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我简直就是国服扁鹊
咸阳城外,瘟疫如同一场黑色的风暴,迅速席卷了周边的村落。
患者们蜷缩在床榻之上,被高烧折磨得面色潮红,上吐下泻不止。
身形在病痛的蚕食下迅速消瘦。
短短几天,数十条鲜活的生命便消逝在这场无情的灾难中。
简陋的棺材一具接着一具被抬出村落,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悲伤与恐惧。
恐慌像野火般在百姓中蔓延,整个大秦陷入了一片混乱。
街道上行人寥寥,偶尔有人经过,也是行色匆匆,脸上写满警惕。
家家户户紧闭门窗,生怕疫病会顺着缝隙钻进来。
一些百姓聚在一起,对着苍天叩首,祈求神灵庇佑,哭声、祷告声交织在一起,让人心碎。
“王上,这一定是上天的惩罚!”
大臣们跪在大殿中,面色惨白如纸,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
“定是我们触犯了神灵,才降下如此灾祸!”
他们的目光中满是恐惧与无助,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
嬴政眉头紧皱,目光如炬,在大臣们身上扫过,最终落在站在一旁的纤纤身上:
“你怎么看?”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冰冷的压迫感。
纤纤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镇定:
“这不是什么神灵降罚,而是疫病。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控制住。”
她的眼神坚定,透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哦?说来听听。”
嬴政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首先,要将患病的人隔离,防止传染。将病患集中安置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派专人照顾,避免健康人与患者接触。”
纤纤有条不紊地说道,一边说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出隔离区的布局。
“其次,要保证水源和食物的清洁。派人清理水源周边的污染源。”
“对饮用水进行煮沸处理;在食物的储存和加工上,也要严格把关,防止病从口入。”
“最后,民女会配制一些草药,用来治疗和预防。”
她想起在现代学习的医学知识,以及对古代草药的研究,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剂思路。
纤纤暗自窃喜:我简直就是国服扁鹊。
嬴政沉思片刻,眼神中透着深思熟虑:
“好!就按你说的办。寡人命你全权负责此事。”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给予了纤纤充分的信任。
“诺!”
纤纤行礼后,立即行动起来。
她带着士兵和医者挨家挨户检查,每进入一户人家,都小心翼翼,生怕遗漏任何一个潜在的患者。
将患病的人集中隔离时,她耐心地向患者家属解释隔离的重要性,安抚他们的情绪。
同时,她凭借着自己的医学知识,结合当地的草药资源,配制出了几种草药方剂。
“这些草药要按时服用,注意饮食清淡。”
纤纤蹲在一位患者身旁,耐心地向村民们解释。
“只要坚持服药,配合治疗,一定会好起来的。”
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给绝望中的村民带来了一丝希望。
然而,事情远比想象中困难。
一些百姓深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认为吃药会得罪神灵,拒绝配合。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固执地摇头:
“姑娘,我们宁愿求神拜佛,也不吃这些草药!神灵怪罪下来,我们可承受不起!”
无论纤纤如何劝说,老者都不为所动。
纤纤心急如焚,她知道,时间拖得越久,疫情就越难控制。
就在她焦虑万分的时候,一个小女孩被人急匆匆地抬了过来。
“大夫,救救我的孩子!”
孩子的母亲泪流满面,声音中充满了绝望。
“她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烧得直说胡话!”
纤纤查看病情后,发现小女孩已经奄奄一息,情况十分危急。
她顾不上许多,当机立断,强行给小女孩喂下了草药。
接下来的三天,她日夜守在小女孩身边,密切关注着她的病情变化,为她擦拭身体降温,调整药方。
奇迹发生了。
三天后,小女孩竟然退烧了。
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重新有了神采,病情逐渐好转。
这件事在村里传开,百姓们纷纷惊叹不已,开始相信纤纤的医术。
越来越多的患者主动要求接受治疗,在纤纤和众人的努力下,疫情终于得到了控制。
嬴政亲自来到村落,看着康复的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
心中满是欣慰,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此次多亏了你。”
他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温柔,与往日的威严判若两人。
纤纤内心生起一种奇怪的感觉,像是有小鹿在乱撞。
她低下头,声音轻柔:
“这是民女应该做的。”
就在这时,一个暗卫如鬼魅般不知从哪里跳了下来:
“报!”
嬴政皱起眉头:
“讲!”
“大王,楚国使者突然到访,现在已经来到秦王宫外了!”
暗卫单膝跪地,语气严肃。
嬴政一脸怒气,大吼道:
“这群王八羔子来能有什么好事?回宫!朕倒要看看他们耍什么把戏!”
他转身看向纤纤。
“对了,你也跟本王一同回宫。”
“可是王上,这边的事情还没有彻底解决。”
纤纤慌忙解释,眼神中满是焦急。
嬴政大手一挥,一名士兵上前,粗鲁地把纤纤提了起来。
手上还拿着草药的纤纤被士兵一把丢到马车上。
马车上气氛怪异,纤纤偷偷地眼神游离在嬴政清冷的脸上。
看着那张棱角分明、英气逼人的脸,纤纤的脸上不自觉地染上了红晕。
原来嬴政真的是个大帅哥.....历史诚不欺我!
马车行驶得很快,不久后回到了秦王宫。
嬴政坐在皇位上,身姿挺拔,居高临下的审视着楚国使者。
楚国使者趾高气昂地走进秦王宫,眼神中满是轻蔑。
他大摇大摆地走到大殿中央:
“听闻贵国遭遇旱灾、瘟疫,百姓苦不堪言。我王特命在下送来一些粮食,以表心意。”
他的话语中看似充满善意,实则暗藏嘲讽。
嬴政面色冰冷,不怒自威:
“多谢楚王美意,不过大秦虽遇天灾,但还不至于要他国施舍。”
他的声音中透着一股傲气,彰显着大秦的尊严。
使者冷笑一声:
“大王何必硬撑?如今大秦内忧外患,怕是自顾不暇了吧?”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挑衅,似乎在故意激怒嬴政。
纤纤站在一旁,敏锐地察觉到楚国使者话中有话。
她上前一步,行礼后说道:
“使者大人此言差矣。大秦在王上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兵强马壮。区区天灾,何足挂齿?”
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毫不畏惧楚国使者的气势。
使者上下打量纤纤,眼神中满是不屑:
“你又是何人?一介女流,也敢在此放肆!”
“民女虽为女子,但也知唇亡齿寒之理。若大秦倒下,楚国就能独善其身?”
纤纤毫不畏惧,用犀利的眼神注视着面前之人。
“如今六国纷争不断,唯有相互扶持,才能抵御强敌。楚国若存着趁火打劫的心思,只怕最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使者被呛得说不出话,冷哼一声:
“哼!口舌之利罢了!我们走着瞧!”
说完,便甩袖离去。
楚国使者离开后,嬴政看向纤纤。
“你觉得楚国此举有何目的?”
“楚国看似好心相助,实则是想探听我大秦虚实,甚至可能想趁火打劫。”
纤纤分析道,眼神中透着睿智。
“他们想知道大秦在天灾之后的实力如何,是否有机可乘。”
“民女建议加强边境防守,以防不测。同时,也可派人暗中探查楚国的动向,做到知己知彼。”
嬴政点头:
“正合我意。”
然而,危机远不止于此。随着纤纤在秦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大臣开始嫉妒和忌惮她。
他们在暗中蠢蠢欲动,一场新的风波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