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妖孽作怪还是人心作祟
万年县李府中,此刻的李凡不知道,他那不靠谱的便宜老爹已然为他物色了一位妻子。
李凡站在李府门口,只见一马车又一马车的鲜花被络绎不绝地拉进府内,他不禁有些诧异:“我这平日里不着调的便宜老爹,今日倒是靠谱了一回。”
有了这些鲜花,李凡便着手准备制作香水。他精心挑选香料、鲜花与溶剂,依照比例调配香精,随后将其与溶剂混合搅拌,再加以炼化,提炼出香精。
接着,他按照酒精、水、香精8:1:1的比例,开始尝试提炼香水。香水提炼过程极易出错,好在主要原料鲜花储备充足,倒也给了李凡试错的机会。
就在李凡专注制作香水之时,李世民派人打造好的曲辕犁也送到了。
此刻,李凡对李世民的看法稍有改观:“不得不说,我这便宜老爹,虽说贪生怕死又极其好色,但这办事效率还挺高。”
如今有了曲辕犁,李凡便带着它来到自家田地里。
抵达田地时,他瞧见田地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正当李凡满心好奇,思索此地究竟发生何事之际,耳畔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你也来这儿看高僧驱邪呀?”李凡一愣,回头望去,只见昨日那位田野少女正站在眼前。“你怎么也在这儿?”李凡问道。
少女双手叉腰,调皮地看着李凡,哼声道:“哼,你这个大骗子!我都打听清楚了,你根本不叫郝仁,你叫李凡,是大唐万年县县男,也是这些田地的主人,还是这些佃农的少主。”少女佯装生气,瞪着李凡,模样可爱极了。
李凡见状,讪讪一笑:“既然你已经知道我的名字了,那你是不是也该告诉我你叫什么呀?”
“我叫李心窈。(李心窈便是襄城公主,各位读者想必已明白,因查不到襄城公主真实姓名,故而取了此名。)哼,你还没说为啥要骗我呢!”李心窈一脸愤愤不平。
李凡觉得眼前女孩实在可爱,忍不住继续逗她:“我怎么就骗你了?”
李心窈气鼓鼓地说道:“你明明叫李凡,却骗我说你叫郝仁!”
李凡不紧不慢地回应:“我这哪能算骗你呀?你会随便把自己的真实信息告诉别人吗?当时你不也没告诉我你的名字嘛。”
李心窈仔细琢磨,似乎觉得李凡说得有些道理,可又隐隐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李凡接着说道:“好啦,别纠结之前的事儿了,初次见面,请多关照!”说罢,李凡像后世那般,伸手欲与李心窈握手。
李心窈见状,顿时愣住,下意识觉得李凡是想占她便宜:“这是什么意思?”
“握手啊!这叫握手礼,是我们那儿的礼节。”李凡解释道。
李心窈闻言,一脸古怪地看着李凡。
她自幼研习四书五经,对各种礼仪了如指掌,这握手礼她却是头一回听闻,总觉得这并非什么正经礼节,纯粹是李凡想占她便宜的借口。
不过,最后李心窈还是鬼使神差地与李凡握了一下手,随后迅速将手缩了回去。
李凡见状,继续打趣:“我们家乡除了握手礼,还有拥抱礼,要不咱们也来一个?”
李心窈一听,顿时觉得自己被李凡戏弄了,什么握手礼,分明就是他占自己便宜的幌子。
她挥动粉拳,对着李凡娇嗔道:“你去死吧!”
李凡看着李心窈那俏皮可爱的模样,不禁笑了起来。
..........
随后,二人朝着法会所在之处走去。
此刻,田地里四处可见大和尚穿梭在围观的百姓之中。
目睹此景,李凡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古代百姓由于未曾接受过系统的科学知识普及,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
但是在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李凡看来,所谓的鬼神之说,纯粹是用来愚弄百姓的。
李凡看着那些在一旁装神弄鬼的和尚,开口问道:“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李心窈忽闪着大眼睛,说道:“你还不知道呀?据说万年县被陛下封给了襄城公主,襄城公主人美心善,为了帮百姓驱邪,这才请来这些和尚在此举办法会呢!”
李凡看着李心窈,故意卖关子道:“果然!”
李心窈见他这般模样,好奇地追问:“果然什么呀?”
李凡笑着说:“果然大唐的大傻子可真不少啊!”
听到李凡这么说,李心窈顿时不高兴了。请人给百姓做法事祈福,怎么就成糊涂蛋了呢?她气得满脸通红,义愤填膺地说道:“你是说襄城公主是大傻子?李凡,你胆子可真够大的,居然敢编排公主!”
李凡回应道:“我这可不是瞎编排,我说的可都是实话。她都被这些所谓的高僧骗成这样了,不是大傻子是什么?”
李心窈心中暗自嘀咕,紧咬着牙关,心里愤愤地想:哼,我倒要看看这群和尚到底打算怎么骗本公主,本公主哪是那么容易上当受骗的?再说了,这些可都是大相国寺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啊,他们怎么会做出骗人的勾当呢?
此时,人群慢慢散开,在场地中间留出了一片宽敞的空地,供三五个大和尚施展法术。
空地上摆放着一张香案,案几上放置着一个巴掌大小的铜香炉,炉中插着三根清香。
除此之外,案几上还摆放着三个用黄纸剪成的小纸人。
紧接着,只见其中一个大和尚口中念念有词:“鬼万千,道常存。按行五量,洞罡太玄。叔鬼方干,斩妖缚邪。乾罗恒那,凶秽消散,道常存。海知闻,按行五。中神咒、元始玉文。中神咒,按行五。朗太完,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吞地自然,移气分散。天地自然,移气分散。普告笑,灵宝符命,普告九天。叔鬼万千。”
大和尚念完法咒后,拿出一串佛珠,在手中随意把玩了一阵,突然猛地大喝一声:“妖孽还不现身!”
随后,他将佛珠停在距离纸人不到一根手指的地方。
就在这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原本平躺着的小纸人竟缓缓站立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站在最前排的百姓们顿时高声呼喊起来:
“妖孽,妖孽现身了!”
“真的有妖孽啊!”
一众百姓见状,先是一阵高呼,紧接着便齐刷刷地跪下,纷纷感谢高僧为他们找出妖孽。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百姓愚昧无知。
贞观三年,先是遭遇大旱,接着又降下大雪,之后天花还肆虐横行,百姓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妖孽在人间兴风作浪。
正是百姓们这种畏惧鬼神的心理,才让这些装神弄鬼的和尚们有了可乘之机。
不过在李凡看来哪有什么妖孽作怪,不过是人心作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