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元宇宙从哪里来
虽然不少人认为元宇宙只是反乌托邦电影“头号玩家”的某个新版本,但更多的人认为它将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历史和未来是一个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连续体。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今天的突破和未来的趋势是如何建立在先前发现的框架之上的。下面列出的历史步骤对元宇宙的形成和未来至关重要。
元宇宙简史[13]
让我们回顾几十年时间,以全新视角来看待元宇宙轨迹。著名未来学家托马斯·弗雷[14]选择了1991年作为起点——这一年,万维网和区块链同时出现了!
为什么这些里程碑被认为是元宇宙出现的基本要素?因为其中的每一个都在那个虚拟的平行世界中添加了结构、能力、技术,以及现实的资源和机遇——有人认为,“数字元宇宙将比我们今天的物理宇宙更为安全、更加民主”。
●1991年,万维网的诞生
1991年8月6日,伯纳斯-李在万维网上发布了第一个公开的“大众互联网”的合作邀请。这是万维网诞生的日期。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伯纳斯-李没有凭借万维网索要哪怕一元钱的专利费,李将万维网贡献给了全人类!
●1992年,《雪崩》
就在万维网诞生的第二年,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在他的小说《雪崩》中创造了“元宇宙”一词,其中人类作为化身在一个三维虚拟空间中与他人和软件代理进行交互,该空间“使用”了真实世界。
●1993年,工作量证明
工作量证明(PoW)的术语和概念,最初是在计算机安全的背景下,作为防止垃圾邮件的一种方式。后来,PoW成为验证和合法化区块链交易的主要技术之一,特别是基于计算机能力的网络货币挖掘,即俗称的“挖矿”。
●1998年,B-Money
计算机工程师Wei Dai提出了B-Money的概念,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加密货币。它虽然从未实现过,但其中一些概念与多年后出现的比特币的概念非常相似。另一种币权验证方法是使用权益证明(PoS),这是一种替代挖币算法,它更依赖于开发者当前持有的加密货币,而不是依赖于原始计算能力的工作量证明。
●2002年,数字孪生技术
数字孪生(物理对象的数字对应物)的概念和模型,是由时任密歇根大学教授的迈克尔·格里夫斯于2002年在制造工程师协会会议上公开介绍的。格里夫斯教授提出了数字孪生,作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模型。
●2003年,《第二人生》
《第二人生》是在线虚拟世界,由罗森代尔和他的林登实验室(Linden Lab)团队于2003年开发,是元宇宙世界的先驱。《第二人生》用户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低带宽和高分辨率,这使其体验不太理想。在今天,《第二人生》仍拥有数十万活跃用户群,平均每人每天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花费的时间超过四个小时。
●2006年,Roblox
Roblox是一个在线平台,允许用户创建和参与其他用户开发的游戏。2021年,Roblox公司上市、股价高开,成为年轻人在线互动的重要平台。
●2009年,比特币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BitCoin)网络诞生,其神秘创始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挖掘了比特币的创世区块(0号区块),获得了50个比特币的奖励。这是比特币诞生的第一天。
●2009年,区块链应用
随着比特币的发明,中本聪又发明了使用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公共交易账本。尽管其他人更早声称已经发明了区块链的概念(区块链的两位发明人为斯托尔内塔教授与哈伯教授,可参见本书“元金融”一章),但在比特币推出的同一天,区块链的可应用形式也诞生了。
●2010年,边玩边赚技术
到2010年年初,扭蛋游戏在日本流行起来,基于胶囊玩具自动售货机的渠道,最早的系统是MapleStory。玩家可以赚取代币,可以根据预先确定的稀有程度从一组物品中随机抽取这些物品,通常的目标是收集一组物品的所有物品,以获得强大的游戏内奖励,这被称为边玩边赚(Play to Earn,P2E)。
●2012年,《玩家1号》
Ernest Cline的这部小说向许多年轻人介绍了虚拟现实世界的概念,斯皮尔伯格(电影《人工智能》导演)在2018年的改编使这个创意更加生动,关注度更高。
●2012年,NFT
NFT(Non-Fungible Token)即不可替代通证,代表一种唯一、不可替换的通证。而如比特币则是可替代、可互换的通证。自2012年12月创建“彩色硬币”以来,NFT概念一直伴随着我们,特征是将附加信息合并到虚拟货币中,使其不可替代。
这也是一个由年轻的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中文圈昵称V神)最先牵头的项目,当时的动因是,他致力于改进比特币区块链的无信息属性。
●2015年,以太坊
1999年,硅谷著名投资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的公司Confinity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X.com公司合并,组成了PayPal支付平台。三年后,eBay以15亿美元收购了PayPal,让马斯克和蒂尔都变得异常富有。2010年蒂尔宣布成立蒂尔奖学金(Thiel Fellowship),为22岁以下的学生提供每人100 000美元的资助,以帮助(催促)他们从事“更创新”的创业工作。2014年,这笔赠款的获得者之一就是年仅20岁的布特林。
2015年7月,布特林和盖文·伍德(Gavin Wood)共同推出了以太坊网络及以太坊区块链。(五年后,以太坊就被估值5000亿美元,创造了“90后”数字领域创业者的新典范。)
●2015年,Decentraland(去中心之地)
该虚拟现实平台的第一次迭代于2015年推出。其通过工作量证明算法分配虚拟“土地”。2021年NFT的繁荣使该游戏的一些虚拟房地产地块的销售额超过100 000美元。
●2015年,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Nick Szabo首次提出,他创造了该术语来指代“以数字形式指定的一组承诺,包括各方在其中履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自2015年以太坊区块链推出以来,“智能合约”一词更具体地应用于在区块链或分布式账本上进行的通用计算的概念。
●2016年,宝可梦Go
宝可梦Go(Pokémon Go)是第一款将虚拟世界叠加现实世界的游戏。它使用带有GPS的移动设备来定位、捕获、训练虚拟生物(称为Pokémon),看起来就像在玩家的真实世界中一样。
●2016年,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名为The DAO的公司于2016年5月通过众融代币销售推出了DAO项目,创下了当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众筹活动记录。其旨在成为一种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创建的另类风险投资基金、一种去中心化的融资模式。
2016年6月,有黑客利用了DAO代码中的一个漏洞,将DAO的三分之一资金转移到一个附属账户中。这导致了The DAO的消亡。
但是DAO的概念继续存在,并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而获得了极大改善。展望未来,每个DAO都将成为未来元宇宙公司的重要基础结构——这些DAO公司由组织的参与者共同管理,且管理规则和金融交易记录在区块链上。
●2017年,Fortnite
这款多人视频游戏在发布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它向许多人介绍了元宇宙和加密货币的外在形态和感觉。2022年,Fortnite用户群总数超过3.5亿。
●2018年,DAI稳定币
DAI稳定币因为添加了新的元素,被加密元宇宙广泛认可。与不锚定任何法定货币或仅锚定其他加密货币的加密货币相比,中心化的DAI稳定币与美元挂钩,这使其波动性大大降低。以去中心化金融(DeFi)而言,加密货币更加可靠。今天,基于区块链的银行服务,可在许多用于加密货币借贷和投资的类似平台上使用。目前,虽然还不受传统机构监管,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对此体验仍然很好。
●2018年,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当Bancor因黑客损失1350万美元时,网络货币交易所遭受了重大的公关打击。尽管它们的法律及监管基础仍然有些不确定,但DEX仍然是人们基于智能合约而不是通过中心化交易来出售和交易其网络货币资产的一种主要方式。
●2018年,Axie Infinity
这一年推出了流行的NFT虚拟现实游戏Axie Infinity,该游戏构建了一个数字宠物世界。到2021年中期,它的NFT总价值是所有游戏平台中最高的。
●2020年,新冠疫情
当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世界各地的人不得不更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进入虚拟世界。元宇宙很快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游戏玩家和那些想在网络世界快速赚钱的人的首选之地。
在这个两极分化的“物理vs虚拟”世界中,元宇宙已经呈现出一种对抗当前各种制度的基调——各种制度,越根深蒂固,就越面临风险。对抗将人们推向了元宇宙的地下经济和地下世界,为元宇宙的增长设置了“完美风暴”。
●2020年,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s)
在6大区块链通证平台上,通证价值已超过20万亿美元。随着开源、透明的应用程序不断涌现,支持游戏、去中心化金融、去中心化交易所和其他用途的去中心化应用,让削减中间人的运动仍在蓬勃发展。
虽然许多人将Dapps称为新趋势,但第一个Dapp实际上就是十多年前的比特币应用。
●2020年,元宇宙首场音乐会
2020年4月,特拉维斯·斯科特(Travis Scott)在视频游戏《堡垒之夜》中向2770万人进行表演。
●2020年,SOLANA算法
同样在4月,Solana区块链Dapp被推出。与以太坊不同,这个Dapp的加密货币被称为SOL,是基于权益证明算法开采比特币的(以往比特币开采都基于能源消费量更大的工作量证明)。此外在Solana中澄清和简化了与区块所有权相关的问题,使用一种称为“历史权益证明”的新共识工具(Consensus Tool),用来为智能合约提供元规则(meta-rules),将时间戳插入其区块链。
●2020年,异形世界
这个广受欢迎的Dapp是使用多元宇宙星际场景创建的,该场景让NFT角色在分布式自治组织中进行交互,以挖掘代币并执行其他任务。
到2021年,异形世界(Alien Worlds)已经拥有超过250万用户,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该游戏围绕重要课程,旨在向人们教授加密货币和加密货币挖矿的原理。这些知识和原理极大地推进了整个虚拟世界的技术基础设施的构建。
托马斯·弗雷特别强调:“在过去几年中,元宇宙领域中各种支持技术和新功能的发展已经令人难以置信,但2021年开始更加惊人!”
未来,社会可能没有任何方面——包括政府、商业、宗教、娱乐、约会、政治,甚至战争——会由于元宇宙的发展还保持不变。
对于未来,元宇宙将产生特别深远的影响。
再引用一次林肯和德鲁克共同说过的一句名言——虽然已经被人们引用过无数次了——“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它创造出来……”
[1]库尔特·冯内古特(1922——2007),美国著名作家。著有十多本小说和大量短文、评论,极受好评;曾被许多作家公认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亦曾被推崇为“美国当代最好的作家之一”。
[2]“愤怒蚂蚁俱乐部”的创造者并不承认,其灵感来自更流行的一款手机游戏“愤怒的小鸟”。
[3]阿玛尼,意大利著名服饰品牌,因营销和广告需求,在《第二人生》中开设了虚拟商店。
[4]脸书,大型社交网络平台,创办于2004年。
[5]“二元论机器人”的公司名称充满哲学意味;本案例已授权笔者使用。
[6]数字孪生技术是二元论机器人公司的重要产品。价值中国智库邀请了“数字孪生之父”迈克尔·格里夫斯教授进行了专访,相关内容在本书“元商业”一章分享。
[7]乔荼波陀(640——690年)和商羯罗(700——750年)是印度吠檀多不二论的两位最重要的哲学家,分别著有重要哲学著作《圣教论》和《示教千则》。吠檀多哲学是印度最古老也最主要的哲学流派,其理论源于3000多年前的吠陀文献,至今还影响着占印度70%的人口。
[8]案例来源:Unity网站介绍,https://unity.com/solutions/game。
[9]案例来源:www.theverge.com/2021/11/9/22772900/unity-acquire-weta-digital-visual-effects-lord-of-the-rings-peter-jackson。
[10]IDC公司AR/VR市场份额图,www.idc.com/promo/arvr。
[11]〇WebGL是一种跨平台开放网络标准,用于基于OpenGL ES的低级3D图形API,通过HTML5 Canvas元素向网页脚本公开。WebGL为网页带来了无插件3D,直接在浏览器中实现。主要浏览器供应商Apple(Safari)、Google(Chrome)、Microsoft(Edge)和Mozilla(Firefox)都是WebGL工作组的成员。
[12]元宇宙路线图,参见https://metaverseroadmap.org。
[13]本节所涉主要事件,均来自托马斯·弗雷(Thomas Frey)的文章《元宇宙简史》(The History of the Metaverse),作者已授权笔者使用,引文有增删。
[14]托马斯·弗雷:著名未来学家,IBM获奖最多的工程师,未来战略智库达芬奇研究所(DaVinci Institute)创办人。他对未来愿景和机遇的准确描述吸引了世界各地人数庞大的追随者。他自己创办了17家企业,并协助了数百家企业的发展。在创办著名的未来战略智库达芬奇研究所前,他在IBM担任了15年工程师和设计师,获得了270多个奖项。他也是“999社群”的成员,该社群自称其成员都是拥有“超过99.9%人类的高智商”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