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拉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终点又回到起点

回想在河北台的三年里,除了主持固定栏目《经济总汇》外,我客串主持过包括《河北新闻联播》在内的少儿、体育、社教节目及“三八”、“五四”、“十一”、“台庆”、“春节”、“大赛颁奖”等各类晚会,唯独和戏曲无缘。

我越发觉得,人生莫测无常,奇妙无穷。你喜欢它时,它不理你;你不想它,不知不觉中,最终它还会走近你。戏曲于我即是如此。

在河北台虽说没主持过戏曲节目,但我对家乡戏河北梆子的喜爱依然如故。记得有一次,在一个直播晚会上,我表演了精心组织的戏歌联唱,包括河北梆子《蝴蝶杯》、京剧《苏三起解》、歌曲《我心中的故事》、《涛声依旧》等,反响强烈,很多观众来信来电表示惊喜。以至于多年后我来到北京,有的出租车司机还记得我的那次演唱,使劲儿夸我多才多艺。

喜欢归喜欢,当个业余爱好挺好,但从未想过,来到中央电视台会和戏曲结缘。刚到中央台的头一两年,心飘来荡去的,没有归属感。主持过几个栏目和几台晚会,但都进不去状态,找不到感觉,自然也得不到鼓励和认同。那种无所适从的忐忑让人看不到明天,痛苦迷茫。冥冥之中,命运好像牵引着我,向儿时的戏缘发出呼唤和求救。

1996年1月1日,“戏曲·音乐频道”正式开播,即当时的CCTV-3。时任文艺部副主任的尹希元找到在选择与被选择中煎熬的我,问我是否愿意主持戏曲。我很感激尹主任,尽管戏曲不属热门儿,尽管他并不知道我喜欢戏曲!

就这样,30年前,由于父母阻挠,我没能专业唱戏;30年后,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说戏”成了我的职业。

此后的十多年来,这条寂静的梨园小路上,没有竞争者,同行儿少,同行者也少,一个人奔跑,虽然孤独但却安心。有人说,坚守戏曲,本身就是件尴尬的事,付出再多,也看不到回报和成效。每每想到这些,让我欢喜让我忧。好在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多年的磨炼印证着自己的审美:喜欢点到为止胜过响鼓重锤;喜欢润物无声胜过大雨倾盆;喜欢在冷门品种里加温胜过在热门品种里沸腾。或许戏曲这一典型的冷门艺术注定会成为我的归宿。

想起了姜育恒的歌《驿动的心》: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的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这样飘荡多少天,这样孤独多少年,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我才发觉。

是啊,有人说,成年人的所作所为一定能从儿时的言行里找到答案,或许是从小浸润我的戏曲要陪我走上一段路,帮我渡过抉择难关。

实话说,走进电视戏曲的1996年,真的没想到,自己会在这条路上待这么长走那么久,原本打算虚晃一枪,先落个脚,伺机撤离的。

或许这就是缘分,等你想走的时候,缘分难解……

事实上,在包罗万象的戏曲面前,谁也不敢自称专家。在囊括了300个剧种的戏曲面前,我们都是学生。

仅仅喜欢河北梆子远远不够。于是,戏曲于我变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又该如何把握前程,如何绽放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