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埃隆斯塔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女王大学(1990)

1990年,加拿大。

十月的金斯顿市笼罩在枫糖浆般粘稠的夕照里,女王大学哥特式塔楼在草坪上投下齿轮状的阴影。

这座1841年由维多利亚女王特许建立的学府,是一所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的学府,也是是一所世界一流公立研究型大学。

秋日的阳光斜斜照进女王大学国际宿舍的走廊,19岁的埃隆·斯塔克拖着开裂的行李箱穿过哥特式拱廊。帆布接缝处探出母亲手缝的补丁——那是用比勒陀利亚教堂捐赠的窗帘布裁剪的,还残留着薰衣草洗涤剂的味道。

举家搬家的动荡过后,母亲梅耶希望他尽快恢复学业,因为准备仓促,他的⼤学⼊学考试成绩并不亮眼,而且他还想陪伴刚刚到来的家人一段时间,所以选择了离多伦多不远的女王大学。

“密码学教材放最下层,“母亲在机场安检口最后一次检查他的行李,把三明治塞进《C语言编程》扉页,“食堂的西兰花记得煮熟再吃。“她的营养师手册在二手市场换了15加元,刚好支付他第一个月的洗衣费。

埃隆·斯塔克站在319室门前,行李箱轮子在地毯上压出两道浅浅的凹痕。门缝里漏出的《星际迷航》旋律突然变调成刺耳杂音。“该死的老式调频器!“屋内传来书本坠地的闷响,紧接着是带着拉合尔口音的咒骂。

埃隆转动门把的瞬间,看见个一个正在捶打收音机的背影——褪色NASA文化衫领口蜷曲着,后颈汗毛在斜射的夕阳光里镀成金线。

“量子物理证明,暴力对待电子设备只会增加电阻。“埃隆用鞋尖顶住即将倾倒的《银河系公民指南》精装本,南非口音里掺着开普敦海风的咸涩。

纳瓦德猛然转身时,黑框眼镜滑到鼻尖:“哦!新的时空旅伴!“

他沾着焊锡膏的手指划过书架,那上面《哥德尔、艾舍尔、巴赫》正压着本《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IBM 5150电脑屏幕闪烁着一段未完成的BASIC代码——光标在“IF Time > Midnight THEN Coffee = TRUE“处急促跳动。

埃隆的目光掠过窗台上用电路板改造的象棋棋盘,最终停在床头那张《沙丘》海报上。保罗·亚崔迪的双眼被某人用红笔改造成了机械义眼。

“当需要战斗的时候,“埃隆放下背包时,克鲁格金币与地板碰撞出闷响,“就得跟二进制暴君战斗。“

“哈哈,精辟!纳瓦德·法鲁克,专业是让这些古董电脑开口说话。“对面的男孩笑着让开通道,露出桌上摆放着的三维象棋棋盘,“要来局《星际霸主》吗?我刚刚破解了游戏里的虫族进化算法。“

几个通宵的游戏后,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法鲁克在尼⽇利亚和瑞⼠⻓⼤,⽗亲是巴基斯坦⼈,⺟亲是加拿⼤⼈,⽗⺟都在联合国机构⼯作。与斯塔克⼀样,法鲁克在⾼中时没有好友。在⼥王⼤学,他们因为共同的爱好——电脑、棋盘游戏、晦涩难懂的历史和科幻⼩说而相识,并开启了⼀段⻓久的友谊。

......

深夜两点,宿舍楼道的自动售货机发出嗡嗡的运转声。埃隆把最后一口可乐罐捏扁,金属变形的脆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计算机房夜间收费每小时2加元,他们发现用食堂餐卡磁条可以蹭半小时免费时间。

“你注意到没有?“他在棋盘上移动代表太空舰队的棋子,“劳资关系课的案例分析简直活在蒸汽时代,完全忽略了自动化带来的生产力跃迁。“

法鲁克摘下眼镜擦拭,电脑屏幕的蓝光在他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上周的汽车工人罢工模拟,我把你设计的机器人替代方案提交上去时,老教授的表情就像生吞了只变形虫。“

“看看这个。“纳瓦德突然调转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如同银河旋涡,“我用BASIC重写了《文明》的AI决策树,现在埃及艳后会优先建造太阳能发电站而不是金字塔。“

埃隆的指尖在键盘上飞快跳跃,代码瀑布般倾泻而下:“如果加入纳米机器人自我复制模块,这样当资源...“他的声音戛然而止,抬头看见室友了然的微笑。不需要解释,从来不需要。

......

期中考试周前的雨夜,会计学课本在桌角积了层薄灰。

窗外的雨点砸在防火梯上,像有⼈在楼顶倾倒弹珠。埃隆的示波器探针突然打滑,在电路板上划出⼀道焦痕。

“该死!“他甩开烙铁,后仰时椅子腿刮过地板,发出指甲抓黑板般的声响。

纳瓦德从泡面碗里抬头:“第47次尝试失败?“他鼻尖沾着咖喱粉,屏幕上的西班牙语作业正停在“La energía unclear(说不清的能源)“这个病句。

“听着,“埃隆突然转身,瞳孔里跳动着示波器的绿光,“如果加油站老板的意识能像数据一样备份...“他喉结滚动,仿佛又看见1996年比勒陀利亚街头的浓烟——那个戴金丝眼镜的会计死死搂着燃烧的账本,火舌舔舐着他胸前的员工编号牌。

纳瓦德撕下草稿纸递过去,梵文“ॐ“符号缠绕着神经元示意图:“上周哲学课讨论过这个,施密特教授说...“他突然卡壳,因为发现室友的手指在颤抖。

“他说什么?“埃隆的声音像绷紧的吉他弦。

“说我们这代人会把灵魂存进U盘。“纳瓦德摘下眼镜,用衣角擦拭镜片上的雾气,“但首先...“他猛敲回车键,屏幕跳出鲜红的提示框,“你得通过西班牙语补考。“

寂静在雨声中膨胀。突然,楼道传来醉汉的嚎叫:“工程系的疯子!又在捣鼓世界末日装置!“

埃隆抓起可乐罐想砸门,却被纳瓦德按住:“还记得高中食堂吗?“他模仿着尖细的嘲笑声,“'看啊!巴基斯坦爱因斯坦在吃咖喱味三明治!'“

两人对视两秒,突然同时爆发出大笑。埃隆的笑声像生锈的铰链初开,纳瓦德则笑出了眼泪——他母亲是法语教师,却从没教过他西班牙语动词变位。

“量子结婚(南非口音很容易把'entrelazamiento'(纠缠)说成'casamiento'(结婚),埃隆这个梗在工程系流传了四年)...“埃隆抹着眼角,“罗德里格斯教授当时是不是把咖啡喷在了领带上?“

“比那更糟,“纳瓦德调出错误日志,“他坚持要把这个新词写进下期学术期刊。“屏幕上,“Casamiento Cuántico“在论文标题里闪闪发光。

雨势渐弱时,示波器突然捕捉到稳定波形。两个脑袋同时凑近屏幕,发现那竟是纳瓦德鼾声的频率图。

“完美正弦波!“埃隆抓起马克笔,在对方额头上画下波峰线,“该给这玩意申请专利了。“

晨光穿透云层时,319室的门牌下多了张手写告示:“量子婚姻咨询——包办西班牙语作业与意识上传业务,报酬请投喂芝士披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