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值班律师制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孟婕博士的《中国值班律师制度研究》今夏出版,我作为她的导师,很高兴为之作序。孟婕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博期间,正逢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徐徐展开,因此她一直聚焦改革前沿,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并通过参加学术活动倾听到来自实务部门的声音。后来她提出想以值班律师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我认为对于中国当下的改革非常有意义。不负所望,经过她刻苦的研究和写作,其博士论文受到答辩委员会的一致认可,也获得了第五届陈光中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孟婕现将博士论文整理出版,可以说是目前关于值班律师制度的不多的学术著作。本书系统地、全面地梳理了值班律师制度,回应了制度适用的诸多本土化问题,对于学习和研究该制度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值班律师制度是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程序法治的发展、辩护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该制度最初进入改革者视野,是作为司法改革的一项配套措施,关系到许多制度性改革的成效以及能否真正“落地”。“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以重塑三机关职能地位为出发点,强调了审判阶段尤其是庭审实质化的核心地位。但是如此一来,本就捉襟见肘的司法资源必定难以承载,因此需要体现效率价值的程序分流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速裁机制以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改革举措相继出炉。为了避免被追诉人因效率提升而丧失必要的权利保障,值班律师制度就恰逢其时地被改革决策者所设立。目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刑事辩护全覆盖”的试点都离不开值班律师的参与。应当认识到,值班律师的制度价值不仅局限在辅助其他制度运行方面,其独立价值不可小觑。值班律师制度的合理构建将有助于弥补委托辩护律师、法律援助律师的功能缺位,例如侦查早期法律帮助的缺失,促进实现有效辩护、法律帮助的价值目标。因此,值班律师在当下的司法实践中还有更加宽广、深远的发展空间。本书结合学术理论和司法实践的不同维度,充分诠释了值班律师制度的研究价值。

值班律师制度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其发展注定了曲折中前进。2018年,立法者将该制度纳入《刑事诉讼法》,正式上升为法律规范。然而,立法化的过程是较为曲折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值班律师的性质和定位,对其权利的规定也较为模糊,导致了实践中的许多问题。除此之外,受到资源有限性的制约,值班律师制度在制度保障层面也面临着挑战。本书立足中国本土化背景,凝聚了当下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紧贴司法实践,对实践中的问题作出了透彻的分析和回应,在一些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本书资料翔实、论证充分,对诉讼制度本土化发展中的诉求能够给出富有实践性的解决方案,不仅为解决当下实践困境提供了完善进路,而且对制度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融汇了理论、实践、案例和分析,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是为序。

陈卫东

2023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