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脊柱筋伤病的手法治疗指导原则
(一)机触于外,巧生于内
指摸诊法属中医学四诊切法。《医宗金鉴》将正骨手法概括为8种手法,“摸”法是其一。林应强继承和发扬了中医诊断传统的指摸法,使之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指摸诊法用于诊治脊柱疾病是用手指检查棘突旁压痛点,局部是否存在痉挛或肥厚等异常手感,如存在异常手感则为病变部位。在触摸诊断的同时,整套的手法治疗技巧也随之形成。林应强将指摸诊法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结合现代临床辅助检查如X线片、CT等,形成互补关系。如诊断小关节紊乱的病症,现代医学辅助检查仪器往往未能发现病变,而以手指的触摸却能发现病变存在;指摸诊法也能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如患者有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易被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林应强通过指摸诊法能迅速区分是腰部病变还是骶髂关节病变,从而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案;指摸诊法还能判断病情轻重缓急,对治疗方案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指摸诊法也是判断手法疗效的重要方法,手法治疗起效后,患者原压痛点存在痉挛、肥厚感消失,临床症状亦随之缓解。
(二)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林应强认为,手法治疗要取得最佳疗效,第一步是诊断明确。此外,还要了解患者年龄、体质、患处外在情况等,再形成整套治疗方案,最后才能动手治疗。《医宗金鉴》曰:“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林应强手法的特点就是爆发力,但爆发力的使用则因人因部位而异,主要应把握方向和力度。具体应用为:老年人用力要轻,骨质疏松患者用力要更轻,严重骨质疏松者则不使用爆发力;就部位而言,胸椎部用力应轻,腰部则宜重手法,而且手法治疗时要求患者全身放松。总之,治疗前对患者的情况有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并要求其配合治疗,决不盲目动手,以免造成患者痛苦和创伤。
(三)治病求本
四肢疾病从脊柱找原因是林应强辨证治疗心法之一。他认为,脊柱是人体最易受伤的结构,临床常见的四肢疾病如肩周炎、网球肘、膝骨关节炎、跟痛症等都可能与脊柱损伤有关,所以诊断思路首先从脊柱病变切入。如许多患者被诊断为肩周炎,往往能从第4~5颈椎棘突同侧旁找到压痛点,而且经过旋转手法治疗后,肩部疼痛症状明显好转。临床诊断为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多能从第1~3腰椎棘突同侧旁找到压痛点,经端坐位旋转复位后,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跟痛症患者多能从第5腰椎和第1骶椎棘突同侧旁找到压痛点,经斜扳法复位腰椎后,跟痛症随之消失。如果诊断不明确,易延误治疗而增加患者痛苦。
[病案举隅]:刘某,女,47岁,于2007年10月来院就诊。自诉反复左肩手痹痛,外展不超过70°,活动功能差,在外院多次诊断为“肩周炎”,经过肩关节摄片示无异常,经过针灸推拿理疗及封闭等多种治疗后来院就诊。经过林应强检查后认为肩手痹痛时定要分析颈椎是否有病变,经拍颈椎片示C3~7增生、C3~6间隙变窄。林应强同时分析,患者还存在多个节段的小关节紊乱,所以造成肩周炎的原因在于颈椎的病变,故可以诊断为“颈源性肩周炎”。治疗先从颈椎着手,林应强运用林氏定位旋转扳法结合肩关节扳法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林应强认为此病存在多个小关节紊乱,因此一定要结合健脾补肾除湿中药内服,以求后期病症稳定固定,达到关节及骨关节和肌肉筋膜的内外环境协调,这也是筋骨整体观的体现。
(吴山总结,发表于《新中医》杂志,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