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国家制度
一 国旗国徽国歌
塞内加尔国旗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颜色从左至右依次为绿、黄、红,中央是绿色的五角星。绿色象征农业、植物和森林,黄色象征自然资源,红色象征战士为争取独立付出的鲜血,中间绿色五角星象征非洲的自由。绿、黄、红是传统的泛非颜色,源于埃塞俄比亚。在19世纪,当其他非洲国家被西方列强瓜分成为殖民地时,埃塞俄比亚于1896年战胜意大利侵略者,保住了国家主权。第二年,埃塞俄比亚选定绿、黄、红作为国旗的颜色。后来实现独立的许多非洲国家,特别是西非国家,纷纷将这三种颜色用到自己的国旗上,以表示对埃塞俄比亚的敬意。
塞内加尔国徽的主体是被棕榈叶包裹的盾,盾面左边是代表力量和国家尊严的狮子,右边是塞内加尔的国树猴面包树,树下的绿色波纹代表塞内加尔河,棕榈叶象征国家的经济作物。盾上方是绿色五角星,下方是共和国国家勋章。缠绕棕榈叶的白色绶带上用法语写着“一个民族,一个目标,一种信仰”。国徽由法国纹章学家苏珊娜·戈蒂埃设计。
塞内加尔国歌《红狮》的词作者是塞内加尔首任总统、诗人列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曲作者是法国民族音乐学者赫伯特·佩佩尔。歌词第一段大意是:
把科拉琴弹起来,把鼓儿敲起来,红狮在怒吼,驯狮者已经跳出丛林冲上前,散布着忧愁。要认清敌人,要看到希望,起来吧,兄弟们,眼望全非洲。肩并肩、向前进,塞内加尔人民,对于我,你们比兄弟还要亲,联合海水和泉水,联合草原和森林。万岁,非洲,母亲。
塞内加尔国花是猴面包树的花。猴面包树是树中屈指可数的长寿之星,可达1000—2000年,塞内加尔人认为它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有超自然的力量,把它视为力量和财富的源泉、国家的象征,希望自己的国家如它一样长寿延年。
塞内加尔的货币是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简称非洲法郎或西非法郎(FCFA),欧元与西非法郎的汇率为1∶655.957。西非法郎是西非经济货币联盟8个成员国使用的统一货币。FCFA出现于1939年,最初是“非洲法国殖民地法郎”的缩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属殖民地都把自己的货币以平价与法国法郎挂钩。二战后,太平洋地区以外的法属殖民地(绝大部分在非洲)的货币合并为法属非洲殖民地法郎,可以平价兑换法国法郎。1958年,FCFA代表的全称发生了变化,变为“非洲法属共同体法郎”。随着非洲各国的相继独立,出现了两个非洲法郎区,即西非法郎和中非法郎。在西非法郎区,FCFA代表“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在中非法郎区则代表“非洲金融合作法郎”。欧元出现之前,法国法郎和西非法郎的汇率是固定的,一个法国法郎兑换100个西非法郎。包括法国在内的部分欧盟国家统一使用欧元后,欧元和西非法郎的汇率也是固定的,即一个欧元兑换655.957个西非法郎。为促进地区贸易和经济增长,2019年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宣布,将于2020年推出新的单一货币,新货币被命名为“Eco”(艾克)。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发行单一货币的计划被推迟。2021年6月19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成员国阿克拉峰会决定2027年发行单一货币Eco。
二 主要节日
塞内加尔人的节日名目繁多,除了元旦、“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等世俗节日,还有伊斯兰教的宰牲节、开斋节,以及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圣诞节、复活节、五旬节、万圣节等。塞内加尔国庆日是4月4日。1960年4月4日,塞内加尔同法国签署“权力移交”协定后独立,这一天被定为国庆日。
由于大多数塞内加尔人是穆斯林,宰牲节和开斋节是塞内加尔的重要节日。其他宗教节日有阿舒拉节(Tamkharit)、在图巴举行的马加尔节(Magal de Touba),以及纪念穆罕默德降生的圣纪节(当地称Gamou)。阿舒拉节是什叶派穆斯林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侯赛因遇难的日子。阿舒拉节也标志着穆斯林新的一年的开始。在这一天,塞内加尔的穆斯林要探望孤儿、病人,体现团结和分享精神,妇女要制作叫作Thiéré Bassi salté的塞内加尔古斯古斯,与邻居和朋友分享。按当地习俗,在这个节日,人们要尽可能地多吃,不这样做,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得不到满足。
马加尔节是穆斯林穆里德教派在图巴举行的盛大节日,节日为期两天。其间,机关、学校、工厂一律放假,商店停业,全国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陷于停顿。图巴位于达喀尔以东194公里,从人口数量上讲是塞内加尔第二大城市,由穆里德教派创始人阿赫马杜·邦巴创建。马加尔节是为了纪念邦巴1895年流亡加蓬这段历史,在邦巴去世后的第二年即1928年开始举办。节日举办的日期每年不同,根据伊斯兰教历法确定。每年的马加尔节都会吸引大量穆里德教派朝圣者,2011年朝圣人数达到300万。图巴大清真寺始建于1926年,完工时间为1963年,清真寺内最高的尖塔高86米,为西非之最。
三 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
1.行政区划的演变
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伊始,将殖民时期的州合并为7个行政大区。1984年,塞内加尔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全国分为10个大区。2002年的行政区划调整使行政大区变为11个。2008年2月,塞内加尔国民议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地方行政组织法的法案,决定增设3个一级行政区,大区数量增加到14个,下设45个省,117个区,基层行政单位共有150个城镇和353个乡镇。2014年,塞内加尔又对基层行政区划进行改动,城镇增加到172个,乡镇达到385个。14个大区是:达喀尔、济金绍尔、久尔贝勒、圣路易、坦巴昆达、考拉克、捷斯、卢加、法蒂克、科尔达、马塔姆、卡夫林、凯杜古、塞久。
2.主要城市
达喀尔 达喀尔是塞内加尔的首都,位于佛得角半岛,三面临海。达喀尔港是天然良港,是大西洋南北航线上的重要港口。达喀尔通往南部非洲、南美洲和欧洲的距离大致相当,因此成为国际交通枢纽,是北非地中海沿岸与几内亚湾沿岸各国海上交通的必经之地。
“达喀尔”名字的来历有多种不同猜测。法语名“达喀尔”首次出现在法国植物学家米歇尔·阿丹森绘制的佛得角半岛地图上。达喀尔可能是法国人根据当地人发音Nadakarou拼写出来的。法国人于1857年来到佛得角半岛时,达喀尔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但由于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法属塞内加尔总督路易·费德尔布在这里建立军事前哨和海港。法国殖民者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了第一期港口工程,1898年达喀尔成为法国军事基地,1902年法属西非联邦总督府从圣路易迁到达喀尔,达喀尔成为法国人统治西非的桥头堡。
随着达喀尔至巴马科铁路的建成,港口建设和港口业务不断扩大,达喀尔不仅成为大西洋的一个中途港,而且成为整个法属西非内陆进入大西洋的重要海港。法国在西非的大商号、银行和工业企业几乎全部集中在达喀尔。到20世纪30年代末,达喀尔取代圣路易,成为塞内加尔最大的城市和西非最大的欧洲人聚居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加大投入,港口和机场进一步扩大,很多新的工程项目集中到达喀尔,达喀尔进入飞跃发展的时期。达喀尔人口增长尤为迅猛,1961年人口是37万人,2019年为273万人。据塞内加尔国家统计局估测,2022年达喀尔人口达到了404万。
塞内加尔独立后,达喀尔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热带非洲最大的工业和服务业中心之一,拥有食品、纺织、化学、机械、造船工业等。全国最大的公司、银行、商店和90%的工厂企业集中在这里,而且这里还是花生贸易中心。文化上,它拥有国家最大的也是西非著名大学——达喀尔大学(1987年改名为谢赫·安塔·迪奥普大学)。达喀尔还负有西非地区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使命,是西非国家中央银行的总部所在地。达喀尔曾经是世界上最艰苦的拉力赛——巴黎—达喀尔拉力赛的终点,2009年后因安全问题,该赛事举办地点移至南美洲。
圣路易 圣路易位于塞内加尔北部塞内加尔河口的一座岛上,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西非沿海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距离毛里塔尼亚不到10公里。圣路易处在大西洋海岸贸易的航线上,曾是塞内加尔河中上游广大地区树胶、黄金等物产的集散地。圣路易岛长2500米、宽约350米,中部是法国殖民主义时期留下的总督府和费德尔布广场,南部有博物馆,北部有大清真寺。岛上的建筑排列整齐,色彩以乳黄、橘黄、酱紫与赭红等暖色为主,装饰考究,富有浓郁的殖民地风格,是法国在塞内加尔拥有的最早的殖民地。1659年,法国商人路易·哥利耶所经营的佛得角公司成为法国在大西洋拥有贸易据点的第一家特许公司,他将其作为礼物献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圣路易的名称由此而来。
18世纪,圣路易成为港口和重要的贸易中心,也是奴隶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到19世纪中叶,圣路易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城市,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第一座欧洲风格的城市。1895年以前,圣路易是法属塞内加尔省府所在地,1895—1902年成为法属西非殖民地的首府。1902年,法国将其西非殖民地首府迁至达喀尔,此后至1958年,圣路易是法属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的首府。法国殖民者的连续性统治使圣路易的规划保留了法国的建筑风格,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第四条标准,即“代表某类建筑的典范,表明人类历史的重要阶段的建筑或技术的集成或景观”,2000年圣路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的圣路易是一座商业和旅游城市。
捷斯 捷斯是塞内加尔第二大城市,扼守从佛得角半岛进入内陆平原的通道。它是塞内加尔西部平原主要的经济中心,有铁路、汽车厂、工厂、纺织厂、奶品厂、制鞋厂、农具厂、大型砖瓦厂、石棉水泥厂、采石场和磷酸盐加工厂等,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和重要的公路枢纽,因而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
考拉克 考拉克是塞内加尔第三大城市和新兴工业中心,是穆斯林提加尼教派中心,其清真寺位于该市中心。考拉克坐落于萨卢姆河北岸,地处萨卢姆河通航河段的终点,是一个河港城市。在达喀尔港建成之前,它曾是塞内加尔最主要的花生出口港。因地处花生产区中心,考拉克拥有全国最大的花生去壳厂。它还有全国最大的盐场,其盐产量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需要,还会出口到国外。考拉克还是全国重要的公路枢纽,国家公路干线可由此通往全国各地。另有一条铁路支线与达喀尔—尼日尔铁路相连,但后来停止运营。
卢加 卢加位于西北主要养牛区,是塞内加尔主要的牛市,也是花生、树胶、皮革的重要交易市场。卢加地理位置重要,无论是往返北非的商人,还是法国殖民者,卢加是他们进入塞内加尔必经之地。法国人曾于1883年在卢加设立军事基地,使得卢加迅速发展。
久尔贝勒 位于花生产区的中央地带,是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它也是塞内加尔的宗教圣地,有奥斯曼土耳其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
济金绍尔 济金绍尔位于卡萨芒斯河下游,是卡萨芒斯的首府。卡萨芒斯和塞内加尔北部被冈比亚分割开来,虽然近年来该地区分离主义运动较为平静,但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四 政治体制
1.独立前的政治体制
在15世纪葡萄牙人入侵之前,塞内加尔尚处于村社制度阶段,没有形成政治权力中心,以血缘为纽带的大家庭是社会基础。“拉曼”(Lamane)实行松散管理,Lamane为谢列尔语,意为“地主”。拉曼有对土地进行管辖和分配、颁发土地特许证的权力。随后,拉曼组成大议会,把他们统治的地区划分为省或王国。
塞内加尔沦为法国殖民地后,殖民者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多个方面施加控制,逐步形成高度集权的殖民地政治制度。1817年,英法达成协议后,法国在圣路易和戈雷岛重建殖民地,随后通过与达喀尔地区酋长达成协议,形成以圣路易、达喀尔、戈雷岛、吕菲斯克四地为中心的塞内加尔殖民地。由于领地迅速扩大,法国开始用“保护国”的方式实施殖民统治,让土著政府成为其代理人。1854年,法国在戈雷岛单独设殖民地政府,兼管几内亚湾各沿海殖民地的事务。
从1895年起,法国在塞内加尔建立了一套以总督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殖民制度。在殖民势力薄弱的内陆,利用效忠殖民政府的当地统治势力实行间接统治,在殖民势力强大的沿海城市则实行直接统治。无论直接统治还是间接统治,法国总督都掌握着大权。法国把西非各殖民地连同塞内加尔合并为“法属西非督辖区”,其政府体制的最上层是法国殖民部,下设驻达喀尔的法属西非大总督,再往下是西非各殖民地的总督和省区级地方官员,最下层的郡和村级官员由法籍地方官员任命和管理。塞内加尔的总督同时兼任整个法属西非殖民地的总督。总督府1902年从圣路易南迁,达喀尔从此成为整个法属西非殖民地的首府,塞内加尔也因此成为法国在西非的殖民统治中心。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面临各种压力,法国开始调整其在西非和塞内加尔的统治体制,主要措施是争取与非洲土著传统势力合作,吸引各级酋长进入行政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国进一步调整其殖民地政治体制,增加非洲人参加各级政府机构和议政机构的名额。法国1956年颁布《海外领地根本法》,1958年建立“法兰西共同体”(成员为法国和原法属殖民地国家),体现了法国按“非殖民化”方针调整其殖民政治体制的意图。1957年3月,塞内加尔半自治共和国成立,政治体制发生较大变化。凡21岁以上的塞内加尔人无论男女都有普选权;塞内加尔与其他法国领地一样首次举行议会选举,成立具有立法职能的领地议会,一些新型的非洲民族主义者被选进议会,但议会只是总督的咨询机构,领地政府并不向它负责;取消法属西非的总领地政府,塞内加尔政府直接向法国政府负责,并独立行使领地职权;一些行政部长职位改由当地酋长担任,总督仍由巴黎任命,掌握最高权力和防务、外交经济及财政等要害部门。
1959年,塞内加尔与法属苏丹(今马里)组成马里联邦。1960年6月20日,马里联邦在巴黎签订了权力移交的协议,从此脱离法国获得独立。不过,联邦只存在了两个月便分崩离析。塞内加尔和马里各自建立独立共和国。
2.独立后的政治体制
1960年8月25日,塞内加尔国民议会通过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为塞内加尔设计了一个双元首体制:总统是国家首脑,兼管外交事务;总理是行政首脑,负责政府日常事务。总统和总理都被授予广泛的职权,分享行政管理权。宪法按立法、行政和司法划分了国家权力,设置相应的国家机构。政府从属于总统,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不向议会负责。议会和总统都向选民负责。总统不能解散议会,议会也不能迫使总统辞职,但议会有权通过弹劾案迫使政府辞职。共和国总统由国民议会、市政委员会和地区议会的代表组成的选举团选出,任期5年,可连任。总统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最高立法会议,任命高级官员,并兼任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理由总统提名,由国民议会任命,并向国民议会负责。如果国民议会通过弹劾案,内阁必须集体辞职。
1960年的塞内加尔宪法虽未明文规定实行一党制,但事实上是一党制国家,处于统治地位的是塞内加尔进步联盟,曾反对加入“法兰西共同体”的非洲联合党虽然合法存在,参与政治,但不起作用。此外,该宪法设计的双元首体制引起总统与总理权力之争,导致1962年的政治危机。危机化解之后,总统桑戈尔推动进行第一次宪法修改行动,取消了总理职位,建立起强有力的总统制。
塞内加尔当时尽管有反对派,但桑戈尔领导的塞内加尔进步联盟通过大选拿下国民议会所有席位,在国家和地方选举中并没有出现正式的反对党。1963年3月,公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进一步强化了总统的权力,削弱了议会的权力,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由直接普选产生,有权解散议会,并取消了议会弹劾政府的权力。1967年第二次修改的宪法允许总统把任何立法问题提交全民公决,总统有权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采取直接措施,保证政府行政权力的执行。1970年2月第三次修宪,恢复了总理职位和议会弹劾政府的权力,规定总统继续拥有行政权,但不得第三次连选连任。
3.从有限多党制向多党民主制的过渡
在塞内加尔进步联盟执政过程中,党内派别斗争逐渐加剧,威信下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桑戈尔决定允许其他政党合法存在,以便分化和争取强大起来的反对党。此外,塞内加尔进步联盟希望加入社会党国际,但根据社会党国际的要求,应允许反对党的合法存在。1974年,两个反对党得到了承认,分别是塞内加尔民主党和非洲独立党。
1976年第四次修宪时出现三党制,从法律上开始承认反对党的合法存在,但数量上仍受到限制。宪法规定允许存在代表三种思潮的三个政党,即代表民主社会主义的执政党社会党(1976年12月,塞内加尔进步联盟改为塞内加尔社会党)以及两个合法反对党,分别为代表自由社会主义思想的塞内加尔民主党和马列主义的非洲独立党。因此,1976年修订的宪法使塞内加尔政治体制成为多党制的总统制。该宪法还允许总理在总统去世或辞职后自动接任总统职务。1978年2月举行的总统和立法选举首次呈现多党竞争的局面,群众集会和政党之间的电视辩论成为竞选的主要方式,社会党仍保持显著优势,夺得议会100个席位中的83席。
1981年1月,阿卜拉·迪乌夫(Abdou Diouf)继任总统,推行“开放民主、开放政治”的政策。3月,议会通过了实行完全多党制的宪法条款,取消了成立政党的所有限制,反对党开始真正发挥作用。在桑戈尔时期已存在的一些反对党先后取得了合法地位,一些新党纷纷成立并获得承认,使塞内加尔成为全面多党制国家。1991年,塞内加尔首次出现多党联合政府,联合政府由社会党、民主党、独立劳动党组成,内阁成员中有5名反对党人士,包括民主党总书记、后来的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Abdoulaye Wade)。1992年,联合政府修改了选举法,规定总统选举不仅要有各反对党参与,而且要有反对党监督;总统的选举实行两轮绝对多数投票制,即在第一轮选举中如果没有候选人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得票数位居前两位的候选人进入第二轮选举;总统候选人必须拥有塞内加尔国籍,能够流利地使用官方语言法语听说读写。
1993年的总统选举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有18个政党参与,有8名竞选总统的候选人,其中有社会党总书记、时任总统迪乌夫和塞内加尔民主党(当时最大的反对党)总书记瓦德。1998年,塞内加尔首次设置参议院,成为参众两院制国家。此后,参议院经历了2001年被撤销、2007年被恢复、2012年再次被撤销的变化。
2001年宪法被再次修订,规定总统不能履行职权时,议长代行总统权力,并在三个月内举行大选,还规定新总统必须公布个人财产。反对党的地位也首次在宪法中得到承认。2009年,塞内加尔国民议会和参议院通过宪法修正案,增设副总统职位,但2012年的修宪又废除副总统职位以及参议院。2021年,国民议会再次修订宪法,恢复2019年废除的总理职位。
五 共和国的四任总统
塞内加尔总统是国家元首,决定政府的组成,政府由总理、国务部长、部长和部长级代表组成。政府向议会汇报工作,各部部长有回答议员质询的义务,总理辞职或不再履行职务时,政府成员必须集体辞职。塞内加尔从1960年独立至今只产生过四位总统。按照国家元首的更迭,塞内加尔共和国可分为桑戈尔时期、迪乌夫时期、瓦德时期和萨勒时期。
塞内加尔共和国的前40年都是社会党执政。桑戈尔成为首任共和国总统。在1963年、1968年、1973年和1978年的总统选举中,桑戈尔和他领导的塞内加尔进步联盟(后来的社会党)连续当选。桑戈尔于1980年底引退,执政20年,是塞内加尔在位最长的总统。桑戈尔引退后,他的总理阿卜杜·迪乌夫自动接任总统。迪乌夫在1983年、1988年、1993年三次总统选举中连任,执政时间仅次于桑戈尔。
迪乌夫执政伊始就寻求与反对派对话,争取反对派参与国家事务,以形成执政党与反对党共商国是的局面。1988年,迪乌夫请所有反对党参加全国圆桌会议,争取反对党对政府执行的重要计划给予支持。在1993年的总统选举中,迪乌夫第一轮投票就获得58%的选票,成功连任。主要竞争对手瓦德获得32%的选票。1963年至1993年,塞内加尔举行的7次总统选举都只有一轮投票。2000年的总统选举首次出现了两轮投票,当时已执政18年的迪乌夫寻求第四次连任,民主党领袖瓦德仍是他的主要竞选对手,但在第一轮投票中,他们两人得票最多,但都没有超过半数。
社会党执政40年,国家经济状况不断恶化,失业严重,社会党威望和影响力不断下降。失业者失去对社会党的信心,希望政治变革。针对选民的这种心态,民主党候选人瓦德提出“变革”的竞选口号。社会党和民主党支持者在选战中打、砸、烧对方的党部,在一些地方还发生了袭击平民、警察和外国人的事件。在第二轮投票中,瓦德战胜了迪乌夫。2012年,瓦德完成两个任期,谋求第三个任期未果,麦基·萨勒(Macky Sall)成为塞内加尔第四任总统。2019年,萨勒成功连任。
塞内加尔独立后,总统任期一直是5年,1993年修宪第一次将总统任期改为7年后,任期多次在5年和7年之间变换,2016年修宪时再次从7年变回到5年。2024年,塞内加尔将再次迎来总统选举。
六 立法与司法
1.立法机构
塞内加尔的立法机构为国民议会。议会大厦位于达喀尔,每届议会任期5年,议员人数由独立初期的80人不断增加,2016年修宪后席位增加到165个。塞内加尔曾实行两院制,但参议院2012年被撤销。
塞内加尔的议会制度源于殖民地时期。法国殖民者于1840年建立法属西非议会。塞内加尔设有自己的议会,派代表参加法国议会选举,在法国议会任职。1914年,来自塞内加尔的勃莱兹·迪亚涅(Blaise Diagne)成为法国议会中的第一位非洲人议员。议会成为后来的民族精英拉明·盖耶和桑戈尔参与政治的渠道。
塞内加尔独立后,立法议会更名为国民议会。1960年第一部宪法规定,国民议会议员经选举产生,任期5年。第一届议会议长是拉明·盖耶。塞内加尔多次修订立法选举制度。第一部宪法规定议会有权通过弹劾令政府辞职,但是1963年修正的宪法取消了议会弹劾政府的权力。1967年的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可以把任何立法问题提交全民公决。总统权力的集中挫伤了议会的积极性。1970年的宪法修正案恢复了议会弹劾政府的权力。
1978年以前,塞内加尔四届国民议会席位全部被塞内加尔进步联盟(后来的社会党)占据。1976年宪法修正案给予塞内加尔民主党和非洲独立党合法的反对党地位,实行有限多党制。1978年,民主党第一次有议员进入国民议会,占18个议席,社会党占82个议席。当时塞内加尔只有3个反对党得到官方承认,能够参加国民议会选举。
迪乌夫时期,在反对党的压力下,政府实行完全多党制,更多的反对党得以参加国民议会选举。政府也曾经多次修改选举法,但反对党认为选举规则有利于执政的社会党。选民投票率不高,并持续下降。反对党随着其力量的发展壮大,获得的议席和参与国民议会的人数都有所增加。执政党虽然控制着议会,但获得的议席数却在逐步下降。在1983年、1988年、1993年的国民议会选举中,社会党都赢得70%—80%的选票,占据国民议会的绝大多数席位。
1998年,塞内加尔增设参议院,成为两院制国家。1999年,产生塞内加尔历史上第一个参议院。执政的社会党在参议院第一次大选中大获全胜,夺得全部48个选举产生的议席。2001年,即瓦德任总统的第二年,塞内加尔修改宪法,撤销参议院,塞内加尔恢复一院制立法机构,国民议会设120个席位。国民议会拥有更大权力询问政府政策,可通过不信任案或要求内阁辞职。这次修宪还增加了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为确保政治稳定,新修改的宪法规定任何议员加入另一政党都将失去在议会的席位。
2007年,国民议会席位增加到150个,被恢复的参议院有100名成员。2012年,塞内加尔议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废除了参议院和副总统职位。2017年,国民议会席位增加到165个。
塞内加尔国民议会由普选直接产生,全国分为54个选区,即46个本土选区加8个海外侨民选区。本土每个选区根据人口数量可选举产生1—7个议员,侨民选区产生1—3个议员。国民议会席位从1983年之前的100个增加到现在的165个,其中53名议员在全国范围内以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其余112名议员在各省以多数代表制选举产生。2017年增加的15个席位属于海外侨民。2010年通过的一项男女平等法律规定,国民议会中,男女议员人数应大致相等。
在2017年的立法选举中,希望联盟(BBY)取得压倒性胜利,获得165个中的125个。该联盟是2012年组建的支持萨勒的政党联盟,主要包括萨勒领导的争取共和联盟、社会党、进步力量联盟等。2022年7月31日,塞内加尔举行新的议会选举,支持总统萨勒的希望联盟获得的席位大幅减少,从125席减至82席,离绝对多数只差一席。在这种情况下,曾担任国民议会主席和参议院主席的反对党议员巴普·迪奥普选择加入总统阵营。他对做出这一决定的解释是,不想看到反对党控制的议会阻碍行政机构运行情况出现。
塞内加尔国民议会主要有立法权、预算权和监督权等权力。立法权,即议会有权制定和批准各种法律。但议会并非独享立法权,宪法明确规定总统和议员都有立法提案权。财政权,即审议总统提交年度预算草案,如果预算草案不能在其提交后60天通过,总统可以法令的形式宣布预算草案生效。议会的监督权主要体现在弹劾权上。根据1970年修订的宪法,弹劾提案的提出必须有十分之一以上的议员签名,在提案提交两天后,议会必须进行表决,投票公开进行,如果多数议员投赞成票,提案即被通过。但在实践中,议会基本上不能弹劾政府或令政府辞职,因为议会并不拥有解散政府所必需的政策或财政手段。
议员能够享受若干特权。宪法规定,议员不能因其行使职权时发表意见或表决而被拘留、通缉、逮捕、起诉。在会议期间,未经议会同意,议员不能因刑事犯罪被逮捕或起诉,除非犯了重罪。但在实践中,由于对什么是重罪没有明确定义,当局常常会逮捕议员中的反对党领导人,以阻碍反对党的活动,尤其当有威信的反对党人可以影响到现任总统时。曾经是最大反对党塞内加尔民主党的领导人瓦德在1993年和1994年先后两次被捕。
议员持有外交护照,薪金相当于达喀尔最高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另外每月还领取上万非洲法郎作为住房补贴、汽油津贴、邮政及交通服务费。议长、委员会主席、预算文件起草人可配备秘书、公车、公房,并发放与级别相当的特殊津贴。议长还配有私人保镖。
国民议会议长是塞内加尔仅次于总统的二号人物,在新一届议会成立之初由议员选举产生。任何议员都可以参加议长竞选,议长选举由投票时年龄最大的议员主持。
国民议会常会每年召开两次,第一次在4—6月召开,第二次在10月上旬召开,每次常会的会期不超过两个月。
2.司法机构
殖民者到来之前,塞内加尔盛行土著习惯法和伊斯兰法规。法国建立殖民统治后,颁布一系列法律。如1887年颁布的法国总统令,允许在殖民地实行速决裁判制,即不经法院审批就可逮捕非洲人,并随意对非洲人处以监禁与罚金。只有在达喀尔等四个选区推行法国的一些城市法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当局认为土著法在解决司法问题、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十分有用,便允许酋长们掌握的土著法院在殖民当局的控制下合法活动,他们可以根据伊斯兰法律和习惯法审理一般土著诉讼案。
1960年塞内加尔共和国建立后,实行司法、立法、行政三权分立,司法权独立。在桑戈尔时期,司法权由最高法院及其分院、高等法院、法官最高委员会、上诉法院行使。在迪乌夫时期,司法权改由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上诉法院、预审法庭、重罪法院和治安裁判所等各级法院行使。1992年,塞内加尔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借鉴法国司法模式,设立宪委员会、行政法院和最高上诉法院。2008年,国民议会通过法案,将行政法院和最高上诉法院合并为最高法院。
塞内加尔独立时,最高法院不仅有最高法院的功能,还兼有立宪委员会、国务委员会、审计法院等机构的功能。直到1992年,塞内加尔才设立宪法委员会、国务委员会和最高法院。1999年设立审计法院。
宪法委员会是塞内加尔司法系统的最高机构,1992年设立,届时,最高法院被取消,由三个专门司法机构取代。宪法委员会的7名成员全部由总统任命,任期6年,每两年更新1—2名成员。举行总统选举时,宪法委员会审查总统选举候选人资格,确认选举结果有效,主持总统就职,就涉及总统选举或立法选举的上诉做终审裁决。还有权复审国际法和国际协定是否符合塞内加尔宪法,有权复审行政机关和立法机构之间的争议。
最高法院是非洲的最高司法机构,1992年被撤销,2008年恢复,由上诉法院和国务委员会合并而成。该院法官有权决定法律的合法性,监督下属法院和法庭,其判决为终审判决。塞内加尔曾设国务委员会。国务委员会一方面可就法律法令草案、立法建议的合法性向政府提供咨询,另一方面受理有关选举名单登记争端、地方政府行为的合法性、针对上诉法院和行政法院裁决的上诉。1992年,国务委员会并入最高法院。
审计法院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公共预算,是控制国家财政的最高机构。
塞内加尔有6个地区上诉法院,分别设在达喀尔、捷斯、圣路易、考拉克、济金绍尔和坦巴昆达。
七 政党与社团组织
塞内加尔19世纪沦为法国殖民地后,深受宗主国政治思想的影响,1927年出现的第一个政党组织是塞内加尔社会党,由拉明·盖耶(Lamine Gueye)创建,1937年成为“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的一个分支。此后,由于在法国殖民地位的变化,并且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塞内加尔的政治活动日趋活跃。原来仅是宗主国政党的支部或地方性政治组织相继合并改组,1958年诞生了立足本国的政党组织——塞内加尔进步联盟。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前夕,政坛上出现多党并立的局面,影响较大的政党有7个,除塞内加尔进步联盟外,还有非洲联合党、塞内加尔人民运动党、非洲独立党、塞内加尔团结党、塞内加尔群众集团和塞内加尔民族阵线。
独立后,桑戈尔领导的塞内加尔进步联盟成为执政党。执政党用立法、谈判、禁止等手段对付其他政党,使其他政党基本无法存在,实行事实上的一党制。进步联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改名为社会党。迫于内外压力,塞内加尔修改宪法,开始实行有限的多党制,一方面允许反对党合法存在,另一方面限制政党的数量。1976年,开始了“三党制”政治,每个政党各代表一种思潮:社会党代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塞内加尔民主党代表自由社会主义思潮,非洲独立党代表马列主义思潮。1978年改行“四党制”,增加了塞内加尔共和运动,代表保守主义思潮。
1981年,塞内加尔议会修改宪法,实行完全多党制,不再限制政党的数目和代表的思想意识,给所有政党合法的地位。所有政党都可以参加总统和立法选举,合法政党增加到12个。1991年,合法政党增加到17个。2000年大选前,合法政党增至33个。塞内加尔民主党领袖瓦德赢得大选,最大的反对党塞内加尔民主党成为执政党。新宪法规定,保证政党反对政府政策的权力,承认议会中反对党的存在。在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中,塞内加尔众多政党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国家政治,政党数量从桑戈尔时期的3个、迪乌夫时期的44个增加到瓦德时期的143个。到2021年,塞内加尔政党数量已经超过320个。当地媒体评论说,在300多个政党中,符合法律标准的不到30个。
争取共和联盟(Alliance Pour la Republique,APR) 现在的执政党,2008年由麦基·萨勒创立,主要成员为原民主党内萨勒的支持者。纲领是坚定维护共和价值观,将民主进行到底,把塞内加尔人民的关切作为行动的中心,箴言是“劳动、团结、尊严”。萨勒于2012年3月当选总统,并于2019年成功连任。
塞内加尔社会党(Le Parti Socialiste du Senegal,PS) 参政党,塞内加尔的前两任总统都出自社会党,一个是社会党创始人桑戈尔,另一个是迪乌夫。社会党自1960年至2000年执政40年,是塞内加尔历史最悠久的政党。前身为1948年10月在桑戈尔的领导下创建的塞内加尔民主集团,当时是非洲联合党的一个地方支部。1957年扩建改名为塞内加尔人民集团。1958年与拉明·盖耶领导的塞内加尔行动社会党合并为塞内加尔进步联盟,1996年改名为塞内加尔社会党。其纲领是实现民主社会主义,即在保留非特性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民主和人道主义的社会。
进步力量联盟(Alliance des Forces de Progress,AFP) 参政党,1999年由部分原社会党成员创建,主张建立民主政治。依靠政治维护社会稳定。总书记是穆斯塔法·尼亚萨,他曾于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出任政府总理。该党在2012年第二轮总统选举中与萨勒结盟,是后者获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塞内加尔民主党(Le Parti Democratique Senegalais,PDS) 反对党,1974年由阿卜杜拉耶·瓦德创立,2000—2012年为执政党,有50万党员,领导人和骨干成员多来自进步联盟(后来的社会党)。民主党以“正义、尊严和博爱”为箴言,宗旨是建立一个民主、社会主义和全面发展的社会。基本纲领是劳动社会主义,主张建立自由社会主义,提倡经济自由,加快私有化进程,削减政府赤字,促进商业发展和消除贫困。2000年3月瓦德在总统大选中获胜,并于2007年2月连选连任。2012年总统选举中,瓦德败选,民主党成为主要反对党。
民主复兴联盟(Rassemblement du Renouveau des Dmocrates,RRD) 反对党。前身是由社会党内受排挤的人士组建的“民主革新潮流”,主张党内民主和革新,1998年4月正式脱离社会党另立门户,5月参加立法议会选举,取得11个议席,跻身政坛三强。在迪乌夫政府时期、瓦德政府时期,其领导人吉博·卡都是内阁成员。萨勒执政后,该党成为反对党。
一起行动/非洲争取民主与社会主义党(And-Jef/Parti Africain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Socialisme) 塞内加尔社会主义政党。由新民主革命运动等4个左派政党,即争取新民主革命运动(马列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工人组织(托派组织)、争取人民民主联盟(毛派组织)和《工人通讯》(Suxuba,左翼杂志)读者圈于1991年12月合并组成,主张民主、社会公正、进步和非洲团结。党代会为党的最高权力机构。
民主联盟(La Ligue dmocratique/Mouvement pour le Parti du Travail) 1979年成立,自称“共产主义组织”“信仰马克思主义”。1993年、1995年参加联合政府,1998年退出政府,2000年、2001年均参加联合政府。该党后来放弃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其下属青年组织是民主青年运动。
此外,还有国家党、复兴公民党、塞内加尔共和运动、非洲群众独立党、塞内加尔民主联盟(革新派)、塞内加尔共和党、塞内加尔非洲生态学者党、争取民主和联邦制联盟等政党。
塞内加尔宪法规定,工人有权加入或组织工会和行业组织。独立之初,塞内加尔没有统一的工会。1957年1月成立的激进撒哈拉以南非洲工人总联合会,1959年被政府解散。1961年1月,执政党领导成立了塞内加尔工人全国联合会,所有塞内加尔行业工会都并入塞内加尔工人全国联合会,联合会需要在保护其成员利益和支持政府经济计划之间保持平衡。1968年5月,联合会因号召总罢工,抗议政府自1961年以来冻结工资的政策,被桑戈尔政府解散。1969年,桑戈尔政府建立社会党领导下的全国性工会组织——塞内加尔全国工人总联合会。1976年以后,桑戈尔政府允许创建不隶属于塞内加尔全国工人总联合会的行业工会,因此出现了由民主党创建的塞内加尔自由工人联盟(L’Union des Travalleurs Libres du senegal)。工会对社会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不满是造成2000年社会党在大选中失利的原因之一。但是瓦德执政之后,工会同样给瓦德政府带来很大的压力,罢工活动频仍。
八 武装力量
总统为塞内加尔武装力量统帅,通过武装力量部领导和指挥全国武装力量。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国防委员会,由主要内阁部长和高级军事首领组成。武装力量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为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总参谋长是最高军事官员,他在国防部长的直接命令下负责指挥军事行动。
塞内加尔武装力量由正规军、预备役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为陆、海、空三个军种,下辖七大军区。塞内加尔实行义务兵役制,入伍的条件是19—23岁的未婚青年,有高中文凭者年龄可宽限至24岁。自2008年开始,女性也可以服兵役。
塞内加尔近代军队的出现早于西非其他地区,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期,这与法国的殖民政策有关。1815年维也纳会议通过取缔黑奴贩卖的国际宣言,法、英等国在非洲的殖民活动转向对领土的占领。1817年,法国在圣路易和戈雷岛重建殖民地,以此为基地派军队向内陆扩张。但是法国士兵水土不服,疟疾等热带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很高。1819年,法国海军部下令招募“有色人种小分队”充当军事劳工,以弥补军力的不足。
1857年7月21日,法国殖民者组建塞内加尔步兵团,并将其纳入法军的一部分,由此开启了法属非洲的土著兵役制度。步兵团与过去的军事劳工不同,他们是穿军服的战斗人员,服役期与欧洲士兵相同,但是军饷大大低于欧洲士兵。军饷由殖民地总督府发放,非洲人只能当士兵,不能晋升军官,军官必须是法国人。兵源可以来自塞内加尔以外的殖民地,服役地点也常在塞内加尔以外的地区,但不论在何处都称塞内加尔军团。该军团成为法国殖民统治的工具。
1905年,法兰西殖民帝国在非洲确立后,塞内加尔军团成为殖民者的治安警察部队。由于需求量日益增大,塞内加尔军团从雇佣兵制转变为普及义务制,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凡18—35岁的塞内加尔男子都要服兵役2—4年。通常是由当地酋长负责征募,酋长可得到报酬,应征者可免赋税,其家庭可以得到津贴。鉴于这些政策,1915年征兵3万人,1916年征兵5.1万人。塞内加尔军团前往欧洲作战。塞内加尔军团也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4年8月23日,由塞内加尔人组成的第六军团率先攻入法国土伦并解放了这座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将塞内加尔纳入北大西洋公约集团的防御体系。
塞内加尔独立后,武装部队进行了改编和组建。1959年4月4日,塞内加尔与法属苏丹(马里)组成马里联邦,塞内加尔获得独立地位。1960年8月20日,塞内加尔退出马里联邦,成为独立共和国。塞内加尔与法国签订了军事和防务合作协定。根据这些协定,独立后的塞内加尔可以组建一支国防军,由法国协助组建。军官最初都是法国人,军事装备和军用物资及技术人员皆由法国提供,军队的建制也效仿法军。协定还规定,为了确保塞内加尔局势的稳定,达喀尔等地的军事基地继续由法国全权使用。
1960年8月25日,塞内加尔国民议会通过宪法,规定总统兼任新建的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设总统私人参谋长职位,下设武装力量部(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统领海、陆、空三军与各军区。1963年5月,负责维护公共秩序和国内安全的宪兵队及共和国总统卫队成为军事机构的一部分,后又建立了警察部队和机动干预部队。
塞内加尔军队人数自独立以后不断增加。据统计,桑戈尔执政时期的1963年,共有约2700名现役军人,其中陆军2600人,海军、空军人数极少,还未成为有效的力量。国家宪兵队和共和国卫队有近2500人。20世纪70年代末,桑戈尔执政末期,塞内加尔军队总人数增至5900人。桑戈尔总统虽为文人,但十分注重与军队的关系。他担任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牢牢控制军队,使军队在稳定政局、巩固政权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柱石作用。另外,他同意法国在塞内加尔驻军1300人,与法国驻军保持良好关系,这也有效地抑制了国内的不稳定因素。
迪乌夫于1981年执政后继续执行桑戈尔的政策,十分注重扩建军队。他离职时,塞内加尔军队的总兵力达到17350人,是塞内加尔军力最强盛的时期。迪乌夫比桑戈尔更重视军队的建设和改造。一方面,他指示政府向军队提供普遍的优厚待遇,并向高级军官提供更为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使广大官兵在维护政权稳定方面能与政府同心同德;另一方面,根据稳定政局的需要和军内实际情况,迪乌夫改组了军队领导机构,更换了三军参谋长和总统私人参谋长,调整了过去三军总参谋长过于集中的职权,加强了总统府的军事指挥。这样,军队进一步被置于总统和严密控制之下。
迪乌夫同样与法国保持着密切的军事联系,严守两国签订的防务协定。法国在达喀尔驻军1200人,塞内加尔军队中仍有数百名法国顾问,军事装备和军用物资仍由法国提供。如果塞内加尔军队内部有异常之举,法国顾问和驻军也会应塞内加尔政府的要求,防止军事政变发生。
瓦德执政期间,塞内加尔的军队建设继续采纳迪乌夫的方针。2004年的军队总兵力为18620人,维持着与法国的防务协定。塞内加尔的军官大都由法国军事学院培养,由法国顾问培训。2011年之前,法国占有着达喀尔的军事基地,有1200名法国军人。2010年,瓦德宣布塞内加尔从法国手中收回军事基地。2011年7月,900名法国军事人员离开塞内加尔,剩余人员服务于法国同西非国家的军事合作平台。
塞内加尔目前大约有总兵力15000人,以及7000名宪兵。塞内加尔陆军在军队中人数最多,驻扎在4个军事基地,包括装甲兵营、步兵营、突击空降兵营、炮兵营、工兵连、总统卫队、工程连等。海军人数较少,其首要职责是根据航海法监视领海,确保国家海洋权益,基地在达喀尔和卡萨芒斯,有5支海上巡逻队和5支沿岸巡逻队。空军只有一支中队,主要负责侦察、人员运输和空降训练。
塞内加尔的武器装备主要依赖法国援助及对外采购。海军现有24艘舰艇,空军有海上巡逻机、运输机、直升机、教练机等近20架飞机。塞内加尔国防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2001年,塞内加尔国防预算为6860万美元,2005年达到1.1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113位(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1年,塞内加尔军费增加到8.05亿美元。
邻国冈比亚于1980年11月和1981年8月两次发生政变,塞内加尔根据两国防务协议出兵干预,帮助平息叛乱。1991年,500名塞内加尔士兵参加了海湾战争。1998年6月,几内亚比绍发生兵变,塞内加尔应邀出兵支援几内亚比绍政府军。塞内加尔派出3000多名士兵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从人数上排名第八,先后在卢旺达、利比里亚、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塞拉利昂、乍得、西奈半岛、黎巴嫩和马里驻扎。
塞内加尔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关系日益密切。1997年,美国向塞内加尔派遣60名军事教官,培训非洲危机反应部队。2005年,塞与非洲其他十国(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毛里塔尼亚、马里、乍得、尼日尔、尼日利亚、布基纳法索)加入美国发起的“跨撒哈拉反恐伙伴关系”(TSCTP)。2016年,塞内加尔与美国达成协议,1000名美军进驻塞内加尔,指导塞内加尔军队的反恐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