业集群内的各成员皆为利来,利多则聚,利薄则散。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嵌入在社会网络和制度之中,社会网络形式和制度的表现形式,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或者促进。美国斯坦福大学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教授认为,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扎根,建立各种网络而形成的聚集,能够形成交流与合作的体系,交流与合作体系形成以后,又能够形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逻辑在于,当企业建构起依赖于经济体相互信任,特别是人际信任关系时,可以超越经济体之间的法律、制度和经济边界,使得超越边界的各个经济体相互之间形成默契关系,既能获得规则制定下的行为制约,又能获得规则之外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之所以能如此,存在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网络关系中的经济主体,具有共同的合作意愿,促使信任产生。一旦形成信任关系,能够有效避免投机,减少机会主义;二是具备信任关系的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信任是在较长时间的了解基础上产生的,在构建了解所花费的时间和合作过程中的磨合可以看作建立信任的一种成本,一旦在了解和合作过程中产生信任关系,就对各方产生较强的约束力;三是在空间上聚集的经济体,存在共同的利益诉求,也因为存在共同利益,所以才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在利益诉求一致的前提下,易于并倾向于采取一致行动,以达成共同目标。嵌入视角的社会经济学理论,能够较好地阐释社会文化因素和当地的产业氛围对产业集群的影响,特别是强调在社会网络结构中存在学习网络,学习网络能够促进产业集群中的经济主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相互学习中获取新知识、新技术,使得经济主体深深地嵌入产业集群中,由此形成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但也有研究指出,嵌入特征能够促进产业形成,使得产业集群成为利益共同体。但从另一角度看,嵌入性太强的产业集群,容易陷入发展困境,会影响产业集群对外部知识、市场、经济体的接受和容纳,对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发展产生制约作用。例如,具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其形成和兴起,是以其鲜明的特色为核心而聚集形成的产业集群,这些特色要么是在短时间内通过强化培育而形成,或者是通过长期的演进而形成,无论是短期内精心培育形成,还是长期演进形成,其在建立和成长初期,都需要以根植性的行为嵌入到当地经济体系中,形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产业聚集。但当园区向更高层次、更为广泛的大一统市场、国际化市场发展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却成了发展障碍。为避免路径依赖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又不得不削弱,乃至消除根植性行为和发展模式。
对产业集群形成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的还有创新理论。继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提出创新理论之后,经过逐步演变和探索,创新理论演变为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将技术革新和技术推广作为对象的技术创新论;二是将制度变革和制度推广作为对象的制度创新论。制度创新的内涵是指对现存的制度进行改造和变革,包括经济政策、公司制度、教育制度、税收政策、管理流程等诸多方面的调整,以获取收益或者避免损失。引发制度创新的根本因素是利益权衡,具体包括市场规模变化、生产技术改变、资源配置模式改变等,这些因素的变动,都会对制度变革产生影响,继而产生制度创新的激励。制度创新理论体系中的区域创新论、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网络三个理论分支,对产业集群的创立与形成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区域创新网络是在某一地理空间上相对集中的利益关联各方共同参与组成,在产业范畴内,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横向合作联系,可能是正式的,也可能是非正式的;可能是高层管理者之间的联系,也可能是一般员工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稳定、多元、互利的产业交往网络。在网络中,通过相互切磋、借鉴、学习和模仿等一系列的活动,能够在产业交往中营造出浓烈的创新氛围,创新网络由此而形成。当创新网络中的经济主体交往模式日常化、规则化和管理化之后,又会与当地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居民等主体产生稳定的交往,这些主体也会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参与到创新网络中,并将参与路径、参与规则、参与事项等内容,以清晰的制度、规则和条例呈现出来,把创新这项活动,由企业的行为衍生为多个不同性质的主体相互激励、相互影响的创新系统,创新的内涵由此而演变为进化和社会的过程,创新活动成为当地的行为特征,成为当地的一种社会属性。当创新活动演变为社会属性时,创新主体的范畴就不仅局限于承担创新任务的企业,还包括企业外部的竞争者、合作者、技术知识的供给者、创新资本的供给者、创新活动的参谋者和培训者,以及为创新活动提供支撑的创新流程、创新规则和制度等。换言之,区域创新系统以合作创新活动和支持创新文化为特色,前者指的是企业和科研院所、专业培训和咨询机构、R&D研发部门、知识技术转让机构等知识创造和扩散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创新活动,后者指的是使创新企业和创新系统不断演进的创新文化。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新产业区理论存在密切的关联性,新产业区理论对美国的硅谷和“第三意大利”等地的经济发展进行跟踪调查研究,探索区域内的企业家精神、企业群的繁衍扩张以及根植于当地社会文化的“集体学习型”创新模式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模式。研究认为,创新来源于地方文化中的网络环境,包括蕴含的企业家精神、企业竞争合作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具有很强的地域根植性,行为主体通过在同一地理空间上的交流和学习,以及在竞争合作关系过程中所发生产业知识共享,能够结成稳定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产业交往关系,建立这些长期交往关系,可以有效地大幅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