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肉食动物
从重达 700 千克的棕熊到不超过 70 克的黄鼠狼,肉食动物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而且它们的社会单位也不尽相同:有些是独居动物,有些却组成了等级森严的动物群体。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而且这些祖先们都有着特殊的牙齿,可以用来撕裂肉类。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食肉目
科:15
种:280
食肉目
肉食动物,顾名思义,这些动物只吃肉类。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仍有草肉兼食的物种,例如棕熊。因此,我们不禁提出疑问:为什么所有这些动物都被称为肉食动物呢?答案必须在它们的进化史上找:它们的祖先有着如刀子般锋利、可将动物皮肉撕碎的裂齿。大部分肉食动物都保留了裂齿,但是仍有些动物的裂齿退化甚至直接消失了。
肉食动物喜好捕猎,能够高效地伏击并追杀猎物,这归功于它们良好的大脑发育与身体素质。例如,猎豹十分灵敏迅速,通常情况下都能抓获它盯上的猎物。甚至体重最重的北极熊也能敏捷地捕杀到海豹。大部分肉食动物都是地栖性的,但有些会爬树,像蜜熊,它们的尾巴可缠绕在树枝上成倒挂状。有时候,当地栖性的肉食动物有需要时,它们还会游泳。有些动物是半水栖性的,像北极熊与水獭,甚至有些一直都待在水里,例如海獭。

共存
有些物种喜好独居,像貂,有些却偏好群体生活,像鬣狗。独居动物之间只会在繁殖期才会完成互动:这个时候通常雄性动物为了夺得雌性的欢心而互相打斗。此外,喜好群居的动物们却一直有着联系,但它们也会为了权力之争而互相打斗,胜者有权掌控整个群体,并享有进食与繁殖的优先权,而败者会离开群体并组成自己的小群体或者选择留下来当下属。狩猎是肉食动物典型的日常活动,通常与气候条件和栖息的生物群落特点相适应。
犬科动物与猫科动物
在食肉目里总共有 15 个动物科,其中数猫科动物与犬科动物最为突出。狼、狐狸、美洲狮、老虎、山猫与狮子等是这些动物中最具盛名且最富有吸引力的。

犬科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狼、狐狸、土狼与豺等。它们大部分生活在草原,通过猛扑或追踪猎物来完成狩猎。它们身材苗条,强而有力,胸腔宽广,四肢发达且纤长。它们鼻子很大,嗅觉与听觉异常灵敏,便于长途追逐猎物。它们的食物主要是肉类,但是有些也吃腐肉及水果。体形较小的犬科动物,像豺和狐狸,喜好吃小动物,且独居或成对生活;体形较大的动物,像狼与非洲野狗,会组成等级森严的动物群体,互相合作是它们捕猎的基本法则。
猫科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狮子、老虎、山猫、豹猫与美洲虎及与它们有亲缘关系的动物。猫科下分为豹亚科与猫亚科。豹亚科包括体形庞大的猫科动物,它们有着灵活的舌骨,使得它们可以大声吼叫。而猎豹是唯一没有锐利趾甲的猫科动物。所有猫科动物都用敏锐的嗅觉来互相交流,并用气味圈定自己的活动领地。当它们开始狩猎的时候,它们的视觉与听觉会变得异常敏锐。它们的视力十分好,所以即便是在夜晚,也能准确地捕抓猎物,而且它们的听力也十分灵敏,即便是最小的动物(例如老鼠)发出的任何动静,它们也可以捕捉到。
所有猫科动物与犬科动物,除了马达加斯加、南极洲与一些小岛外,可在地球上的任何地区见到。
生态功能
大部分肉食动物占据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的上层,扮演着二级或三级消费者的角色。它们的存在对控制食草动物种群大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总体而言,它们为了获取能量而捕杀数目不少的猎物。如果没有了肉食动物,初级消费者种群数目将会无节制地失控增长,以至于所有的牧草、树叶与果实将会消失殆尽。但是,反过来说,倘若肉食动物的数目很大,为了获取猎物,它们之间的竞争将会变得十分激烈。因此,肉食动物的存在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种群数目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虽然每只山猫每年进食 100 多只野兔,但这并不影响野兔种群的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