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师综合技能训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上课)是教师把精心设计好的教学设计(教案和学案)在课堂上实施,以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上课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上课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及时反馈和调控,要严格控制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5大化学核心素养。

一、教学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上课的必备条件。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遵守语言的逻辑规律,化学语言应该准确、鲜明、生动,合乎语法,用词恰当等。教学语言还要适应教育教学要求,声音清晰、洪亮、流利,发音标准,声音抑扬顿挫,语速适当,语调要有节奏和变化等。教学语言必须符合化学学科特点,正确应用化学术语,确切表达化学概念,符合化学语言规范等。化学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出口成章,每节课的教学语言记录下来就是一篇精彩的讲稿或文章。

教师用教学语言讲授时,应该做到内容完整、层次分明,富有逻辑性,既注意全面和系统,又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讲授时必须语言准确、精练、生动,学生能听清、听懂,有感染力,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讲授时还应注重启发性引导、分析、阐述和论证,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师生活动协调、同步。在讲授的同时,能恰当运用板书、板画及表情、手势等手段来配合,注意收集讲授效果的反馈信息,能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

二、指导学习活动技能

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主要有课堂上的听课、记笔记、观察、思考、实验、探究、讨论、自学、练习,以及课后的复习、作业、预习、阅读、收集资料、实践活动等。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训练这些课内和课外学习活动,提高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技能。

1.指导听课技能

听课和记笔记是学生课堂上最重要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上课前做好学习定向工作,使学生大概了解学习目标、方法和步骤,要重视做好每节课的小结工作,使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帮助学生完成模型认知和知识建构。在讲课时,重点和难点内容要有必要的重复讲授,并利用停顿和提高语调,控制较慢的语速和配合板书,让学生能听清和看清,并配合使用积极的情感表达与丰富的副语言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自动自觉地想听课和要做笔记。课堂上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注意力,善于用耳、眼、脑、手相互配合和协调使用,在老师上课停顿时抓紧记笔记,先将不理解的问题记下来,等课后再认真思考或请教老师与同学,记笔记时还要学会选择内容,主要记老师讲课的思路、内容提纲、疑难问题、教材中没有的重要补充内容和学习指导等,并要学会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图表和符号做笔记,以便于节省时间。还可以组织班级优秀笔记展示和交流等活动,逐步提高对课堂笔记的要求,提高听课和记笔记的效率。

2.指导讨论技能

讨论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相互质疑和论辩、启发和补充、共同得到问题答案的一种集体学习活动。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思考能力和讨论习惯,也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讨论的难点是控制讨论方向和时间,提高讨论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讨论题,使其具有较好的思考性、论辩性,难度适中,最好配合化学实验、情境导入、课堂练习和作业等活动方式。其次是让学生理解讨论题及意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可以采取提前公布讨论题、引导学生复习有关知识、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收集资料和准备必要的发言稿等方法。再次是鼓励、要求学生在认真思考、准备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积极大胆地发言,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修改和放弃错误的意见,还要让学生在讨论中紧扣主题、相互切磋和学习。最后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排除疑难、障碍和干扰,尽量让学生自己分辨是非、纠正错误,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不轻易表态和包办,但更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观,要注意掌握时机,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自己组织讨论的能力等。

3.指导练习技能

练习是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训练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可促进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联,使学习进一步得到深化和提高,也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但练习一定要防止陷入题海中,要力求精练和取得高效率。首先是针对学生发展的需要,精心选择、编制练习题,要有明确的练习目的,内容要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和难点,练习题还要有典型性、思考性、开放性和趣味性,化学练习要尽量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难度和题量都要适当,要减少重复练习,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引导学生复习有关知识,进行审题与解题指导,讲清要求与格式,对复杂的练习,按分步练习——完整连贯——熟练操作顺序分阶段组织练习。练习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进行审题和解题指导,讲清要求和格式,并进行例题示范,特别要讲清解题思路,注意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再次是教师通过巡视检查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实行分类指导,对完成较好的同学可以增加要求更高的补充练习;对出现错误和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则进行指导和课后辅导;对普遍感到困难的题目则要补充讲解,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抽学生上黑板演示练习过程,并组织全班学生观摩和评价。最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方法、过程和结果进行讲评、组织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要做好练习总结,在学生有了实践体会的基础上,总结出审题、解题或操作的一些规律,加深并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练习,提高解题技巧。

4.指导自学技能

化学课程的自学主要包括阅读、实验、思考、解决问题、课前预习、复习和表达等,而狭义的自学则专指学生独立阅读教科书。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自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是自学的首要任务,充分认识这对于适应学习型社会,增加自身发展潜力的重要意义。其次是通过教师自身的示范,让学生逐步学会收集、选择学习材料,自己确定学习任务、重点等。再次是让学生知道自学阅读不仅要动眼,还要动笔,摘录要点,及时记下心得、体会,整理和编写知识小结,作好阅读笔记。还要注意多动手练习来深化理解、学会应用和掌握知识,学会善于动脑,注意新旧知识的对比联系,发现问题后,通过独立思考或与同学讨论解决,注意进行概括和总结,抓住重点和精髓。最后学生要逐步掌握学习各类内容的规律,教师注意组织好自学成果的交流、讨论和示范活动。例如,对理论性知识要注意产生有关概念、原理和定义的事实依据,学会通过抽象、概括和推理,自己得出结论,了解有关知识的应用及其范围,并能具体举例;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要多联系实验现象,弄清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联系与规律,并形成概念图。

5.指导合作技能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生或学生群体间的合作性互动来促进学习,达到整体学习成绩最佳的学习组织形式。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力求通过组内合作,使学生尽其所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首先要明确个人责任,培养团体精神,鼓励每个成员发挥最大潜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重视小组成员间相互支持、鼓励和帮助,使每个成员达到预期目标。其次是合理组建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共同参与,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作用。再次是把握合作学习时机,提高每个成员的参与欲望,由于合作学习方式不能每节课都采用,也不是整节课都使用,教师要把握恰当的时机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带着迫切的愿望投入到合作学习中。最后是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调动参与者的学习积极性。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精彩的发言或成功的实验操作,都能得到组内其他成员的赞许,会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可有效激起他们继续合作的欲望。

6.指导探究技能

探究式教学是由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答案的教学活动方式,它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前提,给学生提供观察、调查、假设、实验、表达、质疑及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5大化学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化学教师的作用就是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教师在组织和指导探究教学时,首先要发掘蕴涵在教材中的探究因素,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只满足学生做实验,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评性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其次是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思考实验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原因的兴趣,引导学生质疑和创新,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活动。再次是教师要敢于放手,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当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能急于解释和给予帮助,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引导,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注意启发学生去发现新问题,引导他们找出不同的方法和思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亲自观察、尝试、探索、实践,还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不能求全责备,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轻松氛围中去探究,充分表现自己的才华。最后是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规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要按科学探究的方法抓好情境创设、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进行验证、形成结论和讨论交流等环节;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科学探究方法,重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三、板书板画技能

板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黑板、白板、磁性板等,以精练的文字和化学符号传递信息的行为方式。板书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板书设计是课时教学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板书的具体要求见第一章第五节的板书技能。

板画主要指绘制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图及其装置图,是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化学基础知识不可缺少的途径,板画要求按现行的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执行。高中学生应初步学会描绘简单仪器及其装置图,通过板画,可使学生熟悉仪器的名称、性能、大小及连接方法,科学地掌握仪器装置的原理;同时板画可作直观教具,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板画训练时要由简到繁,分步画出。绘制时要求形象正确,比例适当,条理清晰,重点醒目,以表现实验装置的要求,达到贴切美观的教学效果。

四、模型、图表和标本使用技能

标本是指经过挑选或加工,外观品质符合教学要求的化学实物。中学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实物标本有矿物标本、重要化工产品标本、冶金产品标本、化学试剂标本和物质的晶体标本等。化学模型是以化学实物为原型,经过加工模拟制作的仿制品,是对化学实物三维表现的构造示意。有些实物不易得到,或因体积需要缩小或放大,都可以制成模型。常见的化学模型有化工生产的典型设备,如炼钢高炉模型等;化工生产流程,如接触法制硫酸简单流程模型等;物质结构模型,如电子云模型、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等。图表是指化学教学中各种图和表。图是事物形象描述或理论关系的生动描述。常见的图表主要有化学实验图,如实验仪器装置图、基本操作图等;化工生产图,主要是典型设备构造示意图和工艺流程图;物质结构图,如电子云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等;物质相互关系图,如元素化合物及其相互关系图等;各种曲线图,如溶解度曲线图等。

这些模型、图表和标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如电子云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如物质相互关系图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如溶解度曲线图等)、“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如实验仪器装置图、工艺流程图等)、“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如炼钢高炉模型、各种化工和矿物标本等)5大化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模型、图表和标本,在讲授相应知识模块时配合使用,真正发挥好这些辅助教学工具的作用,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五、作业和辅导技能

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告诉学生应进行哪些工作和完成这些工作的方法。作业的形式主要有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做练习题、进行调查、参观、绘制图表、实验(学生在家中可做一些简单的实验)等。布置作业时注意作业的内容要围绕重点,解决难点;内容表达要明白,作业的范围要确定;措辞要科学;要启发学生思维,养成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启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认识作业的重要性;要重视指导进行作业的方法。对特殊困难的学生,最好另外进行个别辅导;要注意适度,如分量过重,学生不能完成,会降低学习兴趣,有些学生还会看成学习负担。批改作业可以采用全收全批与部分批改相结合,精批细改与典型批改相结合,集体批改与个别批改相结合等方法。

辅导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便于了解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和意见,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教学相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辅导应有目的地进行,辅导重点在于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辅导要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使其乐意参加,辅导时教师要循循善诱,满腔热情。

六、提问技能

提问主要是教师通过预先设计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做出正确回答,以师生对话方式围绕课题的重点与难点展开的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要注意避免机械的一问一答方式,注意双向交流,要做到问题提得好,提出的问题既要使学生能回答上,又不能太过于简单,不加思考的就能回答出来。课堂问题主要分为导向性问题(探究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和形成性问题,以及引导学生思考进行的反问、变换问题、有效追问等。提问时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对象、以恰当的方式提问,以引起学生注意,真正达到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提出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依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有效追问。师范生必须要训练和提高教师的提问艺术,不能用“是不是”或“对不对”等简单判断的方式进行提问,一定要进行灵活有效的深化、转问、反问、回问等高级提问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也不能只满足于少量学生烘托课堂氛围的回答问题,对沉默和边缘的学生要给予关注和适当的提问,并根据学生掌握的问题情况,采取强化和相应补救措施,提高课堂实效。

七、情感表达与副语言技能

教师的情感技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52种教师特征中,有38种与情感有关。教师的情感技能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对教师态度倾向的感受和体会,教师的热情、信心、轻松若定、亲近、鼓励等都可以增强学生搞好学习的信心和驱动力。用于传递情感的副语言主要有各种面部表情、眼神、微笑、声调、头和手的动作,如点头、摇头、挥手、拍肩膀等。教学副语言以口头语言为基础、配合口头语言活动进行,没有形成独立的语言系统,不能叫语言,但在课堂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师范生一定要多学习和训练正确的情感表达与副语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