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区位原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理论基础

第一章 导论

城市变得不容易描述了。它们的中心不像过去那样处于中央,它们的边缘变得模糊,它们没有开始,似乎也没有结束。没有语言、数量,也没有图像可以恰当地理解它们复杂的形式和社会结构。

——Ingersoll(1992)

我们生活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之中。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居住在功能、形态和结构异常复杂的城市里。城市建成景观的形成是无数“区位”被选择和被决策的结果,这些决策的主体包括个人、家庭、企业、集团以及政府和公共部门等机构。决策是在约束下做出的,因此,我们熟悉的“区位”反映了个人和社会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随着时间的流逝,区位所承载的价值与功能也会不断变化。“微区位”研究了不同尺度环境下不同层次行为主体的区位选择和决策过程。这些区位的尺度由小到大,区位选择的行为主体也包括从个人到社会群体的各个层面。我们关注的焦点是现代城市社会背景下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行为主义方法论的具体内涵。这一方法提供了一种特别的视角,以便分析和理解男性、女性、家庭、公司和公共机构是如何在区位选址中决策并引导自身生活与发挥自身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