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明代保甲制研究》系薛理禹博士在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基础上完善而成,与其已出版的博士论文《清代人丁研究》可谓相得益彰,分别从经济财政和社会管理这两个视角探索明清时代的户口管理制度。这是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史“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的一项优秀成果。
有关宋代、清代、民国保甲制的研究著述已有不少,但明代保甲制至今尚无研究专著问世。《明代保甲制研究》系统收集相关原始资料文献,较为全面地揭示了保甲制在明代兴起、发展、成熟的过程,归纳明代保甲制的特点,总结保甲法在基层实施中的利弊得失,丰富和完善了明代人口制度史的研究。
从《明代保甲制研究》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扎实的史学功底,同时也能发现作者力求多学科方法交融。作者本科主修法学,研究生攻读人口史和历史地理,跨学科的经历令其能将多方面学识融会贯通,亦能从不同的视角多元观察历史现象。比如在考察明代保甲制在各地的实施效果时,能够引入“立法”、“执法”及“守法”的法学概念,通过对突出事件的描述和具体案例的解析,深入浅出地探讨三者间的互动和博弈,对于明代保甲法功效与弊端的描述和分析亦耐人寻味。尽管各地保甲制推行时间先后不一,特点各异,但作者能既兼顾全局,又突出重点,在着重研究东南沿海各省情况的同时,也以专门的章节分析北方省份和边疆地区的保甲法特点。在主要研究保甲法发展脉络、特点的同时,作者也用专门的篇章研究辨析里甲制、总小甲制等相关户口管理制度,探究其与保甲制的联系与异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明代保甲制研究》是一部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见解独到的人口制度史佳作,不仅弥补了人口史研究的某些空白与不足,也有益于经济史、社会史和法制史的学科发展。作为作者多年辛勤努力的见证者,特为作序。
苏智良
2019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