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黄英儒教授话中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医藏象的含义及特点

“藏”指内脏,含有藏的意思。“象”指的是内脏的活动表现于外部的各种现象。

中医按人体内脏的功能特点将其分为脏与腑两类。心、肝、脾、肺、肾是藏精气而不外泻的,虽满不能实,称之为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是传化食物而不藏的,虽实而不能满,称之为腑。还有心胞络,是心的外卫,它的功能与病变和心脏是一致的,亦称之为脏。把脏腑合起来,是六脏六腑。此外还有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们的功能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界于脏腑之间,中医把它称之为“奇恒之腑”。

藏象的实质是建立在整体观念上的中医的脏腑名称,除了指实质脏器外,更重要的是包括它们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种种反映,以及相应的精神活动,它代表实质内脏脏器的活动,还应该把它看成概括某一系统的活动和作用,不能把它们孤立看待,它的活动功能是以五脏的活动功能为主题的。脏腑的活动还应该与自然环境具有统一性。

(一)心的功能

中医对内脏的认识,不管哪种脏腑与近代医学都有相通之处,但并不能等同。因为中医讲的脏腑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中医理论的看法与一般老百姓的认识是有所不同的。中医把心分为实质血肉的心脏和精神神明的心来理解。认为心是藏神的地方,是生命的根,是精神意识活动的主宰,是精神意识及生命活动的表现。心主血脉,是全身血液输送流动的中心。其血的来源,是消化吸收的精华输送到心,再由心布输于全身,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因此心为血气运行的根本,心是有形的机体与精神思想的结合体。因此在诊断上就有“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的说法。古人以心作为人类思维或思想的器官,一切精神与意识的活动都是由心主宰的,这也是中医藏神学说的来源。《黄帝内经》又说:“心藏神,肺藏魂,肝藏意,肾藏志。”虽然所说的名称不同,实际都属于神的本能。古人把它分属心脏,只是其表现于症状感官的差异而已。因此中医便认为“心一动则五脏六腑受影响。”喜、怒、忧、思、惊、恐、悲,都会影响到心。也就是说,一切情志的所伤都会影响到心神,都会影响到大脑神经的平衡失调,神经的平衡失调必然会影响脏腑功能的紊乱。

总的来讲,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藏神,开窍于舌,与小肠有表里关系,脉络于小肠。

谈到心,不能不讲心胞络,简称心包,它是心的外卫,有保护心脏的功能。心与心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病理方面。凡病邪入心,心包络便会代心受邪,以免波及心神,所以有些热性病出现神昏谵语等症状时,则称之为“邪入心包”,但并不否认邪气也伤害血肉心脏的说法。因此治疗属于神志方面的心病时,中医以调护心包经为主。

(二)肝的功能与作用

肝藏血,指的是藏血液。人体的机能活动,精力充沛,都得靠血液的滋养,但到了休息和睡眠时,部分血液又回流到肝脏而藏之,用的时候再排出来,如果肝脏失去藏血的功能,就会导致逆流外溢,引起各种出血病。治出血病都以治肝为本。

肝主疏泄,指肝有调节某些情志活动的功能,就是说中医指的肝也包含有精神因素在内,肝性喜疏畅,如果肝气郁结,就容易多疑善怒,以致神魂不定,成为狂妄之病,或由于悲哀过度,也会引起神智失常而乱性。《黄帝内经》说肝有耐劳的本能,是一个勇而刚强的脏器,人的运动都是筋骨的活动,如果肝失所养必然会发生痉挛抽搐。在剧烈运动中,如踢足球或游泳,为什么有些人会发生“抽筋”呢?有些患者,特别是老人,为什么在晚上也会发生脚抽筋呢?近代医学往往认为是缺钙引起,但大量补钙也无济于事,中医把这种抽筋现象称之为“血不养筋”,是肝血不足、筋失所养所致。所以中医认为肝主筋。

再谈谈主疏泄,除了上面神魂不定的因素外,中医认为肝的活动主要是疏通,使肝不能郁滞。近代医学认为肝内平时把多余的血液转化为肝糖而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肝糖便会转化而运输到血液中供身体需要。另外肝还是一个解毒系统,把从饮食摄入及体内外的有害物质在肝内进行解毒而排出体外。这正是中医所说的肝藏血、主疏泄的道理。

肝开窍于目,指的是一些眼病都与肝有关,甲型肝炎时巩膜会黄染,精神病或高热可引起目光炯炯,巩膜带青蓝色,夜盲症,视物模糊。一般热证都会引起结膜充血等,都与肝有关,虚者与肝血不足有关,热者与肝火上炎有关。中医把目看作是肝脏对外的窗口。

肝藏血,主筋,主疏泄,开窍于目,这是中医对肝的功能的认识。它与血液循环、神经、消化系统、解毒功能等都有关系。这里应该解释一下“肝藏魂”的道理。古人说:“随神往来的叫做魂,并精而出入的叫做魄”。阳为魂,阴为魄,实际上都是人体精神活动的表现之一,属于“心神”范围。精是人体各种机能和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指的都是有关精神情志的各种各样的表现。

(三)脾的功能与作用

脾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运化作用,第二是统血作用,第三是藏志作用。

脾主运化,包含有消化吸收与运输的功用,食物经胃的初步消化后,由脾再把它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心、肺,通过经脉运送到全身,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它运送的物质包括水谷精微的营养物质。其中水液的部分由脾吸收转到肺、肾、膀胱等脏器,在共同的作用下,以保障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脾的运化功能正常,人体的营养就充足,肌肉丰厚,四肢温暖有力,所以中医又有脾主肌肉、主四肢的说法。反过来,如果运化不健,则营养缺乏,肢体消瘦乏力,或水湿滞留,导致泄泻、水肿等。由于脾管的是精微运化和输布津液,有鼓动的能力,因此又有“脾主升清”的论点。胃主消化,脾主运化,有共同营运后天营养的作用,共同构成为后天的一切营养来源,它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负责后天一切的滋生物质,被称之为“脾为后天之本”,可以比喻为仓库管理,供应营养之管。在脾与胃的消化中,胃是喜燥的,脾是喜湿的。所谓脾主运化的意义应该理解为泛指人体组织的吸收作用而言,绝不是单纯指脾藏实质器官而言。

在今天看来,脾的作用可以看作为与十二指肠与胰腺有相似的作用,但并不等同,也不能把它当作为当今西医讲的脾脏来看,应该把它们之间的作用联系起来去理解。

脾统血,指的是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脉管之中,是诸脏物质的后备力量。脾吸收精微以后,才能将它化赤为血和控制血的运行,血不妄行是赖脾的统摄功能来完成的,都赖于脾的充盛。因此,临床上遇到脾不统血、血不归经的血证,都把它看做脾不统血的表现,而采取“补脾摄血”、“引血归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脾开窍于口,它是消化器官与外界联系的窗口。这个窗口反映着脾的各种病变,如营养良好时,口唇红润,脾功能不佳时唇白无华,并反映于舌苔、舌味的异常。

脾藏意,指的是人体一部分精神活动与脾的功能有关。如思虑过度可以伤脾,意藏于脾,脾伤意亦伤,意伤就会出现烦闷健忘、手足无力。思虑过度导致心血耗损,脾气衰惫,失去运化输布和统摄血液的作用,所以当人在思虑过度时,往往出现寝食不安、胃纳呆滞。当然,理解脾藏意不能用直觉去理解,必须把它与精神活动、脾的功能失调做连锁性分析,才能悟到真理。

(四)肺的功能与作用

肺主气,合皮毛,通调水道,开窍于鼻。司呼吸,主肃降,主吐纳。肺气宜通畅、宜清净,其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而喜润恶燥。

肺主气,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司呼吸,即由肺吸入自然的清气(氧气),呼出体内之浊气(二氧化碳),主持人体内外之气的交流;另一个是指周身之气,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气又分清气和真气。清气指的是大自然的清新的空气,真气指的是正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对人体来讲它是由先天的精气、后天的谷气再结合天地之间的空气在肺融汇而成的。聚集在胸中而搏动不休的大气叫做宗气,它能推动体内浊气呼出,又将清气吸入,宗气有贯心脉以行呼吸作用的,它有使浊气和清气交换的作用,以维持生命活动,故有“肺朝百脉”之说。而且肺还有调节功能,辅助心脏主宰的血液循环,肺是“相搏之官”。

皮毛,指的是皮肤毛孔,有“开合”的功能,皮肤受热而毛孔扩张,皮肤受冷则毛孔缩合。它是由肺气进行调节的,其营养则由肺供给布输,所以说“肺合皮毛”。

鼻是肺呼吸的通道,肺气不宜则鼻塞流涕,肺热则咳喘。肺属于“娇脏”,是极易受风寒或风热袭击的。肺主通调水道,它是水的上源。肺气不能宣降,水道就会失调,可以导致水液潴留,发生水肿。血液的营养、水气的调节都靠肺来布输,除注入五脏经脉外,多余之水液经肺的肃降作用下输于膀胱,就是“气化水行,水行气化”,肺为水之上源的道理。

另一种说法是人体像个小天地,肺居高为天,天气宜降;肾于低处像地,地气宜升。肺主呼吸之气,肾藏先天之精气。肺主行气,肾主纳气。肺气上逆为咳,肾不纳气则喘。

肺藏魄,魄是依附于气的,潜心宁静则肺气均匀缓和,兴奋与郁闷都会影响呼吸的频率,这些现象都与精神意识有关,中医所讲的魂、魄、意、志等都应该看作为精神意识的作用。

肺、皮毛、大肠的关系是一个连锁的关系,肺与肾也是连锁关系。如在肺炎病中,肺炎病者肺啰音增多,轻泻。X线腹部透视,肠道普遍充气。病理解剖示肺组织的病变也同样出现于肠中。大肠蕴热常会外泛而为皮疹瘙痒或发为荨麻疹,其病理变化也是相同的。有些患者大便秘结,中医不一定用通便的泻药,有时只用桔梗就可以通便,因为桔梗是通肺气的,肺气开则大便畅通。

五脏器官的连锁关系中医都有明确的归类:如心与小肠、脉、舌;肝与胆、筋、目;脾与胃、肌肉、口;肺与大肠、皮毛、鼻;肾与膀胱、骨、耳、前后阴。这些归类实际上都是起着连锁关系的,只要我们在临床上多加了解,一定会找到与其相关联的症状表现。而且脏腑还有表里配合的关系,将在另一节进行阐述。

(五)肾的功能与作用

肾是一个“水脏”,主水,藏精,藏志。肾主水,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及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重要脏器。藏有真阴、真阳,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这个本源于父母的先天遗传。肾在腰部,所以讲“腰为肾之府”。其经脉下络膀胱,与膀胱是表里关系,开窍于耳,司二阴。

肾藏精、生髓、充脑、主骨,这些都是肾的主要功能。肾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两个部分。先天之精需赖后天之精供养,才能继续生长发展,发挥生殖能力。所谓先天之精,指的是肾脏藏有人体生命基本活动力和生殖能力而言。后天之精指的是水谷生化的物质基础之精。前者包含有秉承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原始的生命活动力与物质,后者是推动营养物质吸收储藏,以维持和促进生命活动的物质。除了供应五脏六腑需要之精华以外,同时也接受五脏六腑传来的精华,以供五脏六腑的需要。因此,肾藏精的多少也决定五脏六腑的盛衰。肾精又是生长骨髓的物质基础,髓藏于骨腔,聚而上通于脑,所以说“脑髓之海”。髓又能生血,许多贫血病都与髓生血有关。

人体的一切水液代谢都与肾有关。水在肾内的运行,是气化而上升于肺,由肺向全身布输,另一个是把剩余的水经过气化(重吸收)后,把沉积的废物通过膀胱而排出体外,不管上升于肺、运行周身,还是下注于膀胱,水的来源均赖脾的吸收。肾是水液在体内运行的中心。肾主骨,步才有力,骨折后的愈合功能都与肾的作用有关。小儿的发育生长同样与骨有关。

肾主命门之火,所谓火,应看作是肾阳,亦是真阳(真火),也藏于肾,中医把命门看成促进生殖发育的动力,又是其他脏腑之阳气根源。真火、真水都存在于命门精室之中,是“水火之宅”、“性命之根”。水与火在命门之中相济,阴阳互根,才能生化不已。

对于命门之所在,历代医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它包含着更深一层的作用与机制,在未探索清之前,不宜过分猜测。但命门的作用会在生理、病理多方面反映出来,这是毫无疑问的。清朝陈士泽概括了一段文字,他说:“心得命门之火,才能起着主神明的作用;肝得命门之火,才能主谋虑;胆得命门之火,才能主决断;胃得命门之火,才能受纳食物;脾得命门之火,才能布输与运化精液;肺得命门之火,才能主节治;大肠得命门之火,才能传导化物;小肠得命门之火,才能分清浊布津化液;肾得命门之火,才能主作强;三焦得命门之火,才能通水道;膀胱得命门之火,才能收藏津液;十二脏都要有命门之火以温养,才能发挥它的功能。”由此可见,命门是一个全身功能运转的动力。目前中医只能感知其存在,知道它的作用,看到它对脏腑功能的影响,但还不能具体弄清它的所在,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命门之真火是相火,是无形之火,它平时都处于潜藏状态,只有在机体平衡失调的时候,相火就会反映出来。而心火是君,是有形之火。相火为先天之火,心火为后天之火。根据前面的一系列阐述,作者认为命门与近代医学中的免疫功能有关,免疫功能平时只为维持生命平衡状态,平时是潜藏在体内的抗病与调节的能源。只有在疾病、平衡失调的情况下,免疫功能才会自动显示出来。

(六)胆的功能

胆内有清净的胆汁,它是消化所需之一,中医把它称为“中精之腑”或“奇恒之腑”。但除了分泌胆汁,把脂肪分解为微粒吸收外,更重要的是指人的胆量和胆识,属于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范围。外来的刺激可以影响内脏的功能,“气以胆壮,邪不可干”。《黄帝内经》说体内十二内脏的活动都取决于胆,胆气壮的人,五脏六腑之气因之以壮盛,邪气不易侵犯,不易产生恐惧的情志。所以平时有心怯的人或优柔寡断的人,就没有决断的能力。所以古人又说:“胆为中正之官”。在生理上肝、胆往往相提并论,成为表里关系,因为肝分泌出来的汁液储藏于胆,再由胆布于小肠而行消化的功能。故认为胆与肝主谋虑,它们之间的确有密切关系。

(七)脾胃的功能

胃是容纳五谷及营养的器官,它的特性是“胃主降浊,脾主升清”,因此胃又称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进行营养的吸收,上输于肺,再布输全身,上布于肺的精微物质,在上布前先化为“赤”,赤者血也,所以中医又把脾称为“仓禀之官”。如果胃纳的功能旺盛,即使病重,还是能进行营养吸收,这种吸收的功能,中医称之为“胃气”。故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十分重视胃气,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指的就是这个意思,也是预测病之吉凶的重要参考。

中医常将胃与脾连在一起来看,即常说的脾胃,它们具有吸收和运化的配套功能,被认为是后天营养的来源,即“后天之本”。脾胃在中医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八)小肠的功能

胃下由幽门连接于小肠,小肠下端与大肠相连。小肠的功能主要是进一步分出清浊,把精微的物质传输到五脏六腑,再把多余的糟粕和水液下移到大肠和膀胱,把经过使用的水液从前阴排出,这些排出的水液就是人们常说的尿液,固态的糟粕则下送于大肠,故小肠又叫“受盛之官”。小肠执行它的功能,必须得到脾和三焦的密切配合,才能把水的清浊分开。在临床上治疗腹泻的患者,中医不一定用止泻药,只要让水液从小便排出,就达到“利小便能以实大便”的作用。

(九)大肠的功能

中医认为大肠为“传导之官”,大肠的功能以通为用,应虚实更替,实而不满,胃、小肠、大肠的功能是整体分工、各司其职的。大肠还得借助肾火,把大肠中的水分气化而使大便成形。如果没有肾火的温煦,便会出现溏泻。因此中医认为腹泻不一定是脾的运化失常,有可能是肾气不足,常见的五更泻(即每天早上例行排出溏便)就是肾火不足的脾肾阳虚病。

(十)三焦的功用

三焦虽然属于六腑之一,是有名而无形迹的,只能把它看成为水谷运行的道路和精气流行的途径,其原气分行各经,主持气化作用。也有学者认为,三焦是指“腔子”,它存在于脏腑之外,躯体之内。总的来说,在今天讲来,所谓三焦,很可能就是脏腑和胸腔壁构成的一个大腔,也可能和近代医学所指的淋巴系统有关。最特别的是三焦没有和其他脏腑相互匹配,所以称为“孤腑”。

三焦的作用可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去了解。从整体来说,人身的血、津、液必须有三焦的气化作用,像雾一样地灌溉全身,起湿化肌肉、皮肤的作用,布输五脏六腑以煦养全身。三焦是全身水液必需的通道,是“决渎之官”,应把它看作体内液体循环系统。

总的来说,三焦的功能是主气化,使气血畅通、水道疏通。但三焦必须有肺中之气、肾中之元气,才能起气化作用。而温病学中的三焦,是用来区别病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名同而实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