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柏格森
对于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的哲学的特点,我想从印在他的《时间与自由意志》英译本扉页上的一句格言说起:
如果有人问大自然,问它为什么要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又如果它愿意听并愿意回答的话,则它一定会说:“不要问我;静观万象,体会一切,正如我现在不愿意开口并一向不惯于开口一样。”1
这句话来自普罗提诺(Plotinus)。它旨在表明:本体不是通过概念思维所能达到的,而要靠直观和体认来把握。这是柏格森所赞同的哲学通向实在的基本途径。当然,在柏拉图主义和柏格森主义之间存在如下重大差别:柏拉图主义把永恒不变的理念当作最高实在,并把流变的世界万象当作精神的堕落和幻影;柏格森则倒过来,他告诉人们:倘若你试图认识实在,那么你就跳入到那种柏拉图主义一贯蔑视的“流”本身中去了,使你面对感觉,面对观念论者总是加以责骂的那种活生生的东西。柏格森有一个基本论点:生命之流就是实在,精神是生命之流向上的冲力,而物质是生命之流向下的沉降和凝固。他主张通过内向的返观方式对意识绵延和生命之流的直觉建立本体界的形而上学,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概念思维建立现象界的科学。因此,说柏格森开辟了哲学的新路向,在一定意义上是要打上问号的。因为,诚如以上所引格言表明的,通过直觉把握本体的哲学路向在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那里就有。然而,柏格森确有他的一些创新之处:他不把永恒不变的理念当作本体,而视意识绵延和生命冲力为本体。柏格森的哲学标志了从19世纪盛行的概念思维的理性主义转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掀起的直觉主义的非理性主义和生命哲学的运动。柏格森是这场运动中法国的代表人物。
1 转引自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英译者序言,吴士栋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iii页。F. L. 朴格生(英译者)在该序言指出,柏格森的哲学精神有一部分可以通过这句格言表达出来,并且他在英译本扉页上添加这句格言的做法得到了柏格森本人的同意。
一 生平
亨利·柏格森1859年10月18日生于巴黎,父亲是波兰犹太血统的英国公民,母亲是爱尔兰血统的犹太人。1878年,柏格森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读书,他的博士论文为《意识的直接材料》(Essai sur les données immédiates de la conscience),发表于1889年,是他的第一部主要著作。该书的英译本为《时间与自由意志》(Time and Free Will,1910年)。1896年,柏格森发表他的第二部哲学论著《物质与记忆》(Matière et memoire,又译《材料与记忆》)。1900至1921年,他担任法国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教授。在这段时间,法国出现了“柏格森热”,学界热衷于谈论“柏格森主义”,谈论他的“新哲学”1。1907年,他发表了《创造进化论》,该书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柏格森出任外交使节工作,1917年任职于西班牙使馆,1918年任职于美国使馆,承担了劝说美国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出兵反对德国的使命。此后,他作为法方代表参与筹建“国际联盟”工作。1928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2年他发表了晚年著作《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年迈的柏格森关心宗教问题,接近天主教会,但并未正式成为天主教徒。这与他反对纳粹迫害犹太人有关。他在1937年的遗嘱中写道:“如果不是因为我看到多年来酝酿并甚嚣尘上的巨大反犹主义浪潮,我已经皈依了。然而,我宁愿在此坚守,等待明天遭到迫害。”2 1941年柏格森在德国纳粹占领下的巴黎逝世,享年82岁。
柏格森的哲学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力。早在1913年就有人在《东方杂志》撰文介绍过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柏格森的主要哲学著作在20世纪初就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如:张东荪翻译的《创化论》(商务印书馆,1919年)、《物质与记忆》(商务印书馆,1922年),杨正宇翻译的《形而上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21年),潘梓年翻译的《时间与自由意志》(商务印书馆,1927年)。近年来这些著作又被重新翻译出版。在20世纪初,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中国的传统哲学产生了某种交融,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发展。在今天,新儒家又受到我们的重视,但我们可能忘了它那时产生和发展的语境。如果我们对照阅读柏格森的著作和近代新儒家大师熊十力、牟宗三等的著作,我们对近代新儒家有关“体认生命”和“直觉本体”的主旨思想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