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过得比你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7 冬至:雪后游游荡荡芳草湖

伊犁河景观工程改造以后,我还没有认真地往芳草湖方向走过,习惯了在海景公园附近的伊犁河新老大桥之间转悠,因为方便和熟悉。就像中年的我们,总习惯于在熟悉的环境里活动,做刻板的工作,吃惯常的饭菜,欣赏一些固定主题和风格的音乐、影视和书本,能说得来的人就那么有限的几个,愿意不醉不休的酒局一定是五个人以内,墨守成规,害怕变化,不愿突破,安全感的获得依附于固化和不变。

我们像是蜷缩的刺猬,似乎躲避开了危险,却也错过了一些风景。

从冬至前几天开始,我就计划在这次游走时改变路线,给平淡如水的生活添些小波澜,也期待有不一样的风景出现。

入冬以来一直姗姗来迟、敷衍了事的雪在冬至这天还算给面子,洋洋洒洒一整天,总算是让这个历书上说的“一年中最冷的一天”看上去像那么回事。

起床后,看到漫天的雪花,我像孩子一样兴奋,吃过饭就想着尽快踏上行程。

一出门才知道,风雪交加的时候行路不仅需要勇气和兴趣,还真要有好身体做基础。

可惜,我的身体已经在繁忙、混乱的城市生活里变得脆弱而矫情。

走了几百米,我就成功地劝服自己:先回房间休息,稍后看情况再决定出行时间。

一躲进温暖如春的房间内,惰性瞬间充盈,瞌睡虫应运而生,躺在床上一觉从十点多睡到下午两点多。后来被一个哥们儿的电话吵醒了,他是约我一起开车去芳草湖的,于是,我们一行吃了冬至饺子就向着伊犁河边出发了。

雪确实大,加上昨天的小雪融化后冻结的一层薄冰,车子在上面有些滑,多亏哥们儿技术好。

车子从木材场西侧的巷子路口开下去,已经有纵横的车辄先于我们印在道路上。在市里憋得太久,很多人在这个大雪普降的冬至都想到玉树琼枝的伊犁河边转转,有带着孩子照相的,有带着女伴聊天的,有一个人坐在车里发呆的。当然,还有冒着雪拦河撒网捕鱼的,依然在雪天里紧张忙碌的转载机、挖掘机、卡车,还有赶着牛马出来放牧的农人,骑着自行车不知道要去干什么的小孩子,在树下用小刀削着枝条的巴郎子。冬日的午后,白雪皑皑的河边,一切安详庸常。

在大雪覆盖的土崖上,侧面有许多小洞,看赖主任拍摄的照片说,这些小洞里栖身着一种什么小鸟,好像挺珍稀。只是离得太远,我的近视眼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到有大鸟不时飞起,好像是乌鸦还是什么鹰隼类的,它们大概也是在为冬天的生计而忙碌吧!

有几公里的滨河景观大道已经修得差不多了,路面应该已经铺上了石板,虽被雪覆盖着,仍可以感觉得到很宽阔和平坦。路边有人行栈道,路灯的造型很漂亮,隔一段就有一处木质的观景台,还有造型时尚的白色建筑,应该是休息亭吧!北边的河面已经结冰,大多是鱼塘,南面的河面大概因为是流水,还没结冰,只是水流已经小了很多。河面上有成群的野鸭在游,这些家伙胆小又敏感,车一停下,拿出相机刚想拍,它们就起身飞开了,又不飞远,好像“逗你玩”。

少了花花绿绿,雪后的伊犁河畔似乎就成了黑白的世界,这时候,搭一条红色的围巾照相就显得很惊艳。再说,就是随便端起相机,那曲里拐弯的流水、百十年的老树、随风摇曳的芦苇、偶尔出现的院落与房舍,以及炊烟,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

我们和捕鱼人、修路人、养鱼人打着招呼,我们在芦苇丛里摆着各种姿势照相,我们在大雪覆盖下寻找曾经来过的痕迹,我们不再正儿八经,而是随意地说一些可笑的话,或者恣意地打瞌睡和发呆……

时间很快,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从木材场附近一直往西,大约十六公里,修路的师傅说,车子无法再向前开过去了,往前是兵团四师66团场地界,连通的路还没修好,我们去吃“矮桌子”“红鼻子”凉皮子的计划只好宣告破产。

回家的路上,在木材场跟前,我们竟然在无意中看到了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过的“碉堡”,比画面上破败一些,里面成了人们“方便”的地方。底层的石头也松动和朽烂了不少,听边上一个闲转的三十来岁的少数民族小伙子说,他也看到了网上的信息,以为我们是过来考察开发呢!他从小在这里长大,对这个碉堡的修筑年月和目的等却知之甚少。就像我们一样,在这个城市生活那么久,还有许多地方从来没去过,还有许多东西毫无了解,就像我们后来看到的墩买里九号小区路口的那座古建筑,经常路过却对它的历史一无所知。

我们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其实无比贫瘠。在新疆,有几个人能把新疆或者伊犁的历史流畅忠实地讲上半个小时,有几个人能准确地说出少数民族的各种乐器的名字?甚至在新疆几十年,连一句顺畅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都讲不出来,我们苍白得不堪一击。

在这个纷扰世界,总有我们不了解的另一面,也许是一条没有走过的路,也许是一种没有吃过的食物,也许是不曾经历的困窘或者愤怒。多些万水千山就会多种曾经沧海,多些幽幽暗暗就会多种柳暗花明,多些浸淫沾染就会多些个中况味,迈出脚,总会有新鲜的东西等待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