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影像学在中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补充信息,协同望诊,促进“辨证”客观性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主要特点。辨证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治疗。中医辨证的依据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疾病的外在表现。由于中医发展历程中强调临证经验,注重哲学思辨,加之与科技结合滞后,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并未涉及影像学。影像学的建立和发展,使我们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看到原来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很多生理和病理现象,如胃肠道的蠕动、血流的速度和方向,以及器官中肿块的大小、密度和血供等。影像学提供的这些征象为中医辨证提供了丰富的新信息。
望者,望其形也。影像学所得到的图像(“形”)是要医生来“望”的,因此影像学检查所提供的客观信息,属于中医“望诊”的范畴,可看作是中医望诊的延伸。例如咳嗽,肺实质内看到渗出或实变,符合中医的实证;如果没有渗出或实变,看到肺纹理稀疏,肺的运动度减低等肺功能不全表现,符合中医的虚证。利用这些客观指标参与中医辨证,有助于中医证的规范化,避免了中医辨证以主观分析为主、缺乏客观指标的不足。
二、信息全面,辨证客观,提升“论治”有效性
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是通过四诊收集的疾病外在表现,通过司外揣内、格物致知的思维模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确定证型,选择合适的治则。影像学在辨证过程中可以补充更多有用的信息,可指导中医在总体治则的前提下选择更恰当的治疗方法。例如中医对黄疸的认识,传统四诊收集的信息可以分清“阳黄”和“阴黄”,但无法辨识“阳黄”和“阴黄”的原因,如是结石还是肿瘤?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可辨证为“实证”,而“实证”当以“祛邪”为治则。中药排石和手术摘除肿瘤都属于祛邪的治疗方法之一。影像学参与辨证可明确黄疸原因,对黄疸的中医辨证进行必要的补充,有助于指导中医在总体治则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三、深化理论,发展中医,学科特征唯一性
中医要发展,必须首先从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做起,这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医理论的不足点在于虽然重视整体功能,但对功能载体——组织解剖相对重视不够。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任何功能的实现必有其载体,脱离载体,便无功能可言。对于人体而言,功能的载体便是组织解剖。如中医对“三焦”的描述,主要集中于功能部分,对其载体——组织解剖始终含糊不清。有学者从功能角度入手,以X线检查探讨中医的三焦:认为胸腔有关组织协助心、肺器官,起到呼吸和循环的功能,与上焦主温煦的作用相仿;腹腔内众多的淋巴管和乳糜管,协助脾、胃、肝、胆、小肠,担负消化系统的吸收运输功能,与中焦主腐熟的作用相当;肾、膀胱、大肠共同完成大小便的排泄功能,与下焦主决渎的作用相当。因此提出人体胸腔、腹膜内腔、腹膜外腔与上、中、下三焦相对应。此研究以X线检查为手段,以解剖和生理知识为基础,从功能角度入手,探讨“三焦”的功能载体,试图将中医“三焦”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把三焦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单位或者是几个内脏功能结合来看待,形象客观,这对开拓中医理论研究新思路具有重要价值。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研究热点,如辨证论治机制、藏象活体结构和功能机制、药物归经和升降沉浮理论、经络走向和实质、穴位解剖和功能等研究,都有影像学参与研究的成功范例。影像学具有的结构成像和功能显像双重特征,是目前能对活体进行功能显像的唯一技术方法,因此决定了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是发展中医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