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教育部社科司张东刚副司长、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座谈会。刚才张东刚副司长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进行了深入解读,冯惠玲副校长对学校十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未来的新思路、新举措作了详细介绍,陈先达老师及几位专家也结合各自的工作领域,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学科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成绩和发展方向进行了交流。这些使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的认识,坚定了推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令我们在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大好形势和学校的有利条件感到由衷喜悦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献身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进人民大学“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了“文化强国”战略,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同时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等配套文件,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深刻把握和科学判断,充分揭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和光荣使命。
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应当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积极作为、主动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研究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在74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高举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旗帜,把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之路:基本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有效凝聚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较高水平、思想坚定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队伍;持续涌现了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积极发挥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对外交流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并努力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长期坚持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与呼,促进和营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氛围。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高度肯定学校“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殷切期望学校“不断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努力把中国人民大学建设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更好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
我们深切体会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一如既往地作出贡献,一如既往地勇于担当,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过程中有所作为。经学校认真研究,在已有《中国人民大学“十年腾飞”学科建设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顶层设计,深度整合,准备大力推进八项措施。
一是明确目标,优化整合,努力构建全面高水平覆盖的学科体系。努力保持并不断提升在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全面高水平覆盖。力争到2020年,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三,8个左右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其中经济学科群在多数可比指标中位居世界前列,在几个重点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法政学科群在国际学界具有较强影响力,部分学科方向做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人文学科群的主要领域达到“国内领先、世界知名”;根据学科特点和发展态势,致力于在经济学科群和法政学科群中打造相关学术领域的“人大学派”;以“战略设计、评估准入、目标考核、制度创新”为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在国际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创设3~5个学科特区。
二是不拘一格,加强引进,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全面实施人才“3231”计划,在用人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上大力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在培养和使用好现有教师队伍的同时,吸收300名左右拥有海外一流大学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含外籍教师120人左右)进入教师队伍;实施新一轮的“双百工程”,在校内培养100名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具备相当学术实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引进100名具有一流学术水准的知名学者(含外籍教师30人左右);引进(培养)30名左右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入选人;引进(培养)10名左右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战略科学家和世界级人文社科学术大师。
三是重点扶持,完善机制,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科研成果奖励、科研项目设置及科研考核评价等方面向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倾斜,引导、鼓励和支持基础研究;探索高水平科研平台的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鼓励个人自由探索,加强高质量科研团队建设;加强国际科研合作,通过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学术期刊“走出去”,争取学校主办的1~2种期刊进入国际科学引文体系;不断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的质量意识,将质量导向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四是强化教学,重视实践,大力培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杰出人才。重视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加快科研成果向教材的转化,特别是要及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写的各学科主干课程教材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大力建设名师名课,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100门达到国家精品课程水准的本科课程,建设40门高质量的视频公开课程,重视利用现代技术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方便学生学习,展示名师风采,服务公众需求,普及社科成果,扩大学校影响,承担社会责任;重点建设50~60个学生调查研究基地,大力推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社会、服务中国社会,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杰出人才,培养能够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贡献的接班人,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落实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
五是协同创新,咨政育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作用。强化使命意识,积极传承创新,努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积极发挥党和政府决策重要“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努力为党和各级政府提交各类咨询报告,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推动文化科技园建设,巩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品牌,建成文化产业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有行业影响力的高端咨询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创意技术转移中心;加强校地合作,努力实现校地合作的地域全覆盖、学科全覆盖,努力在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人大培训”建设,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立足“中央组织部全国高校基地”项目,到“十二五”期末,干部培训的学员人数达到10000人左右。
六是创新手段,深化交流,切实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培养和引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能在国际学术界自由交流、引领国内学术研究潮流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继续办好“国际小学期”和“全英文硕士学位”项目,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的一流学科,师从一流导师或进行联合培养,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性;以成立“中法学院”为契机,按照“高水平、有特色、国际性”的办学理念,探索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国际交流和教育合作的新形式、新方法;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精品外文翻译与海外推介项目”为依托,在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发出中国的声音;与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扩大学校的海外存在,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传播中华文化,推介当代中国;用好学术精品、国际性论坛、著名学者这三张名片,不断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七是加大投入,统筹资源,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物质条件。积极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稳步增长的保障机制,形成稳定的经费支持体系;“十二五”期间,在保证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正常经费的基础上,投入不少于8亿元专门用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计划中的高水平人才引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学校科研项目体系、科研成果奖励津贴、国际会议资助、文科图书资料及数据库购置;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社会调查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库、基础文献数据库、案例集成库等专题数据库,使之成为完整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平台”,形成功能完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条件支撑体系。
八是规范管理,以点带面,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营造良好环境。以开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改革试点”等三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加强教学、学术活动、科研机构、学术出版物等运行机制的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导向,恪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则,更好地发挥科研评价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导向、激励及诊断作用;鼓励坐学术“冷板凳”,允许学术研究的失败和错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精品力作的不断涌现;鼓励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加强学术规范和品德建设,促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老师们!哲学社会科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格局和未来前途。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思想解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等重要”,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明确期望和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中央首次在全会上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工作,教育部就同一个问题一次连发四个文件应该也属首次。这些都昭示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全面繁荣发展的春天。春天来了,收获的金秋还会远吗?让我们抓住机遇,携手共进,解放思想,乘势而上,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