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营销究竟是什么
20世纪,有一首由著名作家三毛填词的歌曲《橄榄树》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 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橄榄树
这悠扬的歌词让听者不由得思考起“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儿去?”的问题来。这首歌曲充满了生命的内涵与文化的哲思,被当时的媒体评为改变流行音乐走向的里程碑。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不同的参照物面前,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各个角色的转换中,寻求自我认可的答案。而这些答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世界相处。
打开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答案是什么”,会显示超过1亿个搜索结果。
百科词条对“答案”一词的定义是“对有关问题所做的解答”。
答案因问题而存在,答案也因人而异,答案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信息的不对称。
按照答案营销思维划分,目前的互联网中主要存在两类人:寻找答案的人和提供答案的人。寻找答案的人可能会通过搜索引擎和专业工具去寻找已有答案,也可能通过特定的网络社区/社群提出问题,等待他人提供答案。所有网络空间,都是靠各种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将众多用户聚集在一起的。答案的使命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网络搜索引擎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催化剂,让大量的用户快速获得更多潜在的、可能有用的答案。
网络信息既能对用户的问题进行标准解答,也能针对客观问题提供可以参考的系统或碎片的答案。一些提供答案的用户还可能对网络用户的问题需求进行引导、挖掘并开展营销,这样就为答案营销的开展提供了空间。
答案营销,基于目标用户的需求,结合特定的场景,以提供答案为方式将服务或产品与用户的需求串联起来,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认知操作,把目标用户群体渴求得到的“正确答案”投放到相应场景中去,以达成用户主动的认知与购买,完成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营销使命。
答案可分为常识与知识两种表现形式。答案营销是将常识与知识跟目标用户群体发生关系,利用各种方法,从根本上将产品或服务与用户进行捆绑,变成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方案。
答案营销不仅仅存在于网络平台中,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交易行为变换自身内容。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答案营销常常是以常识的身份出现的,比如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东西可以做成衣服遮体保暖,什么东西可以治疗哪些疾病等,社区宣传栏里就经常贴着各种普及生活常识的问答海报。
进入物质丰盛甚至过剩的年代后,几乎一切都可以成为商品。商品的价值通过社会层面的交换体现,交换就意味着可以进行选择。“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已成为过去式,谁越能够更周到地为用户着想,与用户离得越近,谁的产品就越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