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之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神女思 泛清漪

传闻被黑手印所击中的人,死时无一不是面色漆黑,狰狞可怖,高思远并没有死,死过一次的人若是再死一次,阎王爷爷真不知道该将此人往何处送了,况且高思远的朋友甚多,谁也想不到一座富丽堂皇,烟视媚行的场所下居然住着一位女神医,这等迎来送往之所不仅大悖医行,更难有患者能找到此地,如此一来岂能济世救人,更何德何能被称作神医。

小室摆设典雅精致,十分整洁,一尘不染。透过雕花的轩窗,初升的朝阳洒下缕缕碎金,晨风荡漾,似是泛起浮波的青萍,更是暗携菊花的清雅香气,让人心神为之一旷。

那秀丽女子眼睛呆呆的盯着轩窗外的悠然、苍黄的远山,更是盯着近处泛黄的秋草斜坡,想起昨日场景不由口中低声吟咏唱罢:“戴月披霜胆惊怕,久立纱窗下,蓦然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则道是冤家,原来是风动荼蘼架。”

歌声清婉悱恻,柔腻动人,却因一声轻笑,将一首曲子唱的不合时宜,不合时宜的时候唱着不合时宜的曲子,不合时宜曲子却本又不合时宜。

只因昨夜虽惊疑“风动荼蘼架”,回神一看却是一个胖和尚背着一个年轻人越窗而过,险些惊呼唤人,待看清那年轻人面貌,不由惊呼不已,急忙捂住樱唇,不作询问,吩咐那和尚抱往床上。

和尚并非她想见之人,也并未多留,更未解释,放下人后,便离开了。

秀丽女子细心查探年轻男子的身体后,长舒一口气,喃喃道:“总算你命大,运功将所中之毒封至双掌,眼下不过是内力耗尽,体力虚脱导致的昏厥罢了,待我将掌中余毒以放血之法放尽,便可痊愈了。”

秀丽女子取出银针,纤纤玉手微搓,银针上泛起丝丝雾气,往食指指尖一扎,掌中乌血似被牵引,顺着银针丝丝滴落在早已准备好的碗中,整只手掌也由乌黑逐渐褪尽颜色,最终呈现淡红色。

一声呻吟低唤,唤醒了正在轩窗旁,沉游幻想的女子,高思远微睁双眼,坐起身子,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生的极美的女子,乌发雪肤,纤腰修眸,明媚动人,气质更是如雾,如雪,只不过她一笑,却是雾尽雪销,相信任何男人看到这一笑,即便是煦日暖阳也不及其明媚,四月桃花更不及其动人。

高思远自然认识这名女子,只是揆别已久,纵使相见却不如不见,她在江湖上所作所为,自己亦是有所耳闻,虽难以置信,却是众口铄金,不得不信。

眼下又被其所救,责问的话却是不好说出口,只得苦笑连连,轻声问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我又为何在此。”

郑玉婵柔声答道:“此地是红袖招,这里是我的房间,我一直在等你,你受伤了,被广真和尚带到了这里。”

相顾默然,徒留窗外冷清秋,一问一答后室内陷入沉寂,并非无话可谈,只是不知从何说起,又该不该说。

良久,郑玉婵终于打破沉默,长叹一声,说道:“河阳城龙蛇混杂,四方势力交错,你不该在此时来此地,更不该招惹他。”

他是谁,是否便是那个白衣人?为何短短一年,这座城池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郑玉婵此刻在此是否是为了躲避仇杀?

毕竟她在江湖上杀了如此多的豪杰,那些死去的成名高手定然在江湖上又极大的势力,他们的亲友无不恨透了她。

话到嘴边却总是难以说出口,只得心中暗暗叹息,怅然无语。

郑玉婵接着说道:“河阳古城本被郑家、王家、刘家、钱家四大家族把持,数年前有一只势力异军突起,率兵拿下河阳郡,并将治府迁至暨安城,从此之后河阳郡也就改名为暨安郡了。而四大家族的数百年的钱财、土地自然也被收归所有。”

又是一声长叹,高思远忍不住接话道:“河阳郡百姓久受地方豪强压迫,百姓麻木不仁、予取予夺、任劳任怨、胆小如鼠,早已活得人不人,鬼不鬼了。”

“地方豪强有灾不振,有害不除,依仗数百年的威压,肆意妄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致使百姓妻女不存,连果腹之餐也得摇尾乞怜,才得一恩惠。”

“一餐之恩,便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奴颜屈膝的连腰都挺不直,偶有侠义之士仗义执言,不是被恶意拘押,死于非命,便是谗言陷害,使其心如死灰,不再过问此地之事,难道有这样一只异军对河阳的百姓不好吗?”说到此时,高思远早已义愤填膺,满腔热血迸涌。

郑玉婵檀口轻启,缓缓说道:“这天下若有这样一只为民的异军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可是这一只队伍和历代农民起义一般,并未逃脱自己原本该有的命运。”

高思远神色惊疑,讶然问道:“什么命运?”

郑玉婵嫣然一笑,反问道:“你那帮弟兄,可都是穷苦出身。”

高思远道:“没错,除一二弟兄是化外之人,其余皆是寻常百姓,不过偶有际遇,学得一手不寻常的功夫,得以统率将士,攻下城池。”

“你可知粮散人聚,粮尽人散的道理。”郑玉婵问道。

“河阳郡财货却已散尽于百姓,眼下又丢失三百万两黄金,确实已是无财可散,五城百姓人心浮动,只得暨安一城尚在掌控中。”

“如此形势,恐怕是祸起萧墙,乱从内生。”

“我等一心为民,怎会自怀暗心,阴谋破坏。”

“他们自然不是想破坏,而是权谋滋生,想要给子孙谋这百世的财富。”

“那岂不是成了下一个四大家族。”

“灭了那四大家族,自然有千千万万的人想要取代他们,这些平民草莽做了豪族,必将更加变本加厉,把以往所受的苦痛,十倍百倍的加之于百姓,这是历代农民起义首领所受的魔咒,谁也妄想改变。”

“我已效仿汉中王,与全郡百姓约法三章。”

“汉王约法,故作姿态,天下定鼎,便分封刘氏,岂不是最大的世家大族。”

高思远早已哑口无言,郑玉婵所言皆是事实,天下诸侯起兵逐鹿,或有为民初心,然自夏禹以来,家天下大启,割地称王、定鼎天下者莫不是为了自家天下能得万世流传。秦皇已得天下,自称始皇,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