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为点菜纠结吗
人类是群居的,我们无法完全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遭遇海难,只身漂流到孤岛之上,面对生存的危机,仍旧在绝望中寻求希望:他建了房子,做了桌子和吊床,抓了羊、猫和鹦鹉,种了小麦和稻子,做面包,驯化了“星期五”……他创造出自己的小王国,保障了自己的生存,也获得了安全,但没有人给予爱,甚至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最后他也只得逃出那个荒岛,带着“星期五”一起回到了文明社会。
在文明社会的生活中,衣食住行依然是头等大事,但社会分工更明确,人们对衣食住行有了更多的选择。因而我需要抛出一个问题:你会吃饭吗?
这问题看起来似乎很无聊,张嘴吃饭谁不会?但藏在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在于,在解决了果腹的生存需要之后,现代社会的人已经在思考如何提高生活的品质,吃饭这件普普通通的事情已经变成一门学问、一门艺术。
即便不自己动手做饭,大多数人也会面临如何点餐的难题。有些人到了餐馆确实不知道该怎么点菜:让人眼花缭乱的菜谱、口味各不相同的朋友,都可能会导致胡乱点菜。这时候尤其需要有人给出一个有用的答案。我经常去××饭店招待朋友,点菜的时候,服务员会明确地询问顾客的口味习惯,提醒顾客根据人数来合理点菜,同时还会推荐特色与特价菜;下单前,会根据人数和所点菜的分量,提醒可能吃不完,询问是否打包,吃饭过程中临时加菜会推荐制作时间更短的菜;当我们要一些酒水的时候,服务员会问是否有人要开车,并提醒喝酒不能开车,必要时还会帮顾客预约代驾司机。
这种贴心的服务,预先对顾客可能遭遇的问题进行“抢答”,让顾客体验省心、省事、省力的感觉,既为顾客找到最简单的点菜解决方案,又让顾客避免了点菜不妥当而造成的尴尬。
专业媒体与社交平台及人工智能等就是为人们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的。在移动互联网热潮来临之前,我们大多会通过搜索引擎、BBS社区、行业垂直门户等渠道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些答案分散在各个地方,尽管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还是会耐心地寻找。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很多人变得更“懒”,也可以说变得更“智慧”了,喜欢用更简单、专业、短周期的方式获得服务,喜欢通过搜索网络口碑所提供的答案来解决自己的需求,或者直接将自己的需求晒在朋友圈/微博上等着别人来提供答案。
无数需求分布在我们熟悉的问答社区网站、社交App及垂直平台上,形成了非常可观的“需求图谱”,这当中自然也就蕴藏着无限的商机——有需求,就有营销的无数种可能。
随便用手机打开百度知道、微博、知乎、好孕帮等网站或App,都可以看到无数的问题和求助。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比以往更加便利的个性化表达方式。
我们来看一组新浪微博的关键词搜索数据(见表1):
表1 新浪微博关键词搜索数据(截至2018年4月)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了解到,仅新浪微博平台每天对于吃穿住行的公开求助,就数以百万计。虽然数据看起来如此惊人,但超过90%的需求都无法通过微博本身获得答案。更让人不爽的是,我们只要发布一些带有关键词的微博,很快就会收到一些企业官方微博或者V认证为行业专家的用户的回复,但是他们的回复都是为产品推广而进行的互动,这种过于赤裸裸的推广方式严重影响了微博平台的用户体验,被大量用户投诉及排斥。
网络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已经和吃饭一样重要了,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是让网络加速升级换代。移动互联网的伟大之处在于让每个人都无缝连接网络,智能手机基于这一基础,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层次的人都考虑到了,他们也得以通过手机无缝衔接进行信息互动。
在好大夫在线网站上,一位来自北京海淀的妈妈发出问题咨询:“1岁的小孩去医院检查发现贫血,白细胞很高,但没有发烧腹泄等异常现象。小孩不爱吃东西,如何是好?”问题发出半小时,就有多位医生针对该咨询进行专业解答。
很多患者对就医流程并不清楚,甚至会因此与医疗机构发生误会,让医患关系恶化。这些答题的医生明确回答了患者家属的疑问,并对病患下一步的检查提供了指导。通过网络解答,患者知道了去哪类医院的哪些科室、进院后如何就医等答案信息,提前得到了帮助。
在湖南一个小村庄里,一位中年大叔通过智能手机就能轻松检索到北京平谷山东庄镇的平谷大桃种植专家,通过在线沟通,开启他的大棚水蜜桃之路,试种产品很快就可以上市。
一位外地到柳州的朋友发了一条附带地址信息的微博:“柳州哪里有螺蛳粉吃啊?”短短三分钟内就有两个网友为其提供了答案,两个不一样的答案都提供了具体的位置信息,该网友可以轻松地从中优选自己认为合适的答案。
人们涌进各大网络互动平台与社交平台,开始可能只是围观他人,关注别人在吃什么、做什么,看一些冷笑话、心灵鸡汤、星座话题等有趣的内容,而后才逐渐成为话题参与者和答案提供者。
如果你的微信好友足够多或者你加入了许多微信群,你发出的问题在朋友圈或群里得到答案的速度肯定会比微博更快。
微信答案响应速度快于微博的说法可以通过一些公开数据获得印证:
2015年的数据统计显示,超过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到2016年时已经达到14.5次;36氪公布的2017年12月的月数据显示,三大社交App的渗透率依次为微信84.7%、QQ71.7%、新浪微博34%,网民使用移动社交App日均超过152分钟。
答案营销的机会就在于,当我提出的问题没有在现实中获得满意的回答时,也总有机会在网络上找到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网络就是生活,在这里有人分享八卦,有人传播资讯,有人寻医问药,有人咨询生活与消费方式;也有专业或热心人士为大家提供答案,有从未谋面的陌生网友为我们提供问题(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有的答案非常专业,有的很无厘头,还有的答案提供一组或几组供你选择。
两个人或许短时间内并不在彼此的视线里,但只要在某个时间节点、某个共同的平台上发现彼此存在供求关系,就可能产生互助性消费。当我可能成为你的一个潜在消费者的时候,你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跟踪我的需求变化。若是忽略我的需求变化,我找到替代品的成本与你找到准客户的成本孰高孰低?结果显而易见。
你会点菜吗?总有擅长点菜的人给你提供解决方案。这种服务可以转变成帮助用户解决需求的答案,建立互助式的消费关系:你帮我解决了点菜的难题,我照顾了你的生意。
前面提到的不少过于急功近利的硬性广告性质的答案,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成为很多企业的官方微博运营标准内容之一。关系来得太突然,突然得过于密切,只会适得其反。不排除有用户确实急需产品解决方案,但被取消关注、被拉入黑名单成为很多本来应是精准目标用户面对硬性广告时的行为选择。假设你就是自己的目标用户,你有没有想过“嗟来之食”会是什么感受?你也许会吃饭,但根本不想吃送上门的那一份,因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人们更愿意自主获得而不想被陌生人拥抱得太热烈,谁知道那是不是一个陷阱呢?这一心态就警醒我们必须能在彼此间建立起联系,并形成足够的信任。而“答案”,正是帮助我们建立认知与信任的绝佳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