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一口气看完十四年抗战!

天幕:

图文第二页一一【1353年。】

【你的爷爷从元人手里救下了投军的朱元璋。】

【同年。】

【你的爷爷撮合了朱元璋与马秀英。】

【1355年。】

【元人入侵大本营。】

【你的奶奶位了掩护马秀英与朱标撤退,被援军砍死了。】

【马秀英目睹了这一幕。】

【1359年。】

【淮西集团在攻城略地时,陷入元人包围圈。】

【你父亲穿上朱元璋的衣服,假意出城投降。】【淮西集团全身而退。】

【你的父亲落入元人之手惨死。】

【同年冬天。】

【你在大军撤退中出生,天生体弱多病。】

当看到这些。

大明位面无数的淮西勋贵将领们也不淡定了。

“好家伙!他妈我直呼好家伙!”

“先是他爷爷用自家的地葬了咱上位的父母,然后救下了皇后娘娘,然后又撮合了咱上位和娘娘...这功劳可海了天去了啊!”

“不不不,这里还不算什么功劳,最多只能说是有恩于咱们上位,后面的才叫功劳呢!”

“没错,元人入侵,他的父亲替上位去死,让咱们全身而退,这分明就是汉高祖身边的纪信故事重演啊!”

“纪信?那是谁?”

“你个大老粗说了你也不知道,总之他也做过和天幕里写的这个人的父亲一样的事。”

“最后呢?那纪信最后怎么了?”

“怎么?呵呵,你说怎么了?别说汉高祖追封他为侯,隋唐前元包括咱上位,也都统统追封过他!”

“好家伙!”

“父亲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爷爷奶奶又都对咱上位有恩,现在故事里的‘他’却被倭人当街砍死....嘶!”

“这谁写的话本,后面呢后面呢!”

淮西勋贵的一群大老粗们唧唧咋咋的。

扎堆在一起看的头皮都炸了!

虽然知道这是后人编排出来的话本。

但是一看里面的故事——他们哪见过这种期待感拉满的后世爽文剧情?

当下直接就给看嗨了!

疯狂催更!

很快。

第三页出现了。

第三页:【1360年。】

【陈友谅来犯。】

【恰逢朱棣出生。】

【因马秀英虚弱,无法提供奶水。】

【你的母亲主动给八个月的你断奶,去做朱棣的奶娘。】

【1363年。】

【洪都之战前夕。】

【你的母亲痛心将三岁大的你丢下。】

【她领着朱标、朱樉、朱桐、背着朱棣,抱着朱撒退。】

【等大战结束,你的母亲再找到你时。】

【发现你已经变的痴痴呆呆。】

【不久之后,你的母亲在愧疚中去世。】

【1367年。】

【朱元璋与张士诚决战。】

【你的爷爷再一次救了朱元璋,但是他本人却战死。】

【...】

【1375年。】

【你在应天府,被倭人当街打死了。】

头皮发麻!

当看到这:无数个大明位面。

不论是朱元璋时代的洪武位面。朱棣的永乐位面。

亦或是洪熙、宣德、正德、嘉靖、崇祯....上至皇帝皇子。

下至乡野村夫。每一个人麻了!麻中麻的麻!彻底麻了!

好家伙!

这上面写的这些功劳。

寻常人要是只做下了一件。

就已经足够成为这大明天下一顶一的勋贵了!

然而这个话本中的主角呢?

一件没落下。

全给包圆了!

可是呢?

最后您猜怎么着?

走在大街上被倭人围殴打了一顿—死,了!

嘿。

这后面洪武大帝岂不是要彻底发飙?所有的幌子不得要彻底发飙?

刘伯温和一整个淮西勋贵将领还不得全部炸了!

“下面呢”?”

“下面呢?”

“我日!后面的赶快出来啊!”古人们哪见过这个?

什么兵王镇守边疆十年归来,见到女儿被锁在狗窝,一怒之下.....

这才是最适合大明人的兵王短剧!

一时间。

催更的人无数。

第四页:

【你被打死的第二天。】

【朝堂上似乎有点不大一样。】

【....】

【帝大恸。】

【皇后几度哭晕过去。】

【吕本:陛下节哀,倭国是不征之国,臣以为只需要...】

【吕本话还没说完,就被锤倒了。】

【动手的是60岁的刘伯温。】

【老爷子一角直接把吕本踹飞了8米元!】

【几个想打人武将愣是没抢过这个60岁的老头。】

【...】

【回到后宫,朱元璋还没进门,马秀英就提刀走了出来。】

【‘朱重八!你让我怎么有脸去见老姐姐。’】

【朱元璋一夜没睡。】

【第二天,太监在他的书桌上发现了一首诗。】

【“杀尽扶桑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屠杀东京三十日,阎罗不敢呼吾命!”】

【...】

【东宫里,朱标哭的眼睛都肿成了桃子。】

【毕竟你是你们家仅剩的一根独苗。】

【朱棣、朱樉、朱榈、朱橚等几个藩王也都进京了。】

【朱棣说:“高于车轮的斩!车轮平放!”】

【朱标拍了拍朱棣的肩膀,嗓子沙哑的问道:“四弟,你什么时候吃斋了?”】

【...】

图文到此。已经无了。众人刚看了个兴起

没想到居然结束的这么突然这么快。一时间都有些傻眼!

“不是!后面呢?”

“后面怎么了你倒是说了!”

“我日!这不是折磨人吗!正到了最爽的时候啊!”

“啊啊啊啊啊!天幕不当人啊!话本放一半!简直太贱了啊!”“谁有全本!我出重金购买!”

无数的大明百姓在此刻炸锅了!来。

这种来自于后世的爽文套路。

对于自嗨还只敢停留在才子佳人那点破事的水平上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

在后世。

类似的短剧都能在中老年人赛道都能做到爆杀。而对于精神娱乐比中老年人还要匮乏的他们而言。岂不是更加易如反掌。

二来...

则是这里面的元素太给力了!

朱元璋、无数的皇子、淮西集团的全部勋贵。全部都成了主角之下的配角。

这种代入感只能说秒了!不出意外。

在几天之后应该会有反应敏锐的商人们出动。将后续补齐。

至于到时候会不会变成禁书?

那就只有看他们当朝的皇帝是谁了。....................

评论区:

——“一个一家老小满门忠烈,立下无数功劳,葬父,媒人,舍身救命,舍命救妻,舍子救子,高级将领还受了恩惠,还是一个地方出来的原始股东,就剩个独苗,还有点痴傻明摆着退出了权利集团的,死京城了,嘿,讨论的就不是打不打了,讨论的是屠多少城,筑京观吧,一家子整整齐齐的[笑哭]”

——“刘继祖都知道吧?给了小时候的朱元璋一块地埋葬父母,后来被封为义惠侯,刘继祖本人早亡,其子刘英袭爵,更是被委派了修建皇陵与世代镇守皇陵的闲差,其家族与爵位与国同休,更是号称“凤阳第一权贵”,如果谁能穿越到故事中成为里面的主角,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想都不用我多说

了。”

——“为了老朱家,主角家里就剩下这么一根独苗了,然后还被.....”一—“这buff比洪武3da案加在一起都狠!”

——“在这档子事面前,洪武4da案我都只能说算是邻里纠纷了属于是。”

一—“先别下葬,这具肉身本座要了,已经向穿越管理局发了申请了,看本座给诸位秀一波[狗头]”

一—“兄弟们,我再补一句,如果马皇后是因为这件事心怀愧疚,然后几天后就郁郁而终,你们说接下来...”

——“好家伙,你是想让老朱连倭人岛上的蚯蚓都竖着劈两半是吧!”

——“莽父,救帝后,救青田,做媒人,奶奶舍命救帝后与太子,父亲舍命救帝和整个淮西勋贵,奶娘,母亲舍子救皇子,爷爷三救洪武帝,你这buff要真得满,正史真要出现帝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了,是真正字面上的伏尸百万!”

一—“那咱们也就没有十四年的抗战了,太好了!”虽然话本的内容没有了后续。

留白的艺术被这篇图文给展现到了极致。但是通过看评论。

百姓们也都看爽了。而通过这些评论:

大明之前朝代的皇帝们。

也都大致的摸清了这个故事的真相。

“有趣有趣,哈哈,太有趣了。”

大汉位面。

刘邦通过评论区大致知晓了故事的背景。此时再回头看那还在循环播放的图文。顿时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后人真的太有才了,他们怎么会想到如此离谱的故事出来,哈哈哈哈哈。”“这要是真的出现了,那恐怕真的就要像评论中所说的一样。”

“就连岛上的倭人蚂蚁都要竖着劈两半了哈哈哈。”刘邦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当然。

他不是笑故事里面的内容。

而是一想到后人能写出这些东西。就只感觉后人真的太逗了!

“这些后人真的是...朕都不知道怎么说了。”大唐位面。

李二也是一脸的无奈。

看着后人的评论是感到既好玩又好笑。

“那朱元璋想必就是那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了。”

“好歹也是一个皇帝,竟然把他写进话本里如此编排?”“当真是无礼。”

虽然嘴上说着无礼。但实际上不难听出。

李二一点责怪的意思都没有。

反而..

怎么说呢?

就像是带着孙子去给自己的爷爷上坟。

结果孙子脱掉裤子对着自己爷爷的坟头就是一炮尿。

“小子,那是你能尿的吗!那是我爷爷!”

大概如此。

是是一种长辈对子孙的宠溺。

“后面呢?”

“后面的故事呢?”

“没呢?”“怎么就没了!”大明位面。

正德时空。

朱厚照则是看的一肚子火!

此时。

他也和无数的百姓一样。追剧追的上头了!

分分钟想知道后续情节!

至于故事中拿他的老祖宗们开涮有没有生气?抱歉。

对于这位主儿来说。

他是没这个脑洞写不出来这样的故事。如果能。

怕第一个提笔的就是他。别怀疑。

顺手的事。

“后人似乎对着倭国有着极强的敌意?”而在大汉位面。

刘彻倒是看出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如果要在书中安排一个反派国家。

来担任‘倭国’所承担的承接怒火的对象。

那么无疑美利坚是最合适的。

——最起码从天幕出现到现在为止。

刘彻也没从后世人嘴里感觉到他们对美利坚有多大的善意。

而是一种很明显的当成对手看待的敌意。

无数时空无数位面。此时反应不同。

而就在有人急、有人笑、有人暴跳如雷、有人推测后世历史轨迹的时候。

新的视频在天幕上出现。

标题只有短短的一句话芹。但是这句话。

却是如鲜血一般通红!

一一【一口气看完十四年抗战!】

【一口气看完十四年抗战!】

当视频的标题出现。

再联想到评论区中也提到了‘十四年抗战’。

再一联想到这则话本中。

后世人对于倭国的态度——那是一种恨不得杀尽倭国满门,在其国土上筑京观,甚至连蚂蚁都要竖着劈成两半的恨意!

此时的刘彻如果还猜不出什么...

那他也不会被汉景帝看中并立为太子了。“看来朕想的没错。”

“这倭国在我后世果然兴风作浪!”

刘彻立刻就怒了!

大秦位面。

赢政此时也隐隐猜到了什么。只见他双眼微眯。

眉宇之间已经俨然有了含而不发的怒色。

“倭国...”

“看来之前天幕中所说的,建国之前的艰苦奋战,连年战乱,恐怕就是拜其所赐了。”

“...”

“可是这倭国,又在哪呢?”

当一个灭了六国的狠人问出某某国在哪的时候。

不用怀疑。

灭国这两个字已经在其心里写好了。

只是令赢政有些费解的是。

他熟悉大秦周边的疆域。

但是却并不记得周围有这么一个国家。

“莫非,是在更遥远的西边?”

“亦或是南方?”东边是大海。北边寒冷异常。思来想去。

他觉得这两个方向最有可能。

现代的外国学者在提到华夏人烙在骨子里的精神印记。

想给华夏人打赏一个共性的标签时。

往往都会想到‘仁’‘礼’这些儒家思想领域内的东西。

但事实上。

除了儒家的这些东西深入华夏人的骨髓之外。还有一种东西也是深深根植的。

那也是来自儒家。

只不过是儒家中的公羊学派。

一—那就是‘大复仇主义’。什么是大复仇主义呢?

就像某名外国学者所说的那样一—在华夏,每个华夏人在上学时都会学习他们民族上的屈辱史。

就像很多华夏人自己说的一样——五千年的意气风发只字不提,十年的屈辱史大书特书。

很多人会将这一类现象归结于我们居安思危。

会归结于我们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