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研究报告(2024)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一

现阶段,汽车产品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资料,到市场经济时代的耐用消费品,再转变为目前的智能出行设备,这一转变堪称天翻地覆。新能源汽车自诞生之日起,天生具备数字基因,深度融合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随着汽车的大规模数字化、智能化,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从传统机械化向软硬件平台重构化的转变。相应地,汽车服务生态也建立起全新的反馈机制。在数字经济时代,智能汽车将引发汽车产业业务形态、研发及生产模式、产业组织方式以及商业模式等各环节的范式变革。

一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形态由传统的产品形态向“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服务”形态转变。新能源汽车产品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出行工具,而是成为用户数据与交互体验的接口。通过对海量汽车数据的加工与价值挖掘,我们能够深度、全方位地洞察汽车用户需求变化、并预测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将紧贴用户需求,实现精准创新和快速迭代。同时,基于产品数据的延伸及增值服务将持续增长,基于海量数据的产品附加值将显著增加。

二是汽车研发模式正经历从传统的汽车研发链条向协同化转变的过程。互联网模式正在深刻变革汽车生态圈的价值认同,用户共创已成为整车企业的新研发模式。通过积累海量的用户数据并深入洞察用户需求,整车企业建立起敏捷的产品研发管理体系。整车企业的技术架构正朝向分布式、全连接的云端数字融合方向发展,基于产业链上下游畅通的信息流、数据流,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落地应用,能够更有效地满足企业敏捷化创新的数字化研发需求,这一转变使得整车研发技术架构逐步走向上下游协同化,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研发创新。

三是汽车生产方式正经历从传统批量化制造向智能化、柔性化、个性化规模定制的转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已经贯穿汽车全产业链各环节。AI、云计算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正在助力车企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基于生产数据的深度感知和价值挖掘,车间生产率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不同生产环节的信息堵点被打通,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柔性化。同时,企业内部制造体系网络化的纵向集成,贯穿产品生命周期工程数字化的端到端集成,以及企业之间基于价值流及信息网络的横向集成,使汽车个性化定制和产品服务能够高效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四是汽车产业组织方式正由传统的供应链、价值链逐渐走向网络化、平台化。这一转型过程中,汽车产业不再局限于线性的供应链条和单一的价值传递路径,而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驱动,形成了一个高度互联、开放共享、协同合作的网络生态,企业、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各类社会资源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络化、平台化的组织方式进一步促进了汽车产业内的开放合作,企业之间不再仅仅是竞争关系,而是更多地开展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这种组织方式弥补了单个企业、单个链条的能力局限,通过供需精准匹配,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高效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

五是汽车产业商业模式由传统的直接售卖产品和服务,逐步演变为多触点的新网络格局。传统的整车企业和经销商正由从聚焦单一渠道向构建多元渠道转型升级。许多传统汽车品牌由传统批发模式转向新零售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在汽车新零售模式下,产品价格更加透明,厂家与用户、市场的联系更密切,对渠道的把控能力更强,能够更快地响应用户和市场变化。在智能化趋势下,汽车服务无处不在,汽车软件的OTA升级等后续服务让汽车销售更具活力和创造力。虽然传统4S门店依然存在,但业务功能正逐渐走向分离和重组细化。汽车商业模式呈现出多触点、多元化的新网络格局,依托互联网直销、用户口碑相传、社群生态等营销模式创新,逐渐从“车核心”向“人核心”转变,从而强化汽车品牌韧性。

2024年6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