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方程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檐下灯的琴书永岁

深冬的雪粒子敲打着乌衣巷的黛瓦,老槐树的枝桠上凝着冰棱,却压不住墙角新抽的腊梅骨朵。苏砚呵出白气,在窗纸上画出小小的琴与笔,恍惚又见多年前,任瑶蹲在茅屋里,就着摇曳的烛光,用炭条在灰墙上勾勒《凤求凰》的谱子。

“在想什么?”任瑶的声音裹着茶香从身后传来。她捧着新煮的杏仁酪,鬓边的银步摇随着动作轻晃,坠着的珍珠是苏砚任扬州知府时,从漕商手里罚没的贡品——如今却成了她最爱的发饰。石桌上摆着新裁的桑皮纸,砚台里的松烟墨泛着暖意,旁边压着几片晒干的芙蓉花瓣,是每年秋天,他们必做的雅事。

“方才在史馆见了本前朝琴谱,”苏砚接过茶盏,指尖触到她手背上的薄茧,“缺了半页,倒像极了你当年在听风楼断弦时的模样。”

任瑶轻笑,将杏仁酪推到他面前:“那时只道是断了生计,却不知断弦声里,藏着遇见你的机缘。如今倒好,连史馆的老夫子都来问我,可否将《琴心书骨》的故事写进典籍。”

寒风卷着雪粒扑进窗棂,任瑶起身关窗,动作惊落了梁上悬挂的琴弦灯。那是他们成婚十周年时所制,用旧琴弦编成灯罩,烛光透过细密的纹路,在墙上投下交错的光影,恍若跳动的音符。苏砚望着她的背影,忽然想起扬州赈灾的雨夜,她也是这般利落地替流民遮风挡雨,琴音穿透雨幕,安抚着绝望的心。

“记得在渡口等你归京那日吗?”苏砚忽然开口,伸手接住飘落的雪片,“我站在船头,远远望见你立在雪中,素衣与白雪相融,倒像是从琴谱里走出来的仙子。”

任瑶转身时眼波流转,眼角的细纹里盛满笑意:“你倒会哄人。那时我怕你忘了秦淮河的水、乌衣巷的月,日日在渡船里弹琴,想着琴声能顺着河水漂到京城。”她指尖轻触琴弦灯,“后来才知道,你在值房里,把每封家书都抄成了琴谱的模样。”

更鼓响过三声,两人围坐在火塘边。任瑶取出珍藏的蜀锦,上面绣着的缠枝莲已有些褪色,却是他们相守岁月的见证。她开始缝制新的琴囊,银针穿梭间,苏砚翻开新得的《乐府杂录》,忽在某页夹着的银杏叶书签上,发现自己年轻时的字迹:“愿化琴边砚,长伴素手旁。”

“明日该去看看城西的粥棚了,”苏砚放下书卷,往火塘添了块炭,“听说今年的雪比往年都大,流民怕是...”

“我已让老周送去了棉衣和琴谱,”任瑶头也不抬,“孩子们说,照着琴谱上的曲子唱歌,再冷的天也能暖到心里。”她抬头望向他,眼中映着火光,“就像当年,你用半卷残书,为我挡住了风雪。”

窗外的雪愈发紧了,烛火明明灭灭。苏砚起身替她披上狐裘,却被她拉住手腕。“陪我弹一曲?”任瑶的声音带着恳求,“就弹我们第一次在茅屋合的那支。”

于是,熟悉的《鹿鸣》声起,琴音与雪落声共鸣。苏砚吟诵的声音里多了岁月的沧桑,任瑶的指法却依旧灵动。当“鼓瑟鼓琴,和乐且湛”的词句响起时,梁上的琴弦灯突然轻晃,仿佛天地都在为这对历经风雨的璧人伴奏。

子夜时分,雪渐渐停了。任瑶靠在苏砚肩头,望着窗外初现的星光:“你说,若有来生...”

“不必说什么来生,”苏砚轻轻捂住她的嘴,“今生能与你琴书相伴,从青丝到白头,已是上苍最厚的恩赐。”他指着墙角那床老琴,琴身的裂纹里填满了岁月的故事,“看,连它都舍不得离开,我们又怎会分开?”

晨雾弥漫时,乌衣巷飘来阵阵腊梅香。任瑶推开窗,见几个孩童正围着老槐树玩耍,他们手中举着用树枝和布条自制的“小琴”,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苏砚走到她身旁,将新写的诗稿放在琴案上,题目是《琴书永岁》。

“去教孩子们弹琴吧?”苏砚揽住她的肩。

任瑶点头,取过琴囊,新绣的缠枝莲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两人相携走出家门,檐下的琴弦灯还在轻轻摇晃,恍若在诉说着,这琴心书骨的故事,永远不会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