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泗水亭长
秦二世元年秋,沛县郊外的官道上尘土飞扬。烈日炙烤着龟裂的黄土路,道旁枯黄的蒿草在热风中无力地摇曳。远处,一队衣衫褴褛的囚徒像蝼蚁般缓慢移动,铁链碰撞声隐约可闻。
刘邦懒洋洋地倚在一棵老槐树下,树皮粗糙的触感透过单薄的绛色公服传到背上。他解下腰间斑驳的铜印绶随手丢在一旁,又摸出酒葫芦仰头灌了一口。劣酒的辛辣从喉咙烧到胃里,却驱不散心头那股莫名的烦躁。
“刘亭长!您又偷懒!“
一个满脸汗水的年轻小吏气喘吁吁跑来,腰间挂着的竹简随着跑动哗啦作响。刘邦眯起眼睛,认出这是县里新来的文书,姓王,萧何手下的跟班。
“急什么?“刘邦慢条斯理地用袖子擦了擦葫芦口,“这鬼天气,骊山那么远,走快了怕是要死半道上。“他三十多岁的面容被晒得黝黑,眼角已有细纹,但那双微微上挑的眼睛里却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狡黠光芒。
年轻小吏急得直跺脚:“可这是郡守亲自督办的要犯!耽误了时辰——“
“郡守?“刘邦嗤笑一声,随手摘了片槐树叶在指间揉搓,“他老人家在舒适的官署里喝着冰镇醪糟,哪知道这日头能晒死人?“树叶在他指间碎裂,渗出苦涩的汁液。
远处囚徒队伍越来越近,惨状逐渐清晰。百余人被粗铁链拴成一串,每个人脖子上套着木枷,手腕被麻绳勒出血痕。队伍两侧,五名秦军锐士手持长戟,领头的屯长不时挥动皮鞭抽打走得慢的囚徒。
“啪!“
一声脆响伴随着惨叫,队伍中一个白发老者扑倒在地,背上粗布衣衫裂开,露出道血痕。
“老不死的!起来!“屯长厉声呵斥,鞭子再次扬起。
刘邦眼中寒光一闪,酒意顿时散了三分。他大步上前,在鞭子落下前一把抓住屯长手腕。
“这位军爷,“刘邦脸上堆着笑,手上却暗暗用力,“老丈这把年纪,经不起这般抽打吧?“
屯长挣了两下没挣脱,脸色阴沉下来:“刘亭长,这可是朝廷重犯!死了就地掩埋便是,用得着你多管闲事?“
刘邦松开手,从怀中摸出个粗布钱袋,哗啦啦倒出十几枚半两钱:“天热,哥几个买碗酒解暑。这老丈交给我,保证不耽误行程。“
屯长掂了掂钱币,冷哼一声走开了。刘邦蹲下身,从腰间皮囊里取出水壶递给老者。老人颤抖着手接过,浑浊的眼睛里涌出泪水。
“大人...老朽只是...只是舍不得家中病重的老妻...“老人哽咽着,水顺着花白胡子流下,“偷了地主家一只鸡给她补身子...“
刘邦胸口突然一阵发闷。他想起自己母亲卧病在床时,他也曾半夜翻墙去偷邻家的鸡。那年他十五岁,被父亲用藤条抽得三天没能下床。
“起来吧。“刘邦扶起老人,悄悄塞给他一块干粮,“跟紧我,别掉队。“
安顿好老人,刘邦回到树荫下,发现年轻小吏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他。
“刘亭长,“小吏压低声音,“您这样...会惹祸上身的。“
刘邦咧嘴一笑,露出略微发黄的牙齿:“我刘邦活了三十四年,惹的祸还少吗?“他拍拍小吏肩膀,“回去告诉萧何,就说我老刘又给他添麻烦了。“
夕阳西沉时,队伍在驿站安顿下来。刘邦独自坐在后院石磨旁,就着咸菜喝完了剩下的酒。月光如水,照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远处传来囚徒们压抑的呻吟声和铁链碰撞的脆响。
“大哥!“
粗犷的嗓音打破了夜的寂静。樊哙大步走来,腰间杀猪刀在月光下泛着寒光。这个比刘邦高出半头的壮汉是沛县有名的屠夫,也是刘邦从小玩到大的兄弟。
“听说你今天又为囚徒说情了?“樊哙一屁股坐在石磨上,压得石磨嘎吱作响,“县里那个马屁精主簿已经派人去郡里告状了!“
刘邦晃了晃空酒葫芦,笑道:“告就告吧,大不了这亭长不做了。反正每月那点俸禄还不够买酒的。“
“你!“樊哙急得满脸通红,拳头砸在石磨上,“萧何大哥费了多少周折才给你谋到这个差事!你知道多少人盯着这个位置吗?“
“萧何...“刘邦喃喃念着这个名字,眼神飘向远方。萧何是沛县功曹,掌管全县人事,是他刘邦这辈子见过最聪明的人。三年前他因醉酒误了押送赋税的日子,本该被治罪,是萧何暗中周旋,不仅让他免于责罚,还举荐他当了泗水亭长。
这份恩情,他记在心里。可每次见到萧何那永远一丝不苟的衣冠,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他又会莫名烦躁。就像小时候私塾先生拿着戒尺站在身后那种感觉。
“萧大哥让我告诉你,“樊哙压低声音,“最近风声紧,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造反了,据说已经攻下好几座城...“
刘邦猛地坐直了身子,酒意全消:“当真?“
“千真万确!郡里昨天刚来的公文,要各县加强防备...“樊哙突然住口,警觉地看向院墙方向。
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从墙外传来。刘邦悄悄摸向腰间的青铜短剑,这是亭长的配器,虽然已经有些年头,但刃口依然锋利。
“谁?“刘邦沉声喝道。
几个黑影翻墙而入,落地时铁链哗啦作响。刘邦定睛一看,竟是白天押送的囚徒!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中年汉子,额头上有一道狰狞的伤疤。
“刘大人!“汉子扑通跪下,铁链砸在地上发出闷响,“我们逃出来了!那狗官根本不把我们当人...一路上已经死了十几个兄弟...尸体就直接扔在路边喂野狗...“
刘邦心头一震。他借着月光看清了这几人——除了疤脸汉子,还有三个年轻人,以及...白天那个偷鸡的老者。老人脸色惨白,嘴角有血迹,显然逃跑时受了伤。
“你们这是要连累我杀头啊。“刘邦声音发紧,手心渗出汗水。按照秦律,纵放囚徒与谋反同罪,要株连三族。
“横竖都是死!“疤脸汉子咬牙道,“不如跟着刘大人干!听说陈胜吴广已经称王了,各地豪杰都在响应...“他眼中燃烧着疯狂的火焰,“这暴秦,早该亡了!“
夜风突然变得凛冽,吹得院中老槐树沙沙作响。刘邦感到一阵眩晕,仿佛脚下的土地在摇晃。他看向樊哙,这个平日天不怕地不怕的屠夫此刻也面色发白;他又看向那几个囚徒,每一双眼睛都死死盯着他,像即将溺亡的人看着最后一根稻草。
月光下,刘邦缓缓抽出腰间短剑。青铜剑刃在月色中泛着幽幽青光,映照出他棱角分明的脸庞。这一刻,他忽然想起十年前在咸阳服徭役时,亲眼看见一个民夫因为疲惫稍稍放慢脚步,就被监工的秦军一戟刺穿后背。
“罢了。“他忽然大笑起来,笑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这秦朝的官,不做也罢!“
樊哙倒吸一口凉气:“大哥,你疯了?“
刘邦没有回答,而是转向疤脸汉子:“你们当中可有识字的?“
一个瘦弱的年轻人怯生生举手:“小人...小人在乡里做过书佐...“
“好。“刘邦剑尖划过地面,画出一条深深的痕迹,“从今日起,我刘邦与暴秦,就此一刀两断!“
远处传来犬吠声和火把的光亮,追兵来了。刘邦握紧剑柄,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三十多年来,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樊哙,去叫上周勃、卢绾他们。“刘邦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连夜进山。“
“那...那这些囚徒呢?“樊哙结结巴巴地问。
刘邦看向那一张张绝望中焕发出希望的脸庞,嘴角扬起一抹玩世不恭的笑意:“从现在起,他们不是囚徒了。“他顿了顿,剑尖指向漆黑的夜空,“他们是我的兄弟。“
月光下,十几个人的命运在这一刻交织在一起。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似仓促的决定,将会如何撼动这个庞大帝国的根基。而在远处沛县城中,萧何正站在窗前,望着芒砀山方向,手中竹简无声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