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3章 近代中国通商口岸(1)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独惜中国政府未能惠工恤商,而商民鲜有能自置轮船,广运货物,驶赴外洋,与之交易者。或转托洋商寄贩货物,而路隔数万里,易受欺蒙,难期获利。——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二》

通商口岸一般都是开放给外国人居住和贸易的城市。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在许多场合下又被称为“条约口岸”,也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产物。还有一种说法将通商口岸称为“商埠”,但在近代中国除了按照不平等条约规定而被迫开放的商埠之外,还有中国主动对外开放的商埠,被称为“自开商埠”。自从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并签订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被迫对外开放广州、上海等5个通商口岸,伴随着此后历次战败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都会被迫增开更多的通商口岸。因此,通商口岸的增加,也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在一些大的通商口岸,西方列强还租地建屋,演变发展成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商战”舆论思潮与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清王朝开始改变对外政策而自开商埠,一种新型的通商口岸由此出现,但这两类口岸的性质与作用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可同日而语。

一近代中国通商口岸起源

西方列强为何要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开始谈起。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中,学术界都将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称为“闭关政策”,而且对这一政策的评价也存在着某些争议。后来又有学者认为,将当时清王朝的对外贸易政策称为“闭关政策”并不确切,因为清王朝实际上从未实行过真正严格意义上的闭关政策,尽管当时确实采取了一系列较为严格的限制对外贸易的措施,但仍然开放广州作为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口岸,并未完全“闭关”。

当时,清王朝之所以要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一直是一个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商品经济在明清时期虽有所发展,但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中国既不需要通过对外贸易扩大海外商品市场,也无需依赖外国商品的进口,因此对外贸易对于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言也就无足轻重,这可谓清王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经济基础。正因如此,嘉庆皇帝曾经不无自豪地对外表示:“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当时的对外通商,完全不是出于经济方面的需要,而是显示天朝对他国的恩惠。乾隆皇帝也曾在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王先谦:《东华续录》,乾隆朝,第118卷。

其次是政治方面的原因,而且这也是清王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更重要的原因。政治原因包括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是防范汉人与外人联合起来反清,所以对出海贸易进行严格限制。凡“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若超过三年则不准再回原籍。对外则是抵御西方殖民者的骚扰与侵略,具有一定的自卫意义。当时,英国、葡萄牙等国殖民者出于开拓东方市场和殖民掠夺的目的,打着通商的幌子不断对中国进行骚扰,甚至多有侵略活动。于是,清王朝即采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和外人在华活动的政策,试图通过这一严厉举措从根本上对殖民者的活动予以阻止。

在明清两代,每当击退一次殖民者的骚扰或侵略,即有新的更加严厉的限制政策出台,这也反映了“闭关政策”的用意。例如,明朝军队于1552年击退葡萄牙人,即于次年宣布实行“禁海”政策,禁止萄人对华贸易。1637年英国船队闯入广东,明朝随后又宣布不准外国商船进入广州。清朝康熙年间,曾经开放广东澳门(后移广州黄埔)、福建厦门、浙江宁波、江苏云台山四口对外贸易,并设立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四个海关。但外人越来越多,并且不断有骚扰事件发生,引起清廷警觉。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王朝宣布仅开放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在此之后,随着外人试图闯入天津、进入澳门和广州,清王朝又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民夷交易章程》。

在鸦片战争前,虽然仍开放广州一口通商,但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已达到十分严厉的程度。按照清王朝的规定,外商不准与华商直接交易,只能与清政府特许的中国行商进行贸易,史书称“公行制度”。行商不仅负责与外商的贸易,而且负责管理外商的生活起居,设立商馆租给外商临时居住。当时,清王朝还严格限制外商带银回国的数量;规定外商在广州只准居于商馆,受行商约束,“番妇”(外国女子)不得进入广州,并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外商不得坐轿,不得随便出游,也不得随意雇佣华人役使。另外,还禁止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内地传教。外国护货兵船,不准驶入虎门等海口,否则即停止贸易。

如此严厉的限制政策,对于迫切希望洞开中国贸易大门,开拓庞大东方市场,掠夺中国丰富资源的西方殖民者来说,自然是难以忍受的。其所采取的破坏手段,先是通过罪恶的鸦片走私贸易,源源不断地掠取了中国大量的白银,在清王朝大张旗鼓地禁烟之后,英国殖民者又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用武力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也逼使中国对外开放了5个通商口岸。

通商口岸的开辟,是英国政府应英商之迫切要求,强迫清王朝以签定不平等条约的方式而得以实现的。英国商人早就向本国政府提出,“中国法律和欧洲法律全然异趣,不列颠臣民根本不能接受它的统治”,必须“在中国沿海取得一个或几个岛屿,作为贸易基地,藉以避免中国政府的勒索、控制和干扰”;此外,“超乎一切的一桩紧要的事情是占有一处居留地,在那里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列颠法律保护下,免得遭受那些半开化的汉人子孙的侵害”。由此可见,英国不法商人蔑视中国的法律,在中国四处骚扰破坏,反而说受到了中国法律的“侵害”,这简直就是一种强盗逻辑。1840年英商在写给侵华英军总司令的一封信中,更是明确说明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是最值得作为英国臣民居住和贸易的口岸。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页。

于是,《南京条约》即指明这5个城市作为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该条约的第二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第四款又规定:嗣后“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第30页。这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强迫中国打破原有行商垄断贸易制度,对外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因其以不平等条约为法律依据,所以又称为“条约口岸”或“约开口岸”。

中国地域广阔,市场庞大,西方列强当然不会满足于仅仅开放5个通商口岸。《南京条约》签订后,由于清王朝以“羁縻”政策暗相抵制,加之中国坚固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五口通商后最初的一段时期,并没有出现西方列强预期的结果。另外,列强在中国攫取的政治经济等许多方面的特权,起初主要都是限于在通商口岸或是租界范围内实施。包括缴纳关税也是如此,在中国海关供职多年的外国人马士就曾指出:“在所有条约口岸,外商享有一个共同的特权,即只要在其中一个口岸缴纳了关税,当其商品转运到其它任何口岸时,均不再缴纳关税。”转引自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27页。既然如此,对于外国列强而言条约口岸当然是开得越多越好。

1856年,英法联军又发动侵华战争,于1858年强迫清王朝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随后还在上海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国又被迫开放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第二批为数更多的通商口岸,并规定外国人可以在各通商口岸自由居住,租赁房屋,购买土地,还可以进入内地游历、通商、传教。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又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至此,中国的通商口岸从5个增加到16个。不仅通商口岸的数量大为增加,而且地理位置遍及沿海各个重要港口及长江汉口以下的重要地区。从此之后,还开始了西方列强“把条件强加于中国”,中国不得不履行条约的时代。当时,清朝恭亲王奕曾竭力反对开放沿江口岸,他认为:“逆夷要求各款,多出情理之外,其尤关利害者,莫如江岸通商一节。”他还强调列强增开口岸之要求贪得无厌,将永无止境,为害无穷。“自添设五口以来,……迄今未廿年,又欲添设海口,甚至有长江口岸之请。是其贪得无厌,竟无止足之时矣。”《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中华书局,1979年,第26卷,第950—951页。但是,这种反对的声音最后丝毫不能阻挡沿江口岸的开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也乘火打劫,大规模侵占我国东北领土,并借中国收回伊犁之机,强迫清王朝同意在新疆和蒙古又增开7个通商口岸。到中日甲午战争以前,通商口岸已经越开越多,几乎每签订一个不平等条约,都要增开若干通商口岸,这已成为列强共同援引的惯例。甲午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又规定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地理位置已扩展至长江上游。

据有关档案统计,《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已开通商口岸多达40个。包括广东的广州、汕头、琼州、北海、拱北、九龙;福建的福州、厦门;广西的龙州;云南的大理、蒙自、思茅、河口;浙江的宁波、温州、杭州;湖北的汉口、宜昌、沙市;江苏的上海、镇江、苏州、江宁;安徽的芜湖;直隶的天津、张家口;四川的重庆;奉天的营口;黑龙江的松花江;山东的烟台;甘肃的嘉峪关;新疆的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葛尔、乌鲁木齐、天山南北;江西的九江;西藏的亚东;蒙古的库伦、蒙古各盟。目睹这一情形,时人甚为惊叹:“北至于牛庄,南至于琼崖,内至于长江”,几乎已是无处不有通商口岸。

1904年日俄两国在我国东北发生争夺战,日本获胜后在次年与清王朝签订《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中国在东北三省一次性增开铁岭、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瑷珲、满洲里等16个通商口岸。有学者认为此举开创了一次开放条约口岸数量的最高记录,但另有学者指出,这16个通商口岸属于中国自开商埠,并非条约口岸,是当时清王朝抵御条约口岸的一项具体措施,应该予以肯定。彭雨新:《论清末自开商埠的积极意义》,载章开沅主编:《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01页。另见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105—106页。

不管怎样,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东南沿海、大江南北乃至新疆西藏等地,几乎都无不遍布通商口岸,成为列强在中国编织的一个庞大的倾销商品与掠夺原料的网络。如同郑观应所说的那样:“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10页。如此情形下的中国,真可谓全境对列强的倾销与掠夺给予了开放。

二租界的产生与发展

在近代作为“国中之国”的租界,是中国主权丧失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所谓领事裁判权,起初主要即是在租界之内实施。而租界的出现,也是通商口岸建立之后西方列强进一步强行攫取中国主权的产物。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善后条款,规定清王朝允许英、美、法等缔约国在5个通商口岸租地建屋。这一条款后来即成为列强在华设立和扩展居留地,并进而演化为租界的条约依据。应该说明的是,租界的开辟虽以条约为依据,但它的出现仍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体现了西方列强蛮横扩大在华权益的侵略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