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带领全家暴富计划
“不说这些了。对了枝枝,下午玉香嫂子和其他几个嫂子过来交钱了,一共是三十块,你点点。”
陈枝锦把钱揣到兜里,开始收拾饭桌。
“嫂子,这几天可能要辛苦你了。”
“你说的啥话,这不都是为了咱家好。”
赵小河也站起身,把剩菜端到了灶屋。
哄睡冬生之后,陈枝锦开始张贴前几天画的海报。
拿着海报的手微微颤抖,昭示着主人的紧张。
她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什么,是一路坦途还是充满荆棘,她只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
其实,陈枝锦是一个很会逃避的人。
她逃避外界带来的伤害,回避可能遇见的困难,有时会为了避免麻烦否定自己的想法。
可自从来到这里,她好像变得胆大了许多。
她敢为赵小河接生,她敢为了维护封齐和别人吵架,她敢做局让两兄弟把话说开,也敢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付诸实践。
小泥巴不知道为什么哭了起来,陈枝锦听着赵小河有一搭没一搭的拍哄着他。
有风吹来,路过陈枝锦敲响每一扇房门,在小院中形成一个漩涡。
陈枝锦就站在漩涡的正中央,回忆着这短短的十数天。
像梦又不是梦。
从此刻开始,不管这个世界是一本小说还是真实存在的,她是炮灰还是女主,她都要让这一家人幸福。
一切都收拾妥当后,陈枝锦回到房间拿出了一个崭新的本子。
她提起笔,认真的在本子的扉页上写下一行字
——带领全家暴富计划
随后她将身上的所有钱都拿了出来,仔细算了算,一共是一千零一块。
她细细的把自家开支和投资成本分开,又单开了一页写上了学生姓名、家长姓名和收费。
做完这些,她松了口气,躺在床上,透过窗帘的缝隙看着天空。
万里无云,明月高悬,明天一定是个好晴天。
随着第一声鞭炮响起,康盛庄第一保育院正式开始营业。
陈枝锦站在小院门口,弯腰和每个孩子打着招呼,脸上是温暖灿烂的笑容。
赵小河把煮好的鸡蛋面整齐地摆在饭桌上,每碗面里还有小青菜做点缀。
“诶哟!这吃的真不错呢,有蛋有菜还热气腾腾的。”
“老二家的,你不能是因为第一天做顿好的糊弄我们吧?”
几个嫂子你一言我一语,陈枝锦也不恼,指了指墙上的菜单。
“几位嫂子,这是咱们康盛庄第一保育院每天的菜单,孩子们吃了啥都写得清清楚楚,菜单就挂在这儿,欢迎你们随时来检查。”
李冬生好久没见过这么多同龄的孩子,紧张的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你们好!我以后就是大家的老师了,我叫陈枝锦,树枝的枝,你们以后可以叫我枝枝老师。”
“这位也是我们的老师,她叫小河,你们可以叫她小河老师。”
“现在请大家吃饭吧。”
孩子们吃的狼吞虎咽,不多时几碗面条就下了肚。
陈枝锦只觉得开心,七零年代的娃就是好养,都不挑食的。
吃完饭,赵小河负责屋内清洁,陈枝锦带着几个孩子在院中散步。
这些孩子因着一时的新鲜感和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表现得非常安静,可陈枝锦知道,不出意外,只需要一个上午,他们就会变成另外一副模样。
陈枝锦需要尽快摸清每个孩子的性格,才能对症下药,管理好这些孩子。
她把小凳子在院中排开,让孩子们依次入座,自己面对着孩子们站着。
“今天是我们认识的第一天,你们现在都知道我叫什么了,可我还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呢,所以接下来请你们自我介绍一下吧。说说你们叫什么、多大了、平时喜欢做点什么。”
“你愿意做第一个吗?”
陈枝锦微微弯腰,询问着坐在第一个的小姑娘。
“我……我叫康兰语,我五岁了,我平常喜欢下河摸鱼……”
听到这个名字,陈枝锦抿嘴笑了笑,想象中的那些招娣盼娣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更适合女孩子的名字。
“特别棒,我们的康兰语小朋友,说话非常流利,让我们来为她鼓鼓掌吧!接下来请第二个同学来给我们说一说她的爱好吧。”
“老师好,同学们好,我叫康兰梅,是康兰语的妹妹,我们两个是双胞胎,我也五岁了,我喜欢看书,还喜欢去小学外面听哥哥姐姐读书。”
陈枝锦又是一愣,不仅吃惊于两个孩子的名字,还震惊于兰梅的逻辑组织能力,和对学习的渴望。
“非常好,请坐。以后我们就可以自己读书了,过两年你也会坐在小学教室里的。”
几个孩子一一自我介绍完,陈枝锦大概了解了一下情况,赵小河就出来叫吃饭了。
午饭吃窝窝头和炒菜,配上米汤。
孩子们吃完饭,陈枝锦将女孩带去了北屋,给她们安排好了午休的位置,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陈枝锦才发现来保育院的男孩子少得可怜。
八个孩子中,只有冬生和康启文两个男孩子。
陈枝锦趁着孩子午休,把下午要开展的活动准备好,又打扫了一遍房间和灶屋。
这才半天,她就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原来有些事情能和配班老师、保育老师商量着干,现在全变成了一个人,实在是有些困难。
小泥巴不知道怎么了,这几天也不爱睡觉,整天整天的要人抱着,赵小河都是做完饭马上去哄,哄睡后马上收拾。
陈枝锦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发现问题要及时改正。
下午的时候,她给几个孩子讲解了拼音,没料到这些明年就该升小学的学生只能勉强认识十来个字。
她更是觉得任重而道远。
重复机械的做饭刷碗之后,陈枝锦和赵小河终于结束了第一天的劳累。
这一天下来,陈枝锦发现赵小河的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而且现代的学习方法放在这儿也不合适。
她陷入了一种困境,并且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这一切都和她想的不太一样。
海报还在院墙贴着,因为浆糊干了而显得皱皱巴巴。
小泥巴又开始哭,陈枝锦走向窗边,看着南屋的灯亮了又灭。
“不对,我太理想化了,这条路不该这么走。”
带着纷乱的思绪,陈枝锦看见了月落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