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类型与子女命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改变观念,才能“塑”子成龙》:你有哪些错误的观念

不论你现在身居何方,身居何职,家庭生活是穷还是富,得意还是失意,你不仅希望自己由贫变富,由贱变贵,而且更希望自己的子女学习好,有志气,子要成龙,女要成凤……

在你拿起这本书之前,你的子女现在怎样?如果很好,你还是希望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果各方面都不尽人意,那你更希望从各种家教书中得到补益。

你的子女犹如模型中塑造出的一种产品,假若你对目前的产品十分不满,那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模型?《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各俱扬……”如果说性善如水,那么家庭教育的影响犹如容器,如果其性相近的铁水,那么流进什么模型就定格成什么形状。

子女的教育又犹如盖楼的地基,家庭的类型就是大厦的根基,根基不同,楼的高低及寿命都必受其影响。

不论你的孩子是小学生、中学生,最好是还没有生,只要你想改变,什么时候都不算晚。这就是我们要转变的第一个观念。

要想改变,首先得进行一番审视,反思你的家庭究竟数于哪种类型?是专制型还是民主型等……十大类型。倘若你能找出问题的症结何在,然后再“审证求因”溯本求源,相信你一定能找出现代家教的种种误区,进入一个柳暗花明的崭新世界……

值得强调的是,本书可分的十大类型只是具有典型代表的偏重形态,任何一种类型的家庭都不是决对的。如专制型家庭可以还兼有强行塑造型的成份;寒门型家庭可能同时又兼有溺爱型家庭。这是“再穷也要富孩子”观念影响的千万个畸形家庭。贵族型家庭可能兼有溺爱型,高分低能型的特点等……请读者千万不要断章取义,特别是要改变时,更应该互相参照,切勿陷入刻舟求剑之忧……

——

繁衍后代不仅是人的本能,其它动物如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都会生,所以,这并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本事,人和动物的根本分别在于人类能思维思想思变。人之所以要生儿育女,绝不会让他仅仅能够生存,而是希望其高质量高品位地生活,为国家做了成就的同时更能光宗耀祖,留芳百代,否则,人与母鸡何异?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并没有准备好,仅凭一时激情就要了孩子,并且固执的认为,孩子是我的,我怎么能管不了?他不听我的就不行,这种错误观念源于夫妻之间的占有欲。认为结婚以后,妻子是我的,丈夫是我的,这种以自我中心的意识往往会导致对一切主观武断,甚至干预对方的隐私,不给对方任何自上的活动空间,生了孩子以后,这种长官意识更加顽固,官衔更加提升,脾气也与日俱增。亦有一部分社会地位优越者,自以为,我在单位是领导,在公司是总经理,我能领导管理一个企业,怎么能管理不了一个孩子呢?

孩子真的是你的吗?不要忘记,孩子即是生物人又是社会人,他(她)籍由你来到这个世人,你有生育他的权力,养育他的义务,却不应该认为他是属于你的。纪伯伦曾说:“你的孩子并非属于你的,他所拥有自己的生命与生活,他们籍着你来到世间而非源自于你。虽然他们还与你共处一室,但并不代表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爱,却无法给他们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你可以努力像他们一般,但别冀求让他们如你一般。”

如果你坚持“孩子是我的,我怎么能管理不了”那么你的家庭就可能是一个专制型家庭,如果你真想改变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错误观念之二是,在单位我是领导在家里怎能管不了一个孩子,实践表明,你的创业雄心很大,你的管理才能很棒,但这都不能说明你在家里决对是一位好家长。

据载,有这样一位父亲,虽身处山西一个贫困县城,31岁开始创业,与妻子共同努力,仅凭几百元起家,由生产内衣的小作坊几年之内到小有名气的内衣厂,年产值超千万元。由于厂里工作忙,他们很少与孩子沟通,见到孩子就问成绩,成绩不好就斥责批评,张口是老子能管几十人的工厂,还管不了你,你他妈不好好学习能对得起我们当父母的吗?然而孩子学习成绩却屡次下降,14岁就开始早恋,15岁时由于忍受不了父母的粗暴干预、跟踪等,竟离家出走了!

错误观念之三是,再穷也要富孩子。这个观念恰恰与最发达的美国相反!美国人认为,再富也要穷孩子。日本等发达国家亦同美国,就以日本对比,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已经世界第二,而我们的人口则是日本十倍还多。我们的人均生活水平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简直无法相比。但他们的家长对孩子却能时时处处预以节制。有很多美国孩子在大学里边打工连读书,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赚学费,他们觉得光荣。据载,美国孩子,等到18岁以后,他们花父母的钱要记账,甚至要写欠据,这在中国人家长眼里简直会当笑话听。有些只靠较低工资维持生活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节衣缩食,子发却任意挥霍,不知珍惜,不知感恩,长此以往,这种观念必然孽生出溺爱型家庭。

错误观念之四是,树大自直,咱家又不缺钱,又不缺权、孩子愿意啥样就啥样,老子有能力安排他。这种观念的形成源于底气十足。夫妻之间或者一方有钱一方有权;或者是个体创业腰缠万贯者等等,在这些家长看来,有钱什么事都能办,孩子念书好坏没关系。即使考上大学毕业找工作不也是为了赚钱吗?这种观念的土壤必然繁衍出“各自为政型”的家庭,其后果往往会为父母者大失所望!

错误观念之五是,孩子懂啥,一切都应该听父母安排。由此导致,看人家孩子学钢琴,也给孩子买一台逼着他学;看人家孩子学绘画,也请个家教教画画……不管孩子是否有些天赋,是否有些兴趣,总之,你必须按家长的意志去努力,稍有反抗,就非打即骂,甚至孩子考大学也得听父母的,结果直到大学毕业后还对某种专业不感兴趣,结果找了工作也是所用非所学,等于在高中基础上从头学起,他的社会竞争力怎么能高强呢?

如果你仍然持这种观念而不改变,那么你的家庭必然成为“强行塑造型”家庭。

错误观念之六是:孩子只要学习好,其它什么都不用做。现代家庭逐渐小型化了,三代同堂的模式越来越少,家务劳动也日益被现代化所取代。如果家长再不让孩子做点家务活,孩子真要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了。更有的家庭连孩子的运动习惯也不培养,整天把眼睛盯在成绩单上,只要各科分数高,身体什么样,心理是否健康都不无所谓。这种“高分低能”的思想作崇,孩子必然造成畸形发展,这种高分低能型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以后即使大学毕业,走了社会后,其情商、逆商都不会令人满意,他们在挫折,逆境来临时,往往束手无策,或者一蹶不振。

错误观念之七是,穷人家的孩子念什么大学,咱也供不起,念几年18岁能干活就算了。等他自己十几年,父母再攒点钱,娶个媳妇(嫁个好人家)就算了。持这种观念的大多数是农村人,有着典型的农民意识,自己自卑不是读书的料,孩子也随根,能有啥大出息。这种“寒门型家庭”会出现两极分化,一则是子女要强争气,山沟里真的飞出“金凤凰”;一则是子女从小自卑,畏缩,真的应了老子的预言。

错误观念之八是:条件越好孩子学习才能越好,时下的城市已有了富人区,社会上就诞生了贵族学校。这种学校费用昂贵,条件是好,但并不能保证在这里的学生就个个是精华。相反,有的学生养尊处优的溺爱下,变成少爷派,衙内派,其虚荣心逐日膨胀,气指颐使的形态叫人难以接受。更有甚者,会做出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使家长蒙羞,使社会国家受到损失。这种贵族式家庭往往用专车接送子女上学,生活各方面都显示出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但其结果却未必令家长满意。

错误观念之九是,孩子不听话就惩罚,等这种观念的家长可谓在某些方面受中国传统观念的流世甚深的人。我国古代私塾教育,学生不听话,学习不用心时,先生就体罚学生,打手板,罚跪是家常便饭,几千年来人们深信“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古训,竟的以简单粗暴的方法去代代相袭,并不研究《三字经》里真正深刻的内涵。

以这种观念对付孩子的家庭大部分是“危机四伏型家庭”夫妻关系不和,经常口角反目,轻则吵闹谩骂,重则大打出手,在这种不良情绪的传染涉及下,子女往往成了夫妻泄愤的代替品和牺牲品。

错误观念之十是,教育孩子根本不用学,放学后看着他学习就行了,持这种观念的家长多是些自以为是的人。他们根本不明白“学习后再来教人”的深刻道理。以为能把孩子看住不出去走,在屋里学习就行了,可事实上哪有这么简单?俗话说。看住人看不住心,心猿意马常常是孩子犯的通病。即使你眼睛盯住他,可他样子在看书,在写作业,心里想什么你怎么能知道?这种管教对待犯人的手段是违背人性的荒唐之举,这种有害健康情况发生在“单亲型家庭”较多。离婚后,父子或母子相依为命,一心盼望子女成才,出人头地。这种“代偿心理”必然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伤害。如果家长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只靠消极被动来看管,孩子是很难成功的。

除了以上诸多错误观念以外,你或许还有许多固有的观念,如果你的孩子在智、德、体、美等各方面都在全面均衡发展,身心健康,成绩优异,那无论证明你的观念是正确的,否则你就应该深刻反思,澄清一下自己有哪些不正确的陈腐观念,只有这样,你的家庭才能转型,你的子女才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