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特色与创新之处
在特色与创新方面,本书以英语世界《西游记》的译介与传播为研究对象,属于文学批评的批评,性质应为译介研究和二次研究或“再研究”。本书通过从共时和历时的双重维度,系统地梳理和考察英语世界的《西游记》的译介、传播、接受和改编情况,首次运用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探讨《西游记》文本在跨异质文明传播过程中经由“文学误读”和“文化过滤”等而产生的种种变异现象,从而揭示出翻译主体多元的审美心理、文化价值观取向及其背后深层的历史文化意蕴;通过对英语世界《西游记》研究的多视角、多层面的解读,探索英语世界《西游记》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实现与国内相关研究的互补和融合。
相对其他《西游记》研究来讲,方法与视角的独特性是本研究的一大创新之处。本研究将借鉴比较文学研究范式,以系统、整合等方式通过大量阅读英文一手资料,采用不同的研究手法,如实证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等,对英语世界《西游记》研究概况做全方位的梳理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本书以译本和文献研究为立足点,从比较文学跨语际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辅以翻译的操纵与改写理论、接受美学、变异学等理论,本着跨异质文明平等对话与沟通互补的立场和原则,发掘英语受众对《西游记》这一中国古代经典文学名著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背后的因子,探讨《西游记》在西方语境中的作品形象和作品定位,进而实现一种较深层次的文化探源与文化流变,观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的过程及结果的一些启示。
英语世界的《西游记》研究是国内外《西游记》研究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国内对英语世界的《西游记》研究来看,资料不全且分散杂乱,研究结果停留在表面,既不深入也不彻底。本书将是国内第一部以英语世界《西游记》的译介与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学者对这一研究主题进行系统化的资料整理的缺陷,为学术界提供了一定的学术资料,该资料所带来的创新价值无疑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对英语世界《西游记》的译介与传播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及探讨,在国内仍是一个值得充分肯定并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学界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海外汉学界对其做出的研究,但这一研究在整体上还远没有充分得以展开。尝试对这一中国古典名著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进行较为全面和详尽的系统研究,算得上是一个较新且富挑战性的课题。
[1] 黄鸣奋:《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2] [美]爱莲心:《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周炽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3] 黄鸣奋:《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4] 曹顺庆:《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年第2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