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者退让原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展现温柔,将被温柔以待

生活中,我们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然而,许多心灵上的伤害,其实是我们自己制造的。虽然外在的伤害存在,但如果我们并不主动迎接,不走向那些伤害,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其实,当我们觉得周围人都不好时,真正的问题往往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世道的残忍,而应该反省自身,究竟在哪方面出了问题,弄得天怒人怨,所有人都与自己为敌。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所得到的一切都是自己所做的一切的回报。

在心理探索中,心理学家们设计了两项实验以揭示人类心理机制的复杂性。第一项实验一位心理学家与主持人私下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看向一位内向的女孩,然后问女孩:“你觉得我们刚才在说什么呢?”女孩笑了笑:“肯定是说我的长相问题和穿着问题……”

心理学家接着询问女孩是否实际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内容,女孩回答说“没听到”。进一步地,心理学家指出,尽管女孩没有听到任何具体内容,她却倾向于假设对话是关于她的不利评论。心理学家揭示了真相:他们的讨论实际上是关于晚餐的安排,并且主持人还赞扬了女孩的耳环。这一反转使女孩感到很尴尬。心理学家说:“其实,身边路过人时,我们都会不经意地望一眼。但我们却不一定会谈论这个被自己看见的人。人们在一起谈话,肯定是自己有事,或有交流需求,并不一定是为了嘲笑谁,你看,你的这些痛苦,你心灵受到的伤害,其实是你自己制造的。”

女孩听后,若有所思。随后,又满腹委屈地说:“可是,周围很多人说我长得那么丑,还穿得又那么非主流……”心理学家站了起来,对女孩说:“我要打你,你要是过来我就要打你。”然后问,“我打着你了吗?”女孩摇了摇头,说:“可是,如果你一定要打我,一定打得着。”心理学家让女孩走到他身边,这下,他的拳头果然可以打着她了。第二次,心理学家又不断做出要打她的姿势,但让女孩不要走过去,然后说:“我要打你,一定要打你。”随后又问:“我打着你了吗?”女孩摇了摇头,说道:“我明白了,第一次,你说要打我,没打着,是因为我没走过去;第二次,你打得着我,是因为我走向了要打我的人;第三次,虽然你说一定要打我,但是我不走近你,你就打不着我。”女孩似乎明白了什么。

心理学家又说:“有时候,别人确实会有伤害我们的心,既然我们知道谁要伤害我们,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选择避让,反而要挑战这些伤害,从而让自己受到伤害呢?”

心理学家指出:他人的评价不应成为我们自我伤害的工具。即通过避免无谓的冲突和负面情绪,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幸福和心理健康。

生活中,不少人像刺猬一样,他们四处攻击他人,却反过来指责他人针对自己。这些人四面树敌,却责怪他人与自己为敌。他们动辄以恶意揣度他人行为,反而埋怨别人对他们保持警惕……实际上,相当数量的人缺乏自我反省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

每个人每天都忙于自己的生活,真正有多少时间去关注他人呢?事实上,很少有人会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他人的生活、外貌或其他缺点,他们不能仅靠谈论别人的缺点来维持生活。请放心,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在忙于那些你看不见的事务,偶尔与你相遇或交流,只要你与他们没有利益冲突,他们通常不会在意你,更不用说你的外表了。

我们每天在路上、在地铁里会遇到很多人,但我们真正记住了谁?一个人的面容只有在需要记忆时才显得重要,别人并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关注你。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不自信而假设他人整天想要伤害自己,甚至因此产生粗暴的行为或敌对的情绪,成为一个到处挑衅、制造问题的“刺头”,这样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即使真的有那么一两个人喜欢搬弄是非,以用言语甚至行为伤害他人为乐,但是,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真的值得我们关注吗?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远离,可以选择不予理会。很多时候,世界之所以对我们显得粗暴,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展现温柔。如果我们能够拔掉自己的刺,以温柔和友好的态度与他人相处,我们就会发现,世界也会以温柔回报我们。