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密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3章 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3)可叹停机德

薛宝钗的花签是牡丹花,牡丹是花中之王、冠绝群芳。

历史上皇太极文治武功俱属上乘,有战略眼观、有奇计智谋、有狠辣手腕。在中国古代所有皇帝中,皇太极的能力也堪称翘楚,清代学者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中称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也只能排在皇太极之后。

皇太极继位时,后金其实是个烂摊子。

努尔哈赤是借助游牧民族仇恨汉人的情绪,将女真人团结在反明旗帜下,用武力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此时的后金是一个落后的奴隶制部族社会,“仇汉”是其政治正确,这导致女真人拒绝学习先进文化、生产力极端落后、与汉民的矛盾尖锐,更重要的是后金是一个贵族共议制社会,“大汗”并无太高权威,贵族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更何况后金强敌环伺,南有大明、西有蒙古、东有朝鲜,哪个都不是善茬。

皇太极继位短短几年,就使得后金迅速成长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封建帝国。

我们先说皇太极的军事成就。

皇太极统一了漠南蒙古,两次痛击朝鲜。对于强大的明朝,先是用反间计让崇祯皇帝剐了袁崇焕;中间不断袭扰北京周边地区,消耗明朝实力;后来又取得松锦战役大捷,十万八旗军大胜十三万明军,俘获洪承畴、祖大寿。

松锦大战展现出皇太极极高的军事天赋。一开始多尔衮指挥不当,导致清军几近溃败,皇太极带兵急援锦州。据说此时皇太极患病正流鼻血,但仍然坚持急行军,昼夜奔袭五百余里,一路上鼻血流了一大盆。到达锦州后,看到洪承畴布阵严谨,他观察地形、苦苦思索,发现明军的粮道是其弱点,便率军以惊人速度在明军粮道上挖掘八尺深壕沟,断绝明军粮食补给,这使得明军丧失斗志,最终惨败。

皇太极有个“伐木”理论:明朝就像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树,砍伐时不能使用蛮力,必须用斧头一点点砍伐,等到大树主干砍得很细时,它自己就会折断。在这一战略下,满清不断入塞袭扰,使得崇祯朝廷背上沉重军事负担,激起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走向灭亡。

明朝大厦轰然倾塌时皇太极已经驾崩,但明朝倒塌的过程与皇太极的预言一般无二,足见皇太极战略眼光极为卓越。

薛宝钗有一句判词是“可叹停机德”,这是指皇太极大力推行文化制度改革之事。

“停机德”出自《后汉书》中“乐羊子妻”的典故,说的是乐羊子外出求学,不久因思家返回。他的妻子就拿刀对着织机,说锦缎是一丝一缕累积而成,你现在中途回来,与切断刚织好的锦缎有何区别呢?这个故事与三字经中“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如出一辙,只不过前者是妻劝夫,后者是母教子。

“可叹停机德”在小说中,是指后来宝玉与宝钗结了婚,宝钗苦劝宝玉用心科举之事。第二十一回脂批中透露,后面有一个回目叫“薛宝钗借词含讽谏”,又说“何今日之玉犹可箴,他日之玉已不可箴耶”?,暗示了后面有宝钗劝学的情节。

“可叹停机德”对于皇太极而言,是指敦促满清贵族学习文化知识、推崇儒学、努力推行汉化。

皇太极看到八旗子弟轻裘肥马、扬扬得意,富贵骄人之情日甚,认识到如果不厉行文化改革事业不可能长久。于是设立八旗官学,要求八旗贵族子弟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都要读书。对于习惯游牧生活的女真人来说,读书是件极痛苦的事情,于是皇太极规定如果不愿意读书,那么他的父亲兄弟都必须和他闲居家中,不得随军出征。

皇太极非常重视学习汉文化,设立文馆翻译了大量汉人文化历史典籍,还敦促朝臣重点研究《宋史》《辽史》《金史》《元史》等史料,以总结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的经验、教训。皇太极还寓教于乐,命人将《三国演义》翻译为满文作为政治、军事教材,大受八旗贵族欢迎。

皇太极将尊孔崇儒作为大清基本方略,修孔庙、祭祀孔子,要求八旗贵族子弟都要学习儒学。皇太极参照明朝的制度,制定清朝的礼仪规范、改造清朝的政府机构,还大量任用汉臣,开设科举吸纳优秀人才。

皇太极这些高瞻远瞩的文化、制度改革,使得后金从一个落后的奴隶制部族社会,迅速跨入中央集权的帝国。若没有皇太极成功构建的文化、制度框架,满清入关以后不可能短短十八年就一统天下,更不可能统治中国近三个世纪。

薛宝钗的花签上写的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薛宝钗是极无情的,这从《红楼梦》两桩命案后薛宝钗的反应可以看出。薛宝钗得知金钏投井后,反应是:

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尤三姐自刎殉情,这是《红楼梦》最惨烈的一幕,薛宝钗得知此事后,几乎没什么反应,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语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

简直无情、冷血到了极致。

历史上的皇太极,虽然有“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的评价,但也极冷血无情——其实优秀的政治家必须是理智且无情的。

《红楼梦》作者站在汉民族立场上,皇太极治下清军不断袭扰、劫掠京畿、山东等地,作为异族入侵者的领袖,皇太极是无情的。其实奸淫掳掠、疯狂屠杀,这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就形成的传统,并不能体现皇太极的冷血、无情。

皇太极的无情体现在他肃清八旗贵族反对势力时展现出的权谋和铁腕手段。

努尔哈赤还在世时,大贝勒代善是汗位最有力的竞争者,皇太极暗中揭发代善与大妃(相当于皇后)阿巴亥私通,逼迫代善退出竞争。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立即就闯入后宫,以努尔哈赤的遗言为借口,逼死阿巴亥,进一步削弱了代善的势力,又控制了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皇太极虽为大汗,但军政事务实际上是四大贝勒共同管理。

皇太极乘二贝勒阿敏兵败之机,廷议之时称阿敏心怀异志、谋求自立,廷议一边倒地认为阿敏死罪,皇太极改为圈禁,将其幽禁至死。

对于三贝勒莽古尔泰,皇太极抓住他鲁莽易怒的弱点,指责莽古尔泰贻误军机以激怒莽古尔泰,莽古尔泰在皇太极面前抽出佩刀,皇太极便以大不敬之罪,削去爵位,莽古尔泰抑郁成疾,暴病而亡。

后来有人告发莽古尔泰的胞姐莽古济、莽古尔泰的儿子额必伦曾经和莽古尔泰一起密谋造反,皇太极遂下令处死莽古济、额必伦,将已死掉的莽古尔泰挖出来暴尸荒野。莽古济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姐姐,皇太极竟然对她处以凌迟极刑。

经过这样一番操作,皇太极大大削弱了满清贵族的势力,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为一名卓越的政治家,这些集中权力、巩固权力的操作必不可少,否则也不可能取得后来的成就。但用阴谋残害手足,甚至将自己的姐姐处以凌迟之刑,足见其冷血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