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经济共同体国家系列教材:塞内加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国情概览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塞内加尔,全称塞内加尔共和国,位于撒哈拉以南地区、非洲大陆西端,西临大西洋。因其所处地理位置,塞内加尔成为进入非洲的门户和通往其他大陆的十字路口,无论是在非洲还是世界上都享有特殊的地位。

塞内加尔有五个邻国,分别是冈比亚、毛里塔尼亚、马里、几内亚和几内亚比绍,长条状的冈比亚被包裹在塞内加尔南部地区。首都达喀尔位于佛得角半岛,是塞内加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塞内加尔的国土面积为196712平方公里(塞国家统计局),略大于中国河北省,有500多公里的海岸线。

塞内加尔地理位置优越,是非洲大陆距离美洲最近的地方。因此,殖民时期,奴隶贩子把达喀尔作为贩卖奴隶的中转站。就自然环境而言,塞内加尔属于萨赫勒地区。萨赫勒地区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边缘地带,包括索马里、塞内加尔等十几个国家,该地区的特点是干旱少雨。

古时,塞内加尔是在北非和西非之间往返的沙漠商队的主要驿站。沙漠商队经由塞内加尔穿过撒哈拉沙漠,把西非内陆的树胶、黄金、盐、象牙等商品运往北非,从北非运回印度、西亚和欧洲的蓝麻布服装、日用品和武器等商品。

塞内加尔大部分国土为平原,东部和东南部有丘陵高地,平均海拔不超过75米。根据地形特点,塞内加尔可划分为沿海地带、西部滨海平原、塞内加尔河谷地(北部)、西部平原、菲尔洛低高原(东北部)、卡萨芒斯(南部)、东部山丘七个地区。西部平原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塞内加尔主要的农业区,是花生的主要产地。菲尔洛低高原是西部平原向内地的延伸地区,是塞内加尔主要牧区之一。卡萨芒斯区分上、中、下卡萨芒斯三部分,下卡萨芒斯地势低平,是塞内加尔的水稻产区。东部山丘地区向东向南一直延伸到马里和几内亚边境,地下有丰富的金属矿藏。

二 气候特点

塞内加尔拥有夏雨冬干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因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太阳直辐射强,终年高温成为其气候的主要特点。年平均气温29℃,9—10月气温最高,北部、中部内陆地区高温时达到44℃,甚至48℃。

每年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11—5月为旱季,6—10月为雨季,南部雨季持续时间略长。降雨量分布不均,因为季风来自南方,塞内加尔南部的降雨量多于北部,北部年降雨量低于600毫米,南部年降水量可达1500毫米。雨季白天气温约为30℃,每次降雨持续时间不长,雨后便是烈日炎炎。旱季白天的气温约为26℃。如按降雨量,全国可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地区,北部半沙漠化,中部以草原为主,南部多森林。

塞内加尔全年高温,干湿分明,与大陆和海洋气团的交替影响有很大关系。塞内加尔大部分地区为冲积平原,不存在任何气候上的屏障。热带大陆气团水分含量少,形成东北信风(大陆信风)和来自撒哈拉沙漠干燥多沙的哈马丹风,使塞内加尔气候炎热干燥。从1月开始,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塞内加尔受到炎热干燥的大陆气团控制。6月起,温暖潮湿的热带海洋气团形成西南风,带来大量的降水和高温。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存在差异,沿海地区气候凉爽,中部和南部大陆气候特征突出,白天炎热,夜晚凉爽,东部和北部热带气候特点明显。例如,12月至次年1月,达喀尔的温度一般在26℃上下,而在内陆地区可达32—35℃。

三 河流与湖泊

塞内加尔的主要河流有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萨卢姆河和卡萨芒斯河。塞内加尔还有盖尔湖、唐马湖和雷特巴湖三大湖泊。

塞内加尔河全长1430公里,是西非较大的河流,发源于几内亚富塔贾隆高原。富塔贾隆高原位于几内亚中西部,是西非主要河流的发源地,被称为“西非水塔”。塞内加尔河流经几内亚、马里、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等国,注入大西洋。塞内加尔河上游河段叫巴芬河,在马里的巴富拉贝与巴科依河汇合,始称塞内加尔河。塞内加尔河在塞内加尔境内的长度为850公里,是塞内加尔与毛里塔尼亚的界河。关于塞内加尔名字的由来有多重猜测,其中之一就与塞内加尔河有关。

冈比亚河全长约1120公里,也发源于几内亚的富塔贾隆高原,流经几内亚、塞内加尔和冈比亚,注入大西洋。1783年,英法签署《凡尔赛和约》,和约将冈比亚河沿岸地区划归英国,塞内加尔划归法国。1889年,英国和法国就冈比亚边界达成协议。沿河形成的冈比亚长条版图像横在塞内加尔北部与南部卡萨芒斯地区之间的一堵高墙,成为影响卡萨芒斯发展和塞内加尔政府对该地区控制的巨大障碍,卡萨芒斯分离主义运动长期困扰塞内加尔。

为了共同开发利用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河资源,塞内加尔同马里、毛里塔尼亚成立了“塞内加尔河开发组织”,同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成立了“冈比亚河开发组织”。

四 自然资源

塞内加尔的矿产资源潜力巨大,主要有磷酸盐、铁、黄金、铜、钻石、钛等。塞内加尔的金属矿资源主要有铁矿、铜矿、钛铁矿、黄金、钻石等,其他矿产资源有磷酸盐、大理石、石灰岩、石墨、石油等。储藏量较大的矿藏主要是铁矿、磷酸盐、黄金、商用钛、海盐等,近几年发现了较大规模的油气田。

磷酸盐 塞内加尔是世界十大磷酸盐生产国之一,估计储量为5亿—10亿吨,磷酸盐是国家大力开发的矿产资源。2017年,塞内加尔总理迪奥纳称,塞内加尔有望成为世界三大磷酸盐生产国之一,新发现的磷酸盐储量达到1.2亿吨。

黄金 塞内加尔是非洲主要黄金生产国之一,矿藏主要集中在塞内加尔东南部的凯杜古地区。萨博达拉金矿(Sabodala)黄金储量丰富,是塞内加尔乃至整个西非最大的金矿,估计储量240万盎司。第二大金矿是位于中部地区的娄卢古柯多金矿(Loulo-Gounkoto),估计储量160万盎司。此外,还有法雷美金矿和迪亚巴图金矿(Diabatou)。塞内加尔矿业与地质部部长预测,2035年,塞内加尔有望成为非洲七大金矿出口国之一。

铁矿 塞内加尔已探明的铁矿储量为7.5亿多吨,铁矿包括赤铁矿和磁铁矿。塞内加尔矿业和地质部透露,位于塞内加尔东南部法雷美(Falémé)铁矿已探明的储量达6.3亿吨。法拉加利亚(Farangalia)和果托(Goto)储量为2.5亿吨。

石油 塞内加尔的石油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独立后的数十年中,勘探工作没有重大发现。1967年,在塞南部的卡萨芒斯沿海发现重油,估计储量1亿吨,但因为利润不高没有开采。1987年,在塞内加尔和几内亚比绍相邻海域发现石油,两国于1993年达成协议,共同探测、开发、开采石油20年。1997年,塞内加尔在捷斯地区发现天然气资源,估计储量约100亿立方米,如果用于发电,可持续30年。1997年和1998年,塞内加尔政府先后推出新的石油法和矿产法,进一步鼓励对塞内加尔矿产资源的开发。众多国际石油公司在塞内加尔近海地区勘探石油。2014年,英国凯恩公司(Cairn Energy)宣布,在距达喀尔以南100公里的桑戈玛(Sangomar)地区发现了大油田,估计储量为25亿桶。2015年,美国科斯摩斯能源公司(Kosmos Energy)宣布发现横跨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的大型天然气矿床,被命名为GTA。据估计,GTA的天然气储量为4200亿—5600亿立方米,可开采20年。英国石油公司称,不排除其储量达到28000亿立方米,但需要通过勘探加以证实。2019年,在达喀尔以北95公里的Cayar地区发现天然气田,有望产出5660亿立方米天然气。

海盐 塞内加尔西部沿海的很多地方生产海盐,最重要的产地是萨卢姆沿海。塞内加尔是西非最大的产盐国,约三分之一的盐产量出自小作坊,供本国和邻国的食盐市场之需。根据塞内加尔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1—11月,塞内加尔海盐产量为26万吨。

森林 塞内加尔林业资源丰富,全国共有200多个森林保护区,有2100多个植物树种。由于过度砍伐、森林火灾、采矿业发展等,森林面积逐步减少。2000年,塞政府开始实施禁止在森林保护区中开发矿产的政策。2021年,绿色和平组织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从1990年到2015年,塞内加尔的森林面积从934万公顷减少到827万公顷,25年间100多万公顷森林消失了。

塞内加尔的植物属热带植物,因降雨量和气候类型不同,植物分布由北向南可划分为萨林勒植物带、苏丹植物带、几内亚植物带和海滨植物带四个各具特点的植物带。其中,苏丹植物带几乎覆盖塞内加尔面积的三分之二。植物种类较多,草本类是这里最普遍的植被,以多年生禾本科为主。主要乔木树种有猴面包树、角豆木、牛油果树、微白相思木、罗望子和木棉。

猴面包树是塞内加尔的国树,其花被尊为国花。在塞内加尔的国徽图案中央,左边是狮子,右边就是猴面包树,国家的印章中央也有它的形象,军人的肩章上也绣着猴面包树的图案。在诗歌和民间传说中,猴面包树是被称颂的“圣树”。猴面包树属木棉科落叶乔木,有硕大的树干,随着树龄的增长,树干越来越粗。最高的猴面包树可达20米,树干周长接近30米,直径超过9米。猴面包树还是植物中的寿星,寿命可达1000—2000年。它属热带树种,能忍受40℃以上的温度。木质疏松,利于储水,进入雨季,粗大的身躯完全代替根系吸水,贮存起来,到干旱季节慢慢享用。猴面包树树皮纤维柔软坚韧,可用来织布、编绳索,干果可用于制作饮料。树叶有止泻、退烧、消炎作用,干叶粉具有抗贫血、抗痱子、滋补、润肤、抗痢疾、平喘、抗风湿的功效。

塞内加尔有550多种野生动物,这些动物中有德比羚羊、黑猩猩、狮子、豹,鸟类中有珍稀的白墙鹅、紫苍鹭、非洲篦鹭、白鹭等。塞内加尔政府为保护该国动物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建立了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其中,尼奥科罗—科巴国家公园、朱贾国家鸟类保护区作为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