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升级:用大零售思维创新商业模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 思维解读:大零售让实体走出衰落

阿里巴巴转型拥抱新零售,京东也在大量布局线下店……越来越多的电商都在融合线下实体店;作为传统实体店,面对大时代的变革,决不能错失良机,必须勇敢面对,积极参与,努力成为大零售时代的主角。

2.1.1 大零售思维的定义

新零售好像很容易让大家走偏,一提及新零售,就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概念,或者是线上线下结合这种O2O的老调性。如果认为它们就是新零售,那么就很容易让大家误入歧途、走火入魔。新零售主要有3种实现路径,即线上线下融合、零售+体验式消费和零售+产业生态链。

1.大零售思维的出现

不仅笔者有这种感觉,据媒体报道,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也认为,目前业内存在一种悖论,那就是实体零售的下滑是因为企业没有拥抱互联网,而在他看来,实际上新零售只是一个技术手段层面的创新。

有些实体零售,一说转型就做电商,一说要做新零售就去买设备。布局跟踪器、布局各种大屏幕,美其名曰展示生动化,或者做一个O2O系统,甚至一个本地蛋糕连锁店也要做一个App;用户给狗洗澡,都需要下载App,这些全都是在新零售中走火入魔的表现。

大家为什么都会把自己的思考出发点不约而同地放在新技术上呢?可能是因为目前零售行业做得好的,如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都是电商公司,都有技术团队,都是靠大数据来支撑的。

实际上,电商的发展经历了工具红利、平台红利、大数据红利,未来当然也会走向人工智能,这是一条技术进化路径,但并非零售业的根本。所以,电商虽然让实体零售很痛苦,但实体零售的真正救赎却未必在电商,也未必在新零售。

苹果CEO库克在回答《财新》记者的提问时,说:“在科技界,人们总有一种倾向,会更热衷于谈论下一个甚至下下一个颠覆性技术,而容易忽略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但在极少的情况下,人们所谈论的那些技术真能如他们所预想的那样,对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吗?”

一个科技界的领袖级人物,对于技术都没有迷信般的推崇,但大多数做零售的企业,却对技术有着某种不可名状的恐惧般的迷信。技术心魔与当年的电商崇拜,何其相似?如今的“技术崇拜”(大数据、人工智能)堪称“技术心魔”,与2010年对电商的崇拜及2013年对移动互联网的崇拜和恐惧是一样的。

这个问题京东也面临过,徐雷在2016年向媒体分享时说过一个原则,当初他还没有接管移动业务,几个部门总是争吵,技术部门想做一个超级App(因为当时移动互联网大火,出现了很多App,大家都争相做出一个高端大气的App),在功能上不断加大开发力度;但运营部门认为,转化率不高不是他们的错,是功能做得不好;技术部则认为,是运营部门选品不好。

徐雷接管后,提出了一个原则:运营跟着用户走,技术跟着运营走。这个原则一提出,各种数据增长就很快速,部门间争吵的情况也得到缓和。因此,移动端很重要,但移动端怎么做,不是听技术的,而是听运营的。

在大家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趋之若鹜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虽然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而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也很好,但要辩证地去看待,在谈论技术之前,我们必须明白一个根本道理,技术是工具,技术是为思想服务的

技术的意义,一个是拥有,一个是运用。对很多企业来说,技术是拿来用的,能满足你的运用,就是好技术。而从未来技术开发的难度来看,绝大多数的零售公司,应该需要把技术交给外包来做,自己的数据是不够的。大数据已经火爆了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对自己的帮助始终有限?大数据之所以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还做不到雪中送炭,就是因为私有数据的价值有限。

所以,技术恐慌是毫无必要的,与App一样,如何看待App,就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需要的企业来说,是必要的;对不需要的企业来说,只是一个辅助。郑重地说: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念,才不会被忽悠。

个性化推荐、千人千面等功能,的确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离真正的人工智能,还差得太远,这些功能只是机器学习。技术公司和零售公司将各司其职,阿里巴巴所拥有的大数据能力是万达、苏宁很难实现的,对后者来说,拥有应用能力、整合技术能力最重要。

例如,凭借店长经验,会知道天气好坏能对销量产生影响,尤其是便利店或者速食品类,受天气影响很明显,如果是智能的订货系统,就可以直接告诉相关人员订货量,而不必再根据经验判断。

此类功能,不需要每个公司都去开发,由专门的智能系统开发者做好成熟的产品供企业使用即可。但是一定要区别发展零售技术与企业的互联网化,后者让企业与世界更方便地连接,还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举例说明。如果说技术是泛零售的未来,笔者觉得有些说法不成立,如认为新零售是线上线下与物流的结合,是要用新技术做支撑的,但是沃尔玛的技术和物流就非常强,为什么它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收缩阶段呢?

有人可能会说,他们是实体零售技术,偏重于供应链和门店管理,不是互联网技术。但是,如果零售要通过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这么复杂的技术才能做好,恐怕失业群体就会非常庞大。何况,凭借沃尔玛的财力、人力和资源,想要开发出互联网零售技术并不难。再者,沃尔玛已经收购了数个电商公司,既然能开发,还能收购,为什么会做不好呢?

还有阿里巴巴已经掌控银泰多年,银泰的技术化改造,可以说是实体零售中技术化非常强的,但是,银泰称得上是新零售的成功代表吗?

无论是线上线下结合还是电商,都已经不是趋势而是现实。电商不是消失了,而是成为中国商业的空气和水了,无处不在。只要有流量,就会想办法做电商,只是所采取的方法不同而已。线上线下结合也是如此。

但这个方法,正是新零售的升级,即大零售,这是面对泛零售行业整体的困境、转型的机遇提出的解决方案。它包含4个层面:打破界限的业态融合、情境创造争夺、分解业务体系、无处不在的渗透。简而言之,融合、情境、分解、渗透八字方针。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高效供应链和企业互联网化的基础上。

2.全面解读大零售思维

大零售的反面是纯零售,无关线上与线下,无关技术,只要是纯粹卖货的,都是纯零售,真正危险的是纯零售,不是电商。在大零售思维下,电商生机一样欣欣向荣;在纯零售的状态下,就算是新零售,或者是技术很厉害,也照样衰落。

这就是开头提到的问题,为什么沃尔玛在中国会出现困境。沃尔玛技术再好,方向错了,自然会事倍功半。据悉,沃尔玛正发愤图强,通过各种形式进入电商领域,又在硅谷研发新技术,以迎接零售革命。但是,如果不是在大零售思维下做技术创新,依然难以摆脱困境。

大数据洞悉消费需求、人工智能高科技、VR购物等名词,看起来“高大上”,但是在卖东西上,投入的技术和精力过多。很多平台、店铺、商品、商家都在卖,但我们的技术需要更多地投入到如何把东西生产得更好上来。

在卖商品上投入越多,只会增加销售的成本,让商品的价值更偏离;相反,让商品生产得更好的技术,反而会降低销售的成本,好的商品自带流量(一切“好”,都是相对的),才能做到真正的品质,才是真正的消费升级。

然而现实是,社会的主流与媒体的主要精力大多用在了如何卖东西这个环节上,大量的技术人员、大量的资本、大量的营销创意、大量的媒介资源都在想方设法卖东西,那些要学习的也都是卖东西卖得好的人,而在生产更好的商品方面投入太少,商业精英越来越多,品牌精英越来越少。

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会发现,马云之所以提出新零售概念,是因为新零售概念可以为阿里巴巴的收购铺平道路,以免电商与实体店在对立的语境下,难以展开工作。大零售思维,就是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技术崇拜,回归商业的本质,贯彻“融合、情境、分解、渗透”的八字方针,才能够避免当年电商混战的悲剧,认清当下,不要在追求趋势时,走火入魔。

2.1.2 大零售与新零售的区别

人的认知习惯就是与熟悉的事物做对比,有对比才有定位,因此下面就将大零售与新零售做一个对比,让大家彻底明白新零售如何具体升级,通过大零售落地营销。

1.关于技术和数据的态度不同

新零售追求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线上线下融合;大零售认为,这些都是次要的,并不能解决当前零售业的根本问题——既不能解决实体零售的“僵化”,也很难解决电商的高成本难题。大零售的主张包括3个方面,即创造新业态、以品类运营为核心的情境创造及零售商要做分解和渗透。

为什么一定要创造新业态呢?业态本身就是对需求的反映,满足消费需求的就是好业态,没有客流的业态就不是好业态,无所谓线上还是线下。

技术与数据在未来的新业态中也很重要,但前提一定是业态调整到位了。而业态调整的风向标是给用户创造情境,如快乐经济、潮流经济、游戏体验经济等。一个个活动、促销或者文化主题,都是在刺激用户的心理情境,没有心理情境的刺激,你的客流就很容易被抢走,因为零售竞争太激烈了。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大零售主张技术和大数据应该用在制造环节,而无须在零售环节泛滥。

2.是否有价值判断

现在新零售被广泛滥用,谁都可以往里面装东西,称自己是新零售,所以,他们没有任何价值判断,也就缺少实际意义。

你可以把所有标注新零售的企业扫一遍,看看他们做的事情是不是同一件事。能有相同点的都很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人给出新零售的真正定义,只是说要线上线下融合、仓储物流、技术大数据,这是典型的盲人摸象,能沾一点边的就算新零售,缺少价值判断,缺少解决问题的逻辑。

大零售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依据,符合大零售价值判断标准的,会有更好的未来。一个企业是否创造新业态、是否做品类运营的情境创造、是否分解与渗透,一目了然。只不过,这些都是需要动脑筋的,不是引进技术设备,打通会员数据这种简单的“花架子”所能解决的。

例如,一家区域零售龙头企业如果不做业态渗透或者缓慢渗透,重心在线上线下引流,那么多半会贻误战机,把自己的市场拱手让给对手。

此外,新零售的适用空间有限。只适合阿里巴巴这种平台型公司,因为他们有技术储备,有丰富的数据来源,有大规模的资本收购;但大零售适合一切大中小零售企业,包括品牌商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还包括纯粹的线上零售,这种被新零售严重看衰的业态,按大零售的思路走,同样可以发展得很好。

例如,笔者接触的某个企业,主要是给男士提供搭配的服务,每年给会员送一套搭配好的衣服,需要的买了,不需要的退回,虽然会员数才1万人,但是已经可以实现盈利。这种给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的做法,虽然完全基于线上,但是有很大的生存空间。还有“什么值得买”这样的内容电商平台,盈利也很好,虽然是纯线上,但会逐渐变成一个消费知识入口,也有很好的出路。但新零售不同,全部都是大公司、大平台在做,中小型公司很难做新零售。

3.对于线上线下融合的看法不同

大零售认为,融合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没有必要为了融合而融合;新零售更强调融合的必要性。笔者认为,线上有线上的需求,线下有线下的需求,两者结合有两者结合的需求,没有谁替代谁。更何况,线上线下早就不能做太明显的划分,再谈融合,缺少界限。

那些做线上线下融合的人,可以问问,融合的业务占比是多少?在大零售看来,融合只是手段,是用来服务情境创造的,是用来协调服务能力的,是用来满足细分需求场景的,融合很重要,但不是根本问题。

此外,新零售是一种策略;而大零售则是一种思维模式,是打破实体零售和电商的固有模式,是站在用户心智层面的思考方法。

当然,大零售思维和新零售也有共同的地方,如双方都认为技术将对未来零售产生很大的影响,必须要拥抱互联网,要完成零售商品和服务的数字化、标准化。这些都是基本功,谁做零售,都需要在这个层面下功夫,不同的是思考的出发点、解决的问题点和对决胜关键点的判断不同,以及适用性。

当然,人往往是缺什么,就恨不得马上拥有什么。实体零售觉得自己之所以发展慢,是因为没有电商平台,不懂互联网传播,所以就努力做电商、做互联网传播、做线上线下融合,但这是以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即使最后能成功,也会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

2.1.3 大零售思维的三大优势

关于大零售,笔者收到了不少反馈,看到这些反馈,有时候真是哭笑不得,真应了那句话,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调皮电商阐述了大零售的4个维度,但人们的理解千差万别。

尤其是在大零售交流群中,无论是不是做泛零售的,都会有一番高论。在笔者看来,零售从业者之所以要具备大零售思维,主要是因为它有以下三大优势。

1.去掉了没有竞争力的部分

有人曾经问笔者:关于大零售,笔者为什么不把支付和会员列入其中呢?这些都很重要。其实,对会员的重视,笔者在《传统企业要想做好O2O,必须实行大电商战略》一文中提到过,在电商普遍买流量做爆款的时候,我们提出了大电商战略。但时至今日,会员已经是各家的常态业务了,每个品牌都有几十万“粉丝”,甚至有几百万会员信息。

现在不是靠自家积累的时候,自有流量能够让你沉淀一些会员,但现在需要的是业态融合,流量(“粉丝”)共享。例如,有人说,有些做瓷砖的和卖高端内衣的在一个店里,销量还不错,他们称为杂交零售,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支付,很多人把支付看得太重要了,支付永远决定不了一个泛零售企业的发展。一个店内没有各种手机支付方式,会觉得太低端了,但就算有了十几种手机支付方式,生意也未必很好,因为对手也有,用户永远不会因为方便支付就对你有好感。

会员与支付手段都很重要,但都不是当前的竞争力,而大零售是为企业提高竞争力而提出的,它去掉了那些不再有竞争力的部分。

2.能够看透各种模式的本相

有人说,实体店如何给用户做精准画像呢?大悦城就做得很好,不断通过各种数据研究用户信息,而二三线的购物中心却不知道如何为用户做精准画像。

给用户做精准画像,听起来“高大上”,有追求,大数据云计算也很好,但这其实是一个妄念。之所以要做精准画像,是因为电商运营者看不到用户,只能知道用户点击了什么浏览了什么,他们想通过这些行为猜测用户是什么样的。

但实体店天天看到用户,穿什么样的衣服,化什么妆,来了多少人,脸色怎么样,都看了什么,走过哪里,这些情况天天呈现在眼前,为什么还要通过计算机来勾勒用户的画像呢?那些导购、商城管理人员及店主,他们并不眼盲。

为什么大零售坚决反对技术派的新零售,放着一个真实的世界不去观察、不去拥抱,而要通过虚拟世界预测用户的喜好呢?在现实中不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后续的行为跟踪数据方面做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实体店的数字化很重要,商品数字化、用户行为数字化、空间数字化都需要去尝试,但永远别忘了,用户就在你眼前时,一切数字化都是次要的。

很多事情看起来“高大上”,但很可能就是心魔驱使的。而大零售就像一个照妖镜,能看透各种模式、各种行为的本相。

3.理念是跟着环境不断变化的

有一些人曾给笔者留言,反对概念众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观点是:“我个人觉得不要去追寻概念的对错,也不要再加一个概念。没有新旧之分的零售,只有一心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不断创新的零售,包括产品的性价比、服务的专业性、用户的体验感和购物的便利性等。”

没有新概念,就没有新认知;没有新认知,就没有新实践。但在一个新实践不断加深的时代,新理论是不可避免的。

的确,很多人会说,外界再怎么变化,零售的本质没有改变。只要有好东西,就要用一切手段卖出去,要创造优质的体验。

没有实践的人,就会陷入虚无主义,他们以为认识到某个事情,自己就已经做到了某个事情,然后以为不过如此。

不断追求本质没有错,但不能忽视了进化的链条,每一个链条都代表一个环境,抓住环境特征的人才能更好地抓住本质。其实,你需要抓住的不是商业的本质,也不是零售的本质,而是环境的特征和本质。

这就好像,你意识到水的本质是流动的,但你无法保证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驾驭水。例如,河水和海水,风和日丽与狂风大作的时候,驾驭水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到40岁时仍然说,做生意就是低买高卖,做零售就是要好货、好价格、好服务。这一个道理需要用这么多年去认知吗?

大零售不是在认知商业本质,而是在剖析环境特征并找到规律,因为环境是变化的,所以理念必须跟着变。

当然了,过去一些年,受一些谬论影响,对商业本质的认识在不断扭曲,如今溯本归源也是一件好事,但要谨防进入本质虚无主义。

这个世界需要新概念还有一个原因,后来者要想颠覆或者超越前面的人,必须要有一套新的打法,如马云提出新零售,也有一点自我革命的味道。

如果没有理念和舆论支撑,一个企业在资本市场和民众舆论中,都会慢慢被淡化。他们明明做得不错,明明“切”到了细分市场,就应该有他们的话语空间。所以,彻底打乱线上线下的区分逻辑,需要按照全新的大零售逻辑来划分零售世界。

2.1.4 破解大零售的典型刀法:“一米宽,一百米深”

在零售最核心的竞争力构成——选品和价格上,新旧两种零售竞争思路激烈交锋。标榜“一米宽,一百米深”的新零售,为什么要这么切蛋糕呢?

在传统看来,创新往往是一个笑话。例如,星巴克真的要在晚间卖酒和佐酒小食,这听起来比他们卖咖啡豆、咖啡机或咖啡杯要“好笑”得多。传统的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选择星巴克,是因为在大家的认知里,这个品牌是咖啡的品质保证。但卖别的产品,大家就未必买账。这就是选品的不专业。

东京有一家“茑屋书店”,在烹饪书旁卖生鲜,在旅游杂志旁卖旅行产品,如相机、自行车、家用电器,甚至宠物服务,没有什么是他们不卖的。对这种“疯子”,传统零售人只需质问一个问题:“你的运营成本是多少,能比大卖场更低吗,消费者为什么要在你这里买?”

这是违背价格竞争的核心原则的。新旧交锋:横切市场还是竖切市场?乍看上去,是创新者不懂行,在零售最核心的竞争力构成——选品和价格上胡乱运营,其实背后是新旧两种零售竞争思路的交锋。

旧的零售竞争思路,是围绕物(产品和供应链);而新的零售竞争思路,是围绕人(消费者及其消费场景)。旧的竞争焦点在于人群的覆盖。假如我是卖电器的,我就把供应链和规模做到极致,让所有人都到我这里买电器。在消费市场上,我只横切电器这个层面,但我要整个蛋糕,形象地说就是“一百米宽,一米深”。

而新的竞争焦点在于特定人群需求的挖掘和整合。例如,我就盯都市白领,把符合他们阶层和趣味的生活方式及商品整合在一起,满足这个人群的一切消费需求。就是所谓的“一米宽,一百米深”。

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当然也包括星巴克、无印良品这种有强大品牌号召力的传统企业)都在用这种“打洞”的思路切市场。最终他们是否能成功钻到一百米深需要再议,但在他们已经钻到的层面,过去横向切市场的传统零售业态,就被瓜分得“千疮百孔”,能明显看到消费者被分流。

1.一大波生活方式品牌正在靠近

无论是星巴克,还是茑屋书店,都不再把自己定义为某个品类的品牌,而是生活方式品牌。一个特定生活方式的背后,就是一个特定人群。所以,星巴克其实就是要做小资生活品牌,茑屋书店则是文青生活品牌。

星巴克能在晚间卖酒和小食,不是因为它比周边鳞次栉比的餐厅、居酒屋提供的酒水种类更丰富、价格更便宜,而是它能为小资人群的晚间“轻社交”(时间较正式会面短,形式也更自由轻松)提供更便捷、更符合他们趣味的产品和服务。

小资人群不是酒鬼,“轻社交”场景更不需要酩酊大醉,如果在晚间需要与友人会面,地点要醒目好约,又想在夜幕下有更令人放松的饮料餐点,何其难寻——约在餐厅,过于隆重;约在居酒屋,气味环境不喜;约在酒吧,容易喝醉失态。

说到底,星巴克能卖酒,源于传统餐饮品牌对新兴生活方式的服务功能。大家还在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沿着商务宴请、家庭聚餐的场景逻辑提供服务,却没有关注新兴的小资人群,需要“轻社交”场景下的餐饮服务。

有的人不明白,听到新零售一直说“场景”,觉得这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场景式”营销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可是此场景非彼场景。

场景是随着生活方式变化的,一代人一个活法,新兴消费人群的场景和以前人们的消费场景差十万八千里。这就像刻舟求剑,以为守着船上的记号(场景营销理论)就能找到剑,殊不知水流(消费者)的变化才是关键。

如果说作为全球连锁品牌的星巴克,是发现需求后顺势填补空白市场;那么东京茑屋书店的成功则更具挑战性,因为它是通过引领和创造文青人群的生活方式,并从中找到商业机会。

这家书店收藏了几乎全日本最多最全的老电影、音乐及书籍资料,无论你想要什么,只要告诉店员一声,全都可以找到。更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店员全都卧虎藏龙,有旅行过大半个地球的旅游达人,有出过书的美食作家,还有玩音乐的“发烧友”……可以说,文青在茑屋书店已经不是在购物,而是在“朝圣”,在发现让他(她)惊喜的生活方式。

这里经营的商品虽杂,但都是围绕文青生活方式的选品,且有无可替代的背书。当你对美食书中介绍某个特定产地食材的料理感兴趣,且转身就看见作家推荐的食材时,你会觉得用超市便宜的同类食材就可以替代吗?你又是否愿意用稍高于市场的价格,体验旅行杂志中的同路线旅游产品?

这就是为什么茑屋书店被评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即使是凌晨两点也人流不绝,而且效益超群,每月的销售都破亿日元(约600万元人民币)。

2.三大人群将是“竖切”重灾区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白一点:所谓“一米宽,一百米深”的竖切零售,其成立的基础就看细分人群,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与传统消费认识有显著差异。差异越大,竖切的成功概率就越大。因为传统零售根本无法满足这个人群的需求,他们对所谓生活方式品牌的忠诚度就越高,能够付出的溢价也越高。

而目前来看,有3个新兴消费人群是较为符合这个标准的。

一是95后和00后为代表的青年,他们的消费行为已远超传统的“在校学生”定位,高消费、超前消费、共享租借消费等特征都是从未有过的。

二是城市的单身贵族,传统家庭场景下的消费(餐饮、休闲方式乃至用具和电器等)对他们都不再适用,星巴克和茑屋书店的人群定位就和城市单身贵族有很大的重合。

三是高端养老人群,传统认为老年人是缺乏消费力的,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第一批有钱的老年人已经出现。2016年亚马逊中国跨境购订单,“单笔花费5000元以上”的用户,占比最高的就是60岁以上的老人。六七千元一台的进口破壁机,是这个人群的明星单品。

3.现在,是回到零售原点的时候

单纯从商业效率的角度说,“一米宽,一百米深”的新零售形态,显然比不上“一百米宽,一米深”的规模零售形态。但为什么这种违背常识的零售业态,会异军突起呢?

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更匹配需求的选品。这些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重新回到了零售的原点去思考:(我所面对的这部分)消费者需要什么?其实,传统零售何尝不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

选品是零售的第一个问题。消费者是要便捷的一站式购物,还是要在高关注度品类上精挑细选?这决定了零售的形态。其次,才是供应链的竞争力。如今很多传统零售已经走得太远,忘了选品的初心,动辄谈成本运营,在应对消费需求变化上显得僵化无力。

尤其是近几年,新兴消费人群崛起,他们从生活方式到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想见,如果这些新兴消费人群继续壮大,成为主流消费人群,针对他们生活方式的新零售业态竞争加剧,必然也会按品类分化,再次进入对需求变化相对不敏感的供应链竞争阶段。

历史,总是一个又一个轮回。但眼下是需要我们放下对供应链的执着,回到零售原点的时候。因为消费者和需求的变化已经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